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28 10:59 編輯
【〔王氏(叔和)脈經〕】
隋志十卷 存自序曰。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
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系。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訣。合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高湛養生論曰。王叔和。高平人也。
博好經方。洞識攝生之道。又曰。王叔和性沉靜。好著述。考核遺文。采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編次張仲景方論。編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太平御覽)
林億等進呈札子曰。臣等承詔。典校古醫經方書。所校讎中。脈經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
叔和西晉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經方。精意診處。洞識修養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醫傳中。臣等觀其書。敘陰陽表裡。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十二經。二十四氣。奇經八脈。以舉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為至詳悉。咸可按用。其文約。其事詳者。
獨何哉。蓋其為書。一本黃帝內經。間有疏略未盡處。而又輔以扁鵲仲景元化之法。自余奇怪異端不經之說。一切不取。不如是。何以歷數千百年。而傳用無毫發之失乎。
又其大較。以為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兼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之惑。專之指下。不可以盡隱伏。而乃廣述形證虛實。詳明聲色王相。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故得十全無一失之謬。為果不疑。然而自晉室東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於養生之書。實未皇暇。雖好事之家。僅有傳者。而承疑習非。將喪道真。非夫聖人。曷為厘正。恭惟主上體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敘極之文。推錫福之良心。鑒慎疾之深意。出是古書。俾從新定。臣等各殫所學。博求眾本。據經為斷。去取非私。大抵世之傳授不一。其別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時行病源。為第十卷者。
考其時而繆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諸篇之文。別增篇目者。
推其本文。而義無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爾。今則考以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仲景之書。並千金方及翼。說脈之篇。以校之。
除去重復。補其脫漏。其篇第亦頗為改易。使以類相從。仍舊為一十卷。總九十七篇。施之於人。俾披卷者。
足以占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無待飲上池之水矣。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臣孫奇。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陳孔碩序曰。予少時。母多疾。課醫率不效。因自誓學為方。求古今醫書。而窮其原。得所謂王叔和脈訣者。
怪其詞俚而指淺。更訪老醫。得脈經十卷。蓋祖黃帝岐伯扁鵲經。以及於張氏傷寒論。條貫甚明。真王氏書也。
驗之乃建本。自是求之建陽書坊。絕無鬻者。
板亦不存。嘉定己巳歲。京城疫。朝旨會孔碩董諸醫。治方藥。以拯民病。因從醫學。求得脈經。復傳閣本。校之與予前後所見者。
同一建本也。
乃知脈訣出。而脈經隱。醫者不讀。鬻者不售。板遂亦不存。今之俗醫。問以王氏書。則皆誦脈訣以對。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醫。其所著方書。脾胃條。引脈訣中語。而議之曰。此叔和知之而未盡也。
予每嘆曰。冤哉叔和。如史載之之工。尚引訣而罪經。余又何怪焉。
因思今世俗醫。知有朱氏傷寒百問。而不知有傷寒論。俗儒知誦時文。而不知誦經史。其過一律也。
因取所錄建本脈經。略改誤文。寫以大字。刊之廣西漕司。庶幾學人知有本原云。然恨無他本可校。以俟後之仁者。
長樂陳孔碩。何大任後序曰。醫之學以七經為本。猶儒家之六藝也。
然七經中。其論脈理精微。莫詳於王氏脈經。綱舉目分。言近旨遠。是以自西晉至於今日。與黃帝盧扁之書並傳。學人咸宗師之。
南渡以來。此經罕得善本。凡所刊行。類多訛舛。大任每切病之。
有家藏紹聖小字監本。歷歲既深。陳故漫滅。字畫不能無謬。然昔賢參考。必不失真。久欲校正傳之未暇。茲再承乏醫學。偶一時教官。如毛君升李君邦彥王君邦佐高君宗卿。皆洽聞者。
知大任有志於斯。乃同博驗群書。孜孜凡累月。正其誤千有餘字,遂鳩工創刊於本局。與眾共之。
其中舊有闕文。意涉疑似者。
亦不敢妄加補注。尚賴後之賢者。
嘉定丁丑仲夏望日。濠梁何大任後序。趙希弁曰。脈經十卷。上晉王叔和撰。纂岐伯華佗等論脈要訣。呂復曰。脈經十卷。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本諸內經素問九靈。及扁鵲仲景元化之說。裒次而成。實醫門之龜鑒。診切之指的。自與近代仿托鈐訣者不同。歷歲既深。傳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宋秘閣林億等。始考證謬妄。頗加改易。意其新撰四時經之類。皆林氏所增入。陳孔碩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輩。皆嘗審訂刊傳。今不多見。近人謝堅白以其所藏舊本。刻於豫章。傳者始廣。袁表曰。西晉太醫令王叔和作脈經十篇。凡十萬一千余言。其首篇。論著人脈有三部。曰寸。曰關。曰尺。持脈之法。大都二十有四種。曰浮。曰芤。曰洪。曰滑。曰數。曰促。曰弦。曰緊。曰沉。曰伏。曰革。曰實。 曰微。曰澀。曰細。曰軟。曰弱。曰虛。曰散。曰緩。曰遲。曰結。曰代。曰動。次本其所主五臟六腑。陰陽榮衛。虛實逆順。輕重從橫。伏匿遲疾。短長射人。疾病所起。與其將瘥難已之候。其第二第三第六篇。著人脈本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五臟。曰肝為厥陰。心為手少陰。脾為足太陰。肺為手太陰。腎為足少陰。六腑。曰膽為足少陽。小腸為手太陽。胃為足陽明。大腸為手陽明。膀胱為足太陽。三焦為手少陽。十二經之外。又有奇經八脈。曰陽維。曰陰維。曰陽蹺。曰陰蹺。曰沖。曰督。曰任。曰帶。因以各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同異。用為施治補瀉之方。其第七篇。論著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曰汗。曰吐。曰下。曰溫。曰灸。曰刺,曰火。曰水。察人陰陽交並虛實生死損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第四第五篇,決四時百病生死之分。本仲景扁鵲華佗所以察聲色消息死生之理。第八篇。著雜病醫宜。第九篇。平婦人童子。其末篇。有手檢圖二十一部。今觀其文。則皆覆論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三部二十四種。形證所屬。無圖可見。豈叔和所著。故有圖。久不復傳耶。乃宋臣林億札割中。則稱世之傳授。其別有三。有以隨巢元方時行病源。為第十篇。有以第五篇分上下。而撮全經之文。別增篇目者。億曾據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仲景諸書。校其脫漏。仍為十篇以傳。則知末篇傳疑已久。億但補正其文。而所謂手檢圖二十一部云者,直存舊目。無從考證耳。
徐靈胎曰。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晰。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中旨趣。亦不能畫一。使人有所執持。然其匯集群言。使後世有所考見。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脈之為道。不過驗其血氣之盛衰寒熱。及邪氣之流在何經何臟。與所現之證。參觀互考。以究其生克順逆之理。而後吉凶可憑。所以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論脈。其立論反若甚疏。而應驗如神。若執脈經之說。以為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得某病。雖內經亦間有之。
不如是之拘泥繁瑣也。
試而不驗。於是或咎脈之不準。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藥之不對證。而不知皆非也。
蓋病有與脈相合者。有與脈不相合者。兼有與脈相反者。
同一脈也。
見於此證為宜。見於彼證為不宜。同一證也。
見某脈為宜。見某脈為不宜。一病可見數十脈。一脈可現數百症。變動不拘。若泥定一說。則從脈而證不合。從證而脈又不合。反令人彷徨無所適從。所以古今論脈之家。彼此互異。是非各別。人持一論。得失相半。總出不知變通之精義。所以愈密而愈疏也。
讀脈經者。
知古來談脈之詳密如此。因以考其異同。辨其得失。審其真偽。窮其變通。則自有心得。若欲泥脈以治病。必至全無把握。學人必當先參於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說。而貫通之。
則胸中先有定見。見後人之論。皆足以廣我之見聞。而識力愈真。此讀脈經之法也。
(醫學源流論)按丹州公醫心方。引養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語。據此。叔和名熙。以字行者也。先友山本萊園(允) 亦嘗謂之。
又按此書第三卷。稱新撰者。
叔和以素問諸經之文。有雜而難了。乃新抄事要者。
四時經,蓋隋志所載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一卷是也。
呂復以此二件。為宋臣所攙。誤矣。先子曰。脈經第十卷。首標曰手檢圖三十部。明袁表校本。及沈際飛本。作二十一部。今閱之以氣口一脈。分為九道。以論三陰三陽奇經之脈。其義未太明。且不及手三陽任督沖之六脈。知是不止其圖。其文亦殘闕。不可復尋繹焉。
吳山甫云。手檢圖脈法。惟通融之士。能知能行。亦未知圖與經文。既亡且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