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調論】
人之為病,順與逆而已,順者或可勿藥,逆則所當急治者也。
逆調論者,蓋論調逆之法。
凡六段。
然人之逆證,實不止於如此也。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
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按:陰虛於內則陽浮於外,故熱而煩滿,陽之勝也,陰少故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
岐伯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按:經絡論曰:陽虛生外寒。
刺志論曰:氣虛者,寒也。
陽者火也,陽虛則無火而水獨治,故一身內外皆寒也。
痹者,頑木不仁之謂。
蓋氣生於火,無火則氣凝泣而痹矣。
氣痹身寒,似屬陰多,實則由於陽少之故也。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於火者,何也?
按:王本如炙如火,太素作如炙於火,義更通,從之。
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
逢風而如炙於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按:內陽已盛,又逢外熱,故云兩陽相得。
相得者,以火濟火也。
純陽無陰,豈能生長。
火愈盛則水益枯而肢體干槁,其肉必消爍也。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栗,是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
……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
所以不能凍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
按:腎氣素勝,則恃其強而縱欲矣,故云以水為事。
然恃而不已,則腎髓必且枯竭,以至寒徹於骨也。
肝本屬陰,然主木而能生火,又與膽為表裡,故亦云一陽。
肝心二臟,在五臟之中為木火相資,故能以熱勝寒也。
攣節,注云:腎不生則髓不滿,髓不滿則筋干縮,故節攣拘。
是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
苛謂重。
岐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
按:言肉之重,由於榮血不足,故不知痛癢。
然榮之所以致虛者,由於衛氣偏盛,陽盛陰虛而血少故也。
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按:此又因論榮虛而並及於衛虛,以明不用不仁之所以為病也。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何臟使然?
愿聞其故。
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
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
此之謂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帝曰:善!
尋經所解之旨,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得臥行而喘,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此三義悉闕未對,亦脫簡也。
按:絡脈在皮毛之內,經脈之外,尚屬浮淺,非如臟腑之深而重也,故邪雖客之而病微。
息有音,如鼻塞氣粗咳嗽吐痰之類,不過肺經感冒之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