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醫籍考】

 關閉 [複製鏈接]
2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37:50 | 只看該作者

〔脈訣刊誤附錄


一卷 存四庫全書提要曰。脈訣刊誤二卷。附錄一卷。元戴啟宗撰。啟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龍與路儒學教授。考隋書經籍志載王叔和脈經十卷。唐志並同。而無所謂脈訣者。


呂復群經古方論曰。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謬立七表八裡九道之目。以惑學人。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且續歌括附其後。詞既鄙俚。意亦滋晦。其說良是。然以高陽生為六朝人。則不應隋志唐志皆不著錄。是亦考之未審。文獻通考。以為熙寧以前人偽托。得其實矣。其書自宋以來。屢為諸家所攻駁。然泛言大略。未及一一核正其失。且淺俚易誦。故俗醫仍相傳習。啟宗是書。乃考證舊文。句句為辨,原書偽妄。殆抉摘無遺。於脈學殊為有裨。明嘉靖間祁門汪機刊之。


又以諸家脈書要語。類為一卷,及所撰矯世惑脈論一卷。並附錄於後。以其說足相發明。仍並載之。去參考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39:33 | 只看該作者

〔汪氏(機)補訂脈訣刊誤


二卷 存自序曰。昔朱文公跋郭長陽醫書。謂俗間所傳脈訣。辭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殊不知叔和所輯者。脈經也。


當叔和時。未有歌括。此蓋後人特假其名。以取重於世耳。


摭為韻語。取便誦習。故人皆口熟脈訣以為能。而不復究其經之為理也。


元季同父戴君深以為病。因集諸書之論評。正於歌括之下。名曰脈訣刊誤。鄉先正楓林朱先生為節抄之。


予始聞是書於歙之舊家。彼視為秘典。不輕以示人。予備重資。不遠數百裡。往拜其門。手錄以歸。然而傳寫既久。未免脫誤。予於是補其缺而正其訛。又取諸家脈書要語。及予所撰矯世惑脈論。附錄於後。以擴刊誤未盡之旨。誠診家之至要也。


用刻之以惠久遠。且使是書不至於湮沒也。


自今而後。學人得見是書。而用其心。則歌括之謬。一覽可見矣。噫。使天下後世。舉得以由於正道。而不惑於曲學。寧不由是書之刻哉。嘉靖癸未春三月下浣。祁門朴野汪機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0:15 | 只看該作者

〔徐氏(樞)訂定王叔和脈訣


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松江府志曰。徐樞。字叔拱。華亭人。元醫學教授復子也。


樞少傳父業。兼學詩於會稽楊維楨。會天下亂。晦跡田裡。洪武二十八年。年四十余。始以荐為秦府良醫。正出丞棗。強召為太醫院御醫。累奏奇效。歷遷院使告歸展墓。宣宗親賦詩送之。


遣中官二宮人一護還。年八十致仕。賜金帶。又七年卒。有足庵集行世。子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1:03 | 只看該作者

〔熊氏(宗立)王叔和脈訣圖要俗解


國史經籍志六卷 存自序曰。脈訣一書。醫家之準繩。猶儒之有四書六經也。


然其歌演岐黃之道。辭鉤素難之玄。其中閫奧。窺測難知。近觀諸家注解。或泛或略。所遺而不解者。


亦多。由是脈經之義弗彰。延醫之法隱秘。區區小子。聾謇痴愚。竊以舊注。芟其繁拾其粹。意從俗解。復取三部九候七診五邪。畫成圖局布篇首。使初學之士。開卷披玩。便得見其意趣。則脈經之旨。自然漸漬而明矣。蓋為此者。未審取舍之當否。非敢施於高明當達。聊為初學發蒙者設也。


幸勿誚諸。時正統丁巳六月。道軒題。


〔脈訣辨明〕未見按上見於松江府志藝文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2:06 | 只看該作者

〔張氏(世賢)圖注王叔和脈訣


國史經籍志四卷 存四庫全書提要曰。圖注脈訣四卷。附方一卷。明張世賢撰。是編因世傳王叔和脈訣。而為之圖注。考晁公武讀書志曰。脈經十卷。晉王叔和撰。又曰。脈訣一卷。題曰王叔和撰。皆歌訣鄙淺之言。後人依托者。


然最行於世云。據此則脈經為叔和作。脈訣出於偽撰。今脈經十卷。尚有明趙邸居敬堂所刊林億校本。知公武之言不誣。世賢不考。誤以脈訣為真叔和書。而圖注之。


根抵先謬。其他可不必問矣。書末附方一卷。皆因脈以用藥。然脈止七表八裡九道。而病則變現無方。非二十四格所能盡。限以某脈某方。亦非圓通之謂也。


按一本題曰脈訣辨真。蓋後人所妄改也。


〔馬氏(蒔)脈訣正義〕醫藏目錄三卷 未見。


〔王氏(文潔)圖注釋義脈訣評林捷徑統宗〕八卷 存。


〔邢氏(增捷)脈訣刪補〕未見按上見於新昌縣志。


〔翟氏(良)脈訣匯〕未見按上見於益都縣志。


〔陳氏(士鐸)脈訣闡微〕未見按上見於陳鳳輝洞天奧旨序。
 

〔馮氏(兆張)脈訣纂要〕未見按上見於錦囊秘錄。


〔李氏(延 )脈訣匯粹〕未見按上見於曝書亭集高士李君塔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4:11 | 只看該作者

卷十八

 

診法(二)


〔王氏(叔和)小兒脈訣〕佚曾世榮曰。宣和御醫戴克臣侍翰林日。得叔和小兒脈訣。印本二集。一本曰。呼吸須將六至看。一本云。呼吸須時八至看。遂與內台高識。參詳字義。審察至數。就診五歲兒。常脈一息六至者是。八至者非。蓋始因鏤板之際。誤去六字上一點一畫。下與八字相類。致此訛傳。迨與卒以學易。作五十以學易之誤是也。


嘗考默庵張氏脈訣亦云。小兒常脈。一息只多大人二至為平。即六至也。


然一呼一吸之間。六至明矣。不然。姑俟來者考之。
 

(活幼心書)。


〔皇甫氏(謐)脈訣〕佚按上見於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


〔秦氏(承祖)脈經〕隋志六卷 佚。


〔康氏(普思)脈經〕隋志十卷 佚。


〔徐氏(闕名)脈經〕隋志二卷 佚。


〔新撰脈經訣〕(舊唐志作脈經訣)隋志二卷(舊唐志作三卷)佚。


〔許氏(建吳)脈經鈔〕隋志二卷 佚。


〔王氏(子 )脈經〕新唐志二卷 佚。


〔甄氏(權)脈經〕新唐志一卷 佚。


〔脈訣賦〕藝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脈經〕十卷 崇文總目十卷 佚。


〔脈經〕崇文總目一卷 佚崇文總目曰。無名氏雜論脈訣。
 

〔李氏(?)脈經〕崇文總目一卷 佚。


〔亡名氏脈經訣錄〕崇文總目一卷 佚錢侗曰。通志略。有脈經秘錄一卷。不著撰人。疑即此書。


〔黃氏(闕名)脈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


〔亡名氏金鑒集歌〕崇文總目一卷 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6:01 | 只看該作者

〔衛氏(崇)醫門金寶鑒


新唐志三卷(崇文總目。作一卷)佚趙希弁曰。右衛嵩撰。嵩仕至翰林博士。崇文總目云。不詳何代人。述脈候征驗要妙之理。


〔亡名氏鳳髓脈經機要〕崇文總目五卷 佚。


〔醫鑒〕崇文總目一卷 佚。


〔張氏(及)脈經手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宋志曰。王善注。


〔亡名氏百會要訣脈經〕崇文總目一卷 佚。


〔碎金脈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


〔延靈至寶診脈定生死三部要訣〕(藝文略。靈。作齡。)崇文總目一卷 佚。
 

〔張氏(尚容)延靈鈔〕藝文略。作延齡寶鈔。宋志。作延齡至寶鈔。崇文總目一卷 佚。


〔太醫秘訣診脈候生死〕(舊。候。作俟。今據藝文略改訂。)崇文總目一卷 佚。


〔徐氏(裔)指訣〕(藝文略。作指下訣。宋志。作徐氏黃帝脈經指下秘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


〔脈訣〕崇文總目二卷 佚。


〔覃氏(延鎬)新集脈色要訣〕(藝文略。作譚延鎬。)崇文總目一卷 佚。


〔亡名氏經要集〕(藝文略。作自經要集。)崇文總目一卷 佚。


〔吳氏(復圭)金匱指微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


〔耆婆脈經〕藝文略一卷 佚。


〔韓氏(闕名)脈訣〕藝文略一卷 佚。


〔脈經〕宋志一卷 佚。


〔孫子(闕名)脈論〕藝文略一卷 佚。


〔脈訣論〕藝文略一卷 佚。


〔唐氏(強明)診脈要訣〕藝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診脈會要〕藝文略一卷 佚。


〔指難圖〕藝文略一卷 佚。


〔李氏(上交)柴先生脈訣〕藝文略一卷 佚。


〔華氏(子 )相色經訣〕藝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脈證口訣〕藝文略一卷 佚。


〔清溪子脈訣〕藝文略一卷 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7:08 | 只看該作者

〔杜氏(光庭)了證歌


一卷 未見錢曾曰。光庭謹傍難經。各推了證歌為之。


以決生死。宋高氏為之注。東越伍捷又為之補注。其於脈理。可謂研奧義於精微者矣。四庫全書提要曰。杜天師了證歌一卷。舊本題唐杜光庭撰。光庭字聖賓。晚自號東瀛子。括蒼人。應百篇舉不第。入天台山為道士。僖宗幸蜀。召見。賜紫衣。充麟德殿文章應制。王建據蜀。賜號廣成先生。除諫議大夫。進戶部侍郎。後歸老於青城山。此書題曰天師。據陶岳五代史補。亦王建時所稱也。


考光庭所著。多神怪之談。不聞以醫顯。此書殆出偽托。其詞亦不類唐末五代人。錢曾讀書敏求記。以為真出光庭。殊失鑒別。其注稱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題其名。後附持脈備要論三十篇。亦不知誰作。多引王叔和脈訣。而不知叔和有脈經。則北宋以後人矣。


〔崔氏(嘉彥)注廣成先生玉函經〕三卷 存。


〔黎氏(民壽)廣成先生玉函經解〕三卷 存。


〔直魯古脈訣〕佚按上見於遼史本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47:40 | 只看該作者

〔蕭氏(世基)脈粹


讀書後志一卷 佚趙希弁曰。上皇朝蕭世基撰。世基嘗閱素問。及歷代醫經。患其難知。因綴緝成一編,治平中姚誼序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1:50:16 | 只看該作者

〔劉氏(元賓)脈要新括


(國史經籍志。作脈要秘括。)宋志二卷 存自序曰。余嘗注王叔和脈訣。如其間五臟歌後。又歌曰等編。及入式語。數處詞語鄙俗。文理不通。疑非叔和之作。而後人增之。


嘗欲削其不類者。


補以己之所為。庶有以合乎岐黃內經。越人難經之本旨。因循未果就。或者謂余曰。君為傷寒括要六十篇傳於世。頗開醫者之耳目。蓋更取醫書切用者。纂而述之。


顧不美歟。余聞其言。而有契於心。因閑暇吟成百篇。下為之注腳。辭語雖俚。理則該博。使學人讀之。


如手舉大綱。眾目從而張矣。所謂兩得之也。


名之曰補注脈要秘括。覽者或不我誚。試取叔和脈法。合而觀之。則塤 迭和。互相發明。其於醫學。豈小補哉。宋熙寧九年。盧陵通真子自序。陳振孫曰。脈要新括一卷。通真子撰。以叔和脈訣。有?鄙俗處。疑非叔和作。以其不類故也。


乃作歌百篇。案經為注。又自言嘗為傷寒括要六十篇。其書未之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1:22 | 只看該作者

〔脈書訓解


三卷 未見澹生堂書目曰。宋劉元賓撰。明劉裕德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2:36 | 只看該作者

〔許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


佚許叔微曰。大抵仲景脈法。論傷寒與雜病脈法異。故予嘗撰仲景三十六種脈法。(百證歌注) 又曰。予嘗撰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故知治傷寒,當以仲景脈法為本。(發微論)

〔莊氏(綽)脈法要略〕佚按上見於幼幼新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4:47 | 只看該作者

〔崔氏(嘉彥)脈訣


國史經籍志一卷 存崔嘉彥曰。夫脈者。


天真要和之氣也。


晉王叔和以浮芤滑實弦緊洪為七表。微沉緩澀遲伏濡弱為八裡。以定人之陰陽,以決人之死生。然文理甚繁。後學未能解。大抵持脈之道。非言可傳。非圖可狀。其樞要。但以浮沉遲數為宗。風氣冷熱主病。且如浮而有力者為風。浮而無力者為虛,沉而有力者為積。沉而無力者為氣。遲而有力者為痛。遲而無力者為冷。數而有力者為熱。數而無力者為瘡。更看三部。在何部得之。


且如寸部屬上焦。頭面胸膈之疾。關部屬中焦。腹肚腸胃之疾。尺部屬下焦。小腹腰足之疾。更看五臟。何臟得之。


六腑亦然。學人當以意會而精別之。庶無按寸推尺之誚。錢曾曰。紫虛脈訣一卷。句如蒙求。蓋欲初學醫者易知耳。


四庫全書提要曰。崔真人脈訣一卷。舊本題紫虛真人撰。東垣老人李杲校評。考紫虛真人為宋道士崔嘉彥。陶宗儀輟耕錄。稱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虛隱君嘉彥。以難經於六難。專言浮沉。九難專言遲數,故用為宗。以統七表八裡。而總萬病。即此書也。


宋以來諸家書目不著錄。焦 國史經籍志。始載之。


東垣十書。取以冠首。李時珍已附入瀕湖脈學中。至其旁注之評語。真出李杲與否。則無可征信矣。按此書。東垣十書。醫統正脈中所收。其歌括耳。


若全文。世從不知之。


秘府所藏明鈔幼幼新書。附錄脈書五種。首編則崔氏原書。題曰紫虛真人脈訣秘旨。今記題詞於此。以訂正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6:08 | 只看該作者

〔劉氏(開)脈訣


國史經籍志一卷 佚南康府志曰。劉開。字立之。


習釋老學。常游廬山遇異人。授以太素脈行世。元帝召赴闕。賜號復真先生。卒。葬於西古山。著有方脈舉要。按劉開南宋人。不知府志何以為元人。而赴闕賜號之說。亦未見所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7:27 | 只看該作者

〔脈訣理玄秘要


國史經籍志一卷 存跋曰。開。廬山野人。?伏山林。無用於世。淺識寡聞。言辭鄙拙。豈堪人師。因承師訓。剖露肺肝。以為脈訣。誘諸門人弟子。為人道之蹊徑。若夫深造淵源,博究妙旨。則先生長者。


不無望焉。


嘉熙五年上巳日。後學劉開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8:30 | 只看該作者

〔王氏(元標)紫虛脈訣啟微


未見江寧府志曰。王元標。字赤霞。上元人。宋文安公堯臣後。少業儒。兼精素難諸書。遂以醫名。崇禎己卯大疫。標攜藥囊過貧乏家。診視周給。全活多人。甲申之季。大宗伯荐為太醫丞。標不應。逃赤山。尋葛稚川舊居卜築焉。


著有紫虛脈訣啟微。又著醫藥正言。未及就而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09:25 | 只看該作者

〔蔡氏(元定)脈經


一卷 存跋曰。元定放逐春陵。地近西廣。倏寒忽熱。日備四時。素疾多病。遂爾日增。因取內經難經張仲景王叔和及孫真人諸家脈書讀之。


若其亂雜無倫。因為之部分次第。則為一書。以便觀覽。近世所傳叔和脈訣。昔年見其乖謬鄙俗。疑非叔和所作。近見三因方。具言乃高陽生所作。頗自信以為知言。今之醫者。


自脈訣之外。無所聞見。欲以意見決死生。亦何怪其悖謬也。


同書於此。使學人知脈訣之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32:49 | 只看該作者

〔施氏(發)察病指南


三卷 存自序曰。醫之為學。自神聖工巧之外無余說。今人往往遺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


謂之巧也。


然亦曷嘗真見其所謂巧者。


特竊是名。以欺世耳。


間有以活人自任者。


又弊於醫者之委壓。惑於議論之紛紜。無所折衷。每得其粗。而不得其精。余自弱冠。有志於此。常即此與舉業並攻。迨夫年將知命。謝絕場屋。盡屏科目之累。專心醫道。取靈樞素問太素甲乙難經及諸家方書脈書。參考互觀。求其言之明白易曉。余嘗用之而驗者。


分門纂類。裒為一集。名曰察病指南。其間如定四季六臟平脈。與夫七表八裡之主病。分見於兩手三部者。


亦本於聖賢之遺論。特推而廣之。


觸類而補之。


其他言之未甚昭著者。


附以己意發明之。


蓋將以貽諸子孫。非敢求人之知也。


年來疫癘盛行。病者不幸而招醫。多見以陽病服丹附者。


悉殞於非命。豈惟不知脈。並於證而不知。吁何慘哉。或者不察。乃曰。吾取醫之運耳。


奚暇問其學之精否。殊不知恃運以言醫。雖幸而或中。而所喪亦多。求其萬舉萬全者難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鋟梓以廣其傳。庶幾與同志者共云。淳?改元。九月立冬後四日。永嘉施發政卿序。


趙崇賀序曰。能醫人多矣。能使人皆能醫人。不多也。


蓋以醫醫人有限。以醫教人無窮。施桂堂察病證有書。曰指南。考本草有書。曰辨異。而續易簡。又有方有論。桂堂之心。使人人知有此書此方此論也。


不特自能醫人。且欲人莫不能醫人。視碌碌輩。曰秘方。曰家藏方。小智自私。靳不示人。心之廣狹蓋可見。淳?丙午。正月中浣。澹齋趙崇賀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34:22 | 只看該作者

〔楊氏(士瀛)脈訣


一卷 未見閩書曰。楊士瀛。字登父。懷安故縣人。精醫學。著活人總括。醫學真經。宜指方論。行於世。按上見於也是園書目。


〔察脈總括〕一卷 存。
 

〔黎氏(民壽)決脈精要〕一卷 存。
 

〔李氏(?)脈歌〕未見按上見於絳云樓書目。


〔脈髓〕未見按上見於瀕湖脈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8 12:37:27 | 只看該作者

〔李氏(杲)脈訣指掌病式圖說


一卷 存按此書收在於醫統正脈中。題曰丹溪先生朱震亨彥修父著。然其六氣全圖說。稱予目擊壬辰首亂已來。民中燥熱者。


多發熱痰結咳嗽。重以醫者不識時變。復投半夏南星。以益其燥熱。遂至嗽血痰涎逆涌。咯吐不已。肌肉干枯而死者多矣。平人則兩寸脈不見。兩尺脈長至半臂。予於內外傷辨。言之備矣。余因疑此書似非朱震亨所著。輒閱李明之內外傷辨序。稱其書已成。陵穀變遷。忽成老境。束之高閣。十六年矣。後為昆侖范尊師所獎。更就成之。


時丁未歲也。


考丁未。即元定宗三年。以長歷溯之。


十六年當金哀宗天興元年。歲次壬辰。則其所言。與書中壬辰首亂以來之語相符。又內外傷辨曰。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下旬。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


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


繼踵而不絕云云。則其言鑿鑿可證。乃如此書實出於明之之手。其移甲付乙。蓋明時書估之所致。吳勉學遂刊於正脈中而不改者。


抑何失檢之甚矣。書中陰陽關格圖說載丹溪先生曰。陰乘陽則惡寒。陽乘陰則發熱。是亦系妄人之所攙。當抹殺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18:3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