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關閉 [複製鏈接]
2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1:32 | 只看該作者

小陷胸湯


栝蔞實(大者一枚)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二服。


鄒潤安曰:


觀仲景之用栝蔞實,在此湯曰小結胸。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在栝蔞、薤白白酒湯,曰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


而其脈一則曰浮滑,一則曰寸口沉遲,關上小緊數,是皆陰中有陽,且踞於陽位者也。


夫胸背痛,較按之方痛則甚,痹則較結為輕。


咳唾喘息,是其勢為上衝,而居於心下,按之才痛,似反靜而不動,此其機總緣氣與飲相阻,寒與熱相糾,熱甚於寒者,其束縛反急而為結,寒甚於熱者,其蔽塞自盛而為痹,是故結胸之病伏,胸痹之病散,伏者宜開,散者且行,故一則佐以連夏之逐飲泄熱,一則佐以薤酒之滑利通陽。


栝蔞實之裹無形攢聚有形,使之滑潤而下則同,能使之下,似是治實之方,僅能使之下,不能使其必通,又非純乎治實之道矣,何以知不能使之必通?


蓋有停飲,痛甚至不得臥,即當加半夏。


若兼胸滿脅下逆搶心,則仍加枳、朴、桂枝,倘竟能通,又何必如是哉!


是知栝蔞實之治,大旨在火與痰結於陽位,不純乎虛,亦不純乎實者,皆能裹之而下,此其擅長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1:45 | 只看該作者

發斑方


消斑青黛飲  治邪熱傳裡,裡實表虛,血熱不散,熱氣乘於皮膚而為斑也。


黃連(去毛,一錢) 甘草(五分) 石膏( ,一錢五分) 知母(五分) 柴胡(去蘆,五分) 人參(去蘆,五分) 犀角(鎊,一錢) 青黛(一錢) 山梔(一錢) 生地(一錢) 大便實者,去人參,加大黃,多寡酌之。


上 咀,水二盅,薑一片,棗二枚,煎之捶法,臨服入苦酒一匙調服。


寒溫暑三病,有發斑證,而暑斑人多忽之,不知其形與寒溫同,或大如豆,或細如線痕,或如蚤點,甚亦有羊毛疔者,皆宜前藥清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2:00 | 只看該作者

服藥總法


傷寒傷暑,溫涼諸證,皆邪氣欺正氣也。


用藥如對敵,藥入則邪漸退,藥力盡而邪復熾,必一服周時,即詳勢診脈,藥對則連進,日夜三五服,以邪退病安為止。


此法惟漢張仲景傷寒。


隋孫思邈《千金方》中載此。


孫云夏月晝五夜三,冬月晝三夜五,必期病退而後止,如御敵者,愈驅逐愈加精銳,期於蕩平而後班師,此萬全之勝算也。


自宋以後不傳,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愚以此法屢治人,極有神效。


附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2:38 | 只看該作者

喻嘉言《瘟疫論》序


張鳳逵之著《傷暑全書》也,翻古人之成案,妙生心之化裁,可謂善於立言者矣。


第疫證引說不明,關系醫學非小,雖以東垣之淵通,丹溪之博洽,亦隨俗相沿,未有確解,近喻嘉言先生,以通今博古之才,著開天辟地之論,掃叔和之穢,闡仲景之奧,不剿陳言,獨標新義,從來迷謬,渙然冰釋,至於治法,高出千古,直發前人所未發,誰謂今人不及古人之精乎?


故附刊之,而以治案名方,綴於其後,用告業醫之士焉。


蓋天地以生為心,寒熱溫涼,四氣遞運,萬古不易,人生其間,感觸寒暑而病者,皆其起居無時,飲食不節,氣虛體弱,自行犯之,非寒暑之過也。


然亦不過千百之一二耳!


若以寒暑為殺厲之氣,觸之即病,則人無 類久矣,豈天地生人自然之道哉!


至非其時而有其氣,謂之不正之氣則可,謂之疫氣則非也。


何也?


不正之氣,人感之者,有病有不病,未可一概論也。


若夫疫氣,則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強弱虛實,沿門合境,傳染相同,人無得免者,此唯大兵大荒之後則有之,而飢饉之年尤甚,流離滿野,道 相望,或趨鄉鎮,或集郡邑,或聚都城,安置失所,賑濟乏術,九重萬裡,呼吁無門,三五為群,死無虛日,千百一塚,埋藏不深,掩蓋不濃,時至春和,地氣轉動,浮土塌陷,白骨暴露,血水汪洋,死氣尸氣,濁氣穢氣,隨地氣上升,混入蒼天清淨之氣,而天地生物之氣,變為殺物之氣,無形無影,無聲無臭,從口從鼻而入,直犯臟腑,正氣閉塞,邪氣充斥,頃刻云亡,莫可救藥。


《說文》云:


疫者民皆病也,厲鬼為災,斯為疫耳!


《禮記 月令》云:


孟春之月,先王掩骼埋 ,正以是月天氣下降,地氣上升,誠恐 骼污穢之氣,隨天地之氣升降,溷合為一,有害人物,故掩埋之。


此預補造化,天無功也。


蓋以人在氣交之中,如魚在水,一毫渣滓,混雜不得。


設川澤潑灰,池溏入油,魚鮮有得生者。


人受疫氣,何以異此!


是以自古聖君賢相,參贊化育,燮理陰陽,消弭疫端於平日,捍患御災,煮粥施藥,救濟疫害於臨時,人無橫夭,世躋雍熙,文人解為澤及枯骨,失其旨矣。


詎春月當澤及枯骨,而夏秋冬之枯骨,遂不當澤及哉!


近有好事之輩,設立壇廠,每於小兒出痘之年,購求夭亡尸骸,雖經埋瘞,亦必刨集如山,架火焚燒,烈焰張熾,腥聞於天,神人掩鼻,毒瓦斯熏蒸,惡味氤氤,流行傳染,以致嬰孩生出一等怪症,似痘非痘,似疹非疹,似 非 ,一二日間,即涉危篤。


雖有良醫,莫能措手,共相詫愕,咸謂天生災異,不知致此之由,頻年以來,冤枉赤子,何啻數萬?


離城二三十裡,即無此症,豈非明驗與!


嗟嗟,異端妖術,惑世誣民,昧者反以為善,聚眾嘩之,斂財助之,此倡彼和,奔走若狂,揆之先王掩骼埋 之義,不大相乖舛耶?


因序疫症而並及之,以望世之學醫者,加之意焉。


時康熙十四年七月朔漁陽林起龍北海識於補拙齋 附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2:56 | 只看該作者

喻嘉言《瘟疫論》


喻昌曰:


聖世御宇,春無愆陽,夏無伏陰,秋無淒風,冬無苦雨,乃至民無夭札,物無疵 ,太和之氣,彌滿乾坤,安有所謂瘟疫哉?


然周禮儺以逐疫,方相氏掌之,則瘟疫之由來,古有之矣。


鄉人儺,孔子朝服而致其誠敬,蓋以裝演巨象為儺神,不過仿佛具形,聖人以正氣充塞其間,俾疫氣潛消,乃位育之實功耳!


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飲芳香之藥,上已采蘭草以襲芳香之氣,重滌穢也。


後漢張仲景著《傷寒論》,欲明冬寒春溫夏秋暑熱之正,自不能並入疫病,以混常法,至理已畢具於脈法中。


叔和不為細繹,乃謂重感於寒,變為溫疫。


又謂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又謂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重輕,治法不同。


又謂從春分節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


蓋春夏秋為寒疫,冬月為溫疫,所以又云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


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


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


後人奉此而廣其義,謂春感清邪在肝,夏感寒邪在心,秋感熱邪在肺,冬感溫邪在腎,塤篪遞奏,舉世若狂矣。


嗟嗟!


疫邪之來,果為寒折,陽氣乘其所勝,而直入精神魂魄之臟,人無 類久矣。


更有謂疫邪無形象聲臭,定時定方可言,是以一歲之中,長幼莫不知病此,至病傷寒者,百無一二。


治法非疏裡則表不透,非戰汗則病不解,愈摹愈遠,究竟所指之疫,仍為傷寒、傷溫、傷暑熱之正病,疏裡則下早可知,戰汗則失表可知,只足自呈敗闕耳!


夫四時不正之氣,感之者,因而致病,初不名疫也。


因病致死,病氣尸氣混合不正之氣,斯為疫矣。


以故雞瘟死雞,豬瘟死豬,牛馬瘟死牛馬,推之於人,何獨不然?


所以飢饉兵凶之際,疫病盛行,大率春夏之交為甚,蓋溫暑熱濕之氣,交結互蒸,人在其中,無隙可避,病者當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氣,足充一室,況於連床並塌,沿門合境,共釀之氣,益以出戶,尸蟲載道,腐 燔柴掩席,委壑投崖,種種惡穢,上溷蒼天清淨之氣,下敗水土物產之氣,人受之者,親上親下,病從其類,有必然之勢。


如世俗所稱大頭瘟者,頭面腮頤腫如瓜殼者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3:14 | 只看該作者

所稱蛤蟆瘟者


喉痹失音,頸筋脹大者是也。


所稱瓜瓤瘟者,胸高脅起,嘔汁如血者是也。


所稱疙瘩瘟者,遍身紅腫,發塊如瘤者是也。


所稱絞腸瘟者,腹鳴干吐,水瀉不通者是也。


所稱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重難移者是也。


小兒痘瘡尤多,以上疫症不明治法,咸委劫運,良可傷悼。


大率瘟疫痘疹,古昔無傳,不得聖言折衷,是以墮落叔和坑塹,曾不若俗見摸索病狀,反可顧名思義也。


昌幸微窺仲景一斑,其平脈篇中云: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


清邪中上,名曰潔也;


濁邪中下,名曰渾也;


陰中於邪,必內栗也;


表氣發虛,裡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


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熏,口爛舌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3:48 | 只看該作者

中焦不治


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


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


若榮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入內,嚏而出之,聲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凡二百六十九字,闡發奧理,全非傷寒中所有事,乃論血邪從入之門,變病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辟地之寶符,人自不識耳!


篇中大意,謂人之鼻氣通於天,故陽中霧露之邪者,謂清邪從鼻息而上入於陽,入則發熱頭痛,項強頸攣,正與俗稱大頭瘟、蛤蟆瘟之說符也。


人之口氣通於地,故陰中水土之邪者,為飲食濁味,從口舌而下入於陰,入則其人必先內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臍築湫痛,正與俗稱絞腸瘟、軟腳瘟之說符也。


然從口從鼻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以次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因而不治。


中焦不治,則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其釀變即現中焦,俗稱瓜瓤瘟、疙瘩瘟等症,則又陽毒癰膿,陰毒遍身清紫之類也。


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若三焦邪混為一,內外不通,臟氣熏蒸,上焦怫鬱,則口爛舌斷。


衛氣前通者,因熱作使,游行經絡臟腑,則為癰膿。


營氣前通者,因召客邪,嚏出聲 咽塞,熱擁不行,則下血如豚肝,然以營衛漸通,故非危候。


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接,則脾氣於中難以獨運,斯五液下注,下焦不闔,而命難全矣。


傷寒之邪,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繇外廓而入。


瘟疫之邪,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


下焦為濁陰,故濁邪從之下入;


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從此區分。


甚者三焦相混,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故聲 咽塞,口爛舌斷者,亦復下血如豚肝,非定中上不及下,中下不及上也。


傷寒邪中外廓,故一表即散。


疫邪行在中道,故表之不散。


傷寒邪入胃府,則腹滿便堅,故可攻下。


疫在三焦,散漫不收,下之復合,此與治傷寒表裡諸法,有何干涉?


奈何千年憒憒,試折衷以聖言,從前迷謬,豈不渙然冰釋哉!


治法未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此為上也。


邪既入,急以逐穢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


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詳訂諸方,載春溫方後,或問春夏秋蒸氣成疫,豈冬溫獨非疫乎?


余曰:


冬月過溫,腎氣不藏,感而成病,正與不藏精之春溫無異,計此時有春無冬,三氣即得交蒸成疫,然遇朔風驟起,則蒸氣化烏有矣。


是以西北土高地燥,即春夏氣難上升,何況冬月之凝冱,東南土地卑濕,為霧露之區,蛇龍之窟,其溫熱之氣,得風以播之,尚有可耐。


設旦暮無風,水中之魚,衣中之虱且為飛揚,況於人乎?


蒸氣中原雜諸穢,益以病氣尸氣,無分老少,觸之即同一病狀矣。


此時朔風了不可得,故其氣轉積轉暴,雖有熏風,但能送熱,不能解涼,盛世所謂解慍阜財者,在兵荒反有注邪布穢之事矣。


叔和以夏應大熱而反大寒為疫,詎知大寒正疫氣消彌之候乎?


故疫邪熾盛,唯北方始能消受,詩惡譖人,思欲投畀有北,以熄其焰,析義精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4:12 | 只看該作者

疫證治案


靖康二年春,京師大疫,有異人書一方於齋舍,凡因疫發腫者,服之無不效。


其方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炙黃,水二盞,煎減半,時時呷之。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 ,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俗云大頭傷寒,諸藥雜治莫能愈,漸至危篤。


東垣曰:


身半以上,天之氣也。


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面而為腫耳。


須用下項藥,共為細末,半用湯調,時時服之,半用蜜丸,噙化服盡良愈,活者甚眾。


時人皆曰仙方,謂天仙所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4:26 | 只看該作者

普濟消毒飲


黃芩(半兩,酒炒) 黃連(五錢,酒炒) 人參(三錢) 陳皮(去白,二錢) 甘草(二錢) 連翹(一錢) 黑參(二錢) 僵蠶(七分,白者,炒) 升麻(七分) 柴胡(八分) 桔梗(五分) 板藍根(一錢) 馬勃(一錢) 鼠黏子(一錢,炒) 上為末,服如上法,或加防風、川芎、薄荷、歸身、細切五錢,水煎,時時稍熱服之。


如大便燥結,加酒蒸大黃一二錢利之,腫勢甚者,砭針刺之。


羅謙甫治中書右丞姚公茂。


六旬有七,宿有時毒,至元戊辰春,因酒再發,頭面耳腫而疼,耳前後腫尤甚,胸中煩悶,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脛尤甚。


由是以床相接作炕,身半以上臥於床,身半以下臥於炕,飲食減少,精神困倦而體弱。


命羅治之,診得脈浮數,按之弦細,上熱下寒明矣。


《內經》云:


熱勝則腫。


又曰:


春氣者病在頭。


《難經》云:


蓄則腫熱,砭射之也。


蓋取其易散故也。


遂於腫上,約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狀,頃時腫痛消散。


又於氣海中,大艾炷灸百壯,乃助下焦陽虛,退其陰寒,次三裡二穴,各灸三七壯,治足 冷,亦引導熱氣下行故也。


遂處一方,名曰既濟解毒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4:40 | 只看該作者

既濟解毒湯


黃芩(一錢,酒炒) 黃連(一錢,酒炒) 桔梗(一錢) 甘草(生,五分) 柴胡(五分) 升麻(七分) 連翹(一錢) 歸身(一錢,酒洗) 大黃(一錢,酒煨) 水二盞,煎一盞,徐徐溫服。


論曰:


熱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遠近,無越其制度。


以黃芩、黃連苦寒酒製炒,以為因用,以瀉其上熱以為君,桔梗、甘草辛甘溫上升,佐諸苦藥以治其熱。


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散發上熱以為臣。


連翹苦辛平,以散結消腫。


當歸辛溫和血止痛,酒煨大黃苦寒,引苦性上行至巔,驅熱而下以為使。


投劑之後,腫消痛減,大便利再服減大黃,慎言語,節飲食,不旬日良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5:00 | 只看該作者

總帥相公


近年七旬,戊午秋南征,過揚州,俘虜萬余口,內選美色室女近笄年者四,置於左右。


予因曰:


總帥領十萬眾,深入敵境,非細務也,況年高氣弱,凡事宜慎。


且新虜之人,驚憂氣蓄於內,加以飲食不節,多致疾病,近之則邪氣相傳,其害為大。


總帥笑而不答,其副帥時亦在坐,異日召予曰:


我自十三歲從征回鶻,此事飽經,汝之言深可信矣。


至臘月中班師,值大雪三日,新掠人不耐凍餒,皆為頭疼咳嗽,腹痛自利,多致死亡者。


逮春正月至汴,隨路多以禮物來賀。


相公因痛飲數次遂病,脈得沉細而弦,三四動而一止,其證頭疼咳嗽,自利腹痛,與新虜人病無異,其脈短澀,其氣已衰,病已劇矣,三日而卒。


邪氣害人,其禍如此。


《內經》云:


乘年之虛,遇月之空,失時之和,因而感邪,其氣至骨。


又曰:


避邪如避矢石。


錢仲陽亦曰:


糞履不可近襁褓嬰兒,多生天吊驚風,亦由正氣尚弱,不能勝邪故也。


由是觀之,聖賢之言,信不誣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5:17 | 只看該作者

成化二十一年


新野疫 大作,死者無虛日,鄰人樊滋夫婦,臥床數日矣。


余自學來,聞其家人,如殺羊聲,不暇去衣巾,急往視之。


見數人,用綿被覆其婦,床下致火一盆,令出汗,其婦面赤聲啞幾絕。


余叱曰:


急放手,不然死矣。


眾猶不從,乃強拽去被,其婦躍起,倚壁坐,口不能言。


問曰:


飲涼水否?


頷之。


與水一碗,一飲而盡,始能言,又索水,仍與之,飲畢,汗出如洗,明日愈。


或問其故曰:


彼發熱數日,且不飲食,腸中枯涸矣。


以火蒸之,速死而已,何得有汗?


今因熱極,投之以水,所謂水火既濟也,得無汗乎!


觀以火然枯鼎雖赤,而氣不升,注之以水,則氣自來矣。


遇此等證者,不可不知。


江篁南治給事中游讓溪,嘉靖壬子正月,忽感大頭風症,始自頸腫,時師以為外感,而誤表之。


繼以為內傷,而誤補之。


面發赤,太陽俱腫,頭頂如裂,身多汗,寐則譫語,綿延三日,喘咳勢急,其親汪子際,以竹茹橘皮湯,繼以川芎茶調散,合白虎湯,去人參服一劑而減,次日用前方,去寒峻藥,至晚漸定。


目輪發水泡數個,余腫漸消,獨耳後及左頰,久而不散。


又次日以當歸六黃湯為主,加散毒之藥,延及兩旬,頂巔有塊如雞子大,突起未平,及面頰余腫未消,有時頭疼,大便稀溏。


時二月中旬,江至診得左脈浮小而 ,右脈大近快,有勃勃之勢,江按脈症,當從火治。


以生黃八分,白朮、薏苡各一錢半,茯苓、片芩各八分,生甘草三分,煎加童便服,次日脈稍平,然兩頰尚赤,早間或覺頭痛,蓋余火未全殺也。


黃 加作一錢二分,薏苡加作二錢,頂塊漸消,以後加生 二錢,更飲綠豆湯、童溲,五劑而愈。


宿按:


陽明邪熱,兼少陽相火為病,視其病勢在何部?


隨經處治。


當緩弗令重劑,過其病所,陽明為邪,首大腫,少陽為邪,出於耳前後,予每治此症,初用涼膈散,繼以消毒飲,無不立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5:36 | 只看該作者

嘉靖己未


五六七月間,江南淮北,在處患時行瘟熱病,沿門闔境,傳染相似,用人參敗毒散,倍人參,去前胡、獨活,服皆盡效,全無過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5:57 | 只看該作者

萬歷十六年


南都大疫,死者甚眾。


余寓雞鳴僧舍,主僧患疫,十余日,更數醫,皆云禁飲食。


雖米飲不容下咽,病者飢甚,哀苦索食。


余曰:


奪食則愈。


雖有是說,此指內傷飲食者言耳!


諺云:


餓不死傷寒。


乃邪熱不殺穀,雖不飲食,亦不致死。


經云:


安穀則生,況病挾內傷不足之症,禁食不與,是虛其虛,安得不死?


雖與稀粥,但不使充量,進補中益氣湯而愈。


若此類者甚眾,余未當禁飲食,而活者不少,每見都城諸公,但說風寒二字,不辨有無內傷虛實,一例禁絕飲食,有二十余日,邪氣已盡,米飲尚不容入口,而餓死者有限,表而出之,以為習俗之戒。


萬歷戊子己丑年,時疫盛行,凡服人參敗毒散發表者,無不全活。


江應宿治陳氏子,年十七歲,患疫,大渴大熱,頭痛如破,泄瀉頻數,六脈洪大,與三黃石膏湯,日進三服,石膏加至一兩,三日而愈。


何氏仆患天行時疫,目不識人,狂言妄語,投以地漿,童子小便浸白頭頸蚯蚓,搗細,新汲井花水,濾下清汁,任服一二碗,即知人,三日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6:25 | 只看該作者

壺仙翁治文學張薇伯


病風熱不解,時瘟疫大行,他醫診其脈,兩手俱伏,曰:


此陽證見陰,不治。


欲用陽毒升麻湯升提之,翁曰:


此風熱之極,火盛則伏,非陰脈也,升之則死矣,卒投連翹涼膈之劑,一服而解。


橘泉翁治一人,病頭面項喉俱腫大惡寒,醫疑有異瘡,翁曰:


非也,此所謂時毒似傷寒者。


丹溪曰:


五日不治殺人。


急和敗毒散,加連翹、牛蒡子、大黃下之,三日愈。


俗名發痧之症,江南舊無,今隨地有之,醫家不載。


大凡才見寒栗,四體懈怠,頭痛身熱,狀似傷寒發瘧。


其治或先用熱水,蘸搭臂膊,而以苧麻刮之,甚者,或以針刺手足出血,或以香油燈照視背有紅點處皆烙之。


以上諸法,皆能使腠理開通,血脈舒暢而愈。


有用艾灸,以得沙為良。


或因灸膿血迸流移時而死者,誠可憐也。


有雍承節印行方云,初得症以飲艾湯試吐,即是其症也。


急以五月蠶退紙一片,碎煎安碗中,以碟蓋密,以湯泡半碗許,仍以紙封碟縫,勿令透氣,良久乘熱飲之,就臥以衣被蓋之,令汗出愈。


一婺婦身肥,常患發沙之症,每用苧麻刮之,即愈,輒愈輒發,不出二三日。


醫用四物等治,反加鼻衄。


江以香附、撫芎、黃芩、梔子等開鬱降火清熱之劑,與之數服而愈,不復發。


(以上二條系類案。


崇禎壬午癸未,時疫盛行,道HT 相藉,各處醫者,發汗和中藥,內唯用人參者,多以活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6:47 | 只看該作者

治疫名方

 

黃連阿膠湯


治下利膿血,煩躁不得臥。


黃連(二錢) 黃芩(一錢) 芍藥(一錢) 雞子黃(一枚) 阿膠(錢半) 水二盞,煎三物至一盞,去渣內膠,煎一二沸,再內雞子黃,和勻服,日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7:16 | 只看該作者

黃連湯


治胸上有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欲嘔吐者。


黃連(一錢) 甘草(一錢) 乾薑(一錢) 人參(五分) 桂枝(三分) 半夏(五分) 大棗(一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7:31 | 只看該作者

黃連瀉心湯


黃連 生地黃 知母(各錢半) 甘草(生,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7:45 | 只看該作者

黃連龍骨湯


治腹痛咽痛,體熱煩苦。


黃連 黃芩 芍藥(各八分) 龍骨(五分,為末) 水盞半,煎八分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7:58:05 | 只看該作者

黃連犀角湯


治狐惑。


犀角(三錢,磨汁) 黃連(二錢) 烏梅(四個) 木香(三分,磨汁) 水盞半,煎八分,入犀角汁、木香汁,和勻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7:16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