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姚貞白醫案】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21:2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胃痛吐血


鐘××,男,四十三歲,幹部。


 1965年6月10日深夜,某醫院邀余會診。


患者胃病廿余年,近因勞力過猛,即覺胸胃疼痛如針刺,大口吐血,血色暗紅,並有黑色塊狀。


自服「雲南白藥」半小瓶後,即入醫院急救。


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經多方止血無效,擬行手術,而患者要求中醫會診。


症見音低息弱,面色皓白,自汗,脈沉細而濇,舌質淡,苔薄白。


診屬失血過多,氣陰大虧,脾陽不足。


若再耽延,恐氣隨血脫,即難救治。


當先止血固攝,擬方:雲南參三七粉9克(分次調兌) 側柏葉炭9克 陳棕炭9克炒艾炭9克 炮薑炭9克藕節炭6克 阿膠珠15克每服點入童便一小酒杯為引。


二診:上方緩緩服後,至翌日中午,大吐血已基本止住,只少量血塊夾痰沫吐出,色紫黑。


患者精神萎頓,少氣懶言,飲食不思,面色蒼白。


脈象關部仍沉細而涪,兩寸浮芤,尺部沉微,舌仍薄白。


證屬氣血兩虧,肝脾失調,心神不足。


治宜益氣榮血,養肝濕脾,兼佐化痰。


擬方如下:吉林紅參9克(另煨兌服) 土炒白朮12克 茯神18克 東阿膠18克(烊化分次調兌) 炮薑炭6克 當歸12克 炒杭芍9克側柏葉炭6克參三七粉4.5克(分次調兌) 生甘草3克(點童便為引) 三診:上方連服二劑,吐血停止,能進少量流質,自汗已收,能安臥,胸胃刺痛輕減。


自覺頭昏神倦無力。


脈轉緩和,較前有力,舌質淡紅,苔漸潤。


續用原方加減:吉林紅參9克(五劑後改蘇條參15克) 炒白朮12克 茯神15克砂仁6克(沖) 當歸15克炒杭芍9克廣陳皮6克炙甘草3克蓮子12克(去心) 龍眼肉9克炮薑4.5克大棗3枚上方連服十余劑,諸症消失,飲食增加,病癒出院。


【按】本例患者,素有胃病,又因掙傷,發生大吐血不止,脾胃大傷,有氣隨血脫之危!


急當止血固攝。


而止血之法,血宜活,不宜結,故方中以三七為主。


宜調順氣機,少點童便為引。


血漸止,增加益氣榮血,養肝溫脾之品。

 

繼叉養心安神,補益氣血,強健脾胃,以善其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23:2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胃痛便血


陳××,男,六十歲,工人。


1970年5月。


初診:患者胃痛三十年,十年來症狀加重。


常感胸膈胃脘疼痛脹悶,呃逆吞酸,大便二、三日一行,時呈黑褐色、或便後鮮血。


漸至形體極度消瘦,顏面蒼白,食納稀少,自汗,畏寒肢冷,精神萎頓。


曾經鋇餐檢查;證實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大便潛盤試驗(+)至(++++)不等。


因多次治療無效,特來住院治療。


脈象沉細而緊,舌淡,苔薄白,中心黃膩。


此病久陽虛脾弱,寒濕內滯,氣血失和,胃絡受損。


法當溫運。


處方:黨參15克 土炒白朮12克 茯苓12克 法半夏0克 西砂仁9克 上肉桂6克(兌服) 蓽澄茄6克公丁香4.5克(沖) 甘草3克 側柏葉炭9克 燒雞金6克 炮薑炭9克二診;


上方服三劑後,脹悶疼痛略減,而現口燥唇乾,頭昏心慌,氣短自汗,夜臥不安,便秘,色褐尤深。


診脈沉細緊而數,舌苔黃燥少津。


此中焦寒濕稍化,而上方偏燥,有陰虛熱浮之象,改擬下方:紅人參9克(兌服) 當歸15克 炒杭芍9克 土炒白朮9克茯神15克海螵蛸12克(煆) 浙貝母9克(沖) 西砂仁9克側柏葉炭9克 甘草3克 燒雞金6克 炮薑炭6克三診:上方服六劑,口燥漸潤,脹痛輕減,食納較增,頭昏、心慌、自汗及夜臥不安,均有好轉。


便秘,色褐,便後仍有少量鮮血。


脈細弦,苔黃已退。


此陰經絡脈初得調養,脾胃漸運,病久氣血陰陽俱虛,續擬黃土湯加減:乾地黃15克 川附片15克(開水先煨透) 白朮12克 東阿膠15克(烊化兌服) 炒黃芩6克 全當歸12克 灶心土1塊 (約120克,搗碎,泡水澄清,取水煎沸,煎煮它藥。)


四診:上方連服十劑,胸胃脹痛由緩解而漸消失,大便轉黃,日一行,鮮血止。


潛血試驗數次,皆為(—)即陰性。


納增眠佳,色潤肌豐,脈綏調,舌粉潤。


余症也全瘥。


出院時,為擬下方,囑制丸劑常服。


處方;蘇條參30克炒白朮30克茯神30克當歸30克炒杭芍2.4克西砂仁15克 熟地黃炭2.4克 海螵蛸2.4克炙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炙甘草9克炒枯芩9克上藥制成蜜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一丸,用開水送服。


【按】脾陽既傷,陰絡復損,用藥過燥,每傷津血;


過投陰膩,又礙中焦。


二診用參、朮、歸、芍、貝等品,性能緩和,易於受納。


後用加味黃土湯,溫陽健運,養血益陰,氣血雙調,其本得治。


再用丸劑,善其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24:3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鼻衄大失血


李××,男,二十五歲,昆明市西郊某廠工人。


1971年2月。


初診:患者平日身體強健,食欲旺盛,因煙酒嗜好過多,引起血燥肺熱,心膽火灼。


時值春令,氣候乾燥,又食辛辣刺激之物,觸動血熱,遂發為鼻衄。


初起不過鼻中偶然流血,後即大量衄血,杯盈碗盛,無法遏止。


急請該廠五官科西醫針藥並施,且加用手術以紗布填塞鼻腔,而鼻衄改由口腔而出,仍不能止,乃用車將患者載來我院門診。


因出血過多,患者面色萎黃,飲食不思,頭昏,神倦,唇焦口燥,脈象洪滑,舌黃。


此屬衄血過多,陰虛絡燥,心肺熱重。


治則先用物理療法,俾使血隨熱降,以制其奔騰之勢。


先將毛巾用冰水浸濕,冷敷於後腦及頭頸部(督脈)。


再用熱水一盆將患者兩足浸泡水中。


急速煎服下方:犀角4.5克 生地30克 丹皮6克 赤芍9克 梔子炭9克藕節炭9克側柏炭9克 白茅根30克川貝母9克煆酒淬花蕊石9克二診:昨用物理療法及服上方後,衄血暫止,只少許由痰中咯出,脈洪滑均減,舌黃淡,能略進飲食,二便尚通,再用下方:犀角4.5克生地炭18克京元參12克麥冬9克 赤芍9克炒梔子炭6克 丹皮炭6克 川貝母9克 桔絡9克 淨杷葉3片 生甘草3克 藕節9克 鮮京竹葉50片三診:服上方後,患者鼻衄全止,微咳痰凝,只神倦頭昏,肢體困乏。


此係病退陰虛肺燥,余熱未淨之候,改用下方,連服十余劑而愈:生地炭15克京元參9克麥冬9克生杭芍9克沖川貝母9克粉丹皮4.5克茯神12克廣桔絡6克 炙冬花9克甘草3克藕節5個【姚按】鼻衄一症,為臨症中常見疾病之一,如處理不當,醫不及時,輕則失血傷陰,重則大量衄血,引起氣隨血脫。


余嘗見農村一老人,因年邁嗜酒,大量鼻衄盈盆,由於搶救不及而死亡。


又嘗診一中年婦女, 亦因外傷鼻衄過多,血流如注,已有氣隨血脫之虞, 雖大劑參附,挽救回生,但此後極度貧血,體質虛弱,經常多病。


醫學前輩謂:「陽絡傷血,血從督脈而出,是謂衄血。


陰絡傷血,血從衝脈而出,是謂咯血」。


此症余根據臨床症狀,先用物理療法,上用冰布冷敷,下用沸湯浸足,即內經所謂:「從上引下」之意,此後以大劑犀角地黃湯加減,養陰涼血,滋潤化燥,遂告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28:1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中寒胃痛

 

外賓某,男,五十歲。


1967年8月。


初診:患者體質素弱,有胃病史,每年夏秋雨濕之際,或工作疲勞過度,或飲食不慎,即易發作。


一周前,因感寒發熱,經用西藥治療好轉,而胃疾復發,吞酸,脹滿,隱隱作痛。


大便溏薄,日四、五行,量少、色黃綠,便後脹滿不減。


食少,肢冷,眩暈。


病勢遷延,邀余會診。


症見患者臥床難起,精神疲憊,四肢乏力,顏面清瘦。


舌質淡,苔薄白。


脈象輕取細緩,沉候濡弱。


此屬寒濕壅遏,脾陽不運,胃腸失和,法當溫中散寒,健脾祛濕。


擬方如下:紅人參6克(另煨兌服) 上肉桂4.5克(開水兌服) 炒蒼朮9克 廣陳皮6克 西砂仁9克 茯苓15克 炒老米15克生薑1片(燒) 小棗11枚上方連服五劑,每劑三煎。


二診:症情顯著改善,診脈細緩有力,舌轉紅潤。


大便成形,日一行。


吞酸、飽悶、胃部隱痛、肢冷等症均漸消失。


能起床行步,思飲食,惟精神欠佳。


此中焦寒濕漸化,脾陽漸復,續擬益氣健脾,溫胃之方;


紅人參6克(另煨兌服) 上肉桂6克(開水兌服) 生口耆 15克 炒白朮9克 西砂仁9克(沖)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燒薑2片 炒老米15克小棗11枚【按】中焦脾胃,具有受納、腐熟、蒸騰、運化水穀精微,產生津液、氣血、營衛等營養物質的功能。


祖國醫學將這一系列生理過程喻之為「中焦如漚」的現象。


中焦氣化失司,產生寒濕,上逆胃脘則疼痛反酸,下注腸問則便溏稀薄,甚而瀉利清穀不止。


此案對證治療,投溫中散寒,健脾祛濕,益氣及增強陽能之藥,獲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30:2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肝鬱脾濕


李× ×,男,三十五歲,機關幹部。


1959年4月。


初診:患者經某醫院檢查,診為「遷延性肝炎」。


證見脅下偏右隱隱作痛,吞酸噯氣,心泛欲嘔。


口苦,納少,溺短黃。


面足稍浮,目微發黃,潮熱,夜臥不寧。


脈左細弦,右濡緩,舌質紅、苔薄膩。


此久病陰虛,氣滯濕鬱,肝脾失調。


治宜解鬱、清熱、化濕。


處方:炒柴胡9克 炒杭芍9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 云木香3克西砂仁9克醋鬱金6克生苡仁15克燒雞金6克地骨皮9克二診:上方服五劑後,脅痛和吞酸噯氣減輕,溺轉淡,目仍黃。


余症如前。


此濕熱漸化,肝氣較舒,續以原方化裁。


處方:醋別甲12克 炒柴胡6克 炒杭芍9克 茯苓15克 砂仁 9克法半夏9克廣陳皮6克 淨竹茹6克 燒雞金6克地骨皮9克云木香3克小紅棗10個三診:上方連服五劑,脅痛止,溺清長,諸症均減。


脈調和,舌潤苔退。


自覺倦怠,乃病退氣虛,肝脾不足。


擬下方調理:蘇條參12克 白朮12克 茯苓15克 炒杭芍9克 當歸9克法半夏9克炒棗仁12克西砂仁6克云木香3克生苡仁15克 小紅棗11個上方服一月後,經復查:肝功能已屬正常。


【按】木鬱土壅,脾為濕困,疏泄無權,運化難復,正氣愈虛,故「遷延」有由矣!


當此之時,清、補皆非所宜,乃投疏利調養,亦因勢靈變之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32:4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肝鬱濕熱症


趙××,男,三十二歲,人民解放軍幹部。


1961年6月。


初診:自訴右脅下疼痛半月余,按之疼痛更甚,胸膈痞悶,不思飲食,大便稀溏,日二、三行,小便短黃。


口乾苦,思飲,厭油脂肉食,時發寒熱。


經檢查診為急性傳染性肝炎。


服藥效果不顯。


症見雙目微黃,面色晦滯不榮,精神疲倦。


診脈左弦右滯,舌質紅,苔薄黃而膩。


此屬肝鬱氣滯,濕熱內伏。


法當舒肝理氣,清熱溫膽利濕。


處方:炒柴胡6克薄荷6克炒枳實4.5克(沖) 炒杭芍6克廣木香3克 西砂仁6克 廣陳皮6克 陳佛手9克蘆根15克雞骨草15克淨竹茹6克燒雞金6克二診:連服上方八劑後,寒熱未作,精神漸振,思食,尚厭油膩,胸悶脅痛減輕,口苦思飲漸除。


小便清長,大便轉乾。


脈象細弦,舌紅,苔膩較退。


中醫辨證:此肝氣漸舒,濕熱較化,脾胃有調和之機。


續以下方:炒柴胡6克 炒枳實6克(沖) 醋法夏9克 廣陳皮6克炒杭芍9克茯苓12克云木香3克西砂仁6克蘆根12克淨竹茹6克燒雞金6克陳佛手9克三診:上方連服十五劑後,諸症全消,精神好轉,飲食增加,舌膩全退,脈象調和。


化驗:肝功能恢復正常,再擬下方,調理鞏固。炒柴胡6克 炒杭芍9克 茯苓15克 醋法夏9克 炒枳殼6克 淨竹茹6克云木香3克陳佛手9克生甘草3克炒玉米、老米各9克【按】三診三方,僅以十七味清疏之品,出入增減,而取效順捷。


乃因能夠謹守病機,遂「輕可去實」使肝鬱濕熱消除而病痊。

 

陽虛裏寒胃痛(胃下垂)


周××,女,四十四歲,新疆省某機關幹部。


1968年6月。


初診:胃痛多年,時發時止,發則吞酸嘔吐,飲食不下,胸膈脹悶,腹中雷鳴,大便稀溏、日數行。


體質日漸消瘦,氣短自汗,胃部自覺下墜作痛。


稍事勞動,則身倦乏力。


已在新疆地區中西醫診斷及住院治療,曾經一度好轉,後又復發,故遠道來昆求治。


經西醫確診:胃下垂。


患者邀余為之診治。


時值盛夏,而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蒼白,形體消瘦。


六脈沉細,濡弱無力,舌淡白。


此係病久陽虛裏寒,中氣不足,腸胃消化不良而引起。


治當以溫中回陽,健脾益氣,和胃止痛,擬方如下:紅人參9克(另煨兌服) 口耆24克 白朮12克 茯苓12克川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上肉桂6克(開水兌服) 西砂仁9克 炒黑固脂9克 甘草3克 川乾薑9克 大棗5個炒玉、老米各15克二診:上方服五劑後,患者便溏、腹痛輕減,手足厥冷漸回,可進少量飲食。


腹部仍下墜,有時作痛。


此脾胃漸調,中陽尚弱,氣虛下墜。


上方已現略效,故守原意加重劑量以治。處方:紅人參12克 口耆30克 土炒白木12克 茯神15克 川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上肉桂6克炙升麻4.5克炒柴胡6克黑固脂9克甘草3克川乾薑9克大棗5個三診:上方連服十劑後,患者食欲增加,精神好轉,臉色轉紅,腹痛便溏日漸減輕,身冷肢厥漸回暖,只腹中偶然不適,微感下墜。


經醫院復查,胃部下垂已有顯著改善。


脈轉調和有力,舌苔紅潤。


陽虛及中氣下陷之象已漸好轉,現屬氣血不足,衝任兩虛,改用溫補之劑,囑其多服調治。


處方:口耆24克 當歸12克 炒杭芍9克 茯苓15克 菟絲子15克炒黑固脂9克 白朮12克 炙升麻3克鹿膠15克(烊化兌服) 西砂仁6克 炙草6克川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乾薑9克大棗5個四診:上方服十余劑後,患者身體好轉,已能步行數裏。


腹中亦無下墜感覺,精神充沛,食眠均佳,胃下垂症基本痊癒。特來復診.要求給予常服方調理,回鄉工作。


診脈:兩手調和,舌紅潤,此病症已退,氣血漸充,擬用下方囑服十數劑後,常服補中益氣丸以資鞏固。


處方:熟地15克秦歸15克炒杭芍9克 川芎6克 黨參15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炙草3克 口耆18克 肉桂6克 燒薑2片大棗5個【按】此例根據李東垣「脾胃論」升陽益胃、補中益氣之理,並重溫中回陽和補血調肝之法,結合患者體質,靈活用藥。


先以參、朮、耆、附、治其虛寒,薑、桂、砂、苓,止痛止瀉,固脂濇其虛寒滑脫,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氣,菟絲子、炒玉、老米溫腎益胃,甘草、大棗健脾調中。


以後配入鹿膠、歸、芍、熟地、川芎、補血調肝。


似此重視全面、綜合論治,易收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34:5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肝膽氣滯濕熱不化(膽囊炎)

 

張× ×,男,三十六歲,幹部。


時在1972年。


初診:患者脅下及胸膈疼痛已數年,西醫診為「慢性膽囊炎」。


此病時發時止,發作重時,疼痛難忍,汗出如珠,嘔吐酸苦,面黃唇青,飲食不下,夜難安臥。


雖多方醫治,病情依然。


診脈象左關弦硬,右弦細.舌苔黃白厚膩微乾。


此屬濕熱內蘊,膽氣鬱結,肝木犯胃,病久脾腎兩虛,心神不寧。


治則先宜疏肝利膽,清化濕熱,擬柴胡、溫膽、左金復方化裁:炒柴胡9克細枳實6克(炒沖) 廣陳皮6克 吳萸4.5克云連3克(與吳萸同炒) 陳佛手9克 廣木香3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醋鬱金9克(沖) 燒雞金2個二診:服上方五劑後,疼痛較減,嘔吐已止。


舌苔黃膩漸退,口中仍苦。


脈左關弦硬較軟,右現細弱。


稍能進食。


大便間日一行,仍不爽暢,小便短黃。


夜臥未安,痛時仍氣短汗出。


此係肝膽火邪及濕熱蘊積日久,鮮易驟化,況脾胃失調,氣血兩虛。


擬下方為治:炒柴胡6克 醋法夏9克 茯苓15克 當歸尾9克 廣木香3克 台烏片6克 炒枳殼9克 淨竹茹6克 川棟肉 9克(酒炒) 陳佛手9克 燒雞金2個 吳萸4.5克 云連 3克二味同炒三診:上方服五劑,胸脅脹滿疼痛日漸減輕,呼吸舒暢,嘔吐心泛全止,口中微苦,能進飲食。


大便日一行,小便清長。


脈象左弦漸平,右尚細弱,舌淡黃而潤。


此係肝膽濕熱漸化,氣機轉舒,而因膽病日久,傷及心脾,故夜多幻夢。


處方:當歸12克 炒杭芍9克 茯苓15克炒棗仁15克(沖) 廣木香3克 西砂仁6克 陳佛手9克生甘草3克淨竹茹6克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 燒雞金1個四診:上方服五劑,痛全止,口中和,食增眠加,二便正常。


唯氣虛神疲,尚多夢境,時仍自汗。


脈調,兩尺偏弱,舌淡苔薄。


此病退正虛,心腎不交,氣血未復之候,再服下方調理而愈。


處方:白人參6克(另煨分次兌服) 淮棗仁15克(炒沖) 茯神15克炒杭芍9克 當歸15克 炙遠志6 g 廣木香2.4克 炙甘草3克沙吉力9克建蓮子15克小紅棗9個荷葉頂3個【按】「膽囊炎」相當於《內經》上的「膽脹」和「肝脹」。


蓋肝膽相為表裏。發病機理,係屬濕熱內壅,氣化鬱結。


此例病久,正虛而邪實,先用舒通輕導,祛濕化熱,後予調肝健脾,養心安神,膽病自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42:0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調經


李××,女,二十八歲,教師。


1970年。


初診:患者結婚已五年,不孕,平日月經常前期,五至十日不等。


每月經行時,多感腰酸腹痛,經色紫黑有塊,量少。


頭昏神倦,胸脅脹滿,易怒煩躁,口乾思飲,顏面及手足心午後潮熱。


脈象弦數有力,舌質紅,苔薄黃。


證屬氣血不調,兼有鬱熱,衝任受病。


治宜理氣解鬱,清經化熱。


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處方: 楚薄荷4.5克 炒柴胡9克 當歸12克 川芎6克 炒杭芍9克 粉丹皮6克炒山梔6克廣陳皮6克炙香附6克生甘草3克生薑2片 小棗9個多服數劑二診:上方服五劑,月經來潮,日期仍提前三、四天,經色深紅而紫,塊狀已減少,量增多。


午後顏面及手足心潮熱減輕。


口乾、思飲、胸悶、善怒,亦有顯著好轉。


仍覺頭昏神倦,心煩,夢多易醒,腰腹不時作隱痛。


復診脈象細弦而軟,舌苔淡黃而潤。


此氣鬱較舒,血熱未淨,續以加味清經湯(古方兩地湯)調治。


處方;乾生地12克地骨皮12克當歸12克炒杭芍9克川芎6克粉丹皮6克 茯神15克 炙香附6克 炒續斷9克 炒柴胡6克生甘草3克多服數劑三診:上方連服兩月,共十余劑,至第三、四月來診,經期及數量已接近正常,色轉正紅。腰酸、腹痛、心煩、性躁、眠差多夢等症消失。


脈象調和,舌苔紅潤。


擬加味八珍湯調理:大熟地12克 全當歸12克炒杭芍9克川芎6克白朮9克茯神15克 上黨參12克 炙香附6克 粉丹皮4.5克 建蓮子15克生甘草3克上方每於月經前後服三至五劑。


1971年春,來院復診,已懷孕二月,至冬季分娩,母子均安。


【按】姚老診治婦科月經病,頗注重調理肝脾氣血及衝任。


如本例,先去鬱熱並舒肝以調順氣機,繼則清經養血,至三診才取氣血雙補,加入香附、丹皮等品,補而不滯,且補中有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47:13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經閉四年

 

周××,女,30歲,思茅專區幹部。


1958年8月。


初診:結婚近十年,從未生育,平時月經常過期,量少,色紫黑,有塊狀,經期當中,感腰酸腹脹。


腹中有塊,往來流動,脹痛無常。


平時頭昏神倦,飲食不思,睡臥不寧,夜尿頻數,漸至身體孱弱,肌膚消瘦。


曾經當地中醫多方診治,或行攻破,或用溫補,效果不明。


又經西醫檢查,認為有子宮肌瘤及卵巢囊腫可能。


注射黃體酮、卵巢素、鏈黴素等針水,亦未好轉。


後又改用草藥十余次,月經遂閉止不通,迄今已四年余。


患者精神極感痛苦,乃專程來昆,往我院治療。


脈象乍按弦細而緊,重取沉濇無力,舌苔薄膩少津,中醫診斷:長期閉經,攻補針藥雜投,氣血兩虛,肝脾受病,衝任損傷,屬血症氣瘕之候。


先宜滋養衝任,調達肝脾,再行氣活血,舒絡通經。


處方:蘇條參15克 炒柴胡9克 鹿角霜15克 炙別甲15克 當歸15克川芎6克茯神15克 炒杭芍9克 川續斷9克炙香附6克西砂仁6克生甘草3克二診:前方服五劑後,腰酸腹脹稍減。


仍感頭昏,神倦,食欲欠佳,夜臥不寧。


腹中痛脹如故,仍無定處。


夜尿尚數。


此閉經日久,血症氣瘕,兼而有之。


脈轉弦緩,重取細濇,舌仍薄白微膩。


續用前方加減:蘇條參15克 當歸18克川芎6克炒柴胡9克炙別甲15克鹿角霜9克 紫丹參9克 炙香附6克 元胡索9克 西砂仁6克 生甘草3克 炒小茴香6克 荔枝7枚三診:上方連服十余帖後,患者腰腹部瘕積未散,有時大如雞卵,有時縮如蠶豆,忽脹忽消,痛無定處,發無定時。


食眠漸好,大便正常,尿仍頻,頭尚暈。


此服藥後,衝任漸得滋養,肝脾較為調和,而體弱氣虛,不能行血。


脈象弦細,尺部沉渣,舌淡紅。


續用原方化裁,兼佐通經活血之劑。


處方:蘇條參15克炒柴胡6克全當歸15克老川芎6克元胡索9克炙香附6克生三七粉4.5克(分次兌服) 紫丹參9克鬱金6克 川續斷9克 粉丹皮6克 生甘草3克 打荔枝7枚 紫蘇葉4.5克四診:前方續服十余劑,患者腰腹部有陣發性酸痛,飲食漸思,睡眠尚可。


腹中瘕積轉動頻作,夜尿已減,大便正常。


此服藥後,肝脾調達,氣漸行,血漸活之兆。


脈弦而軟,舌紅苔潤。


宜趁此時機,宣絡通經,行氣活血,使經汛早通。擬方: 炒柴胡6克 當歸15克川芎6克京三棱9克蓬莪朮9克炙香附6克 元胡索9克 炒川斷9克 紫丹參9克 桃仁泥9克生三七粉4.5克(分次沖兌)紅花4.5克每服點清酒少許為引。


五診:上方服至第三劑,患者於當日晚間,覺腹中疼痛不休,至午夜時,閉止近五年之月經,忽然來潮,色紫黑,有塊者數枚。


翌晨,余往查房,聞而為之慶慰,當為復診;


脈息轉現柔緩調和,弦象已減,舌如前。


余無不適,即為續用下方:炒柴胡6克 當歸15克川芎6克炒杭芍9克炙香附6克炒荊芥4.5克 紫丹參9克 丹皮6克 川斷9克 元胡索6克 桑寄生12克 生三七粉4.5克(分次沖兌) 六診:患者連服上方五劑,月經續得暢下,至七、八日乃止。


經期中食眠均佳,二便正常。


自紫黑血塊下後,腹中硬塊若失。


脈象調和弱緩,舌如前。


患者因工作關係,不能在昆耽擱,當為擬常用藥方,並囑常服八珍丸,逍遙散等藥,以資鞏固。


至1960年因公來昆,到院自述,回原單位後常服湯丸方劑,月經均按期而至,並無其他不適云。


常服處方:炒柴胡6克 當歸15克 炒杭芍9克 川芎6克 茯苓12克白朮9克 炙香附6克 粉丹皮6克 西砂仁6克 桑寄生12克甘草3克生薑2片小棗12枚【姚按】此證是我醫治婦女長期閉經證中比較突出之一例,原因是患者冷熱不勻,飲食不節,引起經閉。


後經當地中醫多人使用攻破溫補藥物不效,遂形成婦科中的「症瘕」。


我根據內經的論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杯以留止,……月亨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的記載,認為本病雖未到石瘕的「日以益大,狀如懷子」程度,但是經閉日久,再發展下去,就更難著手了!根據辨證施治的精神,認為攻破過猛,既損傷了衝任,溫補雜進,又引起氣血壅滯。


所以在治療方面,首先認定治痛「必求其本」,先宜調和衝任,滋養肝脾,如人參、歸、芎、鹿角、別甲、香、砂等味,然後再理氣活血,宣絡通經,如元胡、丹參、三棱、莪朮、桃仁、紅花、三七等味,總之,先肯定治療的程式,再確定逐步的處方用藥,最後月經暢通,諸病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48:12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帶下


李××,女,三十五歲,幹部。


1969年6月。


初診:自云生育二胎,近年來患帶下,經候常過期,經前七、八日,帶下淋漓,每月如是,帶色青白如涕狀,量多如注。


經行則腰酸腹痛,肛門下墜,食欲不振,面色青白,精神疲乏,形體日趨肥胖,服止帶丸及單方均無效。


舌淡,苔白膩,脈細弦滑。


證屬脾虛氣弱,肝腎帶脈不足,水濕不化,下注為帶。


治則:調攝肝腎,健脾化濕。


處方:炒柴胡9克 生口耆15克 白朮12克 炒蒼朮9克 炙升麻3克上黨參15克 當歸15克 西砂仁6克 煆龍骨12克訶子肉12克炒淮藥12克蓮須9克臭椿皮9克燒薑2片小棗11枚 上方連服十五劑,諸症痊癒,囑用補中益氣丸鞏固。

 

【按】方取補中益氣、君、完帶、秘元,復方化裁.具升陽、健脾、化濕、固攝性能。


針對病機,博而不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50:10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妊娠惡阻


王××,女,二十六歲,機關幹部。


1952年6月。


初診:婚後年余,尚未生育,素有氣短、頭暈及月經後期(十至十五日)等症。


適當暑夏,下鄉支農,返家後,即感頭昏暈,發熱,微惡寒。


噁心,吞酸,作嘔,不思飲食。


夜臥不甯,時出自汗,腰酸,便秘,經汛二月未潮。


診脈兩寸浮滑,左關弦細,兩尺弱。


舌質淡紅、苔白膩。


此雖暑症,但寸脈浮中帶滑,又兼停經二月,乃妊娠之兆。


法宜先清暑邪,調和肝胃,忌克伐升散之品。


處方:霍香梗4.5克 佩蘭葉3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 淨秫米15克 茯苓12克 生甘草2.4克 竹茹6克 生薑2片炒老米12克 小棗11枚二診:上方服二劑,暑邪已解,但呃逆仍頻,噯氣,食入即吐。


腰楚,診脈兩寸尤動甚,惡阻也。續宜調肝和胃,降逆止嘔。


處方:霍香梗6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 西砂仁6克 白朮9克 茯苓12克 淨秫米15克 桑寄生12克 云黃連2.4克生薑汁(炒) 竹茹4.5克小棗1l枚 (囑少量緩服) 三診:上方服三劑,胃脘漸舒,惡阻大減,可進稀粥,尚感腰楚肢軟。


脈滑綏,舌淡潤。擬用調和肝脾,兼養氣血。


處方:當歸身9克 蘇條參12克 法半夏9克 炒白朮9克 西砂仁6克廣陳皮6克桑寄生12克白茯苓12克炒老米15克秫米15克燒生薑2片小紅棗11枚【按】妊娠惡阻,又兼傷暑,疑似之間,委而能斷。


此雖婦科常病,但因素稟各異,兼症頗多,臨診尤須審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51:56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子嗽

 

蘇××,女,三十五歲,住昆明郊區。


1945年8月。


初診:生育六胎,又懷孕七月,因冒雨受寒,頭疼身痛,咳嗽發燒。


服表裏雙解劑,外邪得汗已解,但咳嗽不止,胎動不安,腰酸腹墜。


逾廿日,晝夜均感小便頻數,不能制約。已服潤肺化痰,理氣清熱多劑,漸至面足浮腫,寢食不安。


脈象滑數,重取無力,舌淡紅。


細參症情,此子嗽也。


乃因氣血兩虛,衝任不足,肺風不化所致。


亟宜滋血固氣養胎,化風益肺寧嗽。


處方:肥沙參9克 當歸身15克炒杭芍9克淮山藥12克化桔紅6克 菟絲子12克桑螵蛸9克黑芝麻12克炙冬花9克生白朮9克 生甘草3克 蜜炙桑葉9克次診;


上方服二劑,咳嗽減,吐出風沫痰涎,胎動漸安,小便頻數漸能控制。


尚有輕度面足浮腫,仍腰酸腹墜。


脈滑,舌紅苔潤。


是肺風較化,氣血尚虛,衝任未足。


續用原方化裁。


處方:龜鹿膠18克(烊化兌服) 阿膠珠12克 肥沙參9克 當歸身15克 炒杭芍9克 菟絲子15克 甜光杏仁9克 炙冬花6克 桑螵蛸9克 炒芡實12克 炙甘草3克 白果15克 (燒去殼) 小棗12枚三診:上方連服七劑,咳嗽漸平,小便正常,浮腫消退,飲食增加,睡眠安定。


脈轉滑緩調和,舌苔紅潤,是氣血衝任均得調養,胎元亦漸安固。


再為擬下方常服,至足月順產,咳嗽全愈,此後未發。


處方:沙參12克 當歸身15克 炒杭芍9克 白朮12克 茯神15克甜光杏仁9克淮山藥12克 炙冬花9克 黑小豆15克化桔紅4.5克 炙甘草3克 蓮子肉15克 白果15克(燒去殼) 【按】妊娠血虛受寒,表解後,即當本「散者收之」之意,以免犯虛虛實實之戒。


若單純一味治咳,僅以潤肺、化痰、清熱而不顧本體虛實,則後患無窮。本案法重培元安胎,化風益肺,標本同治。


正體現了內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之辨證觀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53:48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子癇

 

王××,女,廿五歲,幹部。


時間:1969年。


初診:懷孕八月余,常感頭暈目弦,心悸氣短,面色潮紅,肢體浮腫,手足麻木。


經某醫院檢查為妊娠高血壓症。


近數日來,自覺頭昏眼花更重,耳鳴,夜臥不安。


日前卒然倒撲,不省人事,雙目直視,牙關緊閉,頸項強直,口流白沫,手足抽搐,自汗不止。


即送某醫院搶救後,稍有轉機,而抽搐頻發不停,神智仍模糊不清,延余前往會診。


脈象弦大而滑,舌苔浮薄微乾。


證屬平素肝腎不足,陰虛陽亢,精不養神,血不榮筋,以致血燥生風,手足抽搐,陽氣不潛,上浮而為眩暈昏厥,逆為妊娠子癇重證。


治則:宜祛風宣絡,養血育陰,潛陽鎮逆。


方用羚羊勾藤湯加昧:羚羊角3克(磨水兌服) 雙勾藤9克當歸15克桑寄生15克廣木香4.5克 細生地12克 炒杭芍9克 茯神15克 雲母石9克(煆) 生石決明12克 生龍骨12克 生甘草3克 竹茹6克蛇膽陳皮末2支(分次調入) 二診:上方連服二劑後,神識稍蘇,抽搐漸減,口乾思飲,自汗時出。


時常悲傷歎息,胸悶暖氣。


有時煩燥不安,不思食,小便少,大便秘。脈象弦大漸平,舌苔淡黃、微潤。


此風勢漸平,血不養肝,陰虛臟燥之象。


除用原方續服外,再擬金匱「甘麥大棗湯」頻頻灌服。


處方:生甘草15克浮小麥30克大棗5牧三診:上二方續服三劑後,神志完全蘇醒,抽搐已止。


自覺精神倦怠,身軟無力。


二便已通,稍能靜臥,能進少量飲食。


仍有頭昏耳鳴、心悸、自汗、胎動等症狀。


脈息細弦帶滑,舌苔薄黃有津。


此病退氣弱,血衰而不養胎,心神不足之候,續用下方調理:乾地黃15克 當歸身15克 炒杭芍12克 炒棗仁15克 茯神15克 沙吉力15克黑芝麻15克桑寄生12克菟絲子15克浮小麥18克小紅棗12枚廣陳皮6克生甘草3克上方服五劑後,子癇證已不再發,產後痊癒出院。


【姚按】「子癇」在婦科症中病例不多。


治療一面要養血驅風,一面要鎮靜通絡。


古代醫家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余治療此一病例,就是本此治則,而收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56:36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子腫


楊××,女,廿八歲,幹部。


1971年10月。


初診:妊娠產期已過旬日,夜間煩躁,胎動不安,小便短少,體重驟增,血壓高達200/100毫米汞柱,行動遲緩笨拙。


近一周來,更覺頭眩、眼花、面足浮腫,腰楚腹墜。


已住某醫院用催產、利尿、降壓等藥物,症狀未減。脈息輕按滑數,重取弱,舌苔薄白有津。


此屬子腫,係由妊娠血虛,胞脈氣滯,水濕遏阻。


法當利水消腫,鬆氣滑胎為治。


處方:帶皮茯苓24克 大腹皮9克 廣陳皮6克 炒枳殼6克 老蘇梗9克 木通9克 當歸15克 川芎6克 白通草3克柞枝木15克 生龜板15克二診:上方連用二劑,小便轉頻,量多,胎動加劇,至第三日清晨,即順產一孩。


產後浮腫減退,血壓降至150/90毫米汞柱。


自覺頭昏神倦,少腹時痛,惡露量少、有塊,色暗紅。


脈弦緩,舌白潤。


續擬下方清理:當歸15克 川芎6克 茯苓15克 桃仁4.5克 川紅花3克益母草9克 桑寄生12克黑荊芥4.5克 生甘草3克 紅糖炒山楂9克三診:上方服三劑,浮腫全消,惡露已盡,腹痛止,血壓穩在130/90毫米汞柱。


食眠.二便正常,只精神未復,脈緩和,舌潤。


再擬下方調理數劑而愈。


處方;生口耆12克 全當歸12克 漂白朮9克 茯苓15克 廣陳皮6克西砂仁6克淮山藥12克生甘草3克小紅棗11枚炒苡仁15克 桑寄生12克


【按】妊娠血虛,水濕遏阻,胞脈氣滯,致過期不產,變症叢生。


法擬利水消腫,鬆氣滑胎,中加養血之品,為因勢利導,標本兼顧,深見氣血互用之要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59:40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滑胎


蘇××,女,二十九歲,某廠職工。


1963年。


初診:患者結婚八年,曾懷孕三次均先期流產。


現又妊娠五月,因惡阻,脾胃失調,食少神倦。


一日勞累,發生腰楚腹墜,漏紅色鮮,胎動不安。


且氣短,心悸,頭暈,泛惡,動則汗出,思睡而不能入寐,小便頻數。


診脈寸滑無力,關濡,尺部細微,舌自少津。


此因氣血兩虧,肝腎衝任不固,有滑胎之兆。


宜溫固氣血,調攝衝任。


處方:生口耆24克 當歸15克 阿膠珠15克 炒艾炭6克 菟絲子15克千張紙9克炙甘草3克炮薑炭6克炙升麻2.4克小紅棗11個 煆龍骨12克二診:上方服二劑,漏紅漸少,夜能安臥,腰楚腹墜已減。


胎動未安,氣短溺頻,自汗眩暈。


脈象較前稍起,舌淡潤。


仍以固氣養血,安胎為法。


擬方;蘇條參15克 生口耆24克當歸15克茯神15克炒白朮12克廣陳皮6克炒艾炭6克阿膠珠15克桑寄生15克菟絲子15克炮薑6克 小紅棗11個 枯芩炭2.4克 炙甘草3克三診:上方連進五劑,漏紅已止,胎動漸安。


余症均減,飲食增加。


舌紅潤,脈滑緩。


此衝任胎元調固。


續以滋養培補之劑。


處方:黃耆15克 當歸身15克炒杭芍9克茯神15克桑寄生15克菟絲子12克 枯芩2.4克 炒白朮9克 炙甘草3克 蓮子15克 桂圓11枚 小紅棗11枚常服上方,病痊癒,足月後,產一女。


【按】肝腎素虛,封藏失職,衝任損傷,致累孕累墜。


此乃勞逸失常,且惡阻傷脾,中陽不舉。


恐胎元所係,復致流產,故玄法重在補氣固攝,充實內臟,達安胎之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3:07:4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產後胞衣不下


楊××,女,三十歲,昆明市郊區。


1941年3月。


初診:因分娩第六胎時間過長,胎兒下後,流血過多,胞衣留滯,急延余往診。


症見少腹劇痛,面色灰白,汗出淋漓,呼吸迫促。


脈芤,舌淡紅,苔薄白而膩。


此屬衝任虛損,氣滯血瘀所致。


病情危急,速擬下方:當歸30克川芎9克懷牛夕9克瞿麥12克芒硝6克通草6克浮麥12克 小棗10枚 王不留行9克 點童便一小杯為引藥後一時許,患者自覺腹中絞痛陣作,頃刻,胞衣即下,惡露暢行,腹痛頓減,汗出漸收。


得安臥,思飲食。


脈仍芤,舌轉紅潤。


得宜調理氣血,溫經化瘀。


處方:當歸24克 川芎6克 益母草9克 紅糖炒山查9克 桃仁泥4.5克藏紅花3克炒續斷9克 生炒蒲黃各4.5克 炮薑6克小棗10枚上方服二劑,腹痛漸止,惡露已少,面色轉潤。


脈和緩,舌粉紅,再擬調理衝任氣血。


生口耆15克全當歸15克炒杭芍9克茯神15克淮藥12克益母草6克 炒續斷9克 桑寄生12克 生甘草3克 炒蒲黃6克炮薑4.5克小棗10枚


【按】胞衣留滯,症情危急,在黑暗的舊社會,對婦女威脅尤甚。


此案衝任既虧,血瘀胞阻,本內經:「留者攻之」,然若純用攻破,必致氣血重傷。


因以通導活血、養血,治之獲效。


此遵經而不泥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3:08:1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產後血瘀腹痛

 

王××,女,二十四歲。


1939年。


初診:產後旬余,少腹劇痛陣作,拒按,惡露不淨,且時下紫黑瘀塊。


寒熱往來,腰楚神倦,自汗頭眩,食少,乳汁不下。


脈沉細而緊,尺涪,舌淡,苔白膩。


證屬產後血瘀氣滯,衝任受損。


法當活血化瘀,舒通經脈,調達肝脾。


處方;當歸18克 川芎9克 藏紅花2.4克 桃仁泥6克 炙香附6克生蒲黃6克五靈脂6克炒荊芥6克竹柴胡9克紅糖炒山楂9克 點童便(每次一酒杯為引) 二診:上方服一劑,下紫黑色瘀塊甚多,腹中疼痛輕減,寒熱漸平。


脈細而澀,苔自膩較退。


余症同前。


此瘀滯漸化,惟肝脾絡脈未調。


續以下方治之:竹柴胡6克 當歸18克炒杭芍9克川芎6克益母草9克炒山查9克炙香附6克 茯神12克 藏紅花2.4克 生蒲黃6克炒艾葉6克點童便(為引) 三診:上方服二劑,寒熱全退,惡露將盡,血塊已無,腹痛止。


思飲食,大便通暢。


仍感頭眩神倦,腰楚肢軟,乳汁未下。


脈細緩,舌薄膩,此瘀滯化除後,氣弱血虛,衝任未足。


擬方:口耆15克 當歸15克炒杭芍9克 川芎6克 炙香附6克淮山藥15克(炒) 甘草3克炒續斷9克桑寄生12克浮小麥12克 小紅棗10枚 生炒蒲黃各4.5克 包穀須一束煎湯代水煨藥四診:上方服三劑後,惡露已淨。


腹痛腰楚全止。乳汁已行,精神漸佳。


脈現緩和,舌轉紅潤。


但因產後氣血衝任尚虛,再擬下方調和滋養:炙口耆15克 當歸15克 黨參15克 炒杭芍9克 白朮12克炒淮藥12克陳皮6克桑寄生12克西砂仁6克(沖) 炙甘草3克 燒生薑2片 小棗9枚【按】此屬產後瘀阻胞絡又兼寒熱之血痛症。


治從瘀血著手,投加味失笑散;


而於行氣活血及消瘀導滯方中引入疏肝和解,使氣機樞轉,瘀消而病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3:08:4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產後血暈

 

張××,女,三十五歲,家住昆明市。


1946年。


初診:產後三日,惡露不暢,頭眩暈,起則欲仆。


少腹拘痛,面色蒼白夾青。


舌淡苔白少津,脈象濡弱無力。


此產後血虧肝虛,瘀鬱不化,風熱上越,發為眩暈。


治法如下:先用打醋湯熏法:用栗炭和鐵器燒紅,置於盆中,淬好醋,使冒煙,令患者吸入。


內服方:當歸15克 川芎6克 蘇木6克 紅花2.4克 川續斷9克醋炒荊芥6克 茯神15克黑芝麻15克香白芷6克 荷葉頂2個 點童便黃酒各半酒杯為引二診:上方服一劑,惡露暢行,並下紫黑色瘀塊,腹痛漸止,眩暈輕減,夜能安臥。


脈轉細弦,苔薄白膩。


續用下方,清化調理:醋炒荊芥6克 當歸15克川芎6克益母草9克茯神15克黑芝麻15克 炒杭芍9克 法半夏9克 荷葉頂2個 蘇木6克生炒蒲黃各6克 點黃酒(一小匙為引) 三診:上方服二劑後,眩暈已止,惡露乾淨,食眠均佳,可哺乳,唯覺身困肢軟。


脈轉平和,舌紅潤。


症屬肝虛風熱漸化,瘀鬱已去,氣血不足。


續用下方加減調治:乾地黃12克 當歸15克炒杭芍9克淮山藥12克茯神15克桑寄生12克炙口耆12克白朮12克甘草3克廣陳皮6克荷葉頂2個醋炒荊芥6克【按】產後虧虛瘀鬱而為眩暈,不可驟補。


此例以養血活血,清化瘀鬱風熱之品;先用打醋湯熏法,以其酸辛之氣味,疏達旰經,肝氣得舒,清升濁降,眩暈立除。


又,姚老醫師認為醋炒荊芥具有醒腦、散血分風熱,止眩暈之功效。


用量可由2.4克至30克據病情酌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3:09:1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乳結


錢××,女,廿四歲,某廠職工。


1973年9月。


初診:患者初產七日,惡露已淨,因無哺乳經驗,遂致乳汁留滯,乳房脹痛,漸發紅腫,右側硬結有塊,晝夜呼痛,手不能觸。


發寒熱,夜煩,口乾,便秘,溺短黃。


經注射青、鏈黴素,外敷中草藥,效果不顯。


就診時,呈痛苦病容,自訴:「右乳部疼痛如雞啄。」


診脈弦滑而數,舌邊、尖俱紅,苔薄黃。


證屬:產後鬱熱,厥陰,少陽別絡不通,發為乳結。


治宜疏肝理氣,化熱,散結,通絡。


處方:炒柴胡9克 醋鬱金9克(沖) 老川芎6克 天花粉9克全瓜萎1個(打碎) 吳芷9克 炒桔核9克(沖) 浙貝母6克(沖)醋煆牡蠣12克蒲公英9克 炒黃芩4.5克 自通草3克甘草梢3克藕節3個上方以包穀須煎水煨藥。


外用芙蓉葉搗汁,加酸醋調勻,外敷乳部。


二診:上方服二劑,右乳硬結變軟,尚感隱痛,可擠出少量乳汁。


寒熱及煩躁輕減,仍便秘溺短。


不思飲食。


脈轉細弦,舌紅苔黃。


除外敷乳部外,續以清肝散結,化熱潤燥為治。


處方:炒柴胡9克 紫蘇葉6克 赤芍藥9克 吳白芷9克 焦山查9克 天花粉9克 醋鬱金9克(沖) 郁李仁9克(沖) 蒲公英9克炒桔核9克(沖)通草3克全瓜萎1個(打碎) 上方服三劑,便秘已通,煩躁全退,乳部紅腫脹痛及硬結消失。


乳汁已下,而神疲食少。


證屬乳結散後,血弱陰虛,肝脾不調,脈象細弦,舌紅苔薄。


當歸12克 自元參9克寸冬9克炒杭芍9克廣陳皮6克醋炒柴胡4.5克茯神12克 天花粉9克 廣木香3克生甘草3克小紅棗11個藕節3個【按】內經云:「厥陰之脈其支者,復從肝剮貫膈,少陽之脈其支者,以下胸中貫膈。」


惡者產後畏懼哺乳,肝氣不舒,熱滯厥陰、少陽之別絡,乳汁停留,硬結紅腫。


對證用藥,以柴胡、蘇葉、鬱金和芍藥,疏肝理氣定痛,以吳芷、牡蠣、桔核散結軟堅,以浙貝、黃芩、郁李、瓜蔞、山查和通草,清潤通導。


再以歸、芍、元、麥滋血養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3:09:52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婦科●崩漏


段××,女,四十五歲,農民。


1955年7月。


初診:生育十一胎,年前因經期中勞作過重,掙傷腰腹,流血不止。


雖服藥治療,量減而淋漓不淨,逾一、二月恒作血崩一次。


症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頭眩神倦,飲食減少,腰腹墜脹隱作刺痛。


診脈芤而尺濇,舌質淡,苔薄膩。


此勞傷瘀阻,衝任受損,崩漏日久,氣血俱虧,乃屬虛中夾實之候。


治宜活血化瘀,兼固氣血。


處方:阿膠珠18克 炒艾炭9克當歸24克川芎9克炒杭芍12克上黨參15克 延胡6克 烏賊骨12克 炒續斷9克 炙甘草3克 生炒蒲黃各4.5克 炮薑9克生三七粉3克(分次調入) 二診:上方服二劑,暢下暗黑血塊甚多,旋即腰腹疼痛頓減。


頭眩神倦,食少夜煩,時出自汗,肢冷畏寒。脈轉細弱無力,舌淡紅,苔薄潤。


是瘀去而血海空虛,元陽不足,亟宜溫補調攝。


處方:龜鹿膠各9克(烊化兌服) 炒白朮12克 附片18克(開水先煨透) 當歸15克 口耆18克炒杭芍12克煆龍骨12克炒艾炭9克茯神15克 炙甘草3克 炮薑9克 大棗5個三診:上方服三劑,崩漏全止,手足轉溫,自汗收斂,思飲食。


面色皓白,頭眩神倦,足軟無力。


脈濡緩弱細,舌淡紅。


此衝任虛損,肝脾腎經不足,再擬下方,囑常服調理。


黨參18克 黃耆18克 當歸15克 白朮12克 果杞12克 炒杭芍9克 熟地15克 淮藥12克 茯神15克 桑寄生12克砂仁6克炙甘草3克 桂圓12枝(去殼) 蓮子15克(去心) 【按】崩漏,因症復雜,古代醫家有「澄源」、「止血」、「復舊」之論,尤當明辨。


此案虛中夾實,如單重止血,不澄其源,則貽誤非淺,臨床實有借鑒之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37 , Processed in 0.734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