【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素問經注節解】

 關閉 [複製鏈接]
2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3:31 | 只看該作者

厥論


厥凡三義:一謂逆也,下氣逆而上也,諸凡言厥逆是也;


一謂極至也,本篇之熱厥寒厥,蓋言寒熱之極也;


一謂昏迷不省人事也,本篇之言陰盛陽亂是也。


乃世之云厥者,止以手足逆冷、不知人事為言,合之經旨,偏矣。


至於本篇帝問六經之厥,岐伯所對,前言六經之厥,次言六經之厥迷,終言手六經之厥逆。


厥逆即厥,非有二也。


然詳味所言,諸證紛紜,乃各經雜病之兼厥逆者。


伯特為之敷陳,以盡厥之義。


非厥之外有厥逆,且有諸厥名目之不相同也。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


岐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按:陽虛則寒,陰虛則熱,厥亦猶然,況其他乎。


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


岐伯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


大約言之,足太陽脈,出於足小趾之端外側,足少陽脈出於足小趾次趾之端,足陽明脈,出於足中趾及大趾之端,並循足陽而上。


肝脾腎脈集於足下,聚於足心。


陰弱故足下熱也。


按:陰不故陽則陽勝,非真陽氣有餘也。


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岐伯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裡,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亦大約而言之也。


足太陰脈起於足大趾之端內側,足厥陰脈起於足大趾之端三毛中,足少陰脈起於足小趾之下,斜趣足心。


並循足陰而上,循股陰入腹,故云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之上也。


按:陽虛則陰勝,陰勝則寒矣。


然寒本於陽虛,故云從內。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岐伯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宗筋挾臍下,合於陰器,故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也。


太陰脾脈,陽明胃脈,脾胃之脈,皆輔近宗筋,故云太陰陽明之所合。


按:注蓋以脈位言也。


豈知人身必借水穀以為養,前篇已言陽明主潤宗筋,其云太陰陽明之所合宜矣。


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


此乃天之常道。


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


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奪於所用,謂多欲而奪其精氣也。


按:秋冬宜養其陰,過用則陰虛而陽上浮,故上爭而精氣泄,正虧邪動,真氣因之而衰矣。


四肢為諸陽之本,陽既衰則陰獨盛,故手足不溫而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3:42 | 只看該作者

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


脾主為胃行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榮其四肢也。


按:脈之正為經,旁為絡,酒性暴悍,能動浮氣而善耗真氣,故令絡脈滿而經脈虛也。


然受之者胃,而為之營運者脾也,脾行則氣動,乘虛入胃,胃不安而水穀失所養,無以變化氣血,四肢亦失所資蔭矣。


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搏,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


夫酒氣盛而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醉飽入房,內亡精氣,中虛熱入,由是腎衰,陽盛陰虛,故熱生於手足也。


按:醉飽入房,氣何以聚於脾中耶?


脾主運化,然必資氣於命門,而後能營運而不滯。


今醉飽入房,則腎大虛,命門無氣以資脾,故氣聚而不散也。


氣不散則熱內壅而陽獨勝,陽獨勝則腎水枯而火用事,外走陽分,故又四肢盡熱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腹滿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按:陽清陰濁,清上升,濁下降,氣自順而不逆矣。


厥而腹滿不知人者,是陰濁上升,陽氣潰亂,故厥而不知人也。


王本腹脹滿下有陽氣盛於上,五字,甲乙經作腹滿二字,是也,從之。


又王注陰作足太陰氣,誤矣。


帝曰:善!


愿聞六經脈之厥狀病能也。


岐伯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仆。


足太陽脈,起於目內,上額交巔。


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中。


其支別者,從內左右,別下貫胂,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中以下貫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之端外側。


由是厥逆,外形斯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3:58 | 只看該作者

陽明之厥


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


足陽明脈,起於鼻交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


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外廉,下足,入中指內間。


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別者,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故厥如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4:14 | 只看該作者

少陽之厥


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不可以運。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後。


其支別者,目銳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髦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行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脾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入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出小趾次指之端。


故厥如是。


太陰之厥,則腹滿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4:32 | 只看該作者

足太陰脈


起於大趾之端,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故厥如是。


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


足少陰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故厥如是。


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內熱。


足厥陰脈,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內廉,循股陰,入髦中,下環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


故厥如是。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不盛不虛,謂邪氣未盛,真氣未虛,如是則以穴俞經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按:自此以上,乃古本也。


此下自太陰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入於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4:57 | 只看該作者

太陰厥逆


急攣,心痛引腹。


……按。


足太陰脈,自足大趾之端起,兼循骨,又注心入腹,故病更如是也。


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


……按:五臟之中,腎獨有兩。


左為陰,右則陰中之陽也;


左屬水,右則水中伏火焉。


為氣之根,為命之門,為胃之關。


是故腎氣充盈,少火蓄於丹田,周身之氣自和洽而無寒滯之患。


今虛滿,是氣不能運也。


嘔變,是寒犯胃也。


下泄清,是脾寒不攝也。


總為腎虛命門火弱不能溫養丹田之所致。


昧者不達,舍腎治脾,失其宜矣。


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


……全元起云:譫言者,氣虛獨言也。


按:厥陰,肝也,肝主筋,肝病則筋拘攣。


筋攣則屈伸不利,故腰痛。


肝病則氣鬱而不行,故虛滿。


肝脈環陰器,故前閉。


肝伏風邪,故言譫也。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按:凡病內寒,前後必自利。


今反不利而手足厥冷,是陰凝痼閉,真氣乏竭矣,焉得不死。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


……按:膀胱之經,既起目內,又循脊絡腦,而其所主,惟氣與火。


氣內閉,故僵仆。


火上炎,故嘔衄。


太陽主表,故厥如是也。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按:膽為肝之腑,肝主筋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肝膽病,故腰為之拘攣也。


然此尚是半表裡之病。


若腸內發癰,則內外皆病,其人必驚,神明已亂,焉得不死。


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


按:陽明多氣多血,胃火盛則沖肺,故喘咳。


走三陽,故身熱。


火性動,故善驚而諸血為之不寧。


此熱厥也。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


……按:肺主氣,故病則虛滿而咳。


肺受寒,故嘔沫也。


沫音末,痰水之輕浮白色者。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


按:心與心包屬火,火上升則喉痛,是火,虛也。


虛火上升而身又發熱,陰竭不能維陽矣,故死。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


……按:小腸屬火,火上逆,故耳聾。


小腸脈至目內,故泣出。


項不可顧二句,脈病俱不相應,疑仍前文重出也。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嗌腫,痙。


……按:痙音勁,風病也。


大腸、三焦脈俱由缺盆上頸項,故病如是。


全元起本作痙,王本誤作,後人遂以痙為,蓋仍此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5:34 | 只看該作者

咳論


咳者,咳嗽也。


本篇止以咳名而不言嗽,然嗽之意,已具篇中,蓋省文也。


後人以咳而有痰謂之嗽,嗽而無痰謂之咳,是咳與嗽有別也。


又有所謂咳逆者,因氣上逆而後咳,且咳則氣無不逆也。


然咳之為病,其證甚多,世每盡以屬之肺,豈知五臟六腑皆能致咳,故篇中特詳言之。


要而論之,致咳之始,雖有五臟六腑之不同,及其既咳也,則無不喘呼氣逆,是肺又為諸咳之總司,肺主諸氣,宜乎世盡以之屬肺也。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帝曰:愿聞其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邪謂寒氣。


按:從其合,謂入於肺經也,此言肺之受寒於外也。


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肺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故云從肺脈上至於肺也。


按:此又言肺既受寒於外,而又受寒於內,內外合寒,所以咳也。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時謂王月也。


按:王不受邪,五臟之常也。


五臟不虛則己,虛則應王不王,邪乘虛入,是五臟之受病,反在應王之時,故云各以其時受病也。


然此五臟之受寒邪也,非即始於五臟也,蓋由寒入皮毛,由皮毛入於肺,肺受之而後乘各臟之虛以傳之也。


今試以肝經一臟言之,肝者木也,如木王於春,春其時也。


肺即受寒,咳止於肺,何能傳肝?


唯肝素有病,其經已虛,雖當春令,應王不王,於是寒邪之由皮毛入肺者,遂傳之於肝。


是肝之受傳於肺者,正以其應王之時而失其王,故又云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也。


各,指肝心脾腎等。


傳,謂肺受寒邪而傳臟腑也。


此言五臟之咳,皆由肺傳,以其應王不王故也。


以前三段,分別如此,注俱蒙混不確。


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按:此正分疏五臟各以其時受病也。


原本肺先受邪前,有乘秋則三字。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乘秋則三字,王本誤多。


是也,今從刪之。


蓋咳之為病,必始於皮毛,由皮毛入肺,故云肺先受邪,隨感隨受,不獨秋也。


乘者窺伺之意,邪之乘虛為病,亦猶盜之伺隙害人。


乘春等義,已見於前。


肝心脾腎亦言先受者,臟病不愈,將移於腑也。


脾王於長夏,不言長夏而言至陰,至陰者脾所居,脾不主時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5:58 | 只看該作者

帝曰:何以異之?


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肺藏氣而應息,故咳則喘息而喉中有聲。


按:甚則唾血者,氣逆不已則血動,血隨氣而動也。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手心主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


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


其支別者,從心系上挾咽喉。


故病如是。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下滿。


足厥陰脈,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


故如是。


亦脅也。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脾氣連肺,故痛引肩背也。


按:右者肺治之部,肺主氣,脾者氣之母,脾病則及於肺,故令右脅下痛。


肩背者,肺所主也。


動則氣愈逆,故咳劇。


注云脾主右,誤矣。


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足少陰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又膀胱脈,從肩內,別下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故病如是。


按:腎主五液,化為五濕,入脾為涎,咳久則腎虛水泛,脾不受濕,反歸於腎,故咳涎也。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


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


按:臟腑本相配,病久則傳變,日遠日多,愈久愈重。


移者,蔓延之意,言臟病移及於腑也。


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胃寒則嘔,嘔甚則腸氣逆上,故蛔出。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


按:肝膽,木也。


木喜融和。


得寒則氣鬱,鬱極則嘔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6:17 | 只看該作者

膽汁者,苦水也。


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


按:大腸者,肺之合。


肺主氣,咳久則氣虛而不能攝,故下脫而令二便遺失也。


甲乙經作遺矢,是單指大便,偏矣,不若王本遺失為確。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按:小腸為心之腑,亦火也。


火盛氣熱,則閉澀而便溺不通;


寒盛氣衰,則滑泄而水火不禁。


今心受寒而傳之腑,寒為水氣,火得水而滅矣,故失氣也。


失氣者,氣消散也。


氣與咳俱失者,氣既消散,即欲咳嗽而不能出聲。


所以然者,咳久氣散,乏竭而不能接續故也。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


按:膀胱主藏津液,咳久氣虛,津不能藏,故寒氣下流而遺溺也。


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


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按:此總論久咳之為害也,咳久則病不止於一臟一腑而無所不病矣,故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


三焦者,復幬上下,囊括一身。


以氣為用者也。


所以咳在三焦,則氣壅閉而不行,故令腹滿而不思飲食。

肺屬上焦,胃屬中焦,聚者壅也,關者閉也,言氣壅閉於肺胃也。


然氣之所以壅閉於中上二焦者,正以咳久氣衰而不能下注於下焦,下不得泄,故壅閉於肺胃,而使涕唾面浮氣逆於上,此又岐伯申解腹滿之意也。


注乃謂病止於上中二焦,陋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


帝曰:善!


按:靈樞經曰:脈之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6:51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


人之為病,有實有虛,虛則必補,實乃可攻。


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虛為精奪,實為邪盛,三復其義,而攻補之法,知所適從矣。


此虛實之定論,古今所不能外者,故曰通評也。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按:言何因而虛,何因而實。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奪謂精氣減少,如奪去也。


按:人之所借以生者,惟此精氣耳。


精氣者,稟受於父母,父母之質強,則所受亦強,父母之質弱,則其子多弱,此精氣之分於先天者也。


既生之後,所受雖弱,而能樽節其飲食,順適其寒暑,以至情識開時,不敢妄動,競業一生,則精氣克全,外邪亦無自而入。


若所受雖強,而不能保攝其天真,縱恣無度,精氣日耗,經絡空疏,外邪乘之而入於內,蟠踞充斥,似乎實也,而不知為精氣內奪所致。


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由是言之,實無真實,虛乃真虛,欲去其實,必顧其虛。


世之治病者,但知攻實,絕罔顧虛,愈攻愈實,攻之至死而猶不悟,殊可嘆也。


帝曰:虛實何如?


按:言虛實之病狀何如。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


氣逆者,足寒也。


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


非時謂年直之前後也,當時謂正直之年也。


余臟皆如此。


按:五臟各有虛實,而伯姑舉肺臟,且肺虛之證,不止足寒,此特言其大略而已。


帝曰:何謂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按:大熱病者,傷寒之三陽實熱,雜病之痰火食積是也。


內有實邪真火,故熱氣見於外而脈來盛滿,是內外俱實,故曰重實也。


治此之法,岐伯雖不言,然居可知矣。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


何以治之?


按:上段言脈病之重實,此則單問脈之並實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7:06 | 只看該作者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


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


按:邪之入人,由絡入經,今云皆實,是其人之氣足以捍邪,而邪不得入也。


何以辨之?


辨之於其脈,寸主表,尺主裡,寸為陽,尺為陰,寸急尺緩,是表裡既分,陰陽不雜,故知其經絡皆實也。


然急則必數,緩則必弱,雖無內虛致邪之患,而急與緩亦非中正和平之道,故又曰皆當治之也。


是經絡皆實之脈,有小疾而無大病。


若通論大體,又當辨之於滑澀,滑則從,澀則逆,滑為陽氣有餘,澀為陰血不足也。


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物之生則滑利,死則枯澀,故澀為逆,滑為從。


從謂順也。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


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春夏陽氣高,故脈口熱,尺中寒,為順也。


十二經,十五絡,各隨左右而有太過不及,工當尋其至應以施針灸,故云治主其病者也。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


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秋冬陽氣下,故尺中熱,脈口寒,為順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以陰分主絡,陽分主經故爾。


帝曰:何謂重虛?


此反問前重實也。


岐伯曰:脈虛,氣虛,尺虛,是謂重虛。


按:王本作脈氣上虛尺虛,王注云:言尺寸脈俱虛。


按此下文岐伯所解,本言氣虛尺虛脈虛,而無上虛之解,則上字之誤不辨自明。


啟玄不知其誤,即以尺寸俱虛為解,蓋疑上為寸也。


甲乙經作脈虛氣虛尺虛是謂重虛,正與下文相合,今厘正之。


新校正辨王注之非誠是,而以尺寸俱虛之語,謂不兼氣虛,則亦誤矣。


夫尺為陰,尺虛為腎虛,寸為陽,寸虛非氣虛乎。


故以上為寸之誤,啟玄所不能辭,而以尺寸俱虛謂非重虛,啟玄恐必不服也。


帝曰:何以治之?


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


尺虛者,行步然。


按:無常二字甚渾成,外而顏色之動變,內而心神之恍惚,氣力之倦勤皆是也。


啟玄作脈動無常,楊上善作膻中氣不定,偏矣。


尺虛者,腎虛也,腰以下,腎主之,腎虛則骨不任身而腰腳軟弱,故步履怯無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7:18 | 只看該作者

脈虛者,不象陰也。


不象太陰之候也。


何以言之?


氣口者,脈之要會,手太陰之動也。


按:陽者氣也,陰者血也。


刺志論曰:脈實血實,脈虛血虛。


人脈之虛,皆由陰血不足,不能榮養,故曰脈虛者不象陰,謂失其陰血之本也。


注謂不象太陰之候,誤矣。


夫手太陰氣口為候脈之所,人之氣血有實有虛,征之於氣口,是太陰所以象人之虛實,而人之虛實不可以象太陰,虛不可象,實亦不可象。


啟玄以陰為太陰,可怪也。


惟陰為陰血,故下文云滑則生澀則死也。


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


按:滑亦脈之病也,而此獨云生,何也?


蓋病非血虛而脈滑,則為涎浮痰動之證。


若病在血分而脈象見滑,是氣血尚爾流動,未至干枯,故可以生。


豈如病屬血分,而脈又枯澀之必死也。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言氣熱脈滿,已為重實,滑則從,澀則逆。


今氣寒脈滿,亦可謂重實乎,其於滑澀生死逆從何如。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逆謂澀也。


按:新校正云:詳王氏以逆為澀,大非。


古文簡略,辭多互文。


上言滑而下言逆,舉滑則從可知,言逆則澀可見,非謂逆為澀也。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大略言之。


按:帝問脈證,伯皆不解其所以,而但以死生之期為對,殊不快意。


竊嘗論之,脈實滿者,洪大有力者也。


手足寒者,熱盛於內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7:46 | 只看該作者

頭熱者,邪在表


此三陽經實熱表證,汗之清之,其病必愈,而伯云春秋生,冬夏死,何也?


蓋冬為寒極之時,熱不易泄,夏為熱極之日,其火愈旺,治之頗難,故曰死。


至若春秋,其氣溫涼,其邪易散,故曰生也。


然此不可執泥,注云大略言之,極是。


但冬行夏令、夏行冬令等意,殊未確耳。


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按:脈浮身熱,病為在表,若見洪滑之脈,則屬輕淺之證矣。


乃外浮內澀,陰血已虧,欲解其身之熱,慮損其陰,欲補其陰,又恐表邪未去,治之最難,故亦曰死也。


新校正云:按此節舊在後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之下,對問義不相類,甲乙經移續於此,是也。


王氏頗知錯簡,而不知皇甫士安嘗移附於此也,今從之。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


形盡滿,謂四形臟盡滿也。


按:形滿謂虛浮腫脹之類,盡滿則遍於周身內外矣。


注謂四形臟,尚偏。


腫脹之病,有虛有實。


實者肢體浮涌,脈象有力。


虛者外雖虛浮,內則空弱,或上部之脈似乎有力,而下部之脈虛微。


辨之不精,生死立判矣。


故伯言外形盡滿,上部之脈急大而堅,尺脈又澀而不應上部者,為腎虛少血之人,未可以形滿脈強,不細辨其下部根本之脈,而可以冒昧施治也。


按甲乙經太素澀作滿,非也。


夫滿者,盛也。


如形既盡滿,上中二部之脈又急大堅,若尺復盛滿,是脈已上下相應,為實熱之脹,不當言不應矣。


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


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


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


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按:人身之脈,以腎為根本。


蓋五臟受氣於命門,命門之氣足,而後周身之氣運動,無壅遏之患,既無壅遏,有何脹滿。


如此一證,外實內虛,標強本弱,尺脈澀而不應者,腎血少而氣衰微。


四肢溫和,尚有可治,如不溫而寒,則真氣已竭矣。


所以然者,本虧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8:11 | 只看該作者

今人治脹,泥於外象,而罔顧其中臟,輕用消導,殊可嘆也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懸謂如懸物之動也。


按:乳子謂婦人生子而哺乳者。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按:懸小謂小而動搖無力也,人凡病熱,脈當浮大,況兼乳子之婦,尤宜洪滑。


今反見懸小,是證陽脈陰,為真原不足,外假熱而內真寒。


治此之法,忌用苦寒,蓋外雖病熱,非真熱也,岐伯驗之於手足溫則生,寒則死也。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按:脈何如,謂如何而生,如何而死。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


緩則生,急則死。


緩謂如縱緩,急謂如弦張之急,非往來之緩急也。


正理傷寒論曰:緩則中風。


故乳子中風,脈緩則生,急則死。


按:喘鳴者,喘急有聲也。


肩息者,喘而肩動息粗也。


此肺受風寒,氣浮而動,脈見實大有力者,外感之實證也。


然實大則實大矣,而脈氣和緩,為有胃氣,無意外之虞。


如不緩而急,是有升無降,真氣內竭,未有不死者也。


帝曰:腸……何如?


按:腸,痢疾也,今世下利見紅白積者是也。


然下文帝有白沫、膿血兩問,則此似兼紅白,而下更分分言也。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熱為血敗,故死。


寒為榮氣在,故生也。


按:注非也。


下利之病,多由七情郁結,食飲內傷,積而未化,或腎虛氣衰,不能腐熟,以致成痢。


若更外感風寒,又加身熱等證,有如傷寒,有如瘧狀。


治此證者,單表外邪,則痢積逼迫,專攻痢積,則痢下裡虛,外邪乘虛而入愈深,治之最難,故多死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8:26 | 只看該作者

用是精求其義,別內外之因,推致病之理,風寒之襲,皆由內虛。


若非先托外邪,則邪與積混,寒熱更作,急重不休。


至真要大論曰: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余師其意而變通之,常用東垣補中益氣方,去朮加黃芩、芍藥、蘇葉、防風之類,扶正氣而托外邪,一汗再汗,寒熱漸解,急重亦稀。


自順治戊子以迄康熙壬子,予治數十百人矣。


其間調養之法,仿佛傷寒,尤禁多食。


身涼痢止,繼以培補,腎虛者大進地黃,痢久虛寒者佐以桂附。


危轉為安,十痊六七。


世俗不知此理,多以瘧痢兩證,非比傷寒,每不禁食,稍愈即復。


豈知真瘧真痢,亦當節食,況瘧痢相兼,即是傷寒類證,不用補散,單用苦寒消導等劑,直使正氣大虛,外邪內陷而死,殊可嘆也!


予自初閱內經,見此二語,反復尋繹,乃得其解,始知伯言腸身熱者死,其理有固然者。


惜無所解,後人莫知所宗,千載之下,予乃為之補救於其後,活人甚多,往矣軒岐,其許我哉。


帝曰:腸下白沫何如?


按:沫音末,涎沫。


白沫者,糞之如痰如者也。


岐伯曰:脈沉則生,浮則死。


陰病而見陽脈,與證相反,故死。


按:白沫今世謂之白積,多屬之寒,劉河間則指為熱。


要而論之,痢之寒熱,誠不可以色之紅白拘。


然白者畢竟多寒,今之如魚凍是也。


惟白屬陰寒,故其脈宜沉而不宜浮也。


帝曰:腸下膿血何如?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按:膿血,紅痢也。


紅痢多熱,熱近有餘,可用寒涼消導,故脈宜洪大而不宜懸絕。


絕謂微細,懸者猶言無力異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8:44 | 只看該作者

帝曰:腸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按:屬,類也,謂如腸之類也。


身不熱是無外感,脈不懸絕是元本亦不甚虧,如是者,雖有泄利之病,不過飲食內傷,脈當滑大而且當有力。


若見懸澀,是陰血大虧,身雖不熱,脈雖不絕,法亦當死。


臟期謂克勝之日也。


帝曰:癲疾何如?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


脈小堅急,死不治。


脈小堅急,為陽病而見陰脈,故死不治。


按:新校正云:巢元方云:脈沉小急實死不治,小牢急者亦不可治。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以反證故。


按:注非也。


癲疾為陽有餘,搏大而滑者,陽盛之脈也,脈病相符,故久當自愈。


若脈見小堅而急,是陰凝固結,其病已成,故不可治。


然堅小似虛,前言不可治,而此又言可治,搏大似實,前言必生,而此又言實者死,何也?


東垣云:脈貴有神。


神者,人身之元氣也。


元氣有根,雖病不死。


前言搏大雖似乎實,而滑則其氣流動活潑,神嘗虛矣。


小堅雖似乎虛,而急則其氣短促逼迫,神則實矣。


虛則神氣生,實則神氣死,癲疾如是,諸病可類推矣。


此虛實二字,與他處不同。


注言以反證故,殊欠明確。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


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久病血氣衰,脈不當實大,故不可治。


按:新校正云:詳經言實大久病可治,注以為不可治,按甲乙、太素、全元起本並云可治。


又按巢元方云:脈數大者生,細小浮者死。


又云:沉小者生,實牢大者死。


謹按王注既與經文之意相左,其誤已明。


即新校正引諸家之言,亦無決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19:30 | 只看該作者

竊謂癉者熱也

 

消者渴也,消本於熱,故曰消癉也。


消癉之病,實火者少,虛火者多,其原起於腎虧無水,津液枯槁,欲得外水以自救。


脈實大病雖久而可治者,火近於實,非盡水虧,故猶可救。


脈小堅而且懸絕者,明屬真水干槁,故病愈久,愈不可治也。


王氏泛論固非,並云可治者亦非。


元方所論脈法,雖合經意,然亦無所發明也。


帝曰:春亟取經絡,夏亟取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


亟猶急也。


閉塞謂氣之門戶閉塞也。


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


冬月雖氣門閉塞,然癰疽氣烈,內作大膿,不急瀉之,則爛筋腐骨,故雖冬月,亦宜針石以開除之。


癰疽不得頃時回。


……按:回猶違也,癰疽最為危急,治之少違頃刻則誤矣。


故雖冬月,急宜針石,不在禁用之例也。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


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


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跛,寒風濕之病也。


……消謂內消,癉謂伏熱,厥謂氣逆。


高,膏也。


梁,粱也。


跖謂足也。


夫肥者令人熱中,甘者令人中滿,故熱氣內薄,發為消渴、偏枯、氣滿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20:00 | 只看該作者

逆者


謂違背常候,與平人異也。


然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故隔塞痞閉,氣脈斷絕,而上下不通也。


氣固於內,則大小便道,偏不得通泄也。


何者?


臟腑氣不化,禁固而不宣散故爾也。


外風中人,伏藏不去,則陽氣內受,為熱外燔,肌肉消爍,故留薄肉分,消瘦而皮膚著於筋骨也。


濕勝於足則筋不利,寒勝於足則攣急,風濕寒勝則衛氣結聚,衛氣結聚則肉痛,故足跛而不可履也。


按:注意是矣,但解內氣暴薄節未確。


薄,磅因薄也。


人身之氣,喜暢惡郁,鬱極則求通,沖突而起,磅因薄上下,故云暴薄。


惟暴薄故上行而厥逆,惟上逆故耳聾。


然逆則逆矣,而氣不遽達,故隔塞而不通也。


又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注中字讀作去聲,亦未確。


蓋謂風之入於人身也,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皮毛,而留著於肌肉之中,故令肌肉瘦削,是名中風之病也。


若作中風解,外中皮毛,身發寒熱而已,肉未必瘦;


內中臟腑,則偏仆厥絕,又不止於肌肉消瘦矣。


中,平聲。


著,直略切。


跖音織。


跛,補火切,波上聲,一足短也。


黃膽、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然久厥逆而不下行,則氣怫積於上焦,故為黃膽暴痛癲狂氣逆矣。


食飲失宜,吐利過節,故六腑閉塞而令五臟之氣不和平也。


腸胃痞塞則氣不順序,氣不順序則上下中外互相勝負,故頭痛耳鳴,九竅不利也。


按:病有所自生,治其所自生而病自已。


陰陽應象大論曰:治病者必求於本。


正此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20:41 | 只看該作者

刺志論


論虛實常反,自是不易之理,不特針家為然。


然即以針論,通篇惟末後四語,其前毫與針刺之義無涉,不知何故以刺志名篇也。


黃帝問曰:愿聞虛實之要。


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陰陽應象大論曰:形歸氣。


由是故虛實同焉。


反謂不相合應,失常平之候也。


形氣相反故病生,氣謂脈氣,形謂身形也。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靈樞經曰:榮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氣傳與肺,精專者上行經隧。


由是故穀氣虛實,占必同焉。


候不相應,則為病也。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脈者血之府,故虛實同焉。


反不相應,則為病也。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氣盛身寒,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按:氣為陽,陽盛則火勝而身宜熱,今不熱而反寒,陽虛則火衰而身應涼,今不涼而反熱,是病證乖舛,為反常也。


按氣盛身寒四字,王本所無,甲乙經載之,與下文相應,是也,今增入之。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按:氣多氣少,惟穀是視,脈盛脈衰,惟血是分,相反若此,必有故矣。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傷謂觸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4 11:20:52 | 只看該作者

寒傷形,故氣盛身寒;


熱傷氣,故氣虛身熱。


按:寒則收引而無汗,氣閉於內,故氣盛而身寒。


暑則多汗而氣泄,火氣外達,故氣虛而身熱。


身寒者治用辛甘,身熱者藥尚甘涼,此傷寒傷暑之大旨。


證雖似反,而其病則可治。


辨之不審,則害不勝言也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按:血脫則氣泄,濕居下則火炎上,氣泄則穀不能化氣,火炎上則善食而瘦,故穀雖多而氣少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按:邪入肺胃,則氣壅盛。


胃為邪踞,故穀不入而氣多也。


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


飲謂留飲也。


按:飲停則化而為熱。


脈小者,正氣不足。


血多者,非真有餘,熱所激也。


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按:風氣輳泊,令血枯干,木邪乘胃,故脈見洪大而證見血少,更且水漿不入也。


注言水漿不入於脈,誤矣。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


入為陽,出為陰。


陰生於內故出,陽生於外故入。


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陽盛而陰內拒,故熱;


陰盛而陽外微,故寒。


按:邪氣入則實,正氣出則虛。


虛必寒,實必熱,自然之理也。


入實者,左手開針孔也;


入虛者,左手閉針孔也。


言用針之補瀉也。


右手持針,左手捻穴。


故實者右手開針孔以瀉之,虛者左手閉針孔以補之也。


按:本篇以刺志為名,然自此節以前,並無一字論針。


其論針者,惟此節而已。


本非針家妙旨,姑存之,以見名篇之意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11:36 , Processed in 0.78124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