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濟陰綱目(1)】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4:52:4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九●第十一章,胎前門(下)●第二十七節,鬼胎

 

大全云:夫人臟腑調和,則血氣充實,風邪鬼魅,不能干之,若榮衛虛損,則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人於臟l,狀如懷娠,故曰:鬼胎也。


薛氏曰:前證因七情相干,脾肺虧損,氣血虛弱,行失常道,衝任乖違而致之者,乃元氣不足,病氣有餘也。


若見經候不調,就行調補,庶免此證,治法以補元氣為主,而佐以雄黃丸之類行散之。


若脾經鬱結氣逆者,用加味歸脾湯調補之。


若脾虛血不足者,用六君芎歸培養之。


肝火血耗者,用加味逍遙散滋抑之。


肝脾鬱怒者,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兼服。


腎肝虛弱者,用六味地黃丸。


(驗案)一婦人經閉八月,肚腹漸大,面色或青或黃,用胎證之藥不應。


余診視之曰:面青脈濇寒熱往來,肝經血病也。


面黃腹大,少食體倦,脾經血病也。


此鬱怒傷脾肝之證,非胎也,不信,仍用治胎散之類不驗,余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各二十餘劑,諸證稍愈,彼欲速效,遂服通經丸一服,下血昏憒,自汗惡寒,手足俱冷,嘔吐不食,余用人參炮薑二劑漸愈。


(方劑){下三方皆治諸蟲怪疾之假氣血而成形者,又何獨論鬼胎之有。}


斬鬼丹,治鬼胎,如抱一甕。


吳茱萸,川烏一方作川芎,秦艽,柴胡,白殭蠶,巴戟,巴豆不去油,芫花醋煮各二兩右為未,煉蟹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蜜酒送下,即出惡物而愈。


輕者,去芫花巴豆巴戟。


斑玄丸,治鬼胎惑於妖魅,狀如癥瘕,一切氣血痛亦效。


{斑蝥宜慎用。}


班螫〔去頭足翅炒〕,玄胡索〔炒各三錢〕,右為末,糊丸,酒下,或為末,以溫酒調下半錢,以胎下為度。


雄黃丸,治鬼胎瘀血腹痛。


{雖曰:有故無殞,然大毒之藥亦須慎也。}


雄黃〔細研〕,鬼臼〔去毛〕,莽草,丹砂〔細研〕,巴豆〔去油〕,獺肝〔炙黃各半兩〕,蜥蜴〔一枚炙黃〕,蜈蚣〔一條炙黃〕,右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溫酒下,日兩服,後當利,如不利,加至三丸,初下清水,次下蟲如馬尾狀無數,病極者,下蛇蟲或如蝦蟆卵雞子,或如白膏,或如豆汁,其病即除。


枳實檳榔丸,治妊娠癥瘕癖塊,及二者疑似之間,久服安養胎氣,消散癥瘕,兼寬膈進食。


{此方甚平,何以能治癥瘕痞塊惟疑似者,庶乎可。}


枳實,檳榔,黃連,黃柏,黃芩,當歸,阿膠〔炒成珠〕,木香〔各半兩〕,右為末,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不計時,日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4:55:3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一節,論臨產調理法


大全云:凡妊娠至臨月,當安神定慮,時常步履,不可多睡飽食,過飲酒醴雜藥,宜先貼產圖,依位密舖床帳,預請絕練穩婆,備辦湯藥器物,欲產時,不可多人喧鬨愴惶,但用老婦二人扶行,及泙憑物站立,若見漿水,腰腹痛甚,是胎離其經,令產母仰臥,令兒轉身;


若兒頭向產門,方可用藥催生坐草;


若心煩,用水調服白蜜一匙。


覺飢喫糜粥少許勿令飢渴,恐乏其力,不可強服催藥,早於坐草,之。


{原有產圖此不載錄亦祝由法也。}


{催生藥切不可早,若兒未轉身宜以補血為主,而寬氣佐之。}


薜氏曰:欲產之時,覺腹內轉動,即當正身仰臥,待兒轉身向下時,作痛,試捏產母手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方與臨盆,即產矣。


若初覺不仰臥,以待轉胞,{中指屬心胞絡也。}


或末產而水頻下,此胞衣已破,血水先乾,必有逆生難產之患。


若胎衣破,而不得分娩者,保生無憂散,以固其血,自然生悹,如血已耗損,用八珍湯料一斤,益母草半斤,水數十碗煎熟,不時飲之,亦有得生者。


凡孕婦只腹痛,末產也,若連腰痛甚者,將產也,蓋腎候於腰,胞檕於腎故也。


凡孕家宜預請有仁心知事穩婆,當以恩結其心,先與說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末產;


或遇雙胎,只說胎衣末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余家親驗之。


大抵難產多患於鬱悶安佚富貴之家,治法雖云:胎前清氣,產後補血,不可專執,若脾胃不實,氣血不充,宜預調補,不然臨產必有患難。


{固血之說宜玩,八珍益母配法服法俱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4:56:3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二節,論臨產催生法

 

大全云:大凡生產,自有時候,末見時候,切不可強服催生滑胎等藥,或勢不得已則服之。


又云:切不可坐早;及令穩婆亂動手。


〔凡催生藥必候腰痛甚,胎轉向下,漿水破,方可服。〕


大法滑以流通澀滯,若以驅逐閉塞,香以開竅逐血,氣滯者行氣,胞漿先破,疾困者固血。


{固血如閘水於舟最穩當。}


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劫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4:57:22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三節,論難產由於安佚氣滯


大全云: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財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於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


或為交合,使綪血聚於胞中,皆致產難。


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穩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乾,兒難轉身,亦難生矣。


凡產直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暈溢,當飲清水解之。


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血暈血溢以水解之在暑月尤宜餘月亦無害惟少與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4:58:14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四節,諭難產由於氣虛不運


丹溪曰:世之難產者,往往見於鬱悶安佚之人,富貴奉養之家,若貧賤辛苦者,無有也,古方書止有瘦胎飲一論,而其方為湖陽公主作也,實非極至之言,何也?


見有用此方者,其難自若。


予表妹苦於難產,後遇胎孕,則觸而去之,予甚憫焉,祝其形肥.勤於針黹,尋思旬日,忽自悟曰:此正與湖陽公主相反,彼奉養之人,其氣必實,耗其氣,使平和,故易產。


今形肥,如其氣虛,久坐知其不運,必氣愈弱,兒在胞胎,用母氣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矣。


令其有孕至六七個月來告,遂以大全方紫蘇飲,加補氣藥,與數十帖,因得兒而甚快,後遂以此方隨母形色性稟,參時令加減與之,無不應者,因名其方曰:達生散。


{主紫蘇飲最穩當可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4:58:54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五節,論難產由於血滯血乾


郭稽中曰:產難者,因兒轉身,將兒枕血塊破碎,與胞中敗血壅滯兒身,不能便利,是以難產,急服勝金散消其血,使兒自易生。


陳無擇云:多因兒未轉順,坐草太早,或努力太過,以致胞衣破而血水乾,產路澀而兒難下,宜先服催生如神散,以固其血,設或逆生橫產,當用前法針剌之。


大全云:治胞漿先破,惡水來多,胎乾不得下,須先與四扐湯,補養血氣,次煎濃蔥湯,放冷,令穩婆洗產戶,須是款曲洗,令氣上下通暢,更用酥油滑石末塗產口裏,次服神妙乳硃丹,或葵子如聖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5:06:2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六節,楊子建十產論

 

一曰:正產者:婦人懷胎十月滿足,忽腰腹作陣疼痡相似,胎氣頓陷,至於臍腹痛極,乃至腰間重痛,榖道艇拼,繼之漿破血出,兒自遂生。


二曰:傷產者;蓋因人之生,陰注陽定,各有時日,不可改易,今有未產一月已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


但一切產母,末有正產之候,即不可令人抱腰,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蓋欲產之婦,臍腹疼痛,{緊抱則兒不能轉身故不可。}


兒身未順收生之婦卻教產母虛亂用力,兒身纔方轉動,卻被產母用力一逼,使兒錯路,忽橫忽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用力末當之所致也。


凡產母用力,須待兒子順身,臨逼門戶,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方是產母之用力當也。


若末有正產之候,而用力傷早,并妄服藥餌,令兒下生,譬如揠苖助長,無益而有害矣。


{此學養子法可於平日令兒女子熟聞之。}


三曰:催產者:言掃人欲產,漿破血下,臍腹作陣疼痛,極甚,腰重,榖道挺迸,已見是正產之候,但兒卻末生,即可服藥以催之;


或有經及數日,產母困苦,已分明見得是正產之候,但兒子難生,亦可服藥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得下生。


{補正氣確是良工有用人參五錢催生最妙。}


四曰:凍產者:冬月天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以致兒子不能生下,此害最深。


若冬月產者,下部不可脫去綿衣,并不可坐臥寒處,當滿房著火,常有煖氣,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常煖,血得熱則流散,使兒易生。


五曰:熱產者;盛夏之月,產婦要溫涼得所,不可恣意取涼,傷損胎氣,亦不可人多,熱氣逼襲塵母,使產母血沸,而有發熱頭疼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


{如見此症可用涼水益元催之。}


六曰:橫產者:兒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產母未當用力而用之過也,兒身未順,用力一逼,遂至身橫,不能生下,當令產母安然仰臥,後令看生之人,先推其手令入,直上漸漸逼身,以中指摩其肩,推上而正之,或以指攀其耳而正之,須是產母仰臥,然後推兒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煎催生藥一盞吃了,方可用力,令兒下生。


七曰:倒產者;產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子不能迥轉,便直下先露其足,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不可令產母用分毫力,亦不得驚恐,使兒自順。


{母氣弱而倒產者當服補劑若用力早者又當別論。}


八曰:偏產者:兒身未正,產矷用力一逼,至今兒頭偏在左腿,或偏在右腿,故頭雖露,偏在一畔,不能生下。


當令產母仰臥,次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令兒頭頂端正,然後令產母用力一送,即便生下,若是小兒頭後骨偏在榖道,只露其額,當令看生之人,以綿衣炙溫裹手,於穀道外方,輕輕推兒頭正,便令產母用力,送兒生也。


{立頂三法。}


九曰:礙產者:兒身已順,而露正頂,不能生下,蓋因兒身回轉,肚帶攀其肩,以此露正頂而不能生。


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輕推兒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使兒生下。


十曰:坐產者:兒將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於高處繫一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今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


十一曰:盤腸產者:臨產母腸先出,然後兒生,趙都運恭人,每產則大腸先出,然後產子,產後其腸不收,甚以為苦,醫不能療,偶在建昌,得坐婆一法而收之,其法以醋半盞,新汲水七分調停,噀產母面,每噀一縮,三噀盡收,此良法也。


{收腸法妙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5:08:5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七節,產難治驗


淳于意治菑州王美人懷子而不乳,召于意往,飲以莨磹葯一撮,以酒飲之,旋乳意復診其脈,而脈躁,躁者,有餘病,即飲以消石一劑,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


{不乳不產也莨藹是迷藥,其根惡毒考之本草並無催生語,然是毒藥亦或感其毒氣,而胎下也。}


滑伯仁治一婦難產,七日而不乳,且食甚少,伯仁視之,以涼粥一盂,搗楓葉煎湯調啖之,旋乳或藉其理,滑曰:此婦食甚少,末有無榖氣而生者,夫楓葉先生先落,後生後落,故以作湯飲也。


{粥用涼者以其煩也,又涼則性降。}


{本草楓葉亦能催生,今村婦亦每用之,臨月洗浴第不知胃氣不足者亦可用否耳。}


龐安常治一婦,產七日而子不下,百治不效,龐視之,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拊摩,.孕者覺腸胃微痛,眒吟間,生一男,其家驚喜,而不知所以。


龐曰:兒已出胞,但一手誤執母腸不能脫,非符藥所能為,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鍼其虎囗,痛即縮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取兒視之,右手虎口,鍼痕存焉。


{法術神奇罕聞見耳。}


一婦累日產不下,服催生藥不效,龐曰:此苾坐草太早,心下懷懼,氣結而不行,非不順也。


素問曰:「恐則氣下」蓋恐則精神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乃不行矣,以紫蘇飲一服,便產,及治婦人子懸證。


〔紫蘇飲見胎前脹滿〕。


吳茭山治一婦產難,三日不下,服破血行經之藥俱罔效,吳因製一方,以車前子為君,冬葵子為臣,白芷枳殼為佐使,已服午產,眾醫異之。


吳曰:本草謂催生以此為君,毛詩採芣苡以防產難是也。{芣苡即車前或用草亦可性最溫利故君之。}


劉復真遇府判女產不利,已歛,劉取紅花濃煎,扶女于凳上,以綿帛蘸湯菴之,連以澆帛上,以器盛水,又煖又淋,久而甦醒,遂生男子。


蓋遇嚴冬血冷,凝滯不行,溫即產,見亦神矣。


一醫宿客店,值店婦產數日不下,下體已冷,無藥甚窘,以椒橙茱萸等煎湯,可下手,則和臍腹產門處,皆淋洗之,氣溫血行遂產。{凍產治驗法奇而正妙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 15:10: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2-3 00:55 編輯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八節,論交骨不開


薜氏曰: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由元氣素弱,胎前失於調攝,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也。


交骨不開,陰氣虛也,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


產門不閉,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


(驗案)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歲汝媯繼室,妊娠,慮其產難,索加味芎歸湯四帖備用,至期果產門不開,止服一帖,頓然分娩。


上舍費懷德之室,產門不開,兩日末生,服前藥一劑即時而產,上舍傳此方,用之者無有不驗。


一婦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產門不開,與前湯一劑,又以無憂散斤許煎熟,時時飲之,以助其血而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00:57:3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九節,論胎死腹中

 

準繩云:產難子死腹中者,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致令產難。


胞漿已破,無血養胎,枯涸而死故也,須驗產母舌。


若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


大法寒者,熱以行之:


熱者,涼以行之;


燥者,滑以潤之:危急者,毒藥下之。


(驗案)一穩婆之女,勤苦負重,妊娠腹中陰冷重墜,囗中甚穢,余意其胎必死,令視其舌,果青黑,與朴硝半兩許服之,隨下穢水而愈。


{其有用攻擊之藥而無益者以產母之本氣竭而神不使也宜補之。}


一掃胎死,服朴硝而下穢水,肢體倦怠,氣息奄奄用四君為主,佐以四物薑桂調補而愈。


{愚意虛刻者朴硝同補劑下之何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00:58:4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十節,臨產脈法〔附驗看生死法


脈經云:懷妊六七月,脈實大牢強弦緊者生,沉細者死。


脈勻細易產,大浮緩氣散難產。


脈訣云: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朝日午定知生。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上泠子當死,腹中須遺母歸冥,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總教拼,面青舌赤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02:06:2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第十二章,臨產門●第十一節,臨產門彙方


(臨月束胎)束胎丸胎瘦易生,服至產則已。


白朮,枳殼〔去穰麩炒各等分〕。


右為末,燒飯丸如桐子大,入月,一日食前服三五十丸,溫水下。


{燒飯用荷葉煎湯更妙。}


達生散孕至八九個月內,服十數帖,甚好,易產。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紫蘇莖葉〔各五分〕,歸身尾,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炙一錢〕,甘草〔炙二錢〕。


{加法俱妙甚。}


右切作一服,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稍,見食少胎瘦者不須用〕,水煎服。


或加枳殼砂仁。


春加川芎。


夏加黃芩。


秋加澤瀉。


冬加砂仁。


氣虛倍參朮。


氣實加香附陳皮。


血虛加當歸地黃。


形實倍紫蘇。


性急多怒,加黃連柴胡。


熱甚加黃芩。


濕痰加滑石半夏食積加山查。


食後易飢,倍黃楊腦。


腹痛加木香官桂。


又方,第九個月服。


酒芩〔酒炒一兩,虛弱人不宜涼藥者減半〕,白朮〔一兩〕,枳殼〔麩炒〕,滑石〔各七錢半,臨月十日前用,小便多者,減此一味〕。


右為未,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熱湯下。


氣實人宜服,多則恐損元氣。


{即束胎丸變法也若氣血不足者當再酌之。}


滑胎枳殼散,妊孕七八個月,常宜服,滑胎易產,湖陽公主每產累日不下,南山道人進此方。


{此方為安逸氣旺者設。}


商州枳殼〔麩炒二兩〕,粉甘草〔炙一兩〕,右為細末,短服三錢,百沸湯點服,日三服。


溫隱居加當歸廣木香各等分。


許學士云:枳殼性苦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胎痛之疾,以地黃當歸蜜丸,佐之可也,名內補丸,蓋枳殼按破氣有餘,而內補汍補血不足也。


{兩方兼服固妙然與氣虛者非宜。}


內補丸治妊娠衝任脈虛,補血安胎,與枳殼散間服。


熟地黃〔二兩〕,當歸〔一兩微炒〕,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或滾湯下。


張氏方治妊娠胎肥壅隘,動止艱辛,臨月服之,縮胎易產,兼治腸中諸疾,下氣寬膈。


{氣實者宜之。}


枳殼五兩,甘草一兩半,香附子三兩炒去毛。


右為末,薑湯點服,如丈夫婦人,冷氣攻剌脅肋疼痛者,用蔥白三寸同煎服。


婦人脾寒,血氣成塊作刺,熱酒調服。


大小便不通,白牽牛湯調服。


{牽牛太峻恐非胎產所宜。}


保生無憂散治妊娠身居安逸,口厭甘肥,憂樂不常,食物不節,致胞胎肥厚,根蒂堅牢,或瘦人血少胎弱,臨蓐難產,入月服之,則易生也。


當歸,川芎,白芍藥,枳殼麩炒,木香,甘草炙一錢半,乳香另研,血餘燒存性另研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煎,入乳香血餘和勻,不拘時服。


神寢丸,瘦胎滑利易產,臨入月服之神劾。


{惟宜氣盛者故臨月可服。}


通明乳香〔半兩另研〕,枳殼〔麩炒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難產催生)三合濟生湯,以枳殼芎歸達生三方,抽其精粹而成合此湯,治臨產艱難,雖一二日不下者,服此自然轉動下生。


當歸〔三錢〕,川芎,枳殼〔麩炒各二錢〕,香附子〔炒〕,大腹皮〔薑汁洗各一錢半〕,蘇葉〔八分〕,粉草〔七分〕。


右用水煎,待腰腹痛甚,服之即產,一方加白芷一錢。


{加白芷行血海之氣也。}


佛手散〔即芎歸湯〕,治妊娠因事仆跌,子死腹中,惡露妄行,疼痛不已,口禁欲絕,用此藥探之。


若子死腹中,立便逐下,若腹痛隨止,子母俱安,又治臨產艱難,胞衣不下,及產後血暈,不省人事,狀如中風,血崩惡露不止,腹中血刺疔痛,血滯浮腫,血入心經,語言顛倒,如見鬼神,血風相搏,身熱頭痛,或似瘧非瘧,一切胎前產後,危急狼狽垂死等證,並皆治之。


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當歸〔酒洗去慮一兩〕,川芎〔七錢一方各等分〕。


{投酒之法更妙然看緩急用。}


右細剉,分作四服,每服先用水一盞,煎將乾,投酒一盞半,煎五七沸,溫服,如口禁;斡開灌之,如人行五里許,再灌一服,盡此四服,便立產,神驗。如產難倒橫,子死腹中,先用黑豆炒熟,入白水童便各一盡,用藥四錢煎服。


如胞產五七日不下,垂死,及矮石女子,交骨不開者,加龜板,并生肓過婦人頭髮燒灰為末,每三錢,酒調服。


{立齋以交骨不開為陰氣虛龜為至陰皮則交錯相解故用之。}


來甦散,治臨產用力太過,氣脈衰微,精神困倦,頭眩目暈,口噤面青髮直,不省人事木香神麴陳皮去白麥蘗炒黃苠阿膠珠白芍藥苧根甘草各三錢。


{症亦危矣而不用人參當歸等藥,且以神麴麥芽陳皮苧根者何,蓋用力太過則胃氣乏矣,故亟佐之救其胃氣又一活法也。}


糯米〔一合半〕,生薑〔切碎炒黑一錢〕。


右剉細,水煎,挖口灌之,連進為妙。


黑神散〔一名催生如神散〕,治橫生逆產,其功甚大,並治胎前產後虛損,月水不止,崩漏等證。


百草霜,白芷〔不見火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湯調下,或童便酒煎進二服,然血得黑則止,此藥大能固血,又免血涸甚妙。


一方加白滑石煎芎歸揚調下。


催生立應散,治難產及橫生逆產。


車前子,當歸〔各一兩〕,冬葵子,白芷〔各三錢〕,牛膝,大腹皮,枳殼,川芎〔各二錢〕,白芍藥〔一錢〕。


右剉,水煎,入酒少許服,立產。


榆白皮散,治妊娠滑胎易生。


榆白皮,甘草〔各二兩〕,葵子〔一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一方單用榆白皮焙乾為末,臨月,日三,服方寸匕,令產極易。


如聖散,專治孕婦難產。


紫蘇葉,當歸〔各等分〕。


右?咀,每服三五錢,用長流水煎服,無長流水,以水順攪動煎。


催生散,治難產,并胞衣不下。


白芷,滑石,伏龍肝,百草〔各一錢〕,甘草〔五分〕。


右為細末,用芎歸湯入酒童便各少許,調服二次,立效。


催生飲,治臨產生育艱難。


當歸,川芎,大腹皮〔炒〕,枳殼〔洗麩〕,白芷〔各等分〕。


右剉,水煎溫服。


一方無大腹皮,有益母草火麻仁。


催生湯,候產母腹痛腰痛,見胞漿水下方服。


{此以破血為主血實氣盛者宜之若今人不辨氣血虛實一概混用可笑。}


桃仁〔炒去皮〕,赤芍藥,牡丹皮,官桂,白茯苓〔去皮各一錢〕。


右剉一劑。


水煎熱服。


活水無憂散,專治十月已滿,多因恣情,及多喫熱毒之物,瘀血相搏,臨產橫逆之厄,愴忙不謹,觸死胎兒在腹,服此一二帖,加烏金丸二顆,效如神。


{烏金丸失載查附。}


益母草〔二兩〕,急性子,當歸〔各四兩〕,陳枳殼〔一兩〕,生地黃,蘇葉,赤勻藥〔各二錢〕,肉桂,川芎,陳艾〔各一錢〕,甘草〔八分〕,活鯉魚〔一個〕。


右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三碗,先將魚入水,坐火上略溫急取魚出,魚死則難取效矣,後下藥煎至二碗,臨服之時,加入好醋一茶匙,每一碗,和調烏金丸一顆,如死胎不下,急取無桹水再煎,藥渣連服二次。


七聖散〔一名七寶散〕,臨產腰痛,方可服。當歸,玄胡索,香白芷〔焙〕,白礬,薑黃,沒藥,桂心〔各等分〕。


{白礬固腎亦固血之意耶。}


右為細未,每服三錢,燒犁頭令紅,淬酒調下,臨陣疼時,一二服立產。


一方治難產累日,氣力乏盡,不得生,此是宿有病者,宜此方。


{不益氣力治宿病而單用大劑催生此急因急用法也妙妙。}


阿膠〔二兩〕,赤小荳〔二升〕。


右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內膠令烊,每服五合,不覺更服,不過三服,即出。


勝金散,產難蓋因兒枕破,與破血裹其子,故難產,但服此藥,逐其敗血,即自生,逆生橫生並治之。


麝香末〔一錢研〕,盥豉〔一兩,以青部布裹了紅燒,急研細〕。


右每服一錢,用秤錘燒赤淬酒下。


一方治橫生先露手足。


{即非橫生亦可服。}


阿膠〔炒〕,滑石〔各一兩〕,冬葵子〔一合〕。


右每服四錢,水煎。


連進二三服。


一方有酥油一兩。


油蜜煎治難產瀝漿胞乾,胎不得下。


{此方簡當小便取其破血又有濁陰下降之理而摩法更妙。}


用香油蜂蜜小便各一碗,和勻,銅鍋內慢火煎一二滾,掠去沫,調白滑石末一兩,或益母草末,攪勻頓服,外以油蜂蜜於母腹臍上下摩之。


或油煎一盞服之,亦可。


一方止用油蜜小便,能下難產。


兔腦丸〔一名催生丹〕治難產,及橫生逆產。


兔腦〔臘月者,去皮膜,研如膏〕,明乳香〔二錢半細研〕,母丁香〔為末一錢〕,麝香〔一字另細研〕。


右研勻,用免腦髓和為丸,如雞頭大,陰乾,油紙封裹,每一丸,破水後,溫水下即產。


柞木飲子治難產,或橫或倒,胎爛,腹中脹悶,服之。


生柞木〔一大握.長一尺,洗淨寸剉,生用〕,甘草〔大者五寸剉五段〕。


右用新汲水三升半,入新磁瓶內,以紙三重封緊,文武火煎至一升半,候產掃腰重痛,欲坐草時,溫飲一小盞,便覺心下開豁,如覺渴,再飲一盞,至三四盞,覺下重便生,此方最驗。


催生如聖散,黃蜀葵子不拘多少,焙乾為末,熱酒調下二錢;神效,如無子,花亦可。


若胎漏血乾,難產痛極者,并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產,須見正產候,方可服之。


如打撲死胎,紅花酒下。


歌曰:黃葵子炒七十粒,細研酒調濟君急,若還臨危產難時,免得全家俱哭泣。


催生如意散,治橫生倒產。


人參,乳香〔各一錢〕,辰砂〔二錢,一方只用五分〕。


右為末,臨產時,急用雞子清一個,調藥末,再用薑汁調開冷服,即時順產,子母無恙。


催生鉛丹,治橫逆難產。


{此墜藥也未敢輕試。}


用黑鉛一錢,將小銚子火上鎔化,投入水銀一錢,急攪,結成砂子,傾出,以熟絹衣角紐成丸子,如綠豆大,臨產時,麝香水吞下二丸,立下。


三退散,治橫逆難產,子死復中。


蛇退〔一條〕,蟬退〔十四枚〕,人退〔即男子頭髮,雞蛋大一團〕。


右俱燒灰為末,分三服,酒調下。


滑胎散,催生神效。


益元散〔一兩〕,蛇退〔一條,燒灰存性〕,蟬退〔全者五個燒灰〕,穿山甲〔一片燒灰成性〕,男子亂髮〔一團,香油熬化〕。


右為細末,用薺水一碗和藥,煎二沸,入髮灰拌勻,冷定服之,立下。


一方治產不順。


蛇脫〔一條全者〕,蠶退〔一張〕。


右入新瓦瓶內,鹽泥固濟,火燒存性為末,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三服,覺痛便生。


一方用蛇退一條,全者燒灰,入麝香一字,酒調二錢,面東服,如橫生逆產,以餘渣塗所出手足即順也。


神效乳砂丹,治難產。


明乳香為末,以豬心血為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日乾,每服一丸,嚼碎冷酒下,良久未生,再服。


或以蓮葉蒂七個,水煎,化服二丸,良久未生,再服。如胞漿先乾,胎不得下,急服大料四物湯,滋其血氣,并濃煎蔥湯熏洗產戶,更用油燭塗產戶內,卻服前藥。


如胎死不下,用朴硝五錢,滾湯調下,或平胃散一服送下,如胞衣末下,酒水服一丸,即下。


{此急用方不得已也。}


產門不開,用加味芎歸湯,仍服二丸。


此藥靈驗如神,合時須五月五日午時極妙,或七月七日,三月三日,及月初上辰日亦可。


又方乳香硃砂等分為末,麝香酒調下。


又方通明乳香一塊,如皂子大為末,腰痛時,用冷水醋少許調服,扶立,令兩手拿石燕子二個,遍行數步,坐草便生,更無痛楚。


又方乳香研細,五月五日,嘀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無灰酒下,名開骨膏。


又方用大硃砂於端午哂起,以百日為度,研為細末,取臘月免腦髓,丸如綠豆大,欲產時,粥飲下一丸,良久便生,晒硃砂不得看雨。


{即兔腦丸意。}


如神散催生累效靈驗,於理固難通,於事實殊效。


{妙方。}


用路上草鞋一雙,取鼻梁上繩,洗凈燒灰,童便和酒調下三錢,一名千里馬,此藥委是神奇。


小晶力療橫生倒產,手足先出。


用粗鍼刺兒手足入二分許,兒得痛驚轉即縮,自當同順而生。


一方用鹽塗兒足底,又可急搔爪之,并以鹽摩產婦腹上,即產。


黃金散治生產一二日難分娩者,服之如神。


{奇方蓋以鎮墜為主能產能安信非虛也。}


真凎箔大者五片,小者七片,以小磁鍾,將水少許,去紙入金在內,用指研勻,後再添水至半鍾,一面先令一人扶產婦虛坐,又令一婦人用兩手大指,按定產母兩肩上肩井穴,前藥溫服,其胎即下。此催生聖藥,如產月末足,又能安之。


勝金丹治難產神效。


敗免毫筆頭一枝,燒為灰,研細,搗生藕汁一盞下之,立產,若產母虛弱,及素有冷疾者,恐藕冷動氣,即於銀器內,重湯煖過後服。


催生萬金不傳遇仙丹。


萆麻子〔十四粒去殼〕,硃砂,雄黃〔各一錢半〕,蛇蛻〔一尺燒灰存性〕。


右為末,漿水飯和丸,如彈子大,臨產時,先用椒湯淋渫臍下,次安藥一丸於臍中,用蠟紙數重覆上,以闊帛束之,須臾生下,急取去藥,一丸可用三次。


{尤妙在椒湯法。}


如聖膏治產難,併治胞衣不下,兼治死胎。


{此法用之不驗何歟。}


萆麻子七粒去殼,細研成膏,塗腳心,胞即下,速洗去,不洗腸出,卻用此膏塗頂上腸自縮入。

一方萆麻子百粒,雄黃一錢細研,如上法塗之。


一方萆麻子三粒,巴豆四粒,各去殼,入麝香研細,貼在臍中,歌曰:三麻四粒脫衣裳,研碎將來入麝香,若有婦人遭產難,貼在臍中兩分張。


{巴豆恐傷臍。}


立聖丹治產難橫逆惡候,死胎不下,並治神驗。


{以寒淚之亦是一法然須因人而施毋妄試也。}


寒石四兩,內二兩生,二兩鍛赤研細,硃砂右同研如深桃花色,每用三分。


井華水調如薄糊,以紙花剪如杏葉大,攤上,貼臍心,候乾再易,不過三上,便產。


(治難產雜方)益母草摀取汁七合,煎半,頓服,立下,無新者,以乾者一大把,水七合煎服。

{益母不惟僵生抑且心痛有驗。}


一方令產婦兩各握石燕一枚,須臾即下。


一力雲母粉半兩,溫酒調服,入囗郋產,萬不失一。


一方桂心為末,童便酒調服一錢,神效,救苦散。


一方用伏龍肝研末,每服錢,酒調下。


一方臘月免頭煆為末,蔥白煎湯調服二錢,立生。


一方燒銅錢通紅,放酒中飲之。


一方皂子二枚,研末酒調下。


一方用魚膠一尺,新瓦上煆灰,陳醋調服,立下。


{魚膠方嘗試果驗。}


一方好墨新汲水濃磨服之。


一方取弓弩弦以縛腰,及燒弩牙令赤,內酒中飲之,皆取法於快速之義也。


一方神麷末,水赧方寸匕。


一方赤小豆為末,柬流水服方寸匕。


一方當歸末酒調一錢服,良久再服。


一力車軸脂,吞大豆許兩丸。


一方紅莧菜與馬齒莧同煮熟,臨產食之,即下。


一方車前子為末,酒服二錢。


一方取本夫緄帶五寸,燒存性,酒調服下。


一方取槐樹東枝,令產婦把之,易產。


一方用紫蘇煎湯,調益元散服之,即產。


一方吞槐子十四粒即下。


一方取槐子十四枚,蒲黃一合,納酒中溫服,須臾不生:再服之,水服亦得。


一力生薑汁生地黃汁各半升,合煎熟,頓服之。


{凡產婦藥性不同胎氣各異,諸方種種俱云:神效,然用者必詳症體選之方驗,不然恐漫嘗無益。}


(治交骨不開)龜彀散,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


當歸,川芎〔各一兩〕,敗龜板〔一個酥炙〕,婦人頭髮〔生男女多者一握燒存性〕。


右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約人行五里即生,如胎死亦下,灼過龜板亦可。


治胎死腹中烏金散,治難產或熱病,胎死腹中,或因顛仆,或從高墬下,或房室驚搐,或臨產驚動太早,觸犯禁忌,或產時未到,經行先下,惡露已盡,致胎乾子死,身冷不能自出,但祝產母面赤舌青,是其候也。


面青舌赤,母死子活,唇青吐沫,子母俱斃,又有雙胎,或一死,一活,其候難知,臨時觀袞可也。


熟地黃〔洗切焙乾酒焙〕,真蒲黃,大當歸,交趾桂,楊芍藥,軍薑〔去皮〕,粉草〔各一兩〕,小黑豆〔四兩〕,百草霜〔五錢〕。


右為末,每用二錢,米醋半合許,沸湯六七分,浸起溫服,疑貳之際,且進佛手散,酒水合煎二三服探之,若未死,子母俱安,若胎已死,立便逐下,的知其胎死,進此藥後,更進香桂散,須臾如手推下,l常用催生,更加好滑石末半兩,葵子五十粒,搥碎黃柞葉七八皮,蔥白二寸,順流水煎湯調下,蓋滑石能利小便,柞葉行氣逐血,蔥白內通陽氣,氣盛血行即產矣。


香桂散,下死胎。


麝香〔五分另研一方用當門子一個〕,官桂〔三錢為末一方用桂枝二錢〕。


右和勻,作一服,溫童便酒,或蔥湯調服,須臾如手推下,此方此之用水銀等,不損血氣。


{服法妙。}


一方加白芷三錢。一方單用桂末一錢,童便調下,名救苦散。


平胃散,治死胎不下,指甲青,舌青脹悶,囗中作屎臭。


{一平胃散也而用以下死胎,可見用法之不窮,如此蓋胃行則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則無不下矣,妙妙。}


蒼朮〔米泔浸〕,陳皮,厚朴〔薑汁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右剉一劑,酒水各一盞,煎至一盞,投朴硝半兩,再煎三五沸,溫服,其胎化血水下。


或只用朴硝半兩,研細,以童便調,溫服,亦妙,或用二錢,以順流水調下。


一方治妊娠三五個月,胎死在腹中不出。


大腹子,赤芍藥,榆白皮〔各三兩〕,當歸〔炒一兩〕,滑石〔七錢半〕,瞿麥,葵子〔炒〕,茯苓,粉草,黃芩〔各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四錢,水煎服。


千金神造湯,治動胎及產難,子死腹中,並妊娠兩兒,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驗。蟹爪〔一升〕,甘草〔十兩〕,阿膠〔三兩〕。


{藥妙分兩尤奇。}


右三味,以東流水一斗,先者蟹爪甘草,得三升,去滓,次內膠,令烊,頓服之,不能分再服。

若人困,拗口內藥,藥入即活,煎藥作東向灶,用葦薪煮之。


{東流取其順下先煮取其力全煮葦薪取輕虛之意。}


{要知葵子多用方妙。}


一方治胎死腹中,乾燥著背。


葵子〔一升〕,阿膠〔二兩〕。


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之,未出再煮服。


一方治子死腹中,或宇生不下或半著脊骨,在草不產,血氣上盪母心,面無顏色,氣欲絕,及治胞水早乾,胎澀不下。


豬脂〔一斤〕,白蜜〔一升〕,淳酒〔二升〕。


右三味,共煎至二升服,分溫二服,不能服者,隨多少緩緩服之。


一方治胎死腹中,或半產不下。


官桂五錢,牡丹皮,川芎,葵子各一錢二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荵白湯下。


半夏湯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衝上昏悶,或血暴下,及胞乾而不能產者。


半夏麯〔一兩半〕,桂〔去皮七錢半〕,大黃〔五錢〕,桃仁〔三十個去皮煎炒〕。


右為粗末,先服四物湯一二服,次用此藥三錢,生薑三片,水煎服,如末效,次服下胎丸。


{妙在先服四物。}


下胎丸治產難,胞衣不出,橫倒者,及兒死腹中,母氣欲絕者。


辦夏〔生〕,自歛〔各半兩〕。


右為細沬,滴水丸,如桐子大,食後用半夏揚下三二丸,續續加至五七丸,{治肥胖痰多難產者妙。}


一方下三十丸健加至五十丸。


一方治生產不順,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臨產危急妙。


蛇退〔一條全香者油燈上燒研〕,麝香〔少許〕。


右為末,童便酒各半盞,調下一服即生效。


霹靂奪命丹,抬臨產驀然氣痿,目翻囗噤,面黑唇青,沫出口中,子母俱損,兩臉微紅字,子死母活。


{危症極矣必黑鉛水銀方妙然症少緩者切不可用之。}


蛇退〔一條瓦罐內煆〕,蠶退〔燒二錢〕,男子髮〔燒灰一錢〕,乳香〔五分〕,黑鉛〔二錢半〕,水銀〔七錢半〕,依前法作。


千里馬〔即路上左腳右草鞋一隻取鞋鼻洗淨燒灰一錢〕。


右為末,以豶豬心血丸如桐子大,金銀箔七片為衣,每服二丸,用倒流水灌下,或入伏龍肝調下。


宣明硇砂散,治胎死腹中不下。


硇砂〔研細〕,當歸〔各一兩〕。


右研極細,只分作二服,溫酒調下,如重車行五里,不下再服。


牛膝丸,下死胎。


杜牛膝〔三兩〕,紫金藤,蜀葵根〔各七錢〕,當歸〔四錢〕,肉桂〔二錢〕,麝香〔五分〕。

{紫金藤即紫木香。}


右為末,米糊為丸。


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乳香湯送下。


一方治產難數日,子死腹中不出,母氣欲絕。瞿麥〔六兩〕,蓪草,桂心〔各三兩〕,牛膝,榆白皮〔各四兩〕。


右細切,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頓飲即下。


{天花粉亦能墜胎。}


一方無榆白皮有天花粉四兩,大能墮胎。


一字神散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胞破不生,累有神驗。


鬼臼不拘多少,黃色者,去毛.研為末,以手指撚之如粉,極細為度,此藥不用羅,每服三錢。


用無灰酒一盞,煎至八分,通口服,立生如神。


{亦可治鬼胎以下二十餘方隨人取便用之。}


(治死胎雜方)。


用辰砂一兩,以水煮數沸為末,取酒服之,立出。一方真珠二兩為末,酒調,服盡立出。


一方葵子為末,酒服方寸匕,若口噤不開,格口灌之,藥下即活。


一方鹿角屑一兩,蔥五莖,豆豉半合,水煎服。


一力鹿角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一方水銀半兩,桂木三錢,溫酒調下,粥飲亦得。


一方錫粉水銀各一錢,棗肉丸,如大豆大,水吞下立出。


一方用雞子黃一個,生薑自然汁一合,調勻頓服,分娩後,用蕓籉子粥補之。


一方瞿麥二兩,剉碎,水八盞,煎一盞服,末出再服。


一方窀心黃土為末,酒調服二錢。


一方鍋底墨,酒調服。


一方米麥赤小豆,同煮濃汁服,立出。


一方紅花酒煮汁服二三盞。


一方以利斧煆赤置酒中,待溫飲之,其子自下。


一方用雌雞糞二十一枚,水二升五合,下米作粥食即下。


一方用三家雞卵各一枚,三家鹽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合煮,令產婦東向飲之立出。


一方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飲之。


一方以黃牯牛糞,塗母腹上,立出。


一方以牛糞炒令大熱,入醋半盞,以青布包裹,於母臍上下熨之,立下。


一方用鳥雞一隻,去毛細切,水煎三二升,候湯通手,用衣帛蘸摩腹中,胎自出。


一方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一方治有孕,月數未足,子死腹中,母欲悶絕,取大豆三升,醋煮濃汁三升,頓服。


一方用瓜蔞根一味,焙為末,每服二錢,取順流水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7:49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一節,論產後調理法

 

大全云:凡生產畢,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宜閉目少坐,須臾上床,宜仰臥,不宜側臥宜豎膝,未可伸足,高倚床頭,厚鋪裀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及以醋塗鼻,或用醋炭,及燒漆器,更以手從心?


幹至臍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以防血暈血逆。


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便和酒半盞,溫服五七服,酒雖行血,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且能昏暈,宜頻食白粥少許,一月之後,宜食羊肉豬蹄少許,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


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日月,否則患手足腰腿痠痛等證,名曰:蓐勞,最難治療。


初產時,不可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


{喫緊語。}


皆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血氣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可不戒哉。


(陳藏器云:漬苧汁與產婦服之,將苧麻與產婦枕之,止血暈,產婦腹痛,以苧安腹上則止。)


產婦將息如法,臟腑調和,庶無諸疾苦,須先服黑神散四物湯四順理中丸七寶散。


若壯熱頭痛,此乳脈將行,用玉露散。


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


粥食不美,是胃氣虛,用四順理中丸。


{新產切實治法須熱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8:4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二節,論產後大補血氣為主


丹溪曰:產後當大補血氣為主,雖有雜證,以末治之。


產後補虛,用參朮黃耆陳皮歸身尾川芎炙草,如發熱,輕則加茯苓淡滲之,其熱自除,重則加乾姜。


凡產後有病,先固氣血。


產後一切病,多是血虛,皆不可發表。


新產後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能伐生發之氣故也。


{產後雖當大補亦宜審惡露有無內傷外感虛實何如,庶為合理熱輕用淡滲人所易忽,卻最妙。}


大抵胎前毋滯,產後毋虛。


{法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9:48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三節,論產後服熱藥之誤


丹溪曰:或問新產之婦,好血已虧,污血或留,彼黑神散非要藥乎?


答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理之常也。


初產之婦,好血未必虧,污血未必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飲食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


誠有污血,體怯而寒,與之數帖,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氣病治氣,血病治血,何用拘執此方,例令服餌,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在火令,姜桂皆為禁藥。


{此論出局方發揮其血病治血,以下尚有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虛者補之,血多者止之,五句似不可少姑議之以便採擇。}


至於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哲具在訓戒,胡為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補劑,並是偏熱,臟腑無寒,何處消受。


若夫兒之初生,母腹頓寬,便啖雞子,且喫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熱展轉生證,不知所因,率爾用藥,寧不誤人。


予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之以卻去黑神散,與夫雞子火鹽諸品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少石首鯗,煮令甘澹食之,半月後方與少肉。若雞子亦須豁開澹煮,大能養胃卻疾,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築,痰逆口乾,經事不調,髮禿體熱等證,皆是陽盛陰虛之病。


天生血氣,本自和平,盛曰:虛又烏知非此等謬妄有以兆之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30:59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四節,論新產三病


仲景云:問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


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


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


亡津胃燥,故大便難。


(產婦鬱冒,即今世所謂血暈也。)


{讀此則知痙症亦有外來,不可專主氣血不足而驟用補劑反致不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31:58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五節,產後諸忌


千金云:凡產後滿百日,乃可會合,不爾,至死虛羸,百疾滋長,慎之。


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至言}產後七日內,惡血未盡,不可服湯。


候臍下塊散,乃進羊肉湯,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


候兩三日消息,可服澤蘭丸,此至滿月,丸藥盡為佳,不爾,虛損不可平復也。


至極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澤蘭丸補之,服法必七日之外,不得早服也。


{不可服湯謂不可服補氣之劑,故羊肉湯亦俟塊散後服。}


凡婦人因暑月產乳,取涼太多,得風冷,腹中積聚,百疾競起,迄至於死,百方療不能差,桃仁煎主之,出蓐後服之。


婦人總令無病,每至秋冬,須服一二劑,以至年內常將服之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32:4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六節,脈法


脈經云: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


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


{不調字並附骨不絕字重看。}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


{洪數中得胃氣者亦生堅強者死,亦須審原稟脈何如乃當知。}


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者,多主死。

 

(此亦大慨言之,今見產後,豈無脈洪數而生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40:1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七節,胞衣不下


大全云:夫有產兒出,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由產初時用力,比產兒出,而體已疲憊,不復能用力,產胞經停之間,而外冷乘之,則血道澀,故胞之不出,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於兒,所奈者,胞繫連兒臍,胞不出,即不得以時斷臍浴洗,冷氣傷兒,則成病也。


舊法胞衣不出,恐損兒者,依法截臍而已,產處須順四時方向,并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令產婦難產。


郭稽中論曰:胎衣不下者何?


答曰:「母生子訖,流血入衣中,衣為血所脹,故不得下,治之稍緩脹滿腹中,以次上衝心胸,疼痛喘急者難治,但服奪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脹消,眙衣自下,牛膝湯亦效。」


薛氏曰:有因惡露入衣,脹而不能出;


有因元氣虧損,而不能送出,其惡露流衣中者,腹中倀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


其元氣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補固元氣,或用萆麻子肉一兩,細研成膏,塗母右足心,衣下即洗去,緩則腸亦出。


如腸不上,仍用此膏塗腦頂,則腸自入,益母丸亦效。


{分別有餘不足。}


{萆麻法少驗。}


(驗案)家人婦胎衣不落,胸腹脹痛,手不敢近,此瘀血為患,用熱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一產婦胎衣不出,腹不脹痛,手按之痛稍緩,此是氣虛,而不能送出,用無憂散而下,前證余詢諸穩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產婦頭髮入口作嘔,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授與前法甚效。


{作嘔者為借力出也設不能出徒傷氣血。}


一產婦產後面赤,五心煩熱,敗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思但去其敗血,共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後燒紅鐵秤鎚同豆淬酒,將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從血而出,餘證盡平。


{此方最佳。}


(方劑)奪命丹,治胞衣不下,蓋兒之初生,惡血流入衣中,為血所脹塞,故不得下,須臾沖上逼心即死,急服此藥。


黑附子〔炮五錢〕,丹皮〔一兩〕,乾漆〔炒煙盡二錢五分〕,{此郭稽中方配制有神。}


右為細末,用米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煮成膏,和前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酒下。


奪命丸,治胞衣不下,並治胎死。


牡丹皮,桃仁,茯苓,赤芍,桂心〔各等分〕,右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醋湯化下,或蔥白煎濃湯下,尤妙,連進兩丸,死胎腐爛立出。


牛膝湯,治胞衣不出,臍腹堅脹,急痛即殺人,服此藥胞即爛下,死胎亦下。


牛膝,瞿麥〔各四兩〕,當歸尾,通草〔各六兩〕,滑石〔八兩〕,葵子〔五兩〕,一方有桂心二兩。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牛膝散,治胞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緩則不救。


牛膝,川芎,朴硝,蒲黃〔各七錢半〕,當歸〔一兩五錢〕,桂心〔五錢〕,右剉,每服五錢,加生姜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加桂芎歸湯,有胎衣不下,因產母元氣虛薄者,以此溫之自下。


{至當之極妙在官桂四錢。}


川芎,當歸〔各二錢〕,官桂〔四錢〕,右剉一服,水煎服。


黑龍丹,治難產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暈,不省人事,一切危急惡證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


{鍛法丸法服法俱奇妙。}


當歸,五靈脂,川芎,良姜,熟地黃〔各二兩剉炒,入砂鍋內,紙筋鹽泥固濟,火煆過〕,百草霜〔一兩〕,硫黃,乳香〔各二兩〕,琥珀,花蕊石〔各一錢〕,右為細末,醋糊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煆紅,投入生姜自然汁浸碎,以童便合酒調灌下。


花蕊石散,治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煖者,急用一錢,化下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上色硫黃〔四兩各研細〕,右和勻,先用紙泥封固瓦罐一箇,入二藥,仍封固陰乾,如急用以火籠內炙乾,用炭火煆赤去火,次日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童便熱酒下。


一方,治胞衣不出。


牛膝〔一兩〕,葵子〔一合〕,右剉,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千金備急丸,治產後惡血衝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塊。


錦紋大黃一兩為細末,用釅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溫醋湯下五丸或七丸,須臾惡下,即愈。胡氏法,治產後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為要緊。


若鄉居藥局遠者,倉卒無之,今有一妙法,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衝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證,宜急斷臍帶,以小物繫帶,必用力牢固繫之,然後截斷,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害人,屢驗。


治胞衣不下雜方,五靈脂為細未,溫酒調下二錢。


一方取小麥合小豆煮濃汁,飲之立出。


一方皂角刺燒為末,溫酒調下一錢。


一方蛇退燒為細末,酒下二錢。


一方黑豆一合炒熟,入醋一盞,煎三五沸,去豆分三服,酒煮亦可。


一方取灶內黃土一寸,研細,醋調勻,納于臍中,續煎甘草湯三四合服之出。


一方墨三寸,為末,酒服。


一方生地黃汁一升,苦酒三合,煖服之。


一方灶突墨三指撮許,以水苦酒調服,立出。


一方雞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飲之。


一方生男吞小豆七枚,生女吞十匹枚即出。


一方浸苧水濃煮,飲三碗立下。


一方取產母鞋底炙熱,熨大小腹上下二七次。


一方取初洗兒腸,服下一盞,勿令產母知。


一方瓜蔞實一個,取子研細,用酒童便各半盞相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如無實根亦得一方紅花一兩,酒煮濃汁服。


一方以鹿角鎊為屑,研細三分,煮蔥白湯調下。


一方凡欲產時,必先脫常所看衣以籠灶,胞衣自下,仍易產。


一方取夫單衣蓋井上,立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00:09:50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1)●卷之十一●第十三章,產後門(上)●第八節,血暈〔厥逆附


大全云:產後血暈者,由敗血流入肝經,以致眼黑頭旋,不能起坐,甚至昏悶,不省人事,謂之血暈,以細酒調黑神散最佳,若作暗風中風治之,誤矣。


血熱乘虛逆上湊心,以致昏迷不省,氣閉欲絕者,服童便最妙。


{一條缺用心使力過多作暈治法大都以清心涼血補益為主,如後保命集方用童便,或麥門烏梅之類皆可,而薛氏用補中益氣者為勞力也,若用心則硃砂安神丸亦妙,或疑內有黃連于產後不宜則存乎用者。}


然其由有三,有用心使力過多而暈者,有下血過多而暈者,有下血少而暈者,其暈雖同,治之則異,當審詳之。


下血多而暈者,昏而煩亂而已,當以補血清心藥。


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上搶于心,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以破血行血藥。


古法云:產婦分娩訖,預將秤錘或黃石子,硬炭燒令通赤,置器中,急于床前以醋沃之,得醋氣可除血暈,產後一月內,時作為妙。


{醋解法收其神水解法清其熱燒乾漆者散其血迷于上也俱妙。}


崔氏云:凡暈者,皆是虛熱,血氣奔送,腹中空虛所致。


欲分娩者,第一須先取釅醋,以塗口鼻,仍罝醋于傍,使聞其氣,兼細細飲之,此為上法。


如覺暈,即以醋噀面,甦來即飲醋,仍少與解之。


(一云:仍少與水解之)一法燒乾漆,令煙濃熏產母面,即醒。


(如無乾漆,取舊漆器火燒煙熏,亦妙。)


郭稽中曰:產後血暈者何?


答曰:「產後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跟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醫者不識,呼為暗風,若作此治,證必難愈,但服清魂散即省。」


薛氏曰: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


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者,大劑芎歸湯補之,或芸苔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陳湯。


若因勞心力而致者,宜補中益氣湯加香附。


若因氣血虛極,不省人事,用清魂散,惟以芎歸湯,及大補氣血之劑。


凡產可用醋漆器熏,或用半夏末,冷水和丸,入鼻孔中,並無前患。


丹溪先生云:血暈因氣血俱虛,痰火泛上,宜以二陳導痰,或加減硃砂安神丸,以麥門冬湯下亦可。


大凡產後口眼喎斜等證,當大補氣血為主,而兼以治痰。


若脾胃虛而不能固者,用六君子湯,至五個月,當服安胎飲,至八九個月,再加大腹皮黃楊腦,如臨產時,更宜服保生無憂散,自無前患。


{保生無憂散見前臨月東胎方上。}


(驗案)家人婦產後,小腹作痛,忽牙關緊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甦,又用四物加炮姜白朮陳皮而愈。


一產婦因產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以佛手散加乾葛二錢,一劑而痊,酒性慓悍,入月及產後不宜飲,恐致前證,產室人眾喧嚷氣熱,亦致此證。

{產婦不宜飲酒。}


奉化陸嚴治新昌徐氏婦病,產後暴死,但胸膈微熱,陸診之曰:「此血悶也」。


用紅花數十斤,以大鍋煮之,侯湯沸,以木桶盛之,將病者寢其上熏之,湯氣微,復加之,有頃,婦人指動,半日遂甦,此與許胤宗治王太后之意同。


仲景云: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大便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今按鬱冒,即暈也。


觀此則產後血暈,有汗下和解三法,當分表裏虛實,精而別之。


(方劑)清魂散,產後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跟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宜先取乾漆,或漆器燒煙,鼻中熏之,頻置醋炭房內,次進此藥即醒。


澤蘭葉,人參〔各二錢半〕,川芎〔半兩〕,荊介穗〔一兩〕,甘草〔二錢〕,右為細未,每服二錢,用溫酒熱湯各半盞,或入童便調急灌之,下咽,眼即開,氣定即醒。


芎歸湯,治產後去血過多,昏暈不醒。


芎藭,當歸〔去蘆酒洗焙各等分〕,右?咀,每服四錢,水煎熱服,不拘時。


如腹中刺痛,加酒炒白芍藥,甚者加桂心。


口乾煩渴,加烏梅麥門冬。


發寒熱,加乾薑白芍藥。


水停心下,微有嘔逆,加茯苓生姜。


虛煩不得眠,加人參竹葉。


保命集方,治產後血暈危困,此下多血虛也,補之。


當歸〔炒〕,赤芍藥〔炒各錢半〕,生地黃汁〔一大盞〕。


{當歸辛溫煩熱者恐不投故去之。}


右剉,水煎三五沸,溫服,如覺煩熱,去當歸,入童便半盞,服之。


以上治去血過多,昏暈之疾。


醋墨,纔產便服,免致昏暈。


松煙墨或京墨,不拘多少,用炭火煆紅,以米醋淬之,再煆再淬,如此七次,研極細,纔產畢即用一二錢,以童子小便調下,淡醋湯溫酒亦可。


{酒不如醋,醋不如童便。}


獨行散,治產後血暈,昏迷不省,沖心悶絕。


五靈脂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灌,入喉即愈,不愈更加蒲黃炒等分,名失笑散。


一方加荊芥等分,童便調下。


奪命散,治產後血暈,血入心經,言語顛倒,健忘失志,及產後百病。


血竭,沒藥〔各等分〕,右為末,纔產下便用童便與細酒各半盞,煎一二沸,調下二錢,良久再服,其惡血自下行,更不沖上,或只用白湯調下。


四味散,治產後一切諸疾,纔方分娩,一服尤妙。


當歸,元胡索,血竭,沒藥〔各等分〕,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煎六分,通口服。


如心膈寒,倍當歸。


氣悶喘急,倍元胡索。


惡露不快,倍血竭。


心腹撮痛,倍沒藥。


黑神散,治產後惡露不盡,或胎衣不下,血氣攻心,心腹痞滿,或臍腹堅脹撮痛,及血暈神昏,眼黑口噤,產後瘀血諸疾。


當歸,芍藥,熟地黃,乾姜炮,桂心,蒲黃,甘草〔炙各四兩〕,黑豆〔炒去皮半升〕,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酒童便各半盞,同煎調服。


樓氏曰:黑神散寒多,及秋冬者宜之。


若性急形瘦,及夏月宜審之。


紅花散,治產後血昏血暈血崩,及月事不勻,遠年乾血氣。


乾荷葉,牡丹皮,川歸,紅花,蒲黃〔炒各等分〕,{乾荷葉善破血。}


右為細末,每服半兩,酒煎和渣溫服。


如胎衣不下,榆白皮湯調半兩。立效。


鹿角散,治產後血暈,此乃虛火載血,漸漸暈將上來,用鹿角燒灰出火毒,研極細,用好酒童便調灌下,一呷即醒,此物行血。


{補方也尤妙在服法。}


鬱金散,治產後血上沖心已死,並下胎。鬱金燒存性為未,每二錢,釅醋一合,調灌之,立活。

治血鬱雜方,產後血暈,全不省人事,極危殆者,用韭菜切,入有嘴瓶內,煎熱醋沃之,以瓶口對產婦鼻孔熏之,即醒。


一方如覺暈,即以醋噀面,醒來,仍與醋細細呷之,又以醋塗口鼻,並署醋於旁,使常聞其氣。

一方麒麟竭一面,細研為末,非時溫酒調下〔二錢七〕。


一方紅花一兩,搗為末,分作二服,酒二鍾,煎取一鍾,併服,如口噤,斡開灌之,速效。


一方用紅花三兩,新者,無灰酒童便各半升,煮取一盞,服之。


一方用蘇木三兩細剉,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瘥,無蘇木,取緋衣煮汁服之,亦得。


牡丹皮散,治產後血暈,悶絕口噤,則斡開囗灌之。


牡丹皮,大黃〔煨〕,芒硝〔各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用到硝黃法亦極矣宜慎之。}


右剉,每服五錢,水三鍾,煎至一鍾半,去滓,入硝又煎,分二服。


產書一方,治產後心煩.手腳煩熱,氣力欲盡,血暈,連心頭硬,及寒熱不禁。


接骨木破之如算子大一握,以水一升,煎至半升,分溫二服,或小便數,惡血不止,服之則痊,此木煎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之方〔以上二方俱重劑,點滴不出者宜用〕。


以上治惡血攻沖昏暈之劑。


荊芥散,洽產後風虛血暈,精神昏昧。


荊芥〔一兩三錢〕,桃仁〔炒五錢〕,右為細末,溫水調下三錢。


微喘,加杏仁炒甘草各三錢。


一方,治產後血暈,用荊芥穗為末,童便調下二三錢。極妙。


一方,用多年陳荊芥穗燈煙上燎焦黑存性,每三錢童便少酒調下,極妙。


一方,治產後血暈,身痙直,戴眼,口角與目外眥向上牽急,不知人,取雞子一枚,去殼取清,以荊芥末二錢調服,仍依調治。


〔荊芥氣虛人不可服〕{按此乃肝熱生風之傾由血虛而肝急也,然痙與戴眼俱屬太陽要知之。}

以上治風虛血暈之劑。


倉公散,治產後血厥而冒。


瓜蒂,藜蘆,白礬〔各一分〕,雄黃〔半分〕,右為末,每用少許吹鼻取嚏,內服白薇湯。


{取嚏治痰先通其壅後補其血也妙妙。}


白薇湯,治產後胃弱不食,脈微多汗,亡血發厥鬱胃等證。


白薇,當歸〔各六錢〕,人參〔三錢〕,甘草〔一錢半〕,右切,分作二帖,水煎服。


以上治血厥之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4 02:54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