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臺秘要(1)】

 關閉 [複製鏈接]
4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19:33 | 只看該作者

腳氣心腹脹急方四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氣,從腳上入於內,與藏氣相搏,結聚不散,故心腹脹急也。


(出第十三卷中。)蘇恭諸腳氣定時候間滿腹脹不能食者,四時俱得服,下氣消脹方。


昆布八兩、射干四兩、茯苓、乾薑各二兩、羚羊角(屑)、橘皮各三分、杏仁五分(去皮尖)、蓽拔、吳茱萸、大黃各六分,大小便澀者著大黃,無不須用。


右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利多服七丸,以意消息,不能食者,加白朮六分、麴末十分。


氣發服已前丸得定,如不定作檳榔皮湯壓之。


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又方檳榔七枚(碎)、生薑三兩(切)、橘皮二兩、杏仁三十枚。


右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服,相去七、八里久,或作半劑一服亦得,氣脹發則服之。


差止。


又若覺冷氣攻喉方。


當含吳茱萸三、五粒,即氣散。


又腳氣夏盛秋歇,毒氣既謝,風緩猶在。


若諸病皆退,但苦食腹脹不安,為氣在咽喉,吐不出,咽不入,心悶痰滿,食已吐酢水者,宜此昆布丸。


若先服諸藥,及湯酒等兼服之,不相違忤,昆布丸方。


(一云吳茱萸丸。)吳茱萸、蓽撥、茯苓、白朮、麴、葶藶(熬)、昆布各四兩(洗)、杏仁(去皮尖,熬)、枳實(炙)、大黃、乾薑各三兩、旋覆花一兩半、橘皮三兩半。


右十三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飲服十丸,一本云二十丸,日二服。


利多減之,不利加之,常令微利,覺病退則止。


發便服之,不可常服,令人瘦,六、七日半合之,或三分減一分,不爾酸敗。


一本有半夏六兩,以湯洗熬之,射干三兩。


又一本無旋覆花、乾薑、大黃、杏仁、橘皮。


忌羊肉、餳、桃李、雀肉、酢物。(並出上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24:44 | 只看該作者

腳氣寒熱湯酒方一十首

 

《千金》甘草湯,療腳弱,舉身洪腫,胃反食穀吐逆,胸中氣結不安,而寒熱下痢不止,小便難,服此湯即益,亦服女麴散利小便,腫消服大散摩膏有驗方。


甘草一兩(炙)、人參一兩、半夏一升(洗)、桂心三兩、小麥八合(完用)、大棗二十枚(擘)、生薑八兩、吳茱萸二升、蜀椒三兩(出汗)、。


右九味,切,以水一斗三升,煮麥取一斗,去麥,內諸藥,煮取四升,一服六合,作六服。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又若寒熱,日再三發,可服此常山甘草湯方。


常山三兩、甘草一兩半。


右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相去五里久進一服。


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


又白朮膏酒,療腳弱風虛,五勞七傷,萬病皆主之方。


生白朮(淨洗,一石五斗,仍須揀擇,搗取汁三斗,煎取半)、濕荊二十五束(束別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徑頭二寸,火燒取瀝三斗,煎取半)、青竹三十束(束別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徑頭一寸,燒取瀝三斗,煎取半)、生地黃五大斤,(粗大者,搗取汁三斗,煎取半)、生五加根三十斤(淨洗訖,銼於大釜內,以水四石,煎之去滓,清澄取汁七斗,以銅器中盛,大釜內水上煎之,取汁三斗五升,其煎諸藥法一準五加法)。


右件白朮等五種藥,總計並訖,得汁九斗五升,上糯米一石五斗,上小麥麴八斤,暴乾末之,以藥汁六斗,浸麴五日,待麴起,第一淨淘米七斗,令得三十遍以上,下米置淨席上,以生布拭之,然後炊之,下饙以餘藥汁澆饋調強弱更蒸之,待饙上痂生,然後下於席上,調強弱冷熱,如常釀法醞之,蜜蓋頭三日後。


第二酘更淘米四升,一如前法酘之,三日後即加藥如左︰桂心六兩、甘草六兩(炙)、白芷六兩、當歸六兩、芎藭六兩、麻黃六兩(去節)、乾薑一斤、五加皮一斤、細辛六兩、防風六兩、附子五兩(炮)、、牛膝九兩。


右十二味,咀訖,第三酘以米四斗,淨淘如前法,還以餘汁澆饙重蒸,待上痂生,下置席上,調冷熱如常釀法,和上件藥酘之三日外,後嘗甘苦得中訖,蜜封頭二七日後,押取清酒,一服四合,日再,細細加,以知為度。


溫酒不得過熱。慎生冷、酢滑、豬、鯉、牛肉、蔥、菜、等物。


又松葉酒,療腳弱,十二風痺不能行,服更生散數劑,及眾療不得力,服此一劑便能遠行,不過一、兩劑方。


松葉六十斤。右一味,咀,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釀五斗米,如常法。


別煮松葉汁以漬米,並饙飯釀,泥封頭七日發澄,飲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眾,神妙。


(並出第七卷中。)、崔氏療腳弱,獨活湯方。


獨活三兩、生石斛三兩、白朮一兩、防風一兩半、茯苓四兩、白前一兩、羚羊角二兩(屑)、芎藭二兩、桑根白皮二兩、黃芩三兩、附子一兩(炮)、生薑三兩、桂心一兩、防己一兩。


右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相去十里久,服隔四日一劑,宜服兩劑佳。


慎生冷、酢滑、豬、魚、蒜、桃李、雀肉、生蔥。


(蘇恭同。出第六卷中。)、《備急》療腳氣屈弱,若田舍貧家無藥者,可釀菝葜及松節酒皆善方。


菝葜一斛,淨洗銼之,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漬麴。


又以水二斛,煮滓取一斛,以漬飯,釀之如酒法,熟押取飲,隨多少。


若用松節及葉,亦準此法。


其汁不壓也。


患腳氣屈弱,積年不能行,腰脊攣痺,及腹內堅結者,服之不過三、五劑,皆平複如常。


神驗。(《肘後》、文仲同。)又金牙酒,最為療腳氣屈弱之要,今載之方如左。


金牙、細辛、茵芋(《肘後》作莽草)、乾薑、乾地黃、防風、附子(去皮)、地膚子、蒴藋、升麻各四兩、人參二兩、獨活一斤、牛膝五兩、石斛五兩。


右十四味,切之,以酒四斗,漬之六、七日,服二、三合稍加之,亦療口不能語,腳屈至良。


又側子酒亦驗。


(《肘後》同。《千金》無升麻、人參、石斛、牛膝、茵芋、乾薑、有蜀椒、莽草、止十味,云冷加乾薑。)、又陶《效驗方》云︰金牙酒,療腳弱風冷痺曳,又令人肥健。


勝舊百倍,起三十年嚲曳不能行,口不能語者。


昔趙寅陽嚲曳二十六年,肉冷如鐵,唯餘骨爾,服此三十日便起,郄太山家代傳秘之,云︰一方用茵芋四兩,初服無數,任性令足,使有酒色,便止不得食肥肉、生菜、其方無牛膝、石斛二物,餘同。


(文仲同。並出第二卷中。)蘇恭獨活酒,十月以後腰腳屈弱,兼頭眩氣滿,服此方。


獨活、生薑、石斛各六兩、牛膝、丹參、萆薢、側子(炮)、茯苓各四兩、防風、薏苡仁、山茱萸、桂心、白朮、天雄(炮)、芎藭、秦艽、當歸、人參各三兩、甘菊花二兩、生地黃八兩。


右二十味,切,絹袋貯,以酒二斗五升,漬四日,溫服三、四合,日二服。


頭風患冷者,加椒二兩汗。(出第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36:24 | 只看該作者

腳氣痺弱方七首

 

《病源》此由血氣虛弱,受風寒濕毒氣,與血並行於膚腠,邪氣盛,正氣少,故血氣澀,澀則痺,虛則弱,故令痺弱也。


(出第十三卷中。)、《肘後》療腳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疼痺,或兩脛小滿,或行起忽屈弱,或少腹不仁,或時冷時熱,皆其候也。


不即療,轉上入腹便發氣,上則殺人。


療之多用湯、酒、摩膏藥,種數既多,不但五、三劑,今止取單行效用方。


急先取好豆豉一斗,三蒸暴乾,以好酒三斗漬三宿,便可飲,隨人多少,欲盡預作。


若不及待漬,便以酒煮豉飲之,以滓薄腳,其勢得小退,乃更營諸酒及膏湯炙之。


(文仲、《備急》同。)又獨活酒方。


獨活五兩(切)、附子五兩(生用,生皮,破)。


右二味,以酒一斗,漬三宿,服從一合始,以微痺為度。


忌豬肉、冷水。


(文仲、《備急》同。)又方好硫黃二兩(末之)、牛乳五升。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乳水至五升,乃內硫黃煎取三升,一服三合。


亦可直以乳煎硫黃,不用水也。


卒無牛乳,羊乳亦善。


(《千金翼》云︰一服一合,不知至三合。)又方先煎牛乳三升,令減半,以五合服硫黃末一兩,服畢厚覆取汗,勿令得風,中間更一服,至暮又一服。


若已得汗,不更服,但好消息將護之。


若未差愈,後數日中亦可更作。


若長將,亦可煎為丸。


北人服此療腳多效,但須極好硫黃取預備之。


(並出第一卷中。)《千金》松脂散,主一切風,及大風腳弱風痺方,薰陸法亦同。


取松脂三十斤,以椶皮袋盛系頭,鐵鐺底布竹木,置袋於上,石押之,下水於鐺中令滿煮之,膏浮出得盡,以後量更二十沸,接取置於冷水中,易袋洗,鐺更煮如此九遍藥成,搗篩為散,以粗羅下之,用酒服一方寸匕,日二。


初和藥以冷酒,藥入腹後飲熱酒行藥,以知為度。


如覺熱即減,不減令人大小便秘澀,宜令蔥羹,仍自不通,宜服生地黃汁,微取泄利也。


降忌大麻子以外,無所禁。


若欲斷米,加茯苓與松脂等分,蜜和為丸,但食淡麪餺飥日兩度,一食一小碗,勿多食也。


作餺飥法︰硬 和麪熟挼煮五十沸,漉出冷水淘,更置湯中煮十餘沸,然後漉出食之。


服松脂三十日後自覺有驗,兩腳如似水流下是效。


如恐秘澀。和一斤松脂、茯苓與棗栗許大,蘇即不澀。

 

服經一百日後,腳氣當愈。


《仙經》曰︰服松脂一年增壽一年,服之二年增壽二年,服之乃至十年增壽十年。


(出第七卷中。)蘇恭煮散,療腳氣經春夏及秋,腳弱或腫,氣時上衝心,身體痺悶者方。


獨活、茯苓、牛膝、漢防己、白朮、黃耆、麻黃(去節)、柴胡各六兩、當歸、防風、橘皮、桂心、人參各四兩、附子三兩(生用)、磁石十六兩(碎如豆)、羚羊角三兩(屑)、生薑、杏仁、半夏(洗)、吳茱萸、檳榔(碎)、丹參八兩。


右二十二味,不著分兩,自隨時加減,餘二十物切如豆,分作三十貼,貼著生薑一兩合皮碎切,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碎,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頓服之,日一服,或二日一服。


冷多加吳茱萸半兩,熱多加麥門冬半兩,大熱以竹瀝一升代水,嘔逆食不下加半夏一 兩,毒悶加青木香二分,以意消息之,患人大便難加大黃半兩,服滿食不消加檳榔三、二枚。

 

所加藥病差即止,不常服。


忌豬肉、冷水、羊肉、餳、生蔥、桃李、雀肉、酢物。


(出第一卷中。)、又療諸腳氣弱,未至大發,尋常煮散方。


獨活、漢防己、麻黃(去節)、茯苓、丹參、牛膝各六兩、磁石十六兩(碎)、黃耆、防風、人參、犀角各六兩、升麻、青木香、桂心各四兩、石膏十四兩(碎)、吳茱萸八兩、生薑、半夏(洗)、檳榔大者、杏仁、大黃(切)。


右二十一味,將十六物搗切如豆,分作三十分,分和為一服,服以檳榔三枚、生薑一兩、各合皮切,杏仁十四枚去皮尖,以水二升三合,煮取七合,去滓,日晚或夜中服之,日一服。


若氣盛時,日二服。


可一服,或二日一服,或三日一服。


若心下滿,嘔逆者,加半夏一兩,嘔定止。


若大便澀者,可去磁石,加大黃一兩,大便利即停。


忌生蔥、醋物、羊肉、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38:24 | 只看該作者

腳氣痺攣方二首

 

《病源》腳氣之病,有挾風毒者,則風毒搏於筋,筋為攣。


風濕乘於血則痺,故令痺攣也。


(出第十三卷中。)《千金》石斛酒,療風虛氣滿,腳疼冷痺,攣弱不能行方。


石斛五兩、丹參五兩、防風二兩、側子四兩、桂心三兩、乾薑三兩、羌活三兩、秦艽四兩、芎藭三兩、杜仲四兩、薏苡仁一升(碎)、五加根皮五兩、山茱萸四兩、橘皮三兩、椒三兩、黃耆三兩、白前三兩、茵芋三兩、當歸三兩、牛膝四兩、鐘乳八兩。


右二十一味,切,將鐘乳搗碎,別絹袋盛,繫於大藥袋內,以清酒四斗漬三日,初服三合,日再,稍稍加之,以知為度。


忌豬肉、冷水、生蔥。


(出第七卷中。)《千金翼》防己湯,主風濕四肢疼痺,攣急浮腫方。


木防己三兩、茯苓四兩、芎藭三兩、芍藥二兩、桂心三兩、甘草六分(炙)、大棗十二枚(擘)、麻黃三兩(去節)、桑根白皮(切)二升。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減一升,內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服漸汗出令遍身,以粉粉之。


慎風冷。(出第十六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41:19 | 只看該作者

風偏枯方二首(此風偏枯以下五門,並兼療腳氣,風毒等病相類)

 

《病源》風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受於風濕,風濕客於半身,在分腠之間,使血氣凝澀,不能潤養,久不差,生氣去,邪獨留,則成偏枯。


其狀半身不隨,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變,智不亂是也。


邪初在分腠之間,宜溫臥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複也。


診其胃脈沉大,心脈小牢急,皆為偏枯。


男子則廢左,女子則廢右。


若不瘖,舌轉者可療,三十日不起。


其年未滿二十者,三歲死。


又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足太陽經也,虛者則病惡風偏枯,上由愁思所致,憂思所為。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氣,從頭至足止。


愈疽、疝、大風、偏枯、諸風痺。


又云︰仰兩足指五息止。


引腰背痺偏枯,令人耳聞聲。


常行眼耳諸根,無有障礙。


又云︰正倚壁不息行氣,從口趣令氣至頭始止。


療疽痺大風偏枯。


又云:一足地,足不動,一足嚮側相轉身欹勢,並手盡急回,左右迭二七。


去脊 風冷,偏枯不通潤。


(出第一卷中。)深師大八風湯,療毒風濕痺嚲曳,或手腳不隨,身體偏枯,或毒弱不任,或風經五藏,恍恍惚惚,或多語喜忘,有時恐怖,或肢節LBUU疼,頭眩煩悶,或腰脊強直,不得俯仰,又加腹滿食少,時氣咳,或始遇病時,卒倒悶絕,即不能語便失音,半身或舉體不隨,不仁沉重,皆由體虛恃少不避風冷所致,二十三種大八風湯方。


當歸二兩半、升麻一兩半、烏頭二兩(炮)、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遠志二兩(去心)、獨活二兩、五味子一兩半、防風二兩、芎藭二兩、麻黃二兩(去節)、乾薑二兩半、秦艽二兩、桂心二兩、大豆二升、石斛二兩、甘草二兩半(炙)、杏仁四十枚、人參二兩、茯苓二兩、黃耆二兩、紫菀二兩、石膏二兩(碎)。


右藥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強人分四服,羸人分五、六服。


《千金翼》同。


出第九卷中。


《古今錄驗》療三十年風 躃偏枯不能行,香豉散方。


生地黃三十斤、香豉三升(綿裹)。


右二味,洗地黃,咀,先蒸半日,暴燥,更合豉蒸半日,暴令燥,搗下篩,以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亦可水服。益精爽氣,服數月有神效。(出第十四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46:34 | 只看該作者

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方五首

 

《病源》此由體虛腠理開,風邪在於筋故也。


春遇痺,為筋痺,則筋屈,邪客關機,則使筋攣。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肩背拘急也。


足厥陰,肝之經也。


肝通主諸筋,主在春,其經絡虛,春遇風邪則傷於筋,使四肢拘攣,不得屈伸。


診其脈,急細如弦者,筋急足攣也。


若筋屈不己,又遇於邪,則移變入肝。


其狀夜臥側驚,小便數也。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手前後遞互交拓,極勢三七,手掌嚮下,低頭麪心,氣嚮下至涌泉、倉門、卻努一時取勢散氣,放縱身體,平頭動膊,前後欹側,柔轉二七。


去膊並冷血,筋急,漸漸如消。


又云︰以兩手拘左膝,生腰,鼻內氣七息,展右足。


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痛萎。


又云︰以兩手拘左膝著膺,除下重難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腳,兩手拘左膝頭,生腰,以鼻內氣,自極七息,展右足著外。


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疼痺。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抑手如似推物勢,一手嚮下,如捺物,極勢,上下來去,換易四七。


去膊內風,兩膊井內冷血,兩腋筋脈攣急。


又云︰踞伸左腳,兩手拘右膝,生腰,以鼻內氣,自極七息,展左足著外。


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疼痺。


(出第一卷中。)、《千金》療口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張仲景三黃湯方。


麻黃五分(去節)、獨活四分、細辛二分、黃耆二分、黃芩三分。


右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


心中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分炙,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三分熬,渴加栝樓根三分,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炮。


此方神秘不傳。


(張文仲、《備急》、深師及《翼》、《古今錄驗》同。)又麻子湯,療大風周身,四肢攣急,風行在皮膚,身勞強,服之不虛人,又主精神蒙昧方。


秋麻子三升(淨擇,水漬一宿)、防風二兩、麻黃二兩(去節)、生薑二兩、橘皮、桂心二兩、竹葉一握(洗)、石膏二兩(碎)、細辛二兩、蔥白一握、香豉一合。


右十一味,切,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令極熟,漉卻滓,取九升,別煮麻黃數沸,掠去沫,內諸藥汁中,煮取三升,去滓,空腹分三服。


服訖當微汗,汗出以粉塗身。


然極重風者,不過三劑,乃至五劑以來,無不差。


輕者不過兩劑差。


有人患大風、賊風、刺風,加獨活三兩,比小續命湯準當六、七劑。


忌生蔥、生菜。


(一方無細辛。)又白斂薏苡湯,療風拘攣不可屈伸方。


白斂一升、薏苡仁一升、芍藥一升、酸棗人一升、乾薑一升、附子三枚(炮,破)、甘草(炙)一升、桂心一升、牛膝一升。


右九味,淳酒二斗,漬一宿,微火煎三沸,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服五合。


忌生蔥、豬肉、海藻。


(《古今錄驗》同。《翼方》有車前子。並出第八卷中。)崔氏療暴得風,四肢攣縮枯細,不能行動,用大豆蒸,貧人不能辦藥者,可依此方。


取大豆三大升,淨揀擇淘之,漉出蒸之,待氣溜下甑,傾二大升醶醋甑中,和攪令遍,於密屋內地上設鋪席一帛帕,傾豆著帕上,仍以五、六重綿衣覆豆,令病人於豆上臥,以被覆之,若豆冷漸漸卻綿衣,令一人於被內引挽攣急處,卻綿衣盡,豆冷收取,更著甑中,依前法蒸熱下甑,複著升半酢和豆,一準前法,用鋪設。


每一收豆,作二升荊瀝湯與病人飲,飢即任食,日再度,夜一度,如此經三日三夜即休。


忌風。


(出第三卷中。)《古今錄驗》西州續命湯,療中風入藏,及四肢拘急不隨,緩急風方。


麻黃三兩(去節)、石膏二兩、芎藭一兩、生薑三兩、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芍藥一兩、桂心一兩、郁李仁三兩(去皮)、防風一兩、杏仁四十枚、當歸一兩。


右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初服取汗,米粉於衣裡粉之。


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四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49:02 | 只看該作者

風不仁方三首

 

《病源》風不仁者,由榮氣虛,衛氣實,風寒入於肌肉,使血氣行不宣流。


其狀搔之皮膚如隔衣也。


是診其寸口脈緩,則皮膚不仁。


不仁,脈虛數者生,牢急疾者死。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赤松子曰︰偃臥,展兩脛、兩手、足外踵,指相嚮,以鼻內氣,自極七息。


除死肌、不仁、足寒。


又云︰展左足右足上,除不仁、脛寒。


(出第一卷中。)深師茵芋酒,療新久風,體不仁屈曳,或拘急腫,或枯焦,皆主之,施連所增損方,甚良。


茵芋二兩、狗脊二兩、躑躅二兩(生用)、烏頭二兩(生用)、附子二兩(生用)、天雄一兩(生用)。


右六味,切,以酒一斗,絹囊盛藥漬之,冬八、九日,夏五、六日。


初服半合,不知增之,以知為度。


忌豬肉、冷水。


(《千金翼》同。)又八風湯,療五緩六急不隨,身體不仁,下重,腹中雷鳴,失小便方。


防風二兩、芍藥二兩、茯苓二兩、黃耆三兩、獨活四兩、當歸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一兩(炙)、大豆二升、附子大者一枚(炮)。


右十一味,切,以水一斗,漬酒二升,合煮取三升,分三服。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酢物。


又犀角丸,療百病鬼注,惡風入皮膚,淫淫液液,流移無有常處,四肢不仁,牽引腰背,腹脹滿,心痛逆,胸滿不得飲食,吸吸短氣,寒熱羸瘦,夜喜惡夢,與鬼神交通,咳嗽膿血,皆療之方。


犀角二分(屑)、獺肝三分(炙)、雄黃四分(研)、桂心二分、丹砂四分(研)、貝齒十分(炙,研)、巴豆三十枚(熬,去心)、蜈蚣一枚(去頭足,炙)、真珠四分(研)、射罔一分、麝香一分(研)、羚羊角二分(屑)、牛黃二分(研)、附子一分(炮)、鬼臼二分。


右十五味,搗下篩,蜜和,更搗五千杵,平旦服如胡豆二丸,酒飲並得,日三。


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血物、蘆筍。(並出第九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51:01 | 只看該作者

風濕痺方四首

 

《病源》風濕痺病之狀,或皮膚頑厚,或肌肉酸疼,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痺。


其風濕氣多而寒氣少者,為風濕痺也。


由血氣虛,則受風濕,而成此病。


久不差,入於絡經,搏於陽經,亦變令身體手足不隨。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任縱臂,不息十二通。


愈足濕痺,不任行,腰脊痛。


又正臥,疊兩手著背,下伸兩腳,不息十二通,愈足濕痺,不任行,腰脊痛痺。


有偏患者,患左壓右足,患右壓左足。


久行,手亦如足,周行滿十,方止。


又云︰以手摩腹,從足至頭,正臥,伸臂導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閉氣不息十二通,以療痺濕,不可任,腰脊痛。


(出第一卷中。)、《千金》諸風痺方。


桂心一兩、當歸一兩、茯苓一兩、防風一兩、甘草一兩(炙)、黃芩一兩、生薑五兩、秦艽二分、葛根二分、乾棗三十枚(擘)、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十一味,切,水、酒各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


又療風痺,游走無定處,名曰血痺大主之方。


萆薢四分、薯蕷四分、牛膝四分、澤瀉四分、蠐螬三分(熬)、天雄三分(炮)、車前子三分、乾漆(熬)三分、白朮三分、地膚子三分、山茱萸五分、狗脊三分、茵芋一分、乾地黃十分。


右十四味,搗篩,蜜和丸,酒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稍稍加之。


忌桃李、雀肉、豬肉、冷水、蕪荑等物。


又白斂散,療風痺腫,筋急展轉,易無常處方。


白斂二分、附子一分(炮)。


右二味,搗下篩,酒服半刀圭,日三,不知增至一刀圭,身中熱行為候,十日便覺。


忌豬肉、冷水。


(並出第八卷中。)、《古今錄驗》六生散,療急風痺,身軀拘痛方。


生菖蒲一斤(切)、生地黃一斤、枸杞根一斤、生商陸根一斤、生烏頭半斤、生薑二斤。


右六味,以淳酒漬之一宿,出暴乾,複內酒中。


令酒盡,暴令燥,搗下篩,以清酒一升,服一錢匕,日再服之。


忌豬羊肉、冷水、蕪荑、餳。(出第十四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54:46 | 只看該作者

風濕方九首

 

《病源》風濕者,是風氣與濕氣共傷於人也。


風者,八方之虛風;


濕者,水濕之蒸氣。


若地下濕,複少霜雪,其山水氣蒸,兼值暖,猥退人腠理開,便受風濕。


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


若經久,亦令四肢緩縱不隨,入藏則瘖啞,口舌不收,或腳痺弱,變為腳氣。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癢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真誥云︰櫛頭理髮,欲得多過,通流血脈,散風濕,數易更櫛,番用之。


(出第十一卷中。)深師療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方。


漢防己四兩、白朮三兩、蜀黃耆五分、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


右六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分為三服,服湯當坐被中,欲解汗出,如蟲行皮中,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


(《千金》同。此本仲景《傷寒論》 方。)又四物附子湯,療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白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一身悉腫方。


附子二枚(炮,八破)、桂心四兩、白朮三兩、甘草二兩(炙)。


右藥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當微汗,若汗出煩者,一服五合。


蔡公數用驗。忌豬肉、冷水、生蔥。


餘忌同前方。


(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又療風濕百節疼痛,不可屈伸,痛時汗出方。


芍藥四兩、甘草三兩(炙)、芎藭四兩、附子三兩(炮,四破)。


右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十里頃。


忌同。


又療風濕身體疼痛,惡風微腫湯方。


桂心四兩、麻黃二兩(去節)、芍藥二兩、天門冬二兩(去心)、生薑三兩、杏仁五十枚。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


忌鯉魚。


忌同。


(並出第九卷中。)《古今錄驗》附子湯,療風濕相摶,骨節煩疼,不得屈伸,近之則痛,白汗出,短氣,小便不得利,惡風不欲去衣,或一身流腫方。


桂心三兩、白朮三兩、附子二枚(炮,八破)、甘草三兩。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即止。


若汗出煩者,稍服五合。


驃騎使吳諧以建元元年八月二十六日始覺如風,至七日卒起便頓倒,髀及手皆不隨,通引腰背疼,通身腫,心多滿,至九月四日,服此湯一劑,通身流汗,即從來所患悉愈。


本方不用生薑,既有附子,今加生薑三兩。


忌同。


又療風濕體疼,惡風微腫,天門冬湯方。


天門冬三兩(去心)、葛根四兩、生薑三兩、桂心四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杏仁五十枚、甘草二兩(炙)。


右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


忌鯉魚。


餘同前。


(深師無芍藥,名天門冬湯。並出第十四卷中。)又療頭風濕,面如鍼刺之狀,身體有腫,惡風汗出,短氣,不能飲食,麻黃湯方。


麻黃四兩、芎藭一兩、莽草一兩、當歸一兩、杏仁三十枚。右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糜粥將息佳。


又辨中風、偏枯、風痱、風懿、風痺。


偏枯者,半身偏不隨,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變,智不亂,病在分腠之間,溫臥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複也。


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智亂不甚言,微知可療,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風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強不能言,病在藏腑,先入陰後入陽,治之先補於陰,後瀉於陽,發其汗身轉軟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


風痺病不可己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腹中股脛淫濼,煩心頭痛,嘔眩,時時汗出,目眩悲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


騎士息王恕母年五十,紗扇自扇,汗出中風,口不得語,身緩不收,積一月困篤,張苗為作七物獨活湯,服五劑得愈。


又士度良母年七十餘中風,但苦口不得語,積百餘日,往來飲食如故,苗又與合獨活湯四劑得愈。


七物獨活湯,療腳弱及中風濕,緩縱不隨方。


(出胡洽。)獨活五兩、葛根四兩、乾薑二兩、桂心四兩、半夏四兩(洗)、甘草二兩(炙)、防風三兩。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得少微汗出好。


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生蔥。


右療濕家,始得病時,可與薏苡麻黃湯方。


薏苡半升、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二兩(炙)、杏仁二兩。


右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


濕家煩疼,可以甘草麻黃湯發汗。


不差更合。


飲家加白朮四兩,名白朮麻黃湯。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此本仲景方,分兩小異。並出第十五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56:45 | 只看該作者

許仁則療腳氣方三首

 

許仁則曰︰此病有數種,有飲氣下流以成腳氣,飲氣即水氣之漸。


亦有腎氣先虛,暑月承熱以冷水洗腳,濕氣不散,亦成腳氣。


亦有腎氣既虛,諸事不節,因居卑濕,濕氣上衝,亦成腳氣。


此諸腳氣,皆令人腳脛大,腳跌腫重,悶甚上衝,心腹滿悶,短氣。


中間有乾濕二腳氣,濕者腳腫,乾者腳不腫,漸覺枯燥,皮膚甲錯,須細察之。


若先覺心腹脅肋刺痛,胸背滿悶,吃食之後,此狀彌加,時時氣短,手腳沉重,骨髓疼,多喝氣,每食諸黏膩陳敗臭物。


即諸狀轉劇,此即飲氣下流,而成腳氣。


有此候者,自宜依前療。


飲氣將成水氣,細辛等八味湯、葶藶子等十五味丸療之。


若先無前狀,但覺腳腫,疼悶沉重,有時緩弱,乍衝心腹滿悶,小腹下不仁,有時急痛,宜依後吳茱萸等五味湯、桑根白皮等十味丸、側子等十味酒,細細服之,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二兩、生薑五兩、橘皮三兩、桂心二兩、大檳榔十枚。


右藥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久。


一服覺諸狀可,欲重合服亦佳。


服湯後將息經三、四日,即服後桑根白皮等十味丸。


忌生蔥。又方桑根白皮五兩、生薑(屑)六兩、蜀椒(汗)、桂心、升麻四兩、五味子四兩。


右藥搗篩,蜜和為丸,以飲下之。


初服十五丸,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子大。


覺熱食前服,覺冷食後服之。


忌同。


(蜀椒、桂心元未見分兩。)、又至九月以後,宜合側子等十味酒服之,兼將下丸方。


側子五兩、生薑八兩、桑根白皮八兩、桂心四兩、白朮八兩、五加白皮六兩、丹參六兩、續斷五兩、牛膝五兩、細辛四兩。


右藥切,絹袋盛,用無灰酒五升,浸五、六日,初服一雞子黃許,日再服,稍稍加之,以知為度,必用。


前數法不覺可,宜依舊腳氣方用之。


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蔥、生菜。(吳升同。並出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00: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5 17:01 編輯

論陰陽表裡灸法三十七首

 

蘇恭云︰凡腳氣發有陰陽表裡,當隨狀療之,不可妄依古方也。


患陰療陽,病表救裡,皆為重虛實,危殆之甚也。


若病從陰發,起兩足大指內側,上循脛內及膝裡,頑痺不仁,或腫先發於此者,皆須隨病灸複留、中都、陰陵泉等諸穴,灸者先從上始,嚮下引其氣,便各灸二十壯,嚮後隔七日灸七壯,取差止。


餘穴皆依此。


若病從陽發,起兩小指外側,嚮上循脛外,從絕骨至風市,頑痺不仁,或腫起於此者,須灸陽輔、絕骨、陽陵泉、風市等諸穴,灸數及上嚮下,皆依前法。


若氣毒兼行表裡者,乃可量其輕重,隨灸膏摩之。


若上下遍發,表裡各灸一、二處,以此通洩之,其用藥內攻,各量病投藥也。


逐偏若處,常使灸瘡不差為佳。


風氣都除,乃隨瘡差,差後瘢色赤者,風毒盡;


青黑者,猶有毒氣,仍灸勿止,待身體輕利,然後可休矣。


又一本云︰常須灸三里、絕骨、勿令瘡差佳。


灸腳氣穴名︰陽陵泉(二穴,在膝外側骨下宛宛陷中是也。)、絕骨(二穴,在足外踝上,骨絕頭陷中,又云一尺是也。)、風市(二穴,平立垂手,當中指頭,髀兩筋間是也。《黃帝三部鍼灸經》無風市二穴,此處恐是環銚,風市疑其別名,未詳所出。)、昆倉(二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是也。)陽輔(二穴,在絕骨前半寸少下是也。徐云︰《明堂》無絕骨名,有陽輔二穴,在膝蓋下外側三寸傍廉骨當小指兩筋間是也。


《黃帝三部鍼灸經》丙卷︰陽輔二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前三分,與此不同。)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三寸是也。)條口(二穴,在上廉下二寸是也。)、下廉(二穴在條口下一寸是也。)太衝(二穴,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是,或云一寸半。)犢鼻(二穴,在膝蓋上外角宛宛中是也。


一云膝下。


《黃帝三部鍼灸經》丙卷︰犢鼻二穴,在膝臏下骭上俠薢大筋中。)膝目(二穴,在膝蓋下兩邊宛宛中是也。《黃帝三部鍼灸經》無膝目二穴。)曲泉二穴,在膝內屈文頭是。


又云︰從三里上度一寸五分,又橫嚮脛二寸,當脈中是也。


《黃帝三部鍼灸經》丙卷︰曲泉二穴,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陰陵泉(二穴,在膝下內側輔骨下宛宛中是。蘇、徐同。)、中都(二穴,在陰陵泉、三陰交中間是。蘇︰一名太陰穴。《黃帝三部鍼灸經》︰中郄,一名中都,在內踝上七寸,骨中央。)、三陰交(二穴,在內踝上三寸是,蘇、徐云名太陰也。)復溜(二穴,在內踝上二寸是。蘇、徐云名曰外命。《黃帝三部鍼灸經》復溜無外命之別名。)、少陽維(二穴,在內踝後一寸,動筋中是。徐同。)太陰(二穴,在內踝上八寸,骨下陷中是。徐同。)太陰蹻(二穴,在內踝下嚮宛宛中是。《黃帝三部鍼灸經》並《銅人腧穴經》並無少陽維、太陰、太陰蹻三穴名。)、委中(二穴,在膝後屈中央是。徐、蘇同。)承筋(二穴在腨當中陷中是。徐、蘇同。)承山(二穴,在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是。徐、蘇同。)涌泉(二穴,在腳心中是。蘇、徐同。)右件穴並要,不可總能灸,其穴最要者有三里、絕骨、承筋、太衝、昆倉、涌泉,有患者可灸。


又謹按《明堂》制,當以立為正,取穴必須直立,膝臏骨坐立便即移動不定,故宜立取之。


其寸取病人中指上節為一寸。


若取尺寸有長短,取穴必不著。


又按秦承祖、華佗等取穴,並云三指、四指為準。


取三里穴四指,指闊六分,四六二十四,只闊二寸四分,取穴如何得著。


黃帝為本諸說,並不可信。


(徐同。)、徐論︰患腳氣體皆春發夏甚,秋輕冬歇,大法春秋宜灸,冬差可行,夏都不可灸。


既瘡敗又不得覆,風冷因入,反更增痾。


冬時血凝,又逆天理,急不得已,無藥物處可灸一、二要穴,不可遍身多灸。


腳氣病大論毒從下上,亦有上嚮下者,或云灸上毒氣便上,謬矣。


比見毒氣攻處,疼痛如刺,隨病即灸,火徹便瘳,不拘上下,凡毒氣所衝,如賊欲出,得穴即出,豈在大門也,風毒所攻。


亦複如是。此皆經試,萬不失一,必不為誤耳。


(蘇同。)蘇恭云︰腳氣初發轉筋者,灸承山、承筋二穴,噦逆者灸涌泉。


若從頭至連背痛,寒熱如瘧,及腰痛者,灸委中。


頭項背痛,隨身痛即灸,不在正穴也。


又云︰若腳氣盛發時,自腰以上,並不得鍼灸,當引風氣上則殺人。


氣歇以後,有餘病者,灸無防。


唯冬月得灸,春夏不可灸,自風市以下固宜佳耳。


又云︰若氣上繫心不退,急灸手心三七炷,氣即便退。


若未退即悶,兼煮豉酒熱飲逐之即差。


不去即取烏特牛尿一大升,暖服,以利為止,縱至三服、五服彌佳。


又若己灸腳,而胸中氣猶不下,滿悶者,宜灸間使五十炷,兩手掌橫文後一云,三寸兩筋間是也。


又若胸中氣散,而心下有脈洪大跳,其數嚮下,分入兩髀股內,令人心急忪悸者,宜以手按捻少腹下兩傍接髀大斜紋中,有脈跳動,便當紋上灸跳三七炷即定。


灸畢,皆須灸三里二十炷,以引其氣下也。


又若心腹氣定,而兩髀外連膝悶者,宜灸膝眼七炷,在膝頭骨下相接處,在筋之外陷中是。


若後更發,複灸三炷。


又凡人雖不患腳氣,但苦髀膝疼悶,灸此無不應手即愈。極為要穴,然不可鍼,亦不可多灸,唯只灸七炷以下。


又若腳十指酸疼悶,漸入跌上者,宜灸指頭正中甲肉際三炷,即愈。


又若大指或小指傍側疼悶,覺內有脈如流水,上入髀腹者,宜隨指傍處灸三炷,即愈。


(並出上卷中。)、唐論︰若手指本節間疼稍入臂者,宜灸指間疼處七炷,即定。


又若心胸氣滿,已灸身脛諸穴,及服湯藥而氣猶不下,煩急欲死者,宜灸兩足心下當中陷處各七炷,氣即下。


此穴尤為極要,而不可數灸,但極急乃灸七炷耳。


以前諸灸法並經用,所試皆驗,灸畢應時即愈,故具錄記之。


凡灸不廢湯藥,藥攻其內,灸洩其外,譬如開門驅賊,賊則易出。


若閉戶逐之,賊無出路,當反害人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03:35 | 只看該作者

灸用火善惡補瀉法一首

 

張仲景云︰四肢者,身之支乾也。


其氣係於五藏六腑,其分度淺薄,灸之不欲過多,須依經數也。


過謂餘病則宜依之,若腳氣不得拘此例。


風毒灸之,務欲多也。


依此經數,則卒難愈疾。


《小品》論灸有八木火。


《明堂》論灸有補瀉之法。


若能依之,應有道理。


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本火則難愈,柏木火則瘡多汁,橘木火則傷皮,桑木火則肉枯,棗木火則髓消,竹木火則傷筋,多壯則筋縱,枳木火則陷脈潰,榆木火則傷骨,多壯則骨枯。


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


火用陽燧之火,其次用石之火,天陰則用槐木之火。


陽燧是以火珠嚮日下,以艾於下承之,便得火也。


石似玉堅,以此石擊賓鐵即火出,仍以極爛榆木承之即得,亦用艾取之,此是匈奴取火法,今胡人猶爾。


灸有補瀉者,《甲乙經》云︰用灸補者,無吹其火,須自滅也。


以灸瀉者,疾吹其火,拊其艾,須其火滅也。


此言以口炊艾炷令疾滅,即是瀉也。


不吹聽自滅者,即補也。


《小品》又云︰黃帝曰︰灸不過三分,是謂從穴,此言作艾炷,欲令根下闊三分也。


若減此,則不覆孔穴,不中經脈,火氣不行,不能除病也。


若江南、嶺南寒氣既少,當二分為準,燧小不得減一分半也。


嬰兒以意減之。


凡灸瘡得膿增壞,其病乃出,瘡不壞則病不除矣。


《甲乙經》云︰灸不發者,灸故履底熨之,三日既發也。


甚宜解此。


又近有蘇恭善醫此疾,馳名於上京,顯譽於下邑,撰《腳氣方》卷,論方則信為指南,敘灸亦未成膠柱。


乃云毒氣如賊出,何必要在大門,腹背手足皆須灸也。


愚謂灸痛風毒所攻腹,則引賊入室,如何令賊出門,特宜知之,不可輕脫。


若手指疾悶,灸無妨也。(出第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10:52 | 只看該作者

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

 

《千金》防風湯,療肢體虛風,微經內發熱,肢節不隨,恍惚狂言,來去無時,不自覺悟。


南方支法存所用多得力,溫和不損人,為勝於續命、越婢、風引等湯,羅廣州一門南州人士常用,亦療腳弱甚良方。


防風三兩、麻黃三兩(去節)、秦艽三兩、獨活三兩、當歸三兩、遠志二兩(去心)、木防己二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黃芩二兩、升麻二兩、芍藥二兩、石膏一兩(碎)、麝香二分、生薑二兩、半夏二兩(洗)。


右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


初服厚覆取微汗,亦當三、兩行下,其間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更服。


有熱加大黃二兩。


先有冷心痛疾者,倍當歸,加桂心三兩,去大黃。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


(一方有白朮。出第七卷中。)《千金翼》青丸,主腳氣,皮肉身體諸風方。


烏頭一兩、附子三兩(炮)、麻黃四兩(去節)、加枳實四兩(炙)。


右四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


忌豬肉、冷水。


如生用烏頭、附子,服如麻子五丸。


(出第十六卷中。)《必效》白楊皮酒,主腳氣偏廢,及主一切風、緩風、手足拘攣,並效方。


取白楊東南麪皮,去地三尺以上,去蒼皮,勿令見風,細切,熬令黃赤色,即止。


內不津器中,以酒浸隨皮多少,每令酒浸皮二、三寸,乃以泥封。


冬月二七日,春夏一七日開飲,晝二夜一,隨性多少,有酒氣為度,得春口為佳。


病可者飲至一石,若重者乃至兩石,以差為度。


酒唯須不灰,其白楊不得取丘塚者,服每日一兩行鴨溏利。


(蘇恭、文仲、《備急》同。出第三卷中。)蘇恭療諸氣方。


杏仁一百二十枚、大棗六十枚(去皮核)、香豉三百粒(熬令乾)。


右三味,先搗豉,次搗杏仁,次搗棗,令極熟,取如彈丸大含之,細細咽之。


忌如藥法。


此方雖少,深有效驗。


又凡腳氣,內須服藥攻擊,外須膏摩火灸發洩等,並是腳氣之要。


若有攣急及有不仁之處,不問冬夏常用膏摩之。


冶葛膏,療江南風毒,先從手腳上腫痺,及上頸痺,及麪,卻入腹即殺人,宜用此膏摩之方。


冶葛二兩、蛇銜三兩、犀角二兩(屑)、烏頭二兩、桔梗二兩、茵芋二兩、防風三兩、蜀椒二兩、乾薑二兩、巴豆三十枚,又方云二兩(去心皮)、升麻二兩、細辛二兩、雄黃半兩、鱉甲一兩(炙)。


右十四味,細切,以酒四升,漬藥一宿,以不中水豬膏五斤,以煎藥於微火上,三上三下,令藥色變黃,勿令焦黑,膏成,絞去滓,乃下之,攪令調和,以摩病上。


忌豬肉、冷水、生菜、莧菜、蘆筍等。


(一方有石南、白芷,為十六味。《千金》無茵芋、細辛、有莽草、丹參、躑躅花。)又療風痺,手足疼弱,鼠漏惡瘡毒,所有腹內絞痛,百病摩之皆愈方。


莽草三分、牡丹皮二兩、蜀椒四分、藜蘆三分、芫花二兩、大黃四分、皂莢二分、附子三兩。


右八味,搗篩,以苦酒三升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脂三斤,微火上煎之,三上三下,令藥色黃,膏成去滓,以摩腫傅瘡,有毒不可服,及近孔要處。


合藥勿令婦人、孝子、雞犬見之。


其二膏療風毒最善,然冶葛膏救急勝於麴魚膏,久摩不已,令人肉漸枯細。


麴魚膏雖稍緩,常用為佳。


常以臘月合一劑用之,極效。


忌豬肉、冷水、胡荽。


又冶葛膏有巴豆,摩多損皮肉,用莽草膏方。


莽草五兩、附子八兩(生用,去皮)、丹參四兩、漢防己三兩、芎藭四兩、椒三兩、吳茱萸四兩、白芷三兩、沉香半兩、零陵香半兩、雞舌香半兩、犀角二兩(屑)、當歸三兩、商陸根四兩、青木香半兩。


右十五味,切,以酢漬一宿,以好酥三大斤煎,九上九下,布絞去滓,用摩頑痺並腫處好,膏入肉亦無損傷,服諸藥不相防,神效。


忌豬肉、冷水。


又冶葛膏方。


冶葛二兩、犀角二兩(屑)、漢防己二兩、莽草二兩、烏頭五兩(生用)、吳茱萸五兩、椒三兩(生用)、丹參三兩、躑躅花一升、升麻三兩、乾薑二兩、附子五兩、白芷一升、當歸三兩、桔梗三兩。


右十五味,切,酢漬,以成煎豬肪七升,煎五上五下,去滓用之,以酥代肪善。


忌豬肉、冷水。


舊方無白芷、防己、茱萸、附子、當歸、有巴豆、雄黃、蛇銜、防風、鱉甲。


又神明膏方。


附子十四枚,小者三十枚(炮)、吳茱萸一升(生用)、蜀椒一升半、白芷一升、前胡(切)一升、芎藭(切)一升、白朮(切)一升、桂心三兩、當歸三兩、漢防己(切)一升(風多去之,腫者去細辛)、細辛二兩。


右十一味,切,酢淹漬一宿以成,煎豬肪五升,煎五上五下,去滓,摩腫及不仁,大試有驗。


有牛酥代豬脂大佳。


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桃李等。


又腳氣風毒發,不與人期,攻心即死。


若居僻遠無藥物處,致斃為橫死,其要藥常宜備隨身。


半夏(洗)、青木香、吳茱萸、木瓜子、犀角(屑)、大黃、生薑、橘皮(常須備之)、檳榔、茯苓、昆布、蓽撥、紫蘇、杏仁、前胡、細辛、桂心、旋復花亦其次也)。


並須備急救命,若卒患無藥處,隨病所在,三、五味濃煮服之,後依方合藥服之。


又凡人入八月,氣自漸定非意氣大發者,作半夏獨活湯。


多唾或睡覺心忪心悶者,風熱故也。


竹葉湯,食後服之為佳。


如不己,作後湯服。


麥門冬三兩(去心)、茯苓二兩、石膏四兩(碎)、小麥五合、竹葉(切)一升、生薑二兩。


右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食後分再服。


相去七、八里久。


忌酢物。


又尋常氣滿,三日、兩日服一劑湯方。


檳榔七枚(碎)、橘皮一兩、厚朴二兩(炙)、生薑四兩、吳茱萸二兩。


右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三服,相去五、六里久複服之。


此藥性溫,去冷氣。


又蒼耳酒,去皮節頭足諸熱,風藥性冷不便熱方。


六月以後收取日乾,至九月,銼一大斛,水三斛,煮取四斗,漬二大斗麴三度,總以米一大斛漬三日,如凡釀法將息酘之,酒熟,日二、三,服五合,身諸風、骨髓中風若差,或發瘡,瘡差後,皮痛膚堅實,光悅腰腳甚便。


若虛熱羸瘦弱人,無問男女,加生地黃五升,牛膝根銼三升,丹參二升,天門冬二升,松葉五升,枸杞根五升,杏仁一升,去皮尖,荊根若子二升,水三石,別煮牛膝、丹參、松葉等,取六斗,並蒼耳汁總一石,漬五斗麴,用米二石五斗,分四度酘。


杏仁末,著第一酘飯中下;


生地黃搗如泥,著第二酘飯中下;


天門冬蒸熟,剝去皮,搗如泥,著第三酘飯中下;


又大麻子一大斗,搗碎。


著第四酘中下;


大去皮膚風,補虛大良效多,頭風者,得甘菊花一升漬,第五酘糟中下,攪之調酒熟,大小同服並得,餘無禁忌。


毒魚肉並勿食。


有藥處可辨。


無藥處可以蒼耳為本。


如或少三兩物亦得。


不必俱備。


年常釀至三月服,極攘眾疾,複延齡輕身,將漬石斛等藥酒彌佳。


忌鯉魚、蕪荑。


又單釀鼠黏根酒,和蒼耳單酒法,大去風疼癢,止咳嗽,消痰癖,差疽瘻,亦是良藥。


腳氣人作漬側子等酒彌佳,一名牛蒡根,草名惡責根。


又患昏昏頭旋彌甚,氣滿背痛,取前蒼耳酒漬此後藥方。


獨活、山茱萸、天門冬(去心)、黃耆、甘菊花、防風、天雄(炮)、側子(炮)、防己、白朮、茯苓、牛膝各四兩、枸杞三兩、丹參四兩、生薑六兩、磁石十兩、貫眾三兩、生地黃八兩(切)。


右十八味,切,以絹袋盛,酒二大斗漬七日,溫服一盞,日二、三服。


忌豬、魚、陳臭物。


餘無禁。


主腰腳,兼去酒風。


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鯉魚、蕪荑、酢物。(並出第一卷中。)


右迪功郎充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張寔校勘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十九卷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15:01 | 只看該作者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二十卷目錄(水病二十六門)

 

水腫方一十三首


水病方七首


十水方三首


大腹水腫方五首


風水方八首


水蠱方四首


卒腫滿方六首


腫入腹苦滿方四首


水通身腫方一十一首


水氣腫鼓脹方四首


水腫咳逆上氣方三首


氣兼水身面腫方四首


水氣方六首


皮水方三首


水腫從腳起方四首


水癥方二首


水癖方一首


石水方四首


暴腫滿方四首


氣滿胸急方八首


虛熱及先服石風水腫方三首


三焦決漏水病方二首


男女新久腫方三首


水腫小便澀方三首


上氣大便澀方二首


水病雜療方一十二首


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二十卷宋朝散大夫守光祿卿直秘閣判登聞簡院上護軍臣林億等


上進新安後學程衍道敬通父訂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20:38 | 只看該作者

水腫方一十三首

 

《病源》腎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尅水。


脾與胃合,相為表裡。


胃為水穀之海,今胃虛不能傳化水氣,使水氣滲溢經絡,浸漬腑藏。


脾得水濕之氣加之則病,脾病則不能制水,故水氣獨歸於腎。


三焦不瀉,經脈閉塞,故水氣溢於皮膚而令腫也。


其狀目裹上微腫,如臥起之狀,頸脈動時咳,股間冷,以手按腫處,隨手而起,如物裹水之狀,口苦舌乾,不得正偃,偃則咳清水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小便黃澀是也。


水病有五不可療,第一唇黑傷肝,第二缺盆平傷心,第三臍凸傷脾,第四足下平滿傷腎,第五背平傷肺。


凡此五傷,必不可療。


脈沉者水也。


脈洪大者可療,微細者不療也。


《養生方》云︰十一月勿食經夏自死肉脯,內動於腎,喜成水病。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蝦蟆行氣,正坐動搖兩臂,不息十二通。


以治五勞水腫之病也。


又云︰人臥勿以腳懸蹋高處,不久必成腎水。


(出第二十一卷中。)黃帝問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癖,何以別之?


歧伯對曰︰水始起也,目裹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也。


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殼殼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陷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鼓脹者,腹脹身腫大,與膚脹等,色倉黃,腹脈起,此其候也。


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薄,正氣不得營,因有所繫,癖而內著。


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若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月,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不以時下,此其候也。


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曰︰膚脹鼓脹可刺耶?


對曰︰先瀉其腹之血絡,後調其經,亦刺去其血脈。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


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其人惡風。


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滿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


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


黃汗其脈沉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未愈必致癰膿。


(《千金》范汪同。並出《甲乙經》第八辛卷。)范汪療水腫方。


葶藶子一兩(熬黑)、甘遂一兩(熬)、吳茱萸四兩。


右三味,別搗異下篩,和以蜜丸如梧子,服可至五丸。


《經心錄》云:服三丸,日三服。


餘同。


又葶藶丸,療水腫方。


葶藶一升(熬)、吳茱萸一升。


右二味各別搗篩合,以蜜和,更搗二萬杵,藥成,飲服二丸如梧實,不知增之,當以小便利及下為候。


若下者,但可清旦一服。


若不下,但小便利者,日可再三服。


常將服腫消耳。


一名二利丸。


又利小便,消水腫,郁李核丸方。


郁李核人三分、松蘿三分、海藻二分、桂心、大黃五分、葶藶五分(熬)、黃連二分、通草一分、石韋一分(去毛)。


右九味,搗合下篩,和以蜜,丸如梧子,先食飲服七丸,日二,稍增以知為度。


(並出第二十八卷中。)又療水腫,大檳榔丸方。


檳榔三兩、桂心三兩、附子二兩(炮)、栝樓三兩、杏仁三兩(熬,一方無)、乾薑二兩、甘草二兩(炙)、、麻黃三兩(去節)、黃耆三兩、茯苓三兩、厚朴二兩(炙)、葶藶三兩(熬)、椒目三兩、吳茱萸五合、白朮三兩、防己二兩。


右十六味下篩,蜜和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不知,稍增至四丸,不知,又加二丸,不下,還服四丸,得小下為驗。


此療老小水腫虛腫,大病後客腫作喘病,療之佳。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桃李、雀肉、大酢。


(《千金翼》有海藻二兩。出第四十五卷中。


《小品》療水腫方。


大豆三升。


右一味,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內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餳服一升,漸增之令小下。


又桃皮酒,療水腫方。


桃皮三斤(削去黑,取裡黃皮)、女麴一升、秫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三斗,煮桃皮令得一斗,以五升汁漬女麴,五升汁饙飯,釀如酒法,熟漉去滓,可服一合,日三,耐酒者增之,以體中有熱為候。


小便多者即是,病去便愈。


忌生冷、酒麪、一切毒物。


又麝香散,療水腫方。


(《千金》云︰治婦人短氣虛羸遍身浮腫皮虛急。)麝香三銖、芫花三分(熬)、甘遂三分。


右三味合下篩,酒服錢半邊匕,老小錢邊三分匕。


亦可丸服之,強人如小豆十丸,老人五丸。


(《千金》有雄黃一味並麝香各用六銖《肘後》又有人參二分。)又療水腫方,商陸膏方。


商陸根一斤(生者)、豬膏一斤(先煎)可有二升。


右二味合煎令黃,去滓,以摩腫。


亦可服少許。


忌大肉。


《經心錄》同。


(《千金》云︰塗以紙覆之燥即塗,不過三日愈。並出第一卷中。)、《集驗》療水腫方。


黃犍牛尿一飲三升,若不覺更加服之,以得下為度。


療老小者寧從少起,飲半。


亦可用後方。


又療水腫方。


豬腎一枚分為七臠、甘遂一分末篩為散以粉腎。


微火炙令熟,食之至三四臠,乃可止。


當覺腹中鳴,轉攻兩脅下,小便利,去水即愈。


若三四臠不覺,可食七臠令盡。


(《肘後》、《經心錄》文仲同。並第六卷中。)《千金翼》療水腫方。


葶藶子六兩(生用)、桂心二兩。


右二味搗蜜和丸,飲服十丸如梧子,日二。


慎蒜、麪、豬、雞、油膩。


(出第二十卷中。)《必效》療水腫方。


皂莢一挺(去皮子,炙)、烏餳五兩。


右一味,以酒二升煮取六沸,絞去滓,頓服之。


須即小便一三升,腫消。


忌一切肉及麪、生冷、鹹酢食一周年。


又方取苦瓠一枚。


右一味,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汁令堪丸。


如胡豆,一服二丸,當小便下,後作小豆羹飯。


慎勿飲水效。(並出第二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35:16 | 只看該作者

水病方七首

 

《千金》論曰︰大凡水病難療,差後特須慎於口味。


又病水人多嗜食不廉,所以此病難愈。


世有醫者隨逐時情,意在財物,不本性命,病人欲食肉於貴勝之處,勸令食羊頭蹄肉,如此者未見一愈者耳。


又此病百脈之中,氣水俱實,療之皆令瀉之使虛,羊頭蹄極補,那得瘳愈。


所以治水藥多用葶藶等諸藥。


《本草》云︰葶藶久服令人虛。


故水病非久虛不得絕其根本。


又有蠱脹,但腹滿不腫;


水脹脹而四肢面目俱腫。


醫者不善診候,療蠱以水藥,療水以蠱藥,或但見脹滿,皆以水藥。


如此者,仲景所云醫殺之。


今錄慎忌如左。


其療蠱方具在備急中。


喪孝、產乳、音樂、房室、諠戲,一切魚,一切肉,生冷、酢滑、蒜、粘、米豆、油膩。


並不得食之,亦不得用心。


右以前禁者,並具本方之下。


其房室等猶三年慎之,不複重發。


不爾,差而更發,重發不可更療。


古方有十水丸,歷驗多利大便。


不利小便,所以不能述錄也。


諸從腰以下腫,當利小便;


腰以上腫,當發汗即愈。


(出第二十一卷中。)范汪療水病方。


黃連末。


右一味,以蜜和,搗萬杵,丸如梧子,飲服二丸,可至三四丸。


禁飲水並冷物。


又方以苦酒一升飲之。


一方取鹽豉各一撮,以飲飲之。


一方取角木葉滿虎口搗取汁飲之。


(並出第二十八卷中。)崔氏療水病方。


烏豆一大升(粒小者)、桑根白皮五升(細切)。


右二味,以水五斗,和煮可一斗汁,濾去滓,於銅器中重湯煎如餳,可作丸即成,所患人每服取利小便為度,其小便複舊色,身上腫除,候體中熱煩即服之。


禁房及死牛馬肉、油膩、麪、酒等。


經數日,得食羊頭肉免肉。


(水病忌食羊頭蹄此云得食,恐誤也。)又療水病,洪腫氣脹,不消食方。


乾香薷五十斤。


右一味,細剉,內釜中,以水淹之,出香薷上數寸,煮使氣兩盡,去滓,清澄之,漸火煎令可丸,服五丸如梧子,日三,稍加之,以小便利為度也。


無所忌。


(《經心錄》同。)又療水病身腫方。


鯉魚一頭(極大者,去頭尾及骨,唯取肉。)右一味,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升,和魚肉煮,可取二升以上汁,生布絞去滓,頓服盡。


如不能盡,分為二服。


後服溫令暖。


服訖下利,利盡即差。


慎牛肉、白酒、生冷。麪、豬、魚、油酪。


藥滓埋之,勿令人食。


(並出第六卷中。)《古今錄驗》療水病方。


木防己八分、蜀大黃八分(錦文者,別搗)、人參八分、杏仁八分(熬紫色,別搗)、葶藶子十分(熬)。


右五味,總和搗篩,蜜和為丸,先食後初服七丸如梧子,日再,日加一丸至十二丸,還日減一丸,至七丸,複漸加至十二丸,循環服之,以白飲服。


若病人熱多,加黃芩、茯苓各八分。


如病人冷多,加厚朴八分。


如病久心驚,加吊藤八分。


忌酒、麪、羊肉,其牛肉一色永斷不得食。


外禁酢物,得食鵝、鴨、麞、兔、鯉魚、鱧魚等肉。


又療水病,牛黃桂枝丸方。


牛黃六銖(研)、桂枝十二銖(又一方云桂六銖)、牡蠣十二銖(熬研)、椒目十二銖(一方云海藻二十四銖,不須椒目)、葶藶子半升(熬,一方云用一升)。


右五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七丸,日再,小便利為度。


忌生蔥。(並出第十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40:16 | 只看該作者

十水方三首

 

《病源》十水者,青水、赤水、黃水、白水、黑水、懸水、風水、石水、裡水、氣水也。


青水者,先從面目,腫遍一身,其根在肝。


赤水者,先從心腫,其根在心。


黃水者,先從腹腫,其根在脾。


白水者,先從腳腫,上氣而咳,其根在肺。


黑水者,先從腳足趺腫,其根在腎,懸水者,先從面腫至足,其根在膽。


風水者,先從四肢起,腹滿大,目盡腫,其根在胃。


石水者,先從四肢,小腹腫獨大,其根在膀胱。


裡水者,先從腹滿,其根在小腸。


氣水者,乍盛乍虛,乍來乍去,其根在大腸。


皆由榮衛痞澀,三焦不調,腑藏虛弱所生。


雖名證不同,並令身體虛腫,喘息上氣,小便黃澀也。


(出第二十一卷中。)、《古今錄驗》十水丸,療十種水腫方。


腫從頭(諸書云腳)起,名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


腫從面起,名為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


腫從胸起,名為黃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


腫從腹起,名為氣水,乍實乍虛,其根在大腸,(芫花主之)。


腫從股起,名為黑水,其根在腎,玄參主之。


腫從頭面起至足,名為懸水,其根在膽,(赤小豆主之)。


腫從內起,堅塊四肢腫,名為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


腫從四肢起,腹大,名為風水,其根在胃,(澤漆主之)。


腫從腹起,名為裡水,其根在小腸,(巴豆主之)。


腫從胸中氣起,名為赤水,其根在心,(亭藶子主之)。


右十味,分等,隨其病始所在,增其所主藥,皆一分,巴豆四分去心皮,搗末合下篩,蜜和丸,服如梧子三丸,得下為度,不下日三。


亦可散,未食服半錢匕便利。


明朝複服如法,再服病愈。


禁飲,但得食乾物耳。


又方第一之水,先從面目,腫遍一身,名曰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第二之水,先從心腫,名曰赤水,其根在心,(葶藶主之。)、第三之水,先從腹腫,名曰黃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第四之水,先從腳腫,上氣而咳,名曰白水,其根在肺氣,(藁本主之。)、第五之水,先從足趺腫,名曰黑水,其根在腎,(連翹主之。)、第六之水,先從面腫至足,名曰玄水,春根在膽,(芫花主之。)、第七之水,先從四肢起,腹滿大,身盡腫,名曰風水,其根在胃,(澤漆主之。)、第八之水,四肢小,其腹腫獨大,名曰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第九之水,先從小腹滿,名曰裹水,其根在小腸,(巴豆主之。)、第十之水,乍盛乍虛,乍來乍去,名曰氣水,其根在大腸,(赤小豆主之。)、右十病,藥皆分等,所病形同則倍之,搗合白蜜,丸如小豆,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欲下病服三丸,人弱者以意節之。


療宿食飲,寒熱溫病。


禁辛菜、豬肉、生魚,不禁熟也。


(范汪、《千金翼》同。)又療十水,大黃丸方。


大黃一分、消石一分、大戟一分(熬)、甘遂一分(熬)、芫花一分(熬)、椒目一分、葶藶一分。


右七味,搗合下篩,以蜜和丸如小豆,先食飲服一丸,日再,漸增,以知為度。(范汪同。並出第十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55:52 | 只看該作者

大腹水腫方五首

 

《病源》夫水病皆由榮衛痞澀,腎脾虛弱所為。


而大腹水腫者,或因大病之後,或積虛勞損,或新熱食訖,入水自漬及浴,令水氣不散,流溢腹外,三焦閉塞,小便不通,水氣結聚於內,乃腹大而腫,故四肢小,陰下濕,手足逆冷,腰痛上氣咳嗽煩疼,故云大腹水腫也。


(出第二十一卷中。)、《肘後》療卒大腹病諸方。


此病本由水來,應水字而經方皆水為病,故施疾牀。


水病之初,先兩目上腫起,如老蠶色,俠頸脈動,股裡冷,脛中滿,按之沒指,腹內轉側有聲。


此其候也。


不即療須身體稍腫,腹盡脹,按之隨手起,則病已成,猶可療,此皆從虛損大病,或下痢後,婦人產後,飲水不即消,三焦決漏,小便不利,乃相結,漸漸生聚,遂流諸經絡故也,療之方。


防己、甘草(炙)、葶藶子(熬)各二兩。


右三味,搗篩,苦酒和丸,飲服如梧子三丸,日三,常將之,取消平乃止。


忌海藻、菘菜。


又方將服牛溺、商陸、羊肉,及香薷煎等。


在腫滿條中,其十水丸諸大方在別卷。


若止皮膚水,腹內未有者,服諸發汗藥,得汗藥得汗便差。


然慎護風寒為急。


又方牽牛子三分(熬)、厚朴一分(炙)。


右二味,搗篩,強人服三菱角殼,弱人二殼,酒飲隨意,樞筋。


有水氣病,水腫諸藥不能瘳者,此方效驗。


(出第一卷中。)《千金》療大腹水腫,氣息不通,命在旦夕者方。


牛黃二分(研)、昆布十分(洗)、海藻十分(洗)、牽牛子八分(熬)、桂心八分、椒目三分、葶藶六分(熬)。


右七味,別搗葶藶如膏,合丸如梧子,飲服十丸,日再,稍加,小便利為度。


正觀九年,漢陽王患水,醫所不療餘處此古方,日夜尿一、二斗,五、六日差,差後有他犯,因爾殂矣。


計此即是神方。


忌生蔥。


(出第二十一卷中。)崔氏療大腹水病,身體腫,上氣,小便澀赤,臍深,頸上有兩大脈動,唾稠不得眠睡,每腫先隨腳腫,亦有在前頭面腫,或大便澀者,服此藥大佳。


若先患大便利,臍凸,腹大脹,手掌平滿,即不可服此藥方。


大棗四十枚(飯蒸,剝去皮核)、葶藶子五兩(取苦者,熬令紫色)、杏仁三兩(熬令黃色)。


右三味,先搗葶藶子一萬杵瀉出之,乃搗杏仁三百杵訖,總和合棗膏,搗一萬杵,藥成,平旦空腹服八丸,日晚食消更服五丸,以飯汁下之,三日後,每旦服五丸,日晚服三丸,丸如棗核。


如大便利,未得服此藥。


若正服藥,次忽患痢,即先食二、三口飯,然後吃藥。


若利過多,停藥,即可爛煮小豆,勿以鹽食之。


忌鹹粘、脂膩、及大冷熱物等,唯得食秔粟米飯及淡醋,不得吃稀粥,唯只得吃飯佳。


如欲食粥,即稠煮,不得遣大便利。(一方加螢火蟲糞。並出第六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7:58:54 | 只看該作者

風水方八首

 

《病源》風水者,由腎脾氣虛弱所為也。


腎勞則虛,虛則汗出,汗出逢 風,風氣內入,還客於腎,脾虛又不能制於水,故水散溢皮膚,又與風濕相搏,故云風水也。


令人身浮腫,如裹水之狀,頸脈動,時咳,按腫上凹而不起也,骨節疼痛而惡風是也。


脈浮大者,名風水也。


(出第二十一卷中。)、深師療大風水脈浮,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但下重,故知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木防己湯方。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白朮四兩、木防己四兩、甘草二兩(炙)、黃耆五兩。


右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喘者加麻黃,身重、胃中不和者加芍藥,氣上衝者加桂心,下久寒者加細辛、防己、黃耆。


為本服藥欲解,當如蟲行皮中狀,從腰以下冷如冰,服湯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溫下令得汗,汗出則愈也。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又療風水氣,舉身腫滿,短氣欲絕,大豆湯方。


大豆一升、杏仁一升(去尖皮,熬)、黃耆二兩、防風三兩、白朮五兩、木防己四兩、茯苓四兩、麻黃四兩(去節)、甘草四兩(炙)、、生薑六兩、清酒一升。


右十一味,切,以水三斗,先煮豆取一斗,去滓,內酒及藥,煮取七升,分七服,一日一夜令盡,當下小便極利,神大驗。


忌大醋。


餘忌同前。


又療暴水、風水、氣水腫、或瘡中水,通身皆腫,香薷朮丸方。


乾香薷一斤、白朮七兩。


右二味,搗朮下篩,濃煮香薷取汁,和朮為丸,飲服如梧子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極良。


夏取花葉合用亦佳。


忌青魚,餘忌同前。


崔氏療風水腫,毒氣遍身方。


楮白皮三兩、桑根白皮五兩、橘皮一兩、紫蘇四兩、生薑四兩、大豆三升。


右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絞去滓,分溫為四服,與三劑佳,百日內忌鹹酢。


(出第六卷中。)、《古今錄驗》療風水惡風,舉身悉腫,脈浮不渴,欲自有汗,而無大熱,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大棗十五枚(擘)。


右五味,切,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惡風加附子一枚(炮),風水加朮四兩,服如上法;


咳肺脹加半夏五合洗,一服五合,稍稍增之。


忌豬羊肉、餘忌同前。


(此本仲景《傷寒論》方,云︰裡水,越婢加朮湯主之。)又療風水腫,癥癖,酒癖方。


商陸根一斤(薄切)。


右一味,以淳酒二斗,漬三宿,服一升當下,下者減從半升起,日三服盡,更合,不堪酒者,以意減之。


忌犬肉。


又甘遂丸,療人風水黃疸,體大如囊,面目皆合,陰腫如斗,正如霜瓜方。


甘遂二兩(熬)、葶藶子二兩(熬)、杏仁五十枚(熬)、巴豆四十枚(去心皮,熬)。


右四味,下篩,蜜和丸如大豆,一服三丸,飲下當吐,不知可至五丸。


禁野豬肉、蘆筍。


又麻黃湯,療風水,身體面目盡浮腫,腰背寄引髀股,不能食方。


麻黃五兩(去節)、、桂心四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


右五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內藥,煎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


忌同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9:10:12 | 只看該作者

水蠱方四首

 

《病源》此由水毒氣結聚於內,令腹漸大,動搖有聲,常欲飲水,皮膚粗黑,如似腫狀,名為水蠱也。


(第二十一卷中。)肘後療唯腹大動搖水聲。


皮膚黑,名日水蠱方 白茅根一大把(切)、小豆三升。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乾,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


又方鼠尾草、馬鞭草各十斤。


右二味,切,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餘五升,以粉和丸,飲服如大豆二丸,至四,五丸。


禁肥肉、生冷,勿食。


(並出第一卷中。)、文仲療苦唯腹大動搖水聲,皮膚黑,名曰水蠱方。


鬼扇搗絞取汁,服如雞子,即下水,更服取水盡。


若渴,研麻子汗飲之良。


(《肘後》同。)又方巴豆九十枚(去心皮,熬令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熬令黃)。


右二味,搗相和,服如小豆一枚,以水下為度,勿飲酒佳。


忌豬肉、蘆筍。(《肘後》同。並出於第五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9:53 , Processed in 0.84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