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姚貞白醫案】

 關閉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03:24:13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陰黃


李××,男,三十一歲,教師,住昆明市。


1931年夏來診。


患者自述病經二、三月,因周身黃疸,曾服柴胡平胃、及茵陳蒿湯多劑,效不顯。


症見面目全身晦黃不榮,肌膚浮腫,四肢冷,自汗淋淋衣被盡染黃色。


胸膈痞悶,食少神疲,大便稀溏,小便黃短。


脈象濡滯,舌質淡、苔白膩。


此屬久病,過服苦寒,脾腎之陽受損,運化失司,邪從寒化,呈現陰黃之候。


法當溫運滲利,兼理氣和胃。


處方:炙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茵陳蒿12克 桂枝木9克 云茯苓30克 西砂仁9克(沖) 廣陳皮6克 川乾薑9克 炒苡仁12克 小紅棗11枚二診:上方服二劑,患者面目全身黃疸、浮腫、自汗均減,肢冷轉溫,胸膈舒暢,小便清長,大便漸乾。


脈象濡緩,舌白膩退。


此陽氣漸回,脾運復蘇。寒濕未盡,續宜溫運滲化。


處方:炙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茵陳蒿12克 雲茯苓30克 豬苓片9克 桂枝木9克炒澤瀉9克川乾薑9克大紅棗5枚三診:上方連服四劑,黃疸、浮腫、自汗諸症消失。


脈弱緩,舌粉紅而潤。


飲食增加,二便正常。


病後體虛,脾腎未強。


再擬下方調補,數劑而安。


炙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潞黨參15克 漂白朮12克 茯苓神15克 西砂仁6克(沖) 廣陳皮6克 炒苡仁12克 生甘草3克 川乾薑6克 大紅棗3枚【按】陰黃之侯,立溫運滲化,脈象由濡滯而漸緩和,諸症迅退,可以知其為正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03:24:3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陽黃


王××,女,二十八歲,幹部。


1959年7月。


初診:病經一月,治療無效。


面目肌膚發黃,鮮明如桔色,浮腫且癢,但無疹點。


燒熱口苦,食少神倦,頭目眩 暈。


溺短而赤,大便乾結。


夜間煩躁,手足灼熱,身困體重。


脈象眩數有力,舌紅苔黃燥。


證屬陽黃,係由肝膽濕熱蘊鬱不化,陽明燥結,氣分不宣所致。


治宜清熱化濕,兼佐通利。


擬方;綿茵陳18克 焦梔子9克 焦黃柏6克 生大黃6克 廣連翹6克 紅飯豆15克(沖) 蘆葦根30克 白通草3克 淨竹茹6克二診:上方服三劑,大便已通,小便增多,手足心發熱輕減。


面目及肢體黃染浮腫均漸消退。


夜能靜臥,可進少量飲食。


脈象弦數,舌紅、苔薄黃。


證屬陽明氣分宣通,肝膽濕熱較化。


前方已有效,仍守原意增減:綿茵陳18克 滑石9克 豬苓9克 木通9克 焦梔子3克焦黃柏3克蘆根30克廣連翹6克 自通草3克三診:上方連進十劑,小便清長,大便通暢。面目及全身黃染即將退盡,浮腫消失。


惟頭昏神倦,肢軟乏力,自汗,膚癢。


脈舌如前。


此濕熱甫淨,脾虛氣弱,續擬清化調理之品。


處方:茵陳12克茯苓15克豬苓9克澤瀉6克 飯豆15克 苡仁15克 木通3克 蘆根15克 通草3克 竹茹6克上方服五劑後,脈象調和,舌潤苔淡。


於前方去茵陳、澤瀉、通草,加條參15克、扁豆12克、白朮12克,服十五劑,黃染、浮腫諸症全消。


睡眠、飲食恢復正常。


再以六君善後。


翌年受孕懷胎,足月順產,母子均安。


【按】濕熱薰蒸,迫膽汁外溢,發黃鮮明如桔, 雖經多日,其候不變。


細參脈症,病屬陽黃。


針對病機,以茵陳梔子大黃湯加味,陽明宣通,邪無所據。


隨以茵陳四苓,肝膽清舒,再重調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03:25:22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黃痘(肝硬化)


劉××,男,四十三歲,部隊幹部。


1970年6月。


初診。


患者病經半年以上,初起覺身困頭眩,食欲不佳,右脅下隱隱作痛,心煩欲嘔。


小便黃,大便秘。


繼則周身及面目出現黃疸,口苦煩躁,食減眠差。


入某醫院,經多次化驗檢查,確診為黃疸性肝炎,已發展為肝硬化。


住院治療數月,黃疸未見消退,反而出現腹水,面足浮腫,胸痞,脅癇,腹脹,飲食日減,小便短澀,大便乾燥。


夜難入睡。


服薑桂朮附及理中、四逆湯等藥,病情未減,反趨急劇,約余會診。


脈弦滑而數,重按有力,舌苔黃膩且乾。


症屬濕熱發黃(陽黃),肝膽氣滯。


病勢綿纏,治以舒肝利膽,清熱化濕。


擬茵陳溫膽湯加減。


處方:綿茵陳18克敗醬草15克雞骨草30克焦梔子9克炒枳實 9克(沖)淨竹茹9克醋法夏9克廣陳皮6克廣木香4.5克炒柴胡9克 醋鬱金9克(沖) 大腹皮15克 連皮茯苓30克燒雞金6克二診;


前方服五劑後,大便通順,小便稍多,色尚深黃如濃茶,口苦燥。


黃疸未退,胸腹脹滿稍減,自覺腹中作鳴,可略進飲食。


肢體仍浮腫,入夜煩躁不寧,精神倦怠。


此肝膽氣分漸舒,內伏濕熱尚重,脾為濕困,運化失調。


脈弦滑而數,重按漸軟,舌苔薄黃而潤,續用原方加減。


處方:綿茵陳15克 茯苓30克豬苓15克炒澤瀉9克炒柴胡9克炒枳實9克(沖) 雞骨草30克 大腹皮15克 廣木香4.5克淨竹茹9克 醋鬱金6克 車前子9克(包煨) 燒雞金6克三診:上方連服十五劑後,小便增多,腹水陸續消退,全身已不浮腫,胸痞、脅痛均較前減輕,漸思飲食,夜能靜臥,面目尚有輕度發黃,可單獨行走來醫院門診。


脈象細弦,舌苔淡黃薄膩,是黃疸濕熱將化,脾弱肝膽氣分漸舒,擬從調達肝脾,清化未盡濕熱兼治。


方用茵陳四苓散加味:綿茵陳9克 白朮12克 茯苓18克 豬苓9克 炒澤瀉9克廣木香3克 西砂仁9克(沖) 法半夏0克 廣陳皮6克苡仁15克 竹茹6克 燒雞金2枚上方又連服十數劑,黃疸消失,飲食增加,二便正常,睡眠安定,只覺精神體力尚未恢復。


續以歸芍香砂六君湯:蘇條參16克 白朮9克 茯苓18克生甘草3克法半夏9克廣陳皮6克 全當歸15克 炒杭芍9克 廣木香2.4克 西砂仁6克(沖) 服上方調理月余,全愈出院。


【姚按】「黃疸性肝炎」中醫沒有這個名詞,但是祖國醫學文獻裏有「陽黃」「陰黃」的記載,和現代的「黃痘性肝炎」都有相同之處。


這一病例,從它的臨床症狀、體徵i脈象、舌診等各方面的情況看,確係「陽黃」症,所以,我們根據治陽黃的方法長期給惠者服藥,終於治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03:26:06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黃疸臌脹(肝硬化)

 

常××,男,三十二歲,解放軍指揮員。


1959年4月。


初診:患者起病於1956年,因慶功筵豪飲大醉,昏睡一晝夜之久。


此後,食欲銳減,形體漸瘦,而自恃體力,不以為患。


半年後,又出現右脅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在部隊醫院治療,因脅痛劇烈,曾注射嗎啡數支。


後出現黃疸,乃入昆明軍區總醫院以「急性黃疸型肝炎」治療,好轉後出院。


出院後,未克休息,且勞累過度,病復發,於1959年4月二次入院,診斷為「肝硬化」,採取中西合治。


據云所服中藥,有大劑量桂、附。


服後,胸腹燒灼難忍,反而腹脹增大,黃疸加深,病情漸趨惡化。


4月30日晚,邀余會診。


診見患者全身色如金桔,汗出皆黃,衣被盡染。


發高熱,(每日持續在40℃左右)腹部脹大如鼓,膨隆高起,不能自視其足。


小便短赤不利,大便不暢,煩渴而飲少。


脈弦滑數,舌質紅黯、苔黃厚膩。


此肝脾屢傷,血鬱氣滯,土困木橫,濕熱薰蒸,運化疏泄及傳導失司,遂發為黃疸臌脹,病勢兇險,法當清濕熱以疏肝絡,消黃疸兼除臌脹。


處方:菌陳15克 炒梔子6克 帶皮茯苓24克 豬苓15克 澤瀉 9克 枳實6克(炒沖) 醋鬱金9克(沖) 焦柏6克 炒厚朴9克 大腹皮1 5克 通草6克 滑石18克 竹茹6克 蘆根30克二診:上方服四劑,體溫降至37—38℃之間,黃疸明顯消退,煩渴已少,精神好轉。


但臌脹未消,日夜痛楚。脈弦滑,舌苔黃,厚膩未退。


症屬黃疸濕熱較化,肝脾氣機壅滯未舒,運化無權,水邪停留。


本當攻逐,但久病脾胃屢傷,用峻猛之品,恐難勝任;


若隨攻隨脹,預後尤為不良!


提筆躊躇,忽憶同道魯紹曾老先生曾謂:「用大蒜煮鮮肉,可消腹水,且不傷正。」


因囑試服用生大蒜120克(去皮)鮮豬肉半斤,同熬粑爛為度,頓服。


並處方:茵陳15克帶皮茯苓30克豬苓15克澤瀉9克炒枳殼9克炒厚朴9克 廣陳皮6克 大腹皮9克 沖鬱金9克 廣木香4.5克 焦柏4.5克 燒雞金6克 甘草3克三診:患者自訴:服上述單方及湯藥後,約二時許,脘腹脹悶欲死,心泛欲吐,而強忍之。又二時許,腹中鳴動,隨即二便如注。


半日共下稀水糞便十三次,後臌脹頓消,如釋重負。發熱也退淨,精神爽適,且知饑索食。診脈轉現弱緩,舌苔退薄。


此病退,肝脾未復,續宜調肝扶脾,和胃清化。


處方:茵陳9克 蒼朮9克 茯苓2.4克 豬苓9克 澤瀉6克 苡仁12克 波寇6克 炒枳殼6克 甘草3克 竹茹6克燒雞金6克四診:上方服一周,病勢穩定,精神好轉,食欲旺盛。脈緩微弦,舌紅、苔薄微膩。


症候續宜調理,再擬下方:茯苓15克 豬苓9克 澤瀉9克 蒼朮9克 炒厚朴9克廣木香3克 西砂仁9克 陳皮6克 苡仁12克 甘草3克竹茹6克 燒雞金6克 雞骨草12克上方化裁出入,治療約一月,諸症俱消。


出院後,改服逍遙、六君類加減,前後二、三年,鞏固療效。


因慶再生,與余結成革命友誼,至今往來不絕。


【按】辛勞驟飲,肝脾損傷,血鬱氣滯,濕熱薰蒸,運化、疏泄、及開闔失常,發為黃疸臌脹奇險重症。


首用清瀉分消之劑,繼投辛溫通導、扶正驅邪驗方,效應如響f此即內經:「中滿者,瀉之於內。」及「勞者溫之」之意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03:26:3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腫脹


管××,男,十六歲,學生。


1954年7月。


初診:患者月前因劇烈運動後,外感發熱,腰痛,肢軟乏力,未加診治。


繼則面目及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腰痛加重,精神尤感疲乏,飲食減少,胸腹脹悶,大便稀溏,經某醫院診斷為腎炎。


診見面色蒼白,臉足浮腫。脈沉細,左尺兼弦,右關濡弱,舌淡苔薄膩。


此係腎虛脾弱,水濕不化,治以溫腎固脾,除濕通絡,擬方:茯苓18克 白朮12克 桂枝木9克 澤瀉9克 豬苓9克大腹皮9克 廣陳皮6克 懷牛夕6克 桑寄生12克 紅飯豆12克 炒苡仁12克生甘草3克車前子0克炒川斷9克二診:連服上方五劑後,小便增加,面足浮腫漸消,腰痛減輕,精神好轉。復感表邪,痰凝作咳。


脈兩寸微浮,苔膩退薄,此脾胃運化漸復,氣虛衛弱,續擬下方:生口耆12克 防風片6克 白朮9克 川獨活6克 桑寄片 12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 茯苓15克 苡仁12克 桂枝木6克 生甘草3克 生薑1片 小紅棗11枚三診:上方連服五劑,表解,衛陽已固,小便清長,便溏轉乾。


面足微浮,偶有腰痛。


診脈沉細而緩,舌粉苔薄,脾陽較振,腎氣尚虛,續擬下方調理:桂枝木4.5克 白朮9克 杜仲12克 乾地黃12克棗皮4.5克粉丹皮4.5克 澤瀉6克 茯苓15克 炒淮藥12克 桑寄生12克懷牛夕6克生甘草3克上方服十余劑後,諸症全消,面色轉潤,囑常服金匱腎氣丸鞏固療效。


【按】本例由於脾腎兩虛所致,運泄無權,水濕留滯,陽氣不運,浸瑤肌膚,發為膚脹。


方用苓桂朮甘加減及五苓等,俾氣化而濕無所留。


若妄以淡滲利水之品,則氣化益衰,致蹈捨本逐末之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5:3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腸梗阻


潘××,男,五十五歲,幹部。


1958年。


初診:患者平日工作勞累,脾胃較弱。因傷食受寒,而致腹痛,胸悶,嘔吐,便秘。服中西藥物,症情不減,胸腹脹滿更甚。


面色青,自汗,呻吟不止。


家屬即送某醫院,診為急性腸梗阻及腸套疊症。


立即施行外科手術。


朮後,患者仍感腹內脹滿疼痛,大便不通,作嘔,飲食不下,且有低熱。


一周後,病又轉劇,院方立刻召集中西醫會診,決定連夜作第二次腹腔手術。


雖經二次手術,但病情仍如原狀,腹脹胸悶,疼痛不休。


面蒼白,自汗,大便仍未通,病況危重。


中醫會診:症情如上述,脈象沉細而緊,舌質淡,苔白膩。


症由脾陽失運,寒濕積滯,氣機壅塞,而致腑實。


但因正虛,不可峻下攻逐。


法當理氣溫中,和胃寬腸,芳香透達,以資通利。


用自擬方七香湯治之。


處方:廣藿香6克 伽楠沉香4.5克 廣木香6克 真絳香4.5克白檀香6克 公丁香4.5克 炒小茴香9克 大蔥白2寸為引上方連夜服三煎後,天明,腹中雷鳴,矢氣頻傳。


此氣機疏通,脾陽已蘇,是為佳兆。


自覺得矢氣後,腹痛減輕,但脹滿未除。


診脈沉緊之象稍減而現弦滯,舌白膩,改用下方:炒枳實6克(沖)炒厚朴9克廣藿香6克廣木香4.5克伽楠沉香3克沖白蔻3克炒穀、麥芽各9克 燒雞金2個燒生薑2片小棗7個上方服一劑後,矢氣頻連。


晌午,大便暢下,中有硬結數枚,胸腹脹滿頓覺輕舒,疼痛大減,漸思飲食。仍神倦,自汗思睡。脈弱緩,舌淡白有津。


此氣血雙虧,心脾不足。


再用下方調理。


囑慎風寒,節飲食,靜養即可康復。


處方:白人參9克(另煨兌服) 當歸身12克 炒杭芍9克 白茯神 15克 白朮9克棗仁15克(沖) 砂仁9克炙遠志6克廣木香2.4克 炙甘草6克 大龍眼104- 蓮子肉15克【按】兩番手術,中陽衰憊,無能溫煦運化傳導,故雖腑實脹滿,豈可不慮消奪真元而妄行峻下攻逐!


貴在洞察癥結,本中醫的氣化原理著手,因症立法,按法制方,獨創「七香湯」,樞轉氣機,宣通六腑,溫暖五臟,旋解壅塞之危。


繼進朴枳等品,腑實暢下。


病後正虛,則隨用中西藥物調養補益而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9:50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痛痹


梁××,女,四十五歲,住昆明市郊區。


1952年7月。


初診:患者務農數十年,風雨寒暑,常在田問。


寒濕之邪侵入,伏於筋絡腠理,關節時痛。


此次先是沭雨受寒,惡冷發燒,頭痛項強,身疼。


曾服麻黃桂枝等藥得汗,熱雖退而周身關節疼痛不止。


兩足痛,浮腫,屈伸不利,行動困難。


復用中西藥及藥酒揉擦按摩,經月余,疼痛更甚,浮腫加劇,不能行動,乃由家屬肩負前來門診。


症見形體贏瘦,腳腫如脫。


脈沉緊而弦,舌質淡,苔白膩。


是屬寒濕痹於筋脈關節肌肉之間,遂劇痛,不可屈伸。


所謂寒氣勝者真痛痹也。


擬宗金匱法:以烏頭湯加味治之。


處方:炙川烏30克(開水先煨透) 細辛4.5克 去節麻黃9克 炒白芍9克 甘草3克 生黃耆18克 懷牛夕9克 桑枝24克生薑15克 大棗5枚加用外治法:用好礬石60克加水1500毫升,煎煮令沸,每日浸泡兩足二至三次。


二診:上方連服五劑,患者兩足浮腫顯著消退,關節肌肉疼痛輕減。


由於久病,體虛足軟,尚不能起立行動。


診脈緊象已減,尚弦細,舌淡白有滓,苔膩較退。


症勢緩解,續擬下方為治:炙川烏18克 川附片1 8克(上二味開水先煨透) 去節麻黃6克細辛3克 生黃耆15克 全當歸12克 炒白芍9克 桂枝木 6克 桑枝18克 苡仁12克 甘草3克 大棗5枚 生薑片9克續用外治法同前。


三診:上方連服十余劑,兼用外治法,已能柱杖行走前來就診,兩足浮腫將消失,周身疼痛大減。飲食日增,但身體瘦弱,感精神尚差。


診脈轉現弱緩調和,舌白淡。


此乃氣弱血虛,筋絡未強。


擬宗崔氏八味丸,調理善後。


處方:乾地黃90克 山萸肉30克 炒淮藥90克 澤瀉60克 云茯苓90克 粉丹皮60克 川附片120克(開水先煨透) 桂枝60克全當歸90克 白芍60克以上各昧,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溫酒送服。


【按】沐雨愛寒,邪舍脾腎,重感於寒濕之氣而發為痛痹。


經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濕內伏,性黏滯,加以症重體贏,致病纏綿。方用大劑加味烏頭湯,溫經散寒,以治其標,再擬加味崔氏八味丸,以固其本。


標本先後,內外配合,獲取卓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51:44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風濕、閉經、心悸


孫××,女,十七歲,學生,住昆明市。


1960年9月。


初診:患者幼年感受風濕,每當氣候轉變,或遇寒飲冷,則關節疼痛,迄未徹底治療,病情逐漸加重。


面目肢體出現浮腫,經候不調,常三、四月始一行,色暗紅有塊狀,腹痛腰楚,胸脅不適,常見頭暈神倦,食少乏力, 口乾溺黃,陣作心悸,夜煩失眠,夢境紛云。


經某醫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


診脈沉細微弦,舌邊尖紅,苔薄白。


此屬風濕阻絡,氣血失調,心神不足之候。


治宜驅風除濕,調和氣血,舒達肝脾。


擬方如下:炒柴胡9克 炒杭芍9克 全當歸15克 川芎片6克 炒蒼朮9克 川獨活6克桑枝木15克桂枝木9克炙香附6克粉丹皮4.5克 茯苓神12克 生薑2片 小棗11+ 二診:服上方五劑後,諸症稍減,脈弦涪,仍有風濕阻絡血虛氣滯。續以調經、舒絡、除濕。


處方:全當歸15克 川芎6克 炒杭芍9克 紫丹參15克 桑枝木15克 川獨活9克 伸筋草15克 粉丹皮4.5克 焦梔子3克 茯苓15克 生三七4.5克(研細末分次兌服) 三診:上方服七劑,經汛遂通,腹痛、腰楚減除,面目浮腫漸消,關節痛減,夜能安臥,心悸較平。


飲食略增,小便淡黃。


脈細弦,舌淡紅。此風濕漸化,氣血得舒。

 

續擬養心安神、舒筋活絡之劑。


處方:柏子仁12克 白檀香3克 全當歸12克 茯神木15克桑寄生15克 川獨活6克炙遠志6克紫丹參9克炒蒼朮9克竹茹4.5克 炒苡仁15克 桂元11個 上方服七劑後,病癒出院。


【按】風濕痹於筋絡,血脈凝泣,汛期停滯,而致心悸。


內經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若但見動悸,即純滋補,心使風濕內閉,後患無窮!


方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經,兼調肝脾。


風濕化除,經汛得通,再進養益,心神即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55:24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消渴(一)


外賓某,男,四十歲。


1959年7月。


初診:患者世居熱帶,嗜煙酒,喜冷飲,面色黧黑晦暗,體形胖壅,望而知為濕痰內滯之體。


自述染患糖尿病已數年,每日需飲水數十杯,小便頻數,夜間尤甚,影響睡眠,且溺色黃濁,似油脂浮於其上。


但飲食不減,身體愈趨肥胖,化驗檢查,尿糖血糖均高。


多方治療,效果不顯。


余往診時,除見上述病情外,患者且感頭眩,身困重,足軟無力,口燥思飲,時有痰凝作咳。


診脈弦滑,舌苔乾黃。


此屬消渴日久,脾腎陰虛,胃火內熾,津液不升,濕熱痰濁不化。


權宜清熱化濕,後當「壯水之主」。


處方:粉葛根9克 天花粉9克 白元參9克 麥門冬9克 京半夏9克川貝母6克(沖) 廣桔絡9克 生石膏12克(打碎) 淡竹葉6克茯苓12克苡仁12克二診:上方服五劑,患者渴飲略少,溺色轉淡,次數稍減。


舌苔較潤,脈仍細弦而滑。


時咳嗽,痰凝,夜臥不安。


此消渴漸退,病久陰虛脾弱,濕痰未化,續以上方加減:白元參9克麥門冬9克 自茯神15克 炒知母6克 粉葛根9克 天花粉9克鮮蘆根18克半夏曲9克廣桔絡9克京竹葉30片.淨杷葉3片三診:上方復進五劑後,患者小便次數尤減,質漸清,色轉淡。


雖口燥思飲,而量已不多,咳嗽漸稀,尚有痰凝。


夜能入睡,多夢。


已能單獨下樓散步。


自述頭眩輕減,肢體較前輕鬆靈活,壅腫日消。


脈弦滑漸平,舌潤,苔黃已退。

 

此消渴症逐漸好轉,而脾腎未足,心神不寧。


擬方:棗仁15克(沖) 茯神15克炒知母6克 天花粉9克 粉葛根9克 金石斛9克廣桔絡9克炒杭芍9克京半夏9克鮮蘆根15克 淨杷葉3片 竹茹6克四診:上方續服五劑,飲水大減,已不覺口渴。


經化驗,尿糖血糖正常。


面色由晦暗轉現紅潤。


咳少,痰凝漸滌。


每夜均能入睡,尚有夢境。


舌紅潤,脈和緩。


多年痼疾,一旦減輕,患者心情舒暢,對我國醫學深感敬佩。


為徹底根治,因擬善後調理之方如下:乾地黃12克淮山藥12克茯神15克粉丹皮6克棗皮6克 (炒) 澤瀉6克粉葛根9克 天花粉9克 京半夏9克廣桔絡9克棗仁15克(沖) 淨杷葉3片某醫院贈送該外賓蜜炙六味地黃丸十斤,囑其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約9克)。


1962年來函,謂病已痊癒,並未復發,特致謝云。


【按】先以清涼甘淡,潤燥生津,祛濕化痰,利肺止咳,為其清除體內蘊鬱已久之濕熱痰濁,使肺、脾、腎之功能改進。


因而氣機豁達,津液上升,化源資布。


繼用養心安神,滋益脾腎之法,鞏固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58:4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消渴(二)

 

陶××,女,三十六歲,某廠工人。


1970年3月。


初診:患者素體豐腴,病經十月,感覺每日口燥咽乾,渴欲飲水,每飲必盡數杯,傾刻,小便難禁。


晝夜煩躁,食納不減而精神倦怠,夜眠多夢。


鼻乾微衄,咳而痰少。


已經某醫院確診為糖尿病。


曾以胰島素及其它藥物治療,效果不明。


脈象沉而且數,舌質赤紅,苔白燥,微膩少津。


證屬消渴,係濕熱蘊伏中上二焦,陰虛肺燥,脾不化津。


治宜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擬方如下:甜粉葛9克 天花粉9克麥門冬9克 焦梔炭6克生杭芍9克茯神15克淨杷葉3片 淡竹葉9克 炒知母6克川貝母9克廣桔絡6克乾藕節3個二診:上方服五劑,口燥漸潤,渴飲較減,鼻衄已止。


口仍乾,精神仍倦。


小便晝減,夜尚頻。


時有微咳,痰不多,稍能靜臥。


脈、舌如前。


此病久陰虛,脾弱肺燥,濕熱未淨,津液不滋。


續擬下方:白元參9克 麥門冬9克 天花粉9克 粉葛根9克 生杭芍9克 炒知母6克 粉丹皮6克 茯神12克 川貝母9克冬桑葉9克 淨杷葉3片 蓮子9克三診:上方續服十五劑後,渴飲大減,尿頻已稀,咳嗽亦少。


偶有痰凝,夜得安臥。


面色轉現蒼黃,形體較前消瘦。


脈細,舌紅。


此是肺胃濕熱漸清,脾弱陰虛,肝腎不足之候。


續用下方調理二十劑後,諸症遂除。


處方:乾地黃12克 淮山藥12克 茯神12克 粉丹皮4.5克 山萸肉6克 澤瀉6克 炒杭芍9克 廣桔絡6克 冬瓜仁9克淨杷葉2片【按】濕痰之邪內佚化熱,脾胃陽亢,食納不減。


而穀入於內,不得化生精微以滋布榮養,於是臟腑為之焦燥。


飲水自救,而水直趨於下,故飲一溲一,晝夜不止。


本例首用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繼再疏利脾肺,外津益氣。


後重養血滋陰,增益肝腎。


濕熱盡,氣津復,病遂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00:56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淋濁


周××,女,二十八歲,某廠職工。


1969年9月。


初診:自訴病起月余,腰痛身困,精神疲乏。


小便頻數量少、混濁、色深黃,灼熱刺痛,晝夜數十次,有時僅能溺出數滴。


嚴重影響工作和睡眠。


曾服腎氣丸、補中湯,症情加劇。


經西醫診斷:「尿路感染」。


詢悉:患者平素性急躁,經候常前行,喜嗜香燥,酷好「油辣椒」。


診脈兩關弦滯,尺部細弱,舌赤少苔。


此屬心膽濕熱下注,氣化失司,發為淋濁之症。


治宜清心涼血,通利膀胱,化熱除濕。


處方:細生地12克 赤茯苓15克 赤芍藥9克 焦黃柏6克 炒知母4.5克 川萆薢9克 小木通6克 海金沙9克(布包煨) 廣連召翹6克 車前子9克 燈芯1.5克 竹茹6克 炒續斷9克 囑禁腥辣香燥。


二診:上方服十劑,溺頻減少,量增、色淡,灼痛消失。


此心膽濕熱漸化,膀胱通利。


診脈微弦,舌轉淡潤。


仍守上方加減,調理鞏固。


處方。


細生地12克 淮山藥12克赤白苓各12克全當歸12克粉丹皮6克 赤白芍各9克木通6克 車前仁9克 川萆薜9克苡仁15克 紅飯豆15克 黃芩4.5克上方十四昧加五倍量研末,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日三服,開水送下,感冒及腹瀉停用。


忌食葷腥生冷香辣。


【按】心膽移熱於下,故濕熱下注而致淋濁,誤投提補,更為壅塞,犯了「實實」之戒。


法以導赤,清心涼血,兼利濕熱,諸症遂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03:2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石淋(腎結石)

 

石××,男,三十四歲,地質隊員。


1970年8月。


初診:腰痛數年,時發時止,近來疼痛轉劇,日夜煩躁不安,經某醫院多次檢查,從腎臟造影發現右腎下有包穀大結石一粒,尿短而赤,淋漓不暢,兼有血尿,病情頗急,入院治療。


脈象沉細而緊,左尺尤甚,舌苔黃燥少津。


症見頭痛身困,腰部偏左劇痛難忍,呻吟叫號。


飲食不下,大便燥結,小便短澀。


已三晝夜不能入睡,面黃肌瘦,呈急性痛苦病容。


證屬肝腎陰虛,濕熱滯於腰絡,日久未散,凝而成石。


治則:先宜除濕化熱,排石利尿,繼可養陰固腎。


處方:細生地15克赤芍藥9克木通9克萆薢9克赤茯苓2.4克豬苓9克 瞿麥9克 扁蓄9克 滑石9克 通草6克 海金沙9克 車前子9克二診:上方服二劑後,脈象如前,舌苔黃燥稍退。


仍感腰痛難以轉側,叫號不休,西藥針水止痛及鎮靜利尿劑配合治療,仍無效果,因再用原方加:金錢草30克 廣地龍9克 川牛夕9克上方服二劑後,患者於天明時入廁,自覺尿道中有物欲排下,當用手接住,即發現結石隨小便而出,一粒如包穀大小,用小瓶裝好,給經治人員和同房病員觀看。


三診:自結石排出後,患者痛苦情況若失,只精神倦怠,身困無力而已。


診脈轉現弱細緩和,舌苔薄黃,漸思飲食.是晚即能安靜入睡。


續用下方調理三日出院。


處方:乾地黃1 5克 淮山藥12克 茯苓15克 粉丹皮6克 山萸肉6克 澤瀉9克 苡仁15克 紅飯豆12g 川斷9克 桑寄生12克 甘草2.4克【姚按】腎結石一症,戒是本著中醫「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和「留者攻之」的精神來治療的。


由於患者通過多次的科學診斷,已經證實是腎結石症。


所以,我們在治療當中,就有了比較可靠的用藥根據,使用「通」的方法,把結石排出,因而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05:1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陽痿


張××,男,三十二歲,汽車駕駛員。


1962年4月。


初診:面萎黃而形體消瘦,夜臥不安,入寐多夢,盜汗,大便常秘,小便頻數。


自述秉賦不足,婚後房勞,漸陽事不舉,尚無子女。


多方治療無效,近來更感眩暈耳鳴,腰酸肢軟,稍事勞動則心悸不安,虛汗不止。


診脈濡弱沉細無力,尺部尤甚,舌淡苔薄。


症屬下元虧損,精血兩虛,宗筋萎軟,內經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方擬:紅人參15克 肉蓰蓉15克 鹽炒巴戟15克 菟絲子15克 大果杞15克 黑固脂9克 仙靈脾15克 煆龍骨12克 鹽炒砂仁9克炙甘草3克小紅棗10枚煆陽起石15克去心蓮子15克 為配合治療,囑宜清心寡欲。


二診:上方連服十劑,精神體力有所恢復,脈稍起,方已對症,再增有情血肉之品。


處方:紅人參15克 嫩鹿茸1.8克(分次調服) 懷牛夕9克 大海馬15克 韭菜子9克 炒益智仁12克 煆陽起石15克 鹽巴戟12克 廣鎖陽9克 炙甘草3克 肉蓯蓉15克 鹽炒砂仁9克北細辛1.5克三診:上方連服十劑,精神體力尤見好轉,陽事漸興,飲食增加,眩暈盜汗等症逐漸消失,睡臥較安,脈象和緩較前有力,舌較紅潤。


再擬下方。


賡續調治:白人參9克 肉蓯蓉15克 鹽巴戟12克 菟絲子12克 懷牛夕9克 女貞子12克 大果杞12克 桑椹子12克 益智仁12克西砂仁6克 炙甘草3克 建蓮子15克 龍眼肉15克囑:上方再服半月後,可以常服參茸補腎丸。


年余米告,喜得一子。


【按】秉賦素弱,戕斵太過,乃為致虛之由。


內經云:「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又云:「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陽為對立統一之整體,互相依存,相互為用。


若急圖以興奮壯陽,反使陰精虧損。


單純補陰又恐陰益盛而陽益虛。


內經云:「陰陽俱不足者,可調以甘藥,」


方中以有情血肉之品,益腎生精、生陽補氣之品,固攝腎陽,因而達到陰平陽密之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07:46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癲狂

 

陳××,男二十五歲,住昆明市。


1937年春。


初診:素體虛弱,痰凝食少,經常失眠,夜多夢,白日心神恍惚。發病前數日,因與家人口角,又受驚恐,出現心神不寧,言語錯亂,啼笑無常,夜不能安。


時發狂叫,忽棄衣登高,或揚手擲足,不能制止,延余往診。


患者經余婉言勸導後,勉能合作,診其脈,弦滑而數,舌苔黃膩,邊尖俱紅。


此乃陰虛肝膽氣鬱,痰邪蒙閉心胞,並挾風熱之邪,上擾清空,遂致神明錯亂不安,症屬癲狂。


擬方試服,防生變端。


處方:細枳實6克(炒沖) 醋法夏9克 淨竹茹6克 廣陳皮6克醋鬱金9克 廣梔仁4.5克 淡豆豉4.53g 石菖蒲4.5克醋煆雲母石9克朱衣茯神15克 甘草梢3克 牛黃9克(分次調服) 二診:上方進二劑,患者狂象略趨平定。


但仍胡言亂語,不避親疏,有時嚼舌口衄,有時抓手出血。


痰凝氣逆,小便短赤,大便燥結。


夜間仍煩亂不安。


診脈弦滑稍平,舌苔黃膩較退,邊尖仍紅。


此心膽胞絡痰熱未清,為求轉機,續用下方:細枳實6克(炒沖) 醋煆青礞石9克 醋法夏9克 廣桔絡6克代赭石9克朱茯神15克淨竹茹6克石菖蒲4.5克醋鬱金9克甘草梢3克大秦艽9克牛黃清心丸1丸(分次調服) 琥珀末3克(分次詞服) 三診:上方進三帖後,心神漸寧,狂妄已減,口吐痰沫甚多。


大便通暢,小便量增,顏色轉清。


夜能入睡二、三小時,尚多夢語。


自覺頭眩身困,肢酸無力,能略進飲食。


診脈弦滑漸平,舌赤轉淡,苔薄。


此風熱痰邪外出,勢趨好轉。


續宜養心安神,清熱化痰,開鬱利氣為治。


棗仁15克(沖) 茯神15克 炒知母6克 川芎片6克 炒枳殼6克 醋鬱金9克(沖) 朱寸冬9克 醋法夏9克 生甘草3克 淨竹茹6克 蛇膽陳皮末2支(分次調服) 琥珀末3克(分次調服) 四診:服上方三劑後,神識清楚安定,二便正常。


思飲食,身軟無力。


時出虛汗,仍多夢易醒。


脈轉緩弱,舌淡潤。


此風熱痰邪俱化,病退陰虛,心神不足,以下方調理。

 

乾地黃12克 白玄參9克大寸冬9克茯神15克棗仁15克五味子3克生龍齒12克 廣木香2.4克 炙遠志6克 炙甘草3克 小紅棗9枚 蓮子15克去心。


【按】此案拳由陰虛痰凝之體,復受激怒,發為狂症,內經云:「衣被不斂,語言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難經云:「重陰者癲,重陽者狂。」


初以溫膽湯加梔、豉、菖蒲、牛黃等除風滌痰,清心利竅。


繼加礞石、赭石、秦艽、珀末及牛黃清心丸等品,藥後二便通暢,風熱痰邪外出,神識清蘇。


病除正虛,則以酸棗仁湯及地黃、元麥、龍齒、遠志等逐次安神定志,育陰潛陽,調和氣血。


療程始終貫以邪氣盛則實——當瀉;精氣奪則虛——當補之理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10:41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閉經癲狂(精神分裂症)


司××,女,二十四歲,已婚,工人。


1972年2月。


初診:平素急躁易怒,嗜食辛辣,係肝鬱脾弱之體。


年來經候失調,前後愆期。


又因工作繁忙,連遭意外刺激,


自去年秋月起,月經即閉止不通。


日間勉可工作,入夜煩躁不安,有時竟徹夜不眠,心神恍惚,漸至悲傷哭泣,憂鬱多疑。


原單位醫院曾給予鎮靜藥物治療,效果不顯明,乃由家屬扶送我院門診。


其時患者語言錯亂,口中詈罵,身體搖晃,坐立不安。


脈象沉弦中兼見滯澀,舌絳尖赤,苔薄黃。


症屬閉經日久,情志怫鬱,心膽受邪,神明錯亂。


治宜疏肝活血、清心益脾。


處方:全當歸15克川芎6克茯神15克 川鬱金6克(沖) 炒云連3克 炙香附6克 粉丹皮4.5克 炒柴胡6克 紫丹參9克 生甘草3克 白檀香6克 建蓮子12克 牛黃清心丸1丸(水化開,分次兌入藥內。)


 二診:上方服二劑後,患者晚間能靜臥二、三個小時,醒後仍煩躁不安。


心情急躁略見平定,言語錯亂稍減。


已有饑餓感,但食量仍少。


此肝鬱浙舒,心脾較調,浮火稍平。


脈現弦滯,舌仍絳紅。


續用下方:當歸15克 川芎6克 茯神15克 醋鬱金6克(沖) 炙香附6克粉丹皮6克紫丹參9克炒續斷9克玄胡索9克 (沖) 石菖蒲3克 生甘草3克 淨竹茹6克 牛黃清心丸1丸三診:連用上方五劑後,煩亂漸減,入夜能熟睡五、六小時,醒後語言清晰。


其形體消瘦,飲食尚少,時感腹脹痛,腰酸楚。


此心膽伏熱將盡,肝鬱脾弱,經脈未調,氣不行血,脈仍弦滯,舌紅苔薄。


再擬下方:當歸15克川芎6克茯神15克 粉丹皮6克 紫丹參9克鬱金9克炙香附6克桃仁6克藏紅花4.5克淨竹茹6克建蓮子15克四診:上方服五劑,腰痛腹脹有加,繼則月經來潮,色紫黑,量少有塊,乃經閉日久,血瘀氣滯。


爾後煩躁諸症均消,食增,眠安,脈轉平和,舌紅苔潤。


再擬理氣活血,滋養肝脾。


處方:楚薄荷4.5克 炒柴胡6克 當歸12克 炒杭芍9克 川芎6克 棗仁15克 茯神15克 紫丹參9克 炙香附6克西砂仁6克 炒續斷9克 桑寄生12克生甘草3克建蓮子15克三月後隨訪,月經正常,諸症全愈。


【按】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


本案先是經候愆期失調,後來又連遭怫惋,致經閉日久,心膽受邪,神明錯亂。


治則首重舒解清化,繼則續以澄清心膽。


三診兼予行破,最後轉重舒調滋養,理法靈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12:4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不寐

 

外賓某,男,四十歲。


1964年3月。


初診:久患失眠之疾,每日午睡及夜間,必服用安眠藥方能勉強入睡,然睡而不熟,多夢易醒,甚或徹夜難眠。


入睡前又必咯出多量黃白濃痰,而後胸膈舒暢,始能入睡。


日常有乏力、氣短、自汗、頭昏、心煩、口苦或口淡、手足心熱、尿頻等症。


適度假來昆,邀余會診。


診脈細弦,舌紅,苔白膩。此係脾虛濕邪不化,痰熱內蘊,心膽受擾。《內經》云:「陽氣不得入於陰故目不瞑」。


法當祛痰除濕,濾膽清熱,養心安神。


宜日午進溫膽滌痰之劑,夜服養心安神之方,標本並治,俾陰陽交合,自能安臥入寐。


處方:一方: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細枳實3克(炒沖) 廣化紅6克生甘草3克竹茹6克川貝母6克(沖)光杏仁9竟瓜萎殼1個(碎) 二方:棗仁15克 茯神15克 川芎6克 炒知母4.5克 柏子仁9克 炙遠志6克 法半夏9克 廣桔絡9克 浮小麥16克 小紅棗11~/-淨杷葉3片夜交藤1 5克生甘草3克以上二方日、夜服用一周後,患者咯出大量痰濁,漸感神清氣爽,胸膈舒暢,睡前已不吐痰。


減少或停用安眠藥亦能入睡,夢境減少,自汗、頭昏諸症漸失。


脈象調和,舌紅,苔薄自。


此痰熱、濕邪滌後,心膽安寧。


續以第二方加減調治,諸症痊癒。


處方:棗仁15克(沖)茯神15克川芎6克炒知母6克夜交藤15克廣桔絡9克荷葉頂3個炙遠志6克浮小麥15克炙甘草3克小棗11枚【按】日午進溫膽滌痰之加味溫膽湯,滌痰化濁,以升清陽,夜服安神寧心之加味酸棗仁湯,以(氵必/皿)真陰。


氣機調暢,陰陽交合,即能安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14:37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關格


郭××,女,三十五歲,幹部。


1971年7月於某醫院會診:患者自述患胃疾十余年,每年發作二、三次,無出血史。


此次發病半月,先是胸膈胃脘部作脹悶,不思飲食,繼則出現呃逆、吞酸、暖氣、吞咽不靈,覺食道部如有物梗阻作痛。


大便十余日未行,小便短少,睡臥不寧,面色萎黃,日愈消瘦。


某醫院檢查診斷:懷疑食道中有異物。脈象兩關弦細、寸口微浮,舌苔薄膩。


前代醫家謂;「二便不出謂之關,飲食不下謂之格。」


患者二症俱見,是屬「關格」之症。


治則寬中理氣,降逆、疏利,兼以滋潤通導。


處方:公丁香4.5克(沖) 柿蒂4.5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波蔻6克 藿香梗4.5克 佩蘭葉4.5克 炒枳殼6克 茯苓15克 代赭石9克 伏龍肝30克(燒紅淬水煨藥) 每服調兌生蜂蜜二匙、牛奶一匙為引。


二診:服上方三劑後,覺胸膈漸舒,悶脹、呃逆、吞酸、暖氣均顯著輕減。


大便一次、量少、如羊糞,小便次數稍增,量仍少。


能進少許稀粥,喉中梗痛略減,吞咽仍難,精神倦怠,四肢乏力,脈舌如前。


治則仍守原意。


處方:公丁香4。5克柿蒂4.5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老蘇梗9克藿香梗6克廣台烏9克 代赭石9克炒枳殼9克小紅棗11枚每服用生蜂蜜二匙、牛奶一匙為引。


三診:上方連服三劑後,患者胸膈舒暢,吞咽順利,喉中梗痛消失,能進麵條、饅頭等食物。


大便暢行,小便量增。


睡臥安寧,余症皆除。


脈細弱和緩,舌紅苔潤。


病漸愈,續用舒肝調胃,理氣寬胸健脾。處方:太子參9克 法半夏9克 廣陳皮6克 廣木香3克 西砂仁6克 炒杭芍9克 茯苓15克 生薑2片 甘草3克 小棗n枚 秫米15克上方服二劑,病癒出院。


囑往後服用香砂六君丸鞏固。


【按】經云:「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病因和機理,究屬寒熱不清,濕痰不化,肝胃逆氣,結於咽膈,人迎部;


由是出納、升降失司,運化、傳導失職,氣血失養,津液難滋。


本例治以芳香通利,寬中降逆,兼佐滋潤,因勢利導,取效順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15:45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寒霍亂


蘇××,女,五十二歲,昆明市郊區。


1941年夏。


初診:因於田間勞動至午,暑熱醋什,渴飲溝水數捧,旋覺腹中雷鳴絞痛,吐瀉交作。


余時因抗日期間,疏散在鄉,患者家屬延往救治。


症見神識昏蒙,面青唇紺,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診脈濡微沉細,舌淡白。


余謂此寒霍亂也,卒中陰寒,脾陽大傷,脫變之勢甚危!


急擬下方挽救:黨參15克 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炒蒼朮12克茯苓15克合香4.5克 西砂仁9克(沖) 公丁香3克(沖) 上肉桂 6克(沖)(泡水兌服) 煆龍骨12克 炙吳萸4.5克 灶心土 1塊(燒紅淬水煎藥) 二診:上方急煎後,頻頻灌服,晝夜盡劑。


翌日,神識漸蘇。


厥回、汗收、吐瀉輕減。


面仍蒼白,尚呃逆,腹鳴。


詠象漸起,舌轉淡紅。


此陽回中虛,胃滯氣逆。


擬方續以溫運:黨參15克 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炒蒼朮9克 茯苓15克西砂仁6克法半夏9克 上肉桂6克(泡水兌服) 丁公香3克(沖) 乾薑9克 秫米IS)Z 陳米15克 小棗10枚三診:上方服後,胃氣漸復,思飲食,並能起坐,脈弱緩,舌粉潤。


脫危之象已解,現正虛體弱。


當溫調兼補,數劑而安。


處方:黨參15克 白朮12克 乾薑9克 西砂仁9克 上肉桂6克 (沖) (泡水兌服) 附片30克(開水先煨透) 甘草3克 大棗3枚 炒玉米、老米各12克按語見下案「熱霍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18:29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熱霍亂

 

張××,男,三十四歲,昆明市郊區。


1941年夏。


初診:天暑勞累,坐臥濕地,咨啖冷物。


後即心煩,頭暈,吐瀉暴作,晝夜數十次。


而口唇乾燥,煩熱,溺短,自汗不止,胸中揮霍撩亂。


症見思者面赤煩亂,脈象浮滑且數,舌紅、苔黃。


急索冷飲,嘔瀉仍頻。


此熱霍亂也,是傷於暑濕,而心膽火灼,故清濁相干,氣機逆亂。


與前案病同症異。


治宜清暑利濕,芳香化濁。


處方:香薷6克 藿香6克 生扁豆12克(沖) 茯苓12克益元散12克 波蔻9克(沖) 炒穀、麥芽各9克 秫米30克淡竹葉9克燒雞金2個二診:服上方後,面赤、煩渴、汗出均減。


發熱較退,嘔瀉止半。


納呆食少,胸悶腹鳴,小便稍清。


脈象滑數,舌苔黃膩。


此暑熱較解,氣化調順。


續擬芳香清化:藿香6克 粉葛9克 醋法半夏9克益元散12克茯神15克豬苓片9克 波蔻9克(沖) 佩蘭葉9克 秫米30克 燒雞金2個車前仁6克淨竹茹9克三診:汗、渴,煩、熱、嘔、瀉等症均減。


脈滑,舌膩微黃。


症得藥力已效,再以清化。


處方:藿香6克 醋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豬苓片9克 波蔻 6克(沖) 炒扁豆15克(沖) 廣陳皮6克 車前子6E 秫米15克 竹茹6克 燒雞金2個 炒枳殼6克四診:上方服二劑 諸症漸熄,思飲食,神疲乏力。


脈滑緩,舌微黃。


吐瀉既多,中氣未復。


為擬健運調理、滋養之劑而痊。


處方:白朮12克茯苓15克豬苓片9克 澤瀉6克 炒扁豆15克蘇條參15克 寸冬9克 波蔻6克(沖) 廣陳皮6克 甘草3克 炒玉米、老米各12克【按】霍亂一症,對我國人民之危害,自古而然。


歷代醫家,紛述治驗。


迄至新中國成立,醫療衛生條件改善,斯疾極少流行。


本書二例發生於1941年,當時昆明地方霍亂大流行,死者甚眾。


上述兩例皆屬霍亂,但病同症異,一寒一熱。前者為寒霍亂因脾陽大傷,元氣欲脫,所以採用回陽救厥;


後者為熱霍亂,因肝膽火灼,氣化逆亂,所以採用芳香化濁等法。


兩例並皆獲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2:20:00 | 只看該作者

姚貞白醫案●內科●腸癰便血


石××,男,六十三歲,住昆明市。


1962年8月。


初診:自訴素嗜煙酒辛辣厚膩,大便下血廿余年,時作時止。


近來因飲酒過多,便血大作,每日七、八次,或於便前流血,或無便而盡為鮮血,少腹部隱隱作痛。


頭暈心慌,面色萎黃微浮,自汗,食納日減。


夜臥不安,多夢,精神倦怠,病發月余,已用各種止血劑均無效應。


脈象細數而芤,舌質紅,苔淡黃膩。


《金匱要略》謂:「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此皆由於素嗜煙酒辛辣等物,腸腑濕熱積滯甚重之故。


治宜首重清化濕熱,活血止血。


處方:赤小飯豆18克(沖) 土炒全川當歸15克炒赤白芍藥各9克浙貝母9克(沖) 吳白芷9克乾地黃15克金銀花炭9克藕節炒炭9克 粉丹皮6克炒地榆炭9克炒黃芩炭6克二診:上方眼三劑後,便血漸少,頭暈心慌自汗均減。


但每日仍有五、六次先血後便,少腹部時感疼痛。夜臥較寧,食納稍增,面色尚萎黃。


舌上黃苔退薄,診脈芤象己減,而仍沉數。


此因濕熱未淨,血不歸經,再以止血育陰,清化濕熱治之。


擬方:東阿膠15克(烊化分次調服) 炒云連3克 沖飯豆15克 當歸15克 炒赤白芍各9克槐花6克炒地榆9克炒枯芩6克茯神12克 金銀花炭15克 乾地黃15克三診:上方連服五劑後,大便日二、三行,僅偶有少量鮮血,少腹疼痛漸漸消失。


面黃瘦,已不浮。


食納日增,夜可安臥。


脈沉弦,舌淡苔薄。


症屬失血過多,陰虛氣弱,肝脾失調,宜滋陰固氣養血,賡續調治。


處方:東阿膠15克(烊化分次調服) 乾地黃12克 當歸15克 炒白芍12克 茯神15克 蘇條參9克 赤小豆12克(沖) 炒槐花6克炒枯芩4.5克生甘草3克炒苡仁12克廣木香1.5克囑戒煙酒辛辣。


【按】金匱要略指出:「先便後血為遠血」似屬於胃及十二直腸潰瘍出血一類病症。


「先血後便為近血」是直腸肛門癰瘍破潰出血。


此例患者,因濕熱鬱結而發生「近血」,治療即遵金匱:用赤小豆散靈活化裁,止血活血,清化濕熱。


後又養陰,健脾調肝,滋益氣血。


李時珍:「赤小豆除寒熱癰腫,排膿散血,解酒毒,治腫消脹,下利腸澼……。」


確具一定療效。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患者能夠遵照醫囑,力戒煙酒及辛辣厚味,杜絕致病原因,故能獲徹底治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08 , Processed in 0.42575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