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醫籍考】

 關閉 [複製鏈接]
4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11:59 | 只看該作者

〔黃氏(仲理)傷寒類證〕

 

十卷 未見自序曰。醫家之學。有自來矣。軒岐以降。仲景傑興。而醫道始大備矣。可為法於後世者。


惟仲景傷寒之書而已。叔和王公復為編次。以利後人。功亦大矣。自晉而下。代不乏人。殿丞孫兆。翰林謝復古。處士郭雍。無己成公。凡百余家。皆祖述其說。莫不傳注。啟發良多。然而有失仲景之本意。亦不少矣。至於穿鑿附會。雖有潤色文采之美。缺疑既多。傳注何補。愈使後人學之難也。


可勝嘆哉。仆自幼迄老。著意斯術。涵濡仲景之書。幾二十余年。乃敢折衷。條析類證。分門為卷。以其脈法精純。有證有論有方者。


為內篇。以其精粗相駁者。為外篇。以其有論無方無證者。


為雜篇。復以平昔所聞。師友討論之言。或能發明仲景之微奧。或得古人不言之妙。悉采取之。


立為傷寒辨惑入式。附於類證之上。以論見證。則首尾相貫。以號見條。則言不重復。使學人開卷不待披檢。而門類方論脈證。已粲然矣。嗟夫。吾嘗見人議仲景書。猶儒家之六經也。


可謂格言矣。及夫臨病施治。則執以家傳秘方。或得或失。詰其所以。則莫知適從。而仲景之書。已罔然矣。斯亦舉世之大謬也。


何則。醫豈易言哉。非神聖工巧。不足以參天地。契陰陽。施品劑。起死回骸。而造仲景之旨焉。


愚謂業醫而不由仲景之門。猶儒家之不宗孔子。而好尚諸子百家者也。


類證之編。深負僭咎。非敢貽諸能士。特為初學人之助云耳。


時洪武癸酉菊節日。薌溪馬鞍山黃仲理序。按〔陸氏(彥功)傷寒論類證便覽〕國史經籍志十一卷 存凡例曰。仲景張先生所述傷寒論一書。舊本多失其真。未免魯魚亥豕之謬。今遵善本校正。或有闕疑。則亦博參諸家之書。附會其說。一傷寒論。叔和王先生雖為撰次。猶未便檢閱。今遵黃仲理先生。類證分門。以便後學。仲理之說。於傷寒論各有發明者。


錄於各條舊注之下。以圈別之。


一傷寒論。無己成先生已有注釋。今遵舊本細書之。


而以其所著明理論。大書於各類之首。庶幾後學因無己之言。而馴入仲景之室耳。


一傷寒賦。悉遵蒙齋吳先生之所撰。一傷寒論舊方。凡一百一十三。今增至三百三十四。悉采朱奉議活人書。和劑局方。及陳良輔胎產藥方。曾世榮小兒傷寒藥方。李東垣此事難知藥方。非敢妄為之說。題詞曰。傷寒類證。仲理黃先生所編也。


然其方法。悉遵仲景。其分門析類。學人已便於檢閱也。


吾先君嘗欲梓行未果。仆自早歲。沉潛是書。已有年矣。但病其中少有闕疑。於是附會眾說。及補遺經驗藥方。亦不敢妄加己意。故名曰傷寒類證便覽。壽梓刊行。嘉樂四方同志共之。


後之高明者。


幸恕僭。弘治己未歲菊月之望。曉山後裔陸彥功識。唐高仁序曰。古今擅名醫業。亡慮數百家。而傷寒一證。漢張仲景獨得其要。嘗著金匱玉函經。首論傷寒。後建安初。以宗族多死於是疾。復著傷寒論二十二篇。為法三百九十有七。為方百一十有三。醫往往熟復其辭。而究極其理。治傷寒輒效。書雖王叔和為之撰次。成無己為之注釋。黃仲理為之類證。錯綜訛舛。遑□有之。


鮮克厘正。同邑陸氏世以醫鳴。至彥功甫。益工所業。諸科雜證。罔不究心。至傷寒。闖仲景之室而盡其奧。人之有疾而造焉者。


絡澤不絕。其門如市。彥功未嘗幸其劇而規之利。養其成而多之勞。宣通虛實。輕重澀滑燥濕。各以其證。用是全活甚眾。遐邇德之。


暇日出其手正仲理類證張氏書。授乃子濃載。暨甥張政鴻吳以順輩。俾三復校讎。厘為十一卷。目之曰傷寒類證便覽。間示予求序。且曰。是先世之志也。


因取視之。


門分類析。臚列條貫。且以無己之論。冠置各類之首。仲理之說。圈別舊注之外。又布運氣諸圖於前,以效用乎今。備經效諸方乎後。以增多乎昔。學醫者。


得是編而閱之。


因門尋證。而證不眩於尋。因注繹理。而理不棼於繹。因法治病。而病不難於治。因方制藥。而藥不忒於制。其所謂升高而睇遠。宅中而觀隅。誠有便於覽者。


元翰學復初有言。李明之傷寒會要。見證得藥。見藥識證。以類相從。指掌具見。倉猝之際。粗工用之。


如載司南以適四方。無問津之惑。是編之輒。不啻過之。


嗚呼。


亦仁矣。雖然。五方異習。五氣異感。五行異稟。則五性易便。蓋有同疾而殊治者。


醫惟不離其類。而亦不遺其類。不?其法。而亦不泥其法。不失其方。而亦不執其方。斯可矣。膠柱調瑟。而不能以言消息。而曰醫師之良也。


吾惑焉。


弘治己未秋九月菊節日。同邑新庵唐高仁序。程敏政題歙陸氏先祠記後曰。陸君彥功世以醫鳴徽歙間。而又篤於祖烈。觀此記可見矣。古稱醫為仁術。仁之施必由親始。若彥功者。


豈非難哉。今彥功被召至京師。醫名日著。蓋有淮用之漸矣。力以母服辭。仁不遺親益難。予因托人為錄此記而掃之。


彥功服闋北上。將供養尚方。大著醫國之功。使仁術所施者益廣。則所以發先世之幽光者。


不益遠乎,彥功六世祖夢發。文丞相同榜進士。官至大府丞。有曉窗集。予未之見也。


方虛穀先生亟稱之。


彥功當寫一本見寄。予輯新安文獻志。仁賢之言。豈不少哉。(文集)徐春甫曰。陸彥功。新安古歙人。世以醫鳴。至彥功益著。遐邇求療。日益效眾。朝廷聞而征官大醫院。辭歸。編述傷寒類證便覽十卷。今行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13:11 | 只看該作者

〔趙氏(道震)傷寒類證〕


未見定遠縣志曰。趙道震。字處仁。金華人。精於醫。凡軒岐以下諸書。靡不精究。受學丹溪。所造益深。洪武己巳徙籍定遠。活人頗多。未嘗言利。永樂丙戌。上命行人召修大典。運氣書。震董其事。歸而課子醫業,暇則歌楚辭以自適。卒。年八十四。所著有傷寒類證傳於世。


〔王氏(日休)傷寒補遺〕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18:02 | 只看該作者

〔盛氏(寅)六經證辯〕


未見汪琥曰。王日休有傷寒補遺。盛啟東有六經證類。呂滄洲有內外編。張氏纘緒二論中。每節取其語。及訪其書。又秘而不傳。淺見寡聞。甘為世誚。吳江縣志曰。盛寅。字啟東。以字行。逮之子。工詩善醫。永樂中治內侍蠱奇驗。聞於上。召對稱旨。授太醫院御醫。太子妃孕而疾動。命寅診之。


曰此血疾也。


當用利藥。諸醫皆駭沮。妃令言利藥者進治。明日疾大已。乃錫金幣直錢千緡。寅在上前。持論梗梗。上甚重之。


扈從北征。尋掌太醫院事。宣德元年。賜敕褒嘉。日侍上命。視親王疾有效。特賜白金良馬。嘗應制賦瑞雪詩。又嘗與同官韓叔?弈於御藥局。駕卒至。不及屏。二人叩頭待罪。上命終局。因御制醉太平詞一闋以賜。仍命作詩。其寵遇如此。正統元年。丁父艱歸。周文襄公忱素善寅。餉米百石。寅卻之。


貽以詩。有魚龍江海夢。雀鼠稻粱謀。忱嘆服焉。


服闋將赴都。忽遘疾。自診脈曰。吾不起矣。臨終作詩三首。年六十七。弟宏子?。從子倫。孫愷。俱以醫世其家。?性耿介。嘗使家童。輸糧於官。多取一籌以歸。?怒。置米屋後。以餉鳥雀。初寅醫得之王高士賓。賓得之戴原禮。原禮得之丹溪朱彥修。故其術特精。時又有劉敏李思勉者。


俱傳寅術。寅所著流光集。
 

〔徐氏(彪)傷寒纂例〕二卷 未見按上見於松江府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18:41 | 只看該作者

〔沈氏(貞)傷寒會通〕


未見山縣志曰。沈貞。字士怡。業精於醫。志在濟人。未嘗嗜利。患傷寒難治。因以仲景論為主。取李浩或問。郭雍補亡。由漢迄今。凡論傷寒者。


集而為專書。名曰傷寒會通。吳下諸醫。謂其補仲景之未備。


〔趙氏(景元)傷寒類例〕未見按上見於傷寒明理續論序。


〔陶氏(華)傷寒全書〕國史經籍志五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22:48 | 只看該作者

〔傷寒瑣言〕

 

一卷 存自序曰。醫之為道。何道也。


曰。君子之道也。


苟非存心有恆者。


可輕議哉。何則。夫藥之性能生人。亦能殺人。蓋操之不得其要。則反生為殺矣。惟君子則立心不苟。故其為業必精。及其臨病。則必詳以審。故能化悲痛為忻歡。小人之性忍以貪。貪則惟利是圖。忍則輕忽視人命。逮及臨病。則夸以略。不察病之虛實。輒投瞑眩之藥。不殺人也幾希。吾固為君子之道也。


予晚年得子。方逾弱冠。柔軟多病。習懶不能自強。必非能受此道者。


日夜痛心。懼夫吾歿之後。有病委之庸醫。足可以傷生滅性。孟子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子多病。不傳以濟生之道。一旦夭札。祖宗之祀事絕矣。豈為人父之道哉。某今年七十有七。衰邁殊甚。桑榆之日。豈能久照。日夜用心。以緝成傷寒明理續編。論法雖略備。非有師承口訣。不能融會貫通於心。又著瑣言一卷。文雖鄙俚。然言簡意到。其中包括仲景不傳之妙。皆世所未嘗聞見。剖露肺肝。以罄其蘊奧。實升高之梯階。當寶之如珠玉。潛心玩繹搜索。以盡厥旨。有疑輒問。不可因循。務期日進高遠。司馬溫公曰。達則為良相。不達則為良醫。豈非君子之道乎。


汝宜服膺此訓。敬慎而行之。他日倘能以斯道濟人。亦君子也。


若存心不古。以吾心為妄謬。反以斯道殺人。負吾之用心。非吾之子也。


正統十年乙丑中元日。余杭節庵道人陶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0:10 | 只看該作者

〔傷寒家秘的本〕


一卷 存陶華曰。吾老矣。傷寒專科。實得仲景先師。厥旨雖無萬全之功。十中可生八九。嘗著有書。不能盡心刻骨。因今老邁後。恐繼業者。


不得其傳。有玷名行。遂將一生所蓄肺腑語句。並家秘不傳之妙。及一提金。殺車槌法。逐一語錄於後。論注證而證注脈。脈注法而法注方。再三叮嚀。吾後子孫。不必集閑方而睹別論。別繁亂而莫知其深。必須熟記。久則自然精貫。不與庸醫伍。不使時醫笑可也。


爾宜珍藏受授。謹之慎之。


毋怠毋忽。故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1:05 | 只看該作者

〔傷寒家秘殺車槌法〕


一卷 存陶華曰。吾專傷寒。深明奧旨。脈正則道合神機。用藥則隨手取應。的本續論。全備發明。殺車槌法。世之罕有。永為養生之寶矣。今將以秘驗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二十條。煎法二十條。劫病並制解法。名殺車槌也。


實為我肺腑不傳之妙。我後子孫。一字不可輕露。莫與俗人言。莫使庸醫見。爾宜謹慎珍藏。毋違我之致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2:02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證脈藥截江網〕


一卷 存陶華曰。傷寒之病。非比雜科。乃大方脈之首務也。


其間脈理精深。艮震無常。死生反掌。甚所難明。苟或有稱治傷寒者。


未免羊質虎皮。然則名節虛隆。而實德則病矣。余早年盲學。昏昏如蠅觸牖。後得漢長沙張仲景先師治法。所得玉函遺著。名曰遺芳嘉秘。玩而誦之。


以開茅塞。手足舞蹈。不自知也。


數試數效。豈不珍重哉。第恐吾老子亦猶前之昏學。臨病無措。故將遺旨應手得心訣法。纂以成集。名曰傷寒證脈藥截江網。存與朝夕講覽以看。省己之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3:14 | 只看該作者

〔傷寒一提金〕


一卷 存陶華曰。余雖專傷寒科。必出乎庸俗夸誕之醫萬萬。且余一生所蓄肺腑家秘。語句方法。俱已備載發揮。窺我門牆者。


雖有多人。然片言不繁之要。不得再四經目講明。故述啟蒙捷法脈要貫珠數。一一開注明白所示。自宜謹慎深密。勿授受於非人。毋輕泄於澆薄。莫負我之用心耳。


徐春甫曰。傷寒六書六卷。明臨川陶華尚文著。號節庵。六書。名瑣言。家秘。殺車槌。一提金。截江網。是也。


惜其不能發仲景之旨。汪琥曰。傷寒六書。明余杭陶華尚文著。書凡六卷。其第一卷曰瑣言。第二卷曰家秘。第三卷曰殺車槌。第四卷曰一提金。第五卷曰截江網。第六卷曰明理續論。命名鄙俚。辭句重復。辨證不明。方藥雜亂。以至俗學傳習。流禍至今未已。王宇泰曰。陶氏之書。不過剽南陽唾余。尚未望見易水門牆。而輒詆傷寒為非全書。聾瞽來學。蓋仲景之罪人也。


〔傷寒治例點金〕(醫藏目錄作點點金)二卷 未見。
 

〔傷寒治例直指〕二卷 未見。
 

〔傷寒直格標本論〕一卷 未見按上三書。見於浙江通志。


徐春甫曰。傷寒治例四卷。陶華著。述直格六書而作之。


其論雷同。而別無方法。其實一書。而為三書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4:46 | 只看該作者

〔傷寒段段錦〕


(傷寒全生集作十段錦)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閔芝慶曰。陶氏十書。乃先後隨筆成稿。未經刪定。故多舛錯。且多雷同也。


(傷寒闡要編)。
 

〔趙氏(心山)厘正傷寒六書〕醫藏目錄六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6:13 | 只看該作者

〔童氏(養學)傷寒六書纂要辨疑〕


四卷 存自序曰。余嘗苦夫傷寒者。


苦其無要也。


仲景之書,傳世已久。遺帙頗多。不可為要也審矣。嗣是而叔和之詮次。未免穿鑿。成無己之注釋。並無正訛。可為要乎。


即古之□□見徹九?訛?訛足補仲景書之未備。惜其立論。見之瑣言者。


復見之家秘。見之續論。見之截江。見之提金。見之槌法。不免層見疊出。此蓋要而未集。辨而未明也。


?下?十有餘載。集其書矣。有完本初集矣。再集矣。其集猶未確也。


及見中吾劉先生之集。乃欣然曰。此集真為得要。然猶仍六書之舊。戰汗之條未載。痞結之證多舛。又為集之闕典。余從而纂之辨之。


去其繁蕪。補其闕略。剖其正訛。而纂要辨疑乃成。於是求其梓於趙師有光。(號劍南。福州人。)師復云。此一集也。


真仁者壽世之術。苦心極矣。彼蒼有知。諒不令苦心之人。至於湮沒。知言哉。知言哉。崇禎五年季冬月望日。邵武縣儒學訓導童養學壯吾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6:50 | 只看該作者

〔楊氏(恆山)傷寒宗陶全生金鏡錄〕


未見吳學損曰。傷寒科首宗仲景。其次莫若陶節庵。後世名人。辨論雖善。終無便於後學。吾友楊氏恆山著有傷寒宗陶全生金鏡錄一書。簡該精當。誠仲景之功臣。節庵之正傳也。


(痘疹四合全書凡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49:18 | 只看該作者

〔熊氏(宗立)傷寒運氣全書〕


明志十卷 存自序曰。陰陽升降。運氣之常道也。


蓋司天在泉。上下其位。五運有太過不及之異。六氣有逆順勝復之殊。


在昔軒岐之聖。憫生民之札瘥。啟素問作內經。有曰先立其年。以知之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知死生矣。然微辭奧旨。


未能究研。況傷寒之病。傳變不常。非雜病可比。苟能明歲時之推移。陰陽之變異。主客之勝復。補瀉之盛虛。


以至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而不罹於夭橫者。鮮矣。迨漢張公仲景。以不凡之姿。始深究內經。探微索隱。


繼往聖。開來學。乃述傷寒雜病論凡十卷。則假如再三。至於鈐訣。脈病證治。一遵仲景成法。使人展卷。則三百九十七法之昭明。一百一十三方之顯著。群疑冰釋。次序條貫。是編既成。目之曰傷寒必用運氣全書。敬質於致仕節判考亭黃公景沖侍御。三衢丁西元凱。僉謂纂圖括例。俱以詳明。有裨後學。因勤□工繡梓。以廣其傳。


仆不揣凡?。自忘鄙陋。而搜求取舍之是否。尚俟高明君子辨正云。天順二年歲在戊寅秋七月良日。鰲峰熊宗立道軒。


虞搏曰。或問鰲峰熊氏纂集運氣全書。及撰為傷寒鈐法。以病者所生年月日時。合得病之日期。推等五運六氣。與傷寒六經證候。無不吻合。謂某日當得某經。某經當用某藥。而以張仲景一百一十有三方。按法施治。如太陽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之類。使後學能推此法。不須問證察脈。但推算病在此經。即用此經之藥。實為醫家之捷徑妙訣也。


吾子可不祖述乎。


曰。此馬宗素無稽之術。而以世之生靈。為戲玩耳。竊謂上古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十干配。而為五運。以十二支合。而為六氣。天以六方寓之。


歲以六氣紀之。


以天之六氣。加臨於歲之六節。五行勝復盈虧之理。無有不驗。傳曰。天之高也。


星辰之遠也。


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今草莽野人。而以人之年命合病日。而為運氣鈐法。取仲景之方以治之。


是蓋士師移情而就法也。殺人多矣。知理君子。幸勿蹈其覆轍云。


(醫學正傳。)


〔楊氏(?)傷寒提要〕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50:01 | 只看該作者

〔唐氏(椿)傷寒百問〕


未見按上見於嘉定縣志。


嘉定縣志曰。唐椿。字尚齡。參考諸家方論。至老不倦。起臥飲食。未嘗去書。所著原病集。論七情六淫之傷。飢飽勞逸之過。為鈐法鈐方。醫之指要。無所不具。今方術家多宗之。


從子?最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54:36 | 只看該作者

〔吳氏(綬)傷寒蘊要全書〕


(醫統。作傷寒蘊奧。浙江通志。作傷寒蘊要圖說。)四卷(醫藏目錄。作八卷。)存自序曰。予醫業始於鼻祖吳仁齋。至父仕宗三世也。


不幸早年失怙。遂荒於醫。暨長始讀黃帝內經。仲景傷寒論之書。懵懵然茫若望洋。而無所知。切嘗自恨賦性魯鈍。學不迨人。奈何經意言簡義奧。援引幽邃。初學為難讀而置之。


訓故弗明。竟不能會其旨要。乃知醫法豈易言邪。遂乃訪求師范。窮究諸書。申請講解。三十余年。頗有所得。略見萬分之一也。


幸辱見知於所司。舉為醫學正科。未幾召入太醫院。選進御藥垣。供事日近聖天子清光。以圖報稱於萬一。及侍春宮進藥。頗有效勞。歷升御醫院判。荷蒙聖明。恩至渥也。


居無何。以疾上聞。賜告回還。暇日。抑考古今傷寒諸書。觀夫仲景傷寒大論。其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與夫六經傳變。陰陽虛實。發汗吐下。告戒諄諄。施治變化。微妙無窮。實為濟生之惠。萬世不易之大法也。


惜乎世代湮沒。而不復全。不能使人無憾焉。


厥後南陽朱奉議作活人書。深有補遺仲景之書。三山趙嗣真釋其書。而不可疑者甚多。蓋此書又難於專用也。


近代雖有傷寒書迭出者。


而欲以文法詩賦。意在協於音韻。殊不知失其本義。雖錦繡千篋。終不能以御烈膚之寒。曾若一狐裘之愈哉。且夫傷寒六經傳變之際。陰陽幽顯之微。如火極而似水。水極而似火之證。往往不熾。疑似參差。猶豫進退。而無更新之道。或亂投湯劑。或袖手侍斃者有之。


故經曰。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虛盛之治。相背千裡。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也哉,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於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仁者鑒此。豈不痛歟。此之謂也。


蓋其不忍人之心。所不能已也。


於是僭不自揆。搜輯仲景傷寒大要之法。而為之主。傍取諸書。鉤其玄者附益之。


非敢別為議義。互相 牾也。薈萃鱗集。目之曰傷寒蘊要全書。每一過目。輒見舛遺。遂至四年。三復讎正。以鋟諸梓。不敢自謂已至。而傳之將來。大概欲其古今端緒同歸。以便省覽而已。管見如斯。庸俟賢哲君子。改而正諸。庶俾後之為醫者。


皆知有所取法云。弘治乙丑仲春上巳。太醫院院判錢塘吳綬序。凡例曰。是書。本素問之說。則稱內經曰也。


本以傷寒論之說者。


稱經曰也。


本於諸書之說者。


則引具諸書之名。中間亦有語句不便者。


則隱而不發。以成一書之便焉。


一首錄內經五運六氣之法者。


此為醫家之先要也。


若不知天道歲氣之理。而欲語治傷寒者。


如無目夜行。復臨深池。危哉。?一經絡不可不知。凡傷寒必識病在何經為主。其陰陽冷熱。不得而明也。


若不識經絡。如涉海問津。茫若望洋而已。?一察色。凡至病患之所。必先察其面色。觀其精神動靜語言何如。然後切脈。參詳而斷吉凶也。


一切脈。以浮中沉三法為主。蓋傷寒之脈。不可與雜病同日而語。曰。所以只取傷寒脈法。雜病不取也。


?一審證。凡看傷寒。必審病患日數。與夫曾服何藥。病因從何而得。目今大小便所去何如。俱問也。


一傷寒正名。自有六經傳變為病者。


是其溫病時疫等證。各有本條。宜詳辨而治之。


汪琥曰。傷寒蘊要。明太醫院判錢塘吳綬集書凡四卷。其第一卷。首敘或問運氣察色驗舌辨脈。及六經傳變藥性制方煎服之法。第二卷。辨傷寒溫熱合病並病兩感時氣寒疫冬溫溫毒濕溫溫瘧溫疫中?中暑霍亂痙證痰證傷食虛煩香港腳。皆有方治。後論傷寒。則曰大頭例。發斑例。發黃例。又發狂心下滿咳喘悸等。共二十三例。第三卷。辨三陽經熱。標本不同。則曰表證發熱例。表證惡寒例。汗不徹汗後例。至譫語鄭聲懊?。共三十六例。第四卷。辨陰陽二證例。又陽證似陰。陰證似陽。至婦人小兒傷寒。共五十一例。末後復繼之以用針之法。大抵此書雖勝於陶氏六書。止以便俗學。尋例檢方。初不知仲景論為傷寒根本。舍本逐末。求之多歧。是雖終身治傷寒。


而未悟其理。吾恐其療雖多。而誤治者亦不少。是亦聾瞽來學人也。


〔彭氏(用光)續傷寒蘊要全書〕醫藏目錄四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55:44 | 只看該作者

〔史氏(寶)傷寒要約〕


未見嘉定縣志曰。史寶。字國信。蕭山人。僑居邑中通陰陽虛實之變。聞有禁方。必重購之。


近世惟推東垣李氏。丹溪諸人不論也。


人冬月鼻血不已。寶教之服胡椒湯。其人以為戲也。


固問其說。時方收豆。置數粒斗中。而急蕩之。


宛轉上下如意。稍緩遂躍出。乃謂曰。此則君之病矣。人之榮衛調和。則氣血流通君腦中受寒。故血行澀。澀則不得歸經。故溢出耳。


非熱病也。


竟服胡椒而愈。所著傷寒要約。傷寒要格。昔人所不及也。
 

〔傷寒要格〕未見。


〔亡名氏傷寒一掌金〕未見按上見於古今醫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4:56:37 | 只看該作者

〔皇甫氏(中)傷寒指掌〕


十四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傷寒指掌十四卷。明皇甫中撰。中字云洲。仁和人。其書原始內經。發明仲景立方之意。


於諸家議論。獨推陶華。十三卷載節庵殺車槌法。中識於後云。先君菊泉與陶翁厥嗣廷桂善。嘗得其所著傷寒瑣言。及殺車槌法。傳心之秘旨云。然節庵六書。至今為傷寒家所詬厲。則此書抑可知也。


徐春甫曰。皇甫中。號云洲。仁和人。世業儒醫。至中尤顯。所著明醫指掌十卷。有謂審八脈以明八要。可為後學之指南。


〔王氏(震)家寶傷寒證治條明〕九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5:13:50 | 只看該作者

卷三十四

 

方論(十二)


〔方氏(廣)傷寒書〕未見徐春甫曰。方廣。字約之。


號古庵。新安休陽人。常游河洛。寓陳留。名著中原。所集丹溪心法附余。脈藥證治。傷寒地理等書行世。周斯曰。方約之著傷寒書。先儒稱為集大成。(傷寒正宗序)


〔劉氏(全德)傷寒神鏡〕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5:16:36 | 只看該作者

〔繆氏(存濟)傷寒撮要〕


醫藏目錄四卷(今本作六卷)存總論曰。愚謂天之所生。惟人為貴。人之所病。惟傷寒為重。傷寒之書雖博。而撮要罕稽。然且今非昔比。患傷寒者。什有六七焉。


何為其多也。內經曰。上古天地之氣濃。人專天地之氣亦濃也。


矧恬?之世。人又不以酒為漿。不以妄為常。不以欲竭其精。不以耗散其真。知陰陽和術數。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作勞。人皆幾百而天年矣。二氣既濃。諸邪無隙而入。或邪外干。砭石即愈。雖病亦輕也。


當今天地之氣薄。人稟天地之氣亦薄也。


其所為與古人悉反。故言今人歲不滿百也。


二氣既虛。諸邪得以易侵。其為傷寒者。


豈不多邪。人一患之。


數日左右即犯。二百零一死。其正病變病。而有一千五百五十一證。豈不重耶。醫者本不得其要。而遽欲治人之重疾。或得其要。又不能熟讀玩味。譬之涉大海而迷其津源。何攸能濟乎。


予已溯諸往古。有二百三十七先師。其論乎傷寒者。


專於仲景輩。非不精工詳矣。而至於要指之歸。曰綱領。曰望。曰聞。曰問。曰切者。


未嘗掇拾而總挈之。


是以世之醫士。但知務其名。而不知考索於書。或有自稱知書者。


則又支離汗漫。而不得其要。其始也不求諸綱領。其繼也不求諸望。其次也不求諸聞。又其次也不求諸問。一切脈而曰。予已知之矣。是以所藥非所病。而殞其身者。


蓋什九焉。


嗟乎。藥以療病。而反傷生。茲非醫不知書之罪與。其未得其要。而不熟讀之故歟。余不忍蒼生歿於非命。又不欲醫者蔽於聾聵。遂將專科書。陶翁要語參考。刪其繁文。補其缺略。理正逆從。取綱領望聞問切六字。下纂注識病捷法。加不傳之秘。共成六卷。名曰傷寒撮要。使士庶得此。不致中醫之妄治。醫家得此。如瞽者之復明。孝□惜身濟人者。


宜佩服而日閱之益深也。是為論。徐時行序曰。傷寒曷為而難治也哉。其可畏甚於雜病。且真正傷寒幾者。


有寒疫瘟疫之類焉。


大抵在表者宜汗。在裡者宜下。在上盛者宜吐。半表裡者宜和。挾飲食者宜消。似乎候脈而投劑頗易者。


孰知陰陽兼感。是似相參。疾有微甚。治有逆從。苟不察時令之正。反人稟之虛實。而任意妄施。則寒變熱變。禍不可測。然則可畏不有尤甚於雜症者耶。此治之所以難也。


慕松繆先生妙齡攻舉子業。游學姚江。既而多疾。即就叔肄軒岐之術。遍閱古今諸科方略。頓悟奧旨。審知傷寒為百病之最。自仲景而下。著述代不乏人。於是采前人已試之成法。而謂之舊論。體前人未發之秘。參以己意。而謂之新論。新舊不同。同於□□。立論不同。同於闡理。遂總而名之曰傷寒撮要。即傳撮其樞要之謂也。


余觀其書。簡約而不涉於繁瑣。其辭淺易。而不入於艱深。其綱與目深悉。而不至於遺缺。誠醫家之捷徑。用藥之法案。殆集群醫之大成。超乎歌括指掌圖之上。而余皆之下矣。明此而何傷寒之難治也哉。宗此而又何偏門之為害也哉。慕松先生者。


蘇郡長洲繆侍御公讓之家孫。存濟其名云。隆慶丁卯季春之吉。賜進士及第翰林院國史修撰承務郎大典分校官瑤泉徐時行撰。


〔胡氏(南金)傷寒論編〕醫藏目錄七卷 未見。
 

〔吳氏(時宰)傷寒類證辨疑〕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唐氏(欽訓)傷寒心法〕未見按上見於嘉定縣志。
 

嘉定縣志曰。唐 從孫欽訓字道述。受其業。


〔巴氏(應奎)闡明傷寒論〕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


〔亡名氏傷寒或問〕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傷寒通義〕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


〔解傷寒百證疑證〕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傷寒論大全〕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0 15:22:28 | 只看該作者

〔王氏(執中)東垣先生傷寒正脈〕


醫藏目錄十二卷 存書例曰。傷寒正脈。乃素問仲景東垣節庵及彭用光諸家之書。而獨稱曰東垣先生傷寒正脈者。何也。


岐黃仲景之書。非先生發之。


則莫為於後。節庵用光之書。非先生啟之。


則莫為於前。繼往開來。功實大倍千古。故以先生名之。


亦仿丹溪附余之附也。


又曰。正脈一書。合並仲景東垣節庵彭用光活人為一集。使讀者開卷。則傷寒全書。盡在目前。有不容不遍閱者。


又仿東垣十書例。一人自為一卷。使人人立言之意。各得自明。不若類書之混而無辨。故著合並論一篇。撮其大略合並之意。列之首云。一各卷內中云條。皆注釋存疑。以俟救世君子改正者也。


又曰。仲景傷寒論。乃傷寒家立方之祖。譬則聖人之經。游夏不能贊一詞者也。


況王叔和編次之後。篇什頗覺朗然。惟成無己注釋。雖大有功於仲景。中不無贅語。亦不能盡無可疑處。是以每為陶節庵之所惜。今贅者刪之。


疑者補注一條,以俟後之君子改正云。至於運氣等圖。改為論解。以便初學之覽閱。列於首卷。又曰。活人大全方。雖曰中間不無雜病方。混集其內。要皆四時感冒證之疑似傷寒者也。


故仲景諸公方既備者刪之。


仲景諸公方之未備者錄之。


以便查考。且欲治傷寒者。


當辨雜病之似也。


但活人方內。有加減改換舊方者。


學人臨病用藥。其必審擇斟酌之。


一活人大全方。總括以二字三字名者。


欲以便檢閱也。


拾遺論曰。拾遺者。


拾節庵之遺者也。


蓋陶節庵並集仲景諸篇。名為六書。別門分類。固已詳備。但傷寒疫癘之氣。傳變不窮。亦有未暇及者。


予故采傷寒撮要。活人大全二書之理勝者。


以補其遺方。始傷寒疑似之證易辨也。


二書皆本傷寒直格。傷寒百問來。觀其或問數條,辨論明白。是又能表劉氏之說者也。


學人合而觀之。庶其小補云耳。


姚允升序曰。嘗聞養生家之言曰。心應棗。肝應榆。是人之通於天地也。


將陰夢水。將晴夢火。是天地之通於人也。


故人身自百骸九竅五臟。以至喘息呼吸。無不與天地通。不有至人究天地之原。窮陰陽之奧。疇能察脈候氣。觀表燭裡。以翊贊造化之不及。俾不妄傷誤伐。獲保其天年哉。?山三陽王先生少負奇宕之才,為名家子。博綜經史。志於青云。及補弟子員。聲騰庠序。前輩器公者。


謂朱紫可芥拾也。


不幸少罹血疾。羸弱不能卒業。遂涉覽醫藥諸書。以自調攝。顧先生資性絕倫。寓目輒神解。蓋朝叩越人之庭。而夕已馳軒黃之境矣。自世廟甲寅年。避警宜陽。以一劑起萬夫。人十二年之翻胃。自是振沉?。決疑滯。全活者無慮千伯。縉紳之車。及扶老攜弱者。日滿戶外。一日喟然漢曰。吾四十不仕。亡裨明時矣。有一術可以傳濟群生。何必皓首青氈哉。遂去經生業業醫。名聲遂動吳越。又重慨庸醫俗子。目不知書。僅能識藥物一二。便欲郢書燕說。以操生死之柄。於古人制方立言之意。往往若趙括之讀父書。而失其運用之宜。故暇中嘗本素問靈樞難經。搜剔仲景東垣節庵異同之旨。而訂成傷寒綱目一書。每家各為一卷。其有古人未盡發者。


別著論若干篇。名曰指南。大都因天之時。順地之宜。以精察夫陰陽之異感。而攻治之異方。如冬傷於寒。病本寒也。


則用仲景法。以熱藥治之。


歷春夏變為溫熱。藥宜涼也。


則用節庵論。以寒藥治之。


蓋世人但聞東垣之脾胃等論。獨長於內傷。而未知東垣之難知等集。尤精於外感。故知仲景之熱藥。不可以治春夏之熱病。而不知節庵之寒藥。亦不可以治冬月之傷寒。先生之為是書。其意政欲明此夫。前有節庵之書。則不至執仲景之法。而以熱治熱。今有先生之書。則不至失節庵之意。而以寒治寒。而東垣節庵三先生之遺。賴先生始大有發明。使三先生復作。而獲聞先生之議。亦必心快首肯。而共為此道慶也。


至其窮天地人事之變。而指其不正之氣。如夏月冰雪。冬發雷電。則感寒於夏。而觸熱於冬者。


亦有之。


是又得玄中之奧。盡正變之理。而足破千古之疑。非先生夙有靈根。早通儒術。安能洞徹微妙。而發揮玄理若此耶。先生之有功於前後。信不淺矣。余無先生之術。而有其心。憐先生之握奇不售。而重幸先生之有是書。可以益壽萬世,而流澤無窮也。


余因與秉臨陳君。再加精校。付之本院楷書。繡梓以廣其傳。書成。命之曰傷寒綱目益壽全書。太醫院御醫長洲姚允升撰。


〔萬氏(全)傷寒摘錦〕醫藏目錄二卷 存。
 

〔傷寒蠡測〕未見按〔翁氏(先春)傷寒指要〕醫藏目錄二卷 未見。


〔亡名氏傷寒集驗〕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


〔閔氏(道揚)傷寒纂要〕醫藏目錄二卷 未見。


〔劉氏(會)傷寒集要〕未見劉會曰。癸丑之歲。余叨掌建庠業。已刊傷寒集要。暨壽嬰二書。(脈法正宗序)


〔申氏(相)傷寒捷法歌〕未見按上見於潞安府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13:19 , Processed in 0.46874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