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臺秘要(1)】

 關閉 [複製鏈接]
4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15:49 | 只看該作者

虛勞百病方五首

 

《廣濟》療虛勞百病,腎瀝湯方。


羊腎一具(去脂,切八片)、茯苓三兩、五味子二兩、肉蓯蓉三兩、牛膝二兩、防風二兩、黃耆二兩、澤瀉二兩、五味子二兩、五加皮二兩、地骨皮二兩、磁石六兩、桂心二兩。


右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腎取一斗,去腎入諸藥,煎取三升,去滓,分溫服,服別相去如七、八里久,不利。


春夏秋三時並可服之。


忌生蔥、酢物、油膩、陳臭。


(出第四卷中。)《古今錄驗》彭祖丸,無所不療,延年益壽,通腑藏,安神魂,寧心意,固榮衛,開益智慧,寒暑風濕氣不能傷,又療勞虛風冷百病方。


柏子人五合、石斛三兩、天雄一兩(炮)、巴戟天三兩(去心)、續斷三兩、天門冬三兩(去心)、澤瀉二兩、菟絲子五兩、人參二兩、乾地黃四兩、薯蕷二兩、遠志二兩(去心)、蛇牀子五合(取人)、鐘乳三兩,(煉,研成粉)、覆盆子五合、蓯蓉六兩、山茱萸二兩、杜仲三兩、菖蒲二兩、五味子五兩、桂心四兩、茯苓二兩。


右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服八丸,日再,漸加至十丸。


本方與天門冬散方同。但以覆盆子代菊花。


先服藥,齋五日,不食脂肉菜、五辛。


藥宜以酒服,勿食醉。


服二十日斷白瀝;


三十日漸脫;


六十日眼童子白黑分明,不複淚出,溺血餘瀝斷;


八十日白髮變黑,腰背不複痛,行步腳輕;


百五十日都差,意氣如年少時,諸病皆除。


長服如神。


忌鯉魚、生蔥、豬羊肉、冷水、酢物、蕪荑、餳。


《經心錄》鐘乳散,療傷損,虛乏少氣,虛勞百病,令人丁壯,能食,去風冷方。


鐘乳粉用五分、附子五分(炮)、、白朮十四分、防風十分、牡蠣十分(熬)、栝樓十分、乾薑五分、桔梗五分、茯苓五分、細辛五分、桂心五分、人參五分。右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漸加至二匕。


忌食生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大酢。


又更生散,療虛勞百病方。


防風十分、栝樓十分、鐘乳十分(粉)、赤石脂十分、海蛤十分、乾薑六分、白朮六分、桔梗五分、白石脂十分、細辛六分、人參五分、附子三分(炮)、桂心三分。


右十三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忌豬肉、冷水、生菜、生蔥、桃李、雀肉等。


(出第四卷中。一方以一分半為一簿,以溫酒一簿,日再。)又陸抗膏,療百病勞損,傷風濕,補益神效,男女通服之方。


豬脂三升、羊脂二升、牛髓二升(並煉成)、白蜜二升、生薑汁三升。


右五味,先煎豬脂等,次下薑汁又煎,次下蜜複煎,候膏成收之,取兩匙,溫酒服。


又一方加生地黃三升。


忌蕪荑。(出第六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18:00 | 只看該作者

虛勞陰痿方七首

 

《病源》腎開竅於陰,若勞傷於腎,腎虛不能榮於陰氣,故痿弱也。


診其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


連連如蜘蛛絲者,陰氣衰。


陰陽衰微,而風邪入於腎經,故陰不起,或引少腹痛也。


《養生》云︰水銀不得令近陰,今消縮。


(出第四卷中。)《廣濟》療陰痿不起,滴瀝精清。


鐘乳酒方。


鐘乳三兩(研,絹袋盛)、附子二兩(炮)、甘草二兩(炙)、當歸二兩、石斛二兩、前胡二兩、薯蕷三兩、五味子三兩、人參二兩、生薑屑二兩、牡蠣二兩(熬)、桂心一兩、菟絲子五合、枳實二兩、乾地黃五兩。


右十五味,切,絹袋盛,清酒二斗漬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量性飲之效。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蕪荑、生冷、粘食等。


(出第四卷中。)范汪療男子虛勞,陰痿不起,無子方。


杜仲十分、蛇牀子八分、菟絲子五分(酒漬)、遠志五分(去心)、茯苓四分、五雄五分(炮)、澤瀉五分、石斛五分、蓯蓉四分、五味子四分。


右十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效。


忌豬肉、冷水、酢物。


(出第七卷中。)《備急》蓯蓉丸,療痿弱,益精氣,男子服之外充,婦人服之內補,百病差方。


鐘乳粉三分、萆薢三分、蓯蓉三分、乾地黃六分、薏苡仁三分、菟絲人四分。


右六味,搗篩,以雞子黃、棗膏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漸至二十丸,日再服。


忌蕪荑。又遠志丸,療男子痿弱方。


續斷二兩、薯蕷二兩、遠志二兩(去心)、蛇牀子二兩、肉蓯蓉二兩。


右五味,搗篩,以雀卵和丸如小豆,以酒下七丸,至十丸,百日知之,神良。


文仲療陰下濕癢,又痿弱,粉散方。


白粉、乾薑、牡蠣各三分(熬)。


右三味,搗篩為散,欲臥時粉陰下,至起亦粉,粉盛疏布袋中,撲之佳,此大驗。


又方加麻黃根三兩。


又方礬石(熬令汁盡)、蛇牀子、黃連各三分。右三味,為散,粉之同前。


《經心錄》雄蛾散,療五勞七傷,陰痿,十年陽不起,皆由少小房多 損陽,神女養母得道方。


雄蛾十二分(熬)、石斛三分、巴戟天二分、天雄二分(炮)、五味子二分、蛇牀子二分、薯蕷二分、菟絲子二分、牛膝二分、遠志二分(去心)、蓯蓉五分。


右十一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亦可丸服,日三。


忌豬肉、冷水。(出第四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19:46 | 只看該作者

虛勞小便利方五首

 

《病源》此由下焦虛冷故也。


腎主水,與膀胱為表裡,膀胱主藏津液。


腎氣衰弱,不能制於津液,胞內虛冷,水下不禁,故小便利也。


(出第四卷中。)深師黃耆湯,療虛乏四肢沉重,或口乾吸吸少氣,小便利,諸不足方。


黃耆三兩、茯苓二兩、桂心二兩、芍藥二兩、甘草一兩、半夏三兩(洗)、生薑五兩、當歸一兩、大棗三十枚、人參二兩、桑螵蛸二十枚(熬,兩片破)。


右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服一升。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大酢。


(出第四卷中。)、又療虛勞腹滿食少,小便多,黃耆建中湯方。


黃耆三兩、甘草三兩(炙)、大棗三十枚、桂心二兩、芍藥四兩、生薑四兩、人參二兩、半夏一升(洗)。


右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古今錄驗》同。出第十九卷中。)又阿膠湯,療虛勞,小便利而多,有人虛勞服散,又虛熱盛,當風取冷,患腳氣喜發動,兼小便利,脈細弱,服此方。


利即減。


阿膠二兩、乾薑二兩、麻子一升(搗碎)、遠志四兩(去心)、附子一枚(炮)、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


右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六物,取三升,去滓,內膠烊銷,分三服。


一方云小便利多,日夜數十行,一石五斗者良。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小品》黃耆湯,療虛勞少氣,小便過多方。


黃耆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大棗三十枚(擘)、芍藥二兩、乾地黃二兩、黃芩一兩、桂心二兩、生薑二兩、當歸二兩、甘草二兩(炙)。


右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豬肉、冷水。


(出第十卷三中。一方有黃連一兩。)《必效》療虛勞,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黃耆建中湯方。


黃耆三兩、桂心二兩、人參二兩、當歸二兩、芍藥三兩、生薑八兩、膠飴八兩、大棗三十枚。


右八味,切,以水一斗煮七味,取三升,去滓,下飴烊銷,分三服。


若失精,加龍骨一兩、白斂一兩。


忌生蔥。


朝奉郎提舉藥局兼太醫令醫學博士臣裴宗元較正


右迪功郎充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張寔較勘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十七卷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24:52 | 只看該作者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十八卷目錄(腳氣上十二門)

 

腳氣論二十三首


腳氣服湯藥色目方一十九首


腳氣不隨方五首


風毒腳弱痺方六首


大小續命湯中風方二首


不仁不能行方三首


因腳氣續生諸病方四首


大法春秋宜服散湯方六首


腳氣嘔逆不下食方二首


腳氣疼不仁方二首


腳氣衝心煩悶方二十二首


嶺南瘴氣腳氣酒湯散方一十三首


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十八卷


宋朝大夫守光祿卿直秘閣判登聞簡院上護軍臣林億等上進


新安後學程衍道敬通父訂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39:38 | 只看該作者

腳氣論二十三首

 

《千金》論曰︰考諸經方,往往有腳弱之論,而古人少有此疾。


自永嘉南度,衣纓士人多有遭者。


嶺表、江東,有支法存、仰道人等,並留意經方,偏善斯術。


晉朝仕望,多獲全濟,莫不由此二公。


又宋、齊之間、有釋門僧深,師仰道人,述支法存等諸家舊方,為三十卷。


其腳弱一方,近百餘首。


魏、周之世,蓋無此病,所以姚公《集驗》,殊不慇懃,徐王撰錄,未以為意,特以三方鼎峙,風教未一,霜露不均,寒暑不等,是以關西、河北之人,不識此病。


自聖唐開闢,六合無外,南極之地,襟帶是重,爪牙之寄,作鎮於彼,不襲水土,往者皆遭。


近來中國士大夫雖不涉江表,亦有居然而患之者,良由今代天下風氣混同、物類齊等所致之耳。


然此病初得,即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


深師云腳弱者,即其義也。


深師述支法存,所用水平山敷施連、范祖耀、黃素等諸家療腳弱方,凡八千餘條,皆是精要。


學者尋覽,頗覺繁重,正是方集耳。


卒欲救急,莫測指南。


今取其所經用灼然有效者,以備倉卒,餘者不複具述。


論何以得之於腳︰問曰︰風毒中人,隨處皆得作病,何偏著於腳也?


答曰︰夫人有五藏,心、肺二藏,經絡所起在手十指;


腎、肝與脾三藏,經絡所起在足十指。


夫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腳,久而不差,遍及四肢腹背頭項也,微時不覺,痼滯乃知。


經云次傳、間傳是也。


論得已便令人覺否︰凡腳氣病,皆由感風毒所致。


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覺,會因他病一度乃始發動,或奄然大悶,經三、兩日不起,方乃覺之。


諸小庸醫,皆不識此疾,謾作餘病療之,莫不盡斃。


故此病多不令人識也。


始起甚微,食飲嬉戲,氣力如故,唯卒起腳屈弱不能動,有此為異耳。


黃帝云緩風、濕痺是也。


論風毒相貌︰夫有腳氣未覺異,而頭項臂膊已有所苦;


有諸處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內已有所困。


又風毒之中人也,或見食嘔吐,憎聞食臭,或腹痛下痢,或大小便澀秘不通,或胸中衝悸,不欲見光明,或精神昏憒,或喜迷忘,語言錯亂,或壯熱頭痛,或身體酷冷疼煩,或覺轉筋,或腳脛腫,或不腫,或腿頑痺,或時緩縱不隨,或複百節攣急,或少腹不仁,此皆腳氣狀貌也,亦云風毒腳氣之候也。


其候難知。


當須細意察之,不爾必失其機要,一朝病成,難可以理,婦人亦爾。


又有婦人產後,春夏取涼,多中此毒,宜深慎之。


其熱悶掣瘲,驚悸心煩,嘔吐氣上,皆其候也。


又但覺臍下冷痞,愊愊然不快,兼小便淋瀝,不同生平,即是腳氣之候。


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痺。


論得之所由︰凡四時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靴襪,當風取涼,皆成腳氣。


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則熱濕之氣蒸入經絡,病發必熱四肢酸疼煩悶。


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地者,則冷濕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四體酷冷轉筋。


若當風取涼得之者,病發則皮肉頑痺,諸處瞤動,漸漸嚮頭。


凡常之日,忽然暴熱,人皆不能忍,得者當於此時,必不得頓取於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複不得受之,皆生病也。


世有勤功力學之士,一心注意於事,久坐行立於濕地,不時動轉,冷風來擊,入於經絡,不覺成病也。


故風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開,腠理疏通,風如擊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跌,或先中膝以下踹脛表裡者。


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三、二十壯、因此即愈,不服發也。


黃帝云當風取涼,醉已入房,能成此疾。


論冷熱不同︰問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熱?


答曰︰足有三陰三陽,寒中三陽所患必冷,暑中三陰所患必熱,故有表裡冷熱。


冷熱不同。


熱者療以冷藥,冷者療以熱藥,以意消息之。


脾受陽毒即熱頑,腎受陰濕即寒痺。


論須療緩急︰凡小覺病候有異,即須大怖畏,決意療之,傷緩氣上入腹,或腫或不腫,胸脅逆滿,氣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寬者數日必死,不可不急療也。


但看心下急則氣喘不停,或白汗數出,或乍寒乍熱,其脈促短而數,嘔吐不止者,皆死也。


論脈候法︰凡腳氣雖複,診候多塗,而三部之脈要,須不違四時者為吉。


其逆四時者勿治,餘如脈經所說,此中不複具載。


其人本黑瘦者易治,本肥大肉厚赤白者難愈。


黑人耐風濕,赤白不耐風,瘦人肉硬,肥人肉軟,肉軟則受疾至深難已也。


論腫不腫︰凡有人久患腳氣,不自知別,於後因他病發動,療之得差。


後直患嘔吐,而複腳弱,餘為診之,乃告為腳氣。


病者曰︰我平生不患腳腫,何因名為腳氣?


不肯服湯。


餘醫以為石發,狐疑之間,不過一旬而死。


故腳氣不得一嚮以腫為候,有腫者,亦有不腫者。


其以小腹頑痺不仁者,腳多不腫。


小腹頑後不過三、五日,即令人嘔吐者,名腳氣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


凡患腳氣,到心難治,以其腎水剋心火故也。


論須慎不須慎︰凡腳氣之病,極須慎房室、羊肉、牛肉、魚、蒜、蕺菜、菘菜、蔓菁、瓠子、酒、麪、酥油、乳糜、豬、雞、鵝、鴨,有方用鯉魚頭,此等並切禁,不得犯之,並忌大怒。


唯得食粳米、梁米、粟米、醬、豉、蔥、韭、薤、椒、薑、橘皮。


又不得食諸生果子、酸醋之食,犯之者皆不可差。


又大宜生牛乳、生栗子。


論善能療者幾日可差︰凡腳氣病,枉死者眾,略而言之有三種。


一覺之傷晚,二驕狠恣傲,三狐疑不決。


此之三種,正當枉死之色,世間雖有良醫,而病人有性靈,堪受入者更複尠少。


故雖有騏驥而不遇伯樂,雖有尼父而人莫之師。


其為枉橫,亦猶此也。


今有病者,有受入性,依法使餘療之,不過十日,可得永差矣。


若無受入性者,亦不須為療,縱令療之,恐無差日也。


非但腳氣,諸病皆然,良藥善言,觸目可致,不可使人必服。


法為信者施,不為疑者說。


(出第七卷中。)《病源》凡腳氣病,皆由感風毒所致也。


得此病者,多不即覺,或先無他病,而忽得之,或因眾病後得之。


初甚微,飲食嬉戲,氣力如故,當熟察之。


其狀自膝至腳有不仁,或若痺,或淫淫如蟲所緣,或腳指及膝脛洒洒爾,或腳屈弱不能行,或微腫、,或酷冷、或疼,或緩縱不隨,或攣急,或有至困能飲食者,或有不能者,或見飲食而嘔吐,惡聞食臭,或有物如指,發於踹腸,徑上衝心氣上者,或舉體轉筋,或壯熱頭痛,或胸心忪悸,寢處不欲見明,或腹內苦痛而兼下者,或語言錯亂,有善妄誤者,或眼濁,精神昏憒者。


此皆病之證也,若療之緩,便上入腹。


入腹或腫,或不腫,胸脅滿,氣上便殺人。


急者不全日,緩者或一、二、三月。


初得此病,便宜速療之,不同常病也。


病既入藏,其脈有三品,內外證候相似,但脈異耳。


若病人脈得浮大而緩,宜服續命湯兩劑。


若風盛,宜作越婢湯加朮四兩。


若脈轉駃而緊,宜服竹瀝湯。


若脈微而弱,宜服風引湯二、三劑。


此皆多是因虛而得之。


若大虛乏短氣,可間服補湯,隨病體之冷熱而用之。


若未愈,更服竹瀝湯。


若病人脈浮大而緊駃,此是三品之中最惡脈也。


脈或沉細而駃者,此脈正與浮大而緊者同是惡脈。


浮大者,病在外;


沉細者,病在內,療亦不異,當消息以意耳。


其形右尚可,而手腳未及至弱,數日之內,上氣便死。


如此之脈,急服竹瀝湯,日服一劑,湯勢常令相及,勿令半日之內空無湯也。


若服竹瀝湯得下者必佳也。


此湯竹瀝多,服之皆須熱服之。


不熱,輒停在胸膈,更為人患。


若已服數劑,病及脈勢未折,而若脹滿者,可作大鱉甲湯下之。


湯勢盡而不得下者,可以丸藥助令得下,下後更服竹瀝湯,輒令脈勢折,氣息料理乃佳。


江東、嶺南,土地卑下,風濕之氣,易傷於人。


初得此病,多從下上,所以腳先屈弱,然後毒氣循經絡,漸入腑藏,腑藏受邪,氣便喘滿。


以其病從腳起,故名腳氣。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坐,兩足長舒,自縱身,內氣嚮下,使心內氣(一作柔)和適散,然後屈一足,安膝下,努,長舒一足,仰取指嚮上,便急仰眠,頭不至席,兩手急努嚮前,頭嚮上努挽一時。


各各取勢,來去二七,遞互亦然。


去腳疼腰膊冷血冷風痺,日日漸損。


又云︰覆臥傍視,內踵生腰,以鼻內氣,自極七息。


除腳中弦痛轉筋,腳酸疼,腳痺弱。


又云︰舒兩足坐,散氣嚮涌泉,可三通,氣徹到始收。


右足屈捲,將兩手急捉腳涌泉,挽足踏手,手挽足踏,一時取勢。


手足用力,逆氣嚮下三七,不失氣數尋。


去腎中冷氣,膝冷腳疼。


又云︰一足屈之,足指仰,俟急,一足安膝頭。


散心兩足跟,出氣嚮下。


一手拓膝頭,嚮下急捺,一手嚮後拓席,一時極勢,左右亦然二七。


去膝痺疼急。


又云︰一足踏地,一足嚮後,將足解谿安腨上,急努兩手,偏相嚮後,側身如轉,極勢二七,左右亦然。


去足疼痛,痺急腰痛。


(出第十三卷中。)、吳氏竅尋蘇長史、唐侍中、徐王等腳氣方,身經自患三、二十年,各序氣論,皆有道理,具述灸穴,備說醫方,咸言總試,但有效驗,比來傳用,實愈非虛。


今撰此三本,勒為二卷。


色類同者,編次寫之,仍以朱題蘇、唐、徐姓號,各於方論下,傳之門內,以救疾耳。


蘇長史論曰︰腳氣之為病,本因腎虛,多中肥溢肌膚者,無問男女。


若瘦而勞苦,肌膚薄實,皮膚厚緊者,縱患亦無死憂。


一差已後,又不可久立蒸濕等地,多飲酒食麪,心情憂憒,亦使發動。


晉宋以前,名為緩風。


古來無腳氣名,後以病從腳起,初發因腫滿,故名腳氣也。


又有不腫而緩弱,行卒屈倒,漸至不仁,毒氣上陰,攻心便死,急不旋踵,寬延歲月耳。


然則緩風毒氣,得其總稱矣。


近來諸醫,多宗《小品》所說,粗為詳悉,而因循舊貫,頗為膠柱。


《肘後》單略,時有可依。


《集驗》亦遵《小品》、胡洽、陶公,微在梗概,並非身以經患,不能原始要終也,今略述病有數種,形證不同,一人經病三十年中便數發,每發差異,為療亦殊。


前用經效,後用便增,一旬之內,變候不等,未能深達,往往致斃,固不可先方救後發也。


鄙年二十許時,因丁憂得此病,三十年中,已經六七度發,每發幾死,後發時大況雖同,三分論之,二分有異,依舊有差方療,不複有效,更張乃瘳耳。


一分同者,毒氣定後,手足緩弱,頑痺不仁,服側子金牙酒,往往得差。


此酒腳氣之要也,餘無以加。


痿蹶不能動者服之。指期取起二分異者,毒氣入腹,冷熱不同,已經投藥,虛實亦異,或補或瀉,須臨 時變革也。


按《小品》、《集驗》,腳氣脈三種,以緩脈為輕,沉緊為次,洪數者為下。


自三十年,凡見得此病者,脈沉緊者多死,洪數者並生,緩者不療自差。


大況如此。療之違法,雖輕亦殆;


療之得理,雖重可生也。


凡腳氣為疾,不同餘病,風毒不退,未宜停藥。


此見病者皆以輕疾致斃,或以病小側言疾自愈,廢藥不服,或已服藥而患未退,諸藥病相違,乃改為他療,皆自取危殆。


如之何?略述所知,以示同病者。


蘇凡腳氣病多以春未夏初發動,得之皆因熱蒸情地憂憒,春發如輕,夏發更重,入秋少輕,至冬自歇,大約如此。


亦時有異於此候者。


近入京以來,見在室女及婦人,或少年學士,得此病者,皆以不在江嶺,庸醫不識,以為他病,皆錯療之,多有死者。


風氣毒行,天下遍有,非獨江嶺間也。


既婦人亦病,又非由腎虛而得。


卑濕之土,斯病尤眾,不為此療,寃死極多,深用哀悼,無如之何。


夫療腳氣者,須順四時,春秋二時,宜兼補瀉,夏時疾盛,專須汗利,十月以後,乃用補藥,雖小小變通,終不越此法。


或有凡人曾以夏時見患汗利得差,冬時遇病還令汗利;


冬時見患用補藥得除,夏時遇病還用補藥,此並下愚,專固同之。


醫者雖懷濟物之心,翻有致死之效,既未深達,以何差療?


又如野葛救饑人乎?


今錄此方,並經試驗,患者披覽,當狀自療,必有驗效,殊勝庸醫也。


幸當傳之,以濟危殆矣。


蘇凡腳氣病雖苦虛羸,要不可補之,補藥唯宜冬月酒中用之。


丸散亦不可補,服之臚脹,非瀉不差。


唯昆布丸用葶藶子、大黃乃佳耳。


庸醫多不曉此,謂為腎虛多將補藥,有不經劑而斃也。


古方多用風引續命湯療之,猶十愈一二,若氣毒少而風多者。


若以療腳氣。


法用療風,則十愈八、九矣。


如當病用藥,終無不差,腳氣非死病。


若不肯療,蓋自取死,非病能殺人也。


若在遠無藥物處,病毒深,非灸不能差病者不論耳。


中華足藥,病不肯療而致死者,深可痛哉!


蘇夫腳氣病不可常服補藥,補藥多令鼓脹緊實,難救了。


每月之中,須五、六度行利為佳。


縱常服藥,時時取利,亦宜時取汗,當候冷熱,隨時消息,不可專一法。


覺熱煩口乾,頭麪熱悶,即須取冷;


覺頑痺不仁,身體強屈冷疼者,便暖將息。


此並可解,尋常飲酒,作豉酒服之,大辟風濕,兼利腰腳,晝日莫多臥,須力遨游,舒暢情性,以勿睡也。


蘇諸毒氣所攻,攻內則心急悶,不療至死。


若攻外毒出皮膚則不仁,不仁者膏摩之差。


若未出皮膚,在榮衛刺痛者,隨痛處急宜灸三、五炷即差,不必要在孔穴也。


遠方無藥物處,急宜灸之。


腹背手足諸要穴,皆能療此病。


縱明堂無正文,但隨所苦,火艾徹處,痛便消散。


此不可不知也。


又候灸瘡差後,瘢色赤白,平複如本,則風毒盡矣。


若色青黑者,風毒未盡,仍灸勿止,待肢體輕乃休矣。


蘇療腳氣不可全補,當依前論,隨四時候病虛實療之,常宜食犢肉、犢蹄、鯽魚、鱧魚、豬、兔肉、蔥、芥、薤、蒪等菜、豬肝。


食法,先湯中浸之,使纔熟作臠切,以醬汁和水,並著一抄米薑椒,煮令極熟。


每食下飯,大補益,消得腳氣,生薑、蒜、豉當食大佳。


不宜食麪及羊肉、蘿卜、蔓菁、韭,酒醉房室,久立冷濕,船行水氣,夏月屋中濕氣、熱氣,勞劇、哭泣、憂憒,如此等類,好使氣發也。


初以微發,即服煮散以壓之。


服煮散不必日別二、三服,量病輕重,日一服,或二日一服,以攘毒耳。


若毒氣盛,非煮散所能救者,急服麻黃等湯也。


毒氣既退,唯苦頑痺,兩腳緩弱,十月服側子酒,不至三劑,皆即能行。


蘇凡腳氣複發,或似石發,惡寒壯熱,頭痛手足冷,或似瘧發,發作有時,又似傷寒,脈甚洪急。


七日以後,壯熱既定,則腳氣狀見也。


冷毒盛脹,即服金牙酒;


熱盛脹,即服紫雪。


平平脹者,單用檳榔飲子亦差。


患腳氣人,遠行在家,常有金牙、紫雪,不虞病發,便能起死,諸大湯藥,卒求難濟。


蘇凡腳氣虛病,猛在皮膚,毒未入者,可服三、五劑,大、小竹瀝湯,唯宜多熱者,大、小續命湯,時宜可用,不宜多至十劑也。


石斛酒及鐘乳酒,惡於側子,而傷緩鈍小。


石斛散及鐘乳散,宜多冷者,猶不如側子酒中加鐘乳一、二十兩、白石英一、二斤,合漬服之,其力數倍。


兩腳緩弱者服之,百日皆起行。


消息腳氣法,依此消息,必得氣愈。


第一忌嗔,嗔即心腹煩,煩即腳氣發。


第二忌大語,大語即損肺,肺損亦發動。


又不得露腳當風入水,以冷水洗腳,腳脛尤不宜冷,雖暑月常須著綿褲,至冬寒倍令兩脛溫暖,微有汗是大佳。


依此將息,氣漸薄損。


每至丑寅日,割手足爪甲,丑日指,寅日足。


亦宜十二日一度,割少侵肉去氣。


又數須用梳攏頭,每梳欲得一百餘梳,亦大去氣。


每旦長展腳坐,手攀腳七度,虛攀一度,令手著腳指,漸至腳心,腳極踏,手極攀,每日如此,腳氣亦不傷人。


唐若頭麪及項,少似熱氣上,即露背膊取冷,勿使腰腎冷;


其背膊冷,極厚著衣,須如此姑息必漸差。


若不解將息,立見危殆困篤,轉加易發,致損性命。


洗麪及腳,皆須熱湯,小添冷水洗之。


又不得食酸飯,不用乘馬。


若能步行勞筋力,其腳氣自然漸差。


唐凡腳氣病人,不能永差。


至春夏還複發動,夏時腠理開不宜臥睡,睡覺令人按挼,勿使邪氣稽留,數勞動關節,常令通暢,此並養生之要,拒風邪法也。


尋常有力,每食後行五百步,罷倦便止,此腳中惡氣,隨即下散,雖浮腫氣不能上也。(出上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49: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5 14:51 編輯

服湯藥色目方一十九首

 

《千金》風毒之氣,入人體中,脈有三品,內外證候相似,但脈有異耳。


若脈浮大而緩,宜服續命湯兩劑應差。


若風盛,宜作越婢湯加朮四兩。


若脈浮大而緊轉駃者,宜服竹瀝湯。


若病人脈微而弱,宜服風引湯兩劑應差。


此人脈多是困虛而得之,若大虛短氣力乏,可其間作補湯,隨病冷熱而用之。


若未愈,更服竹瀝湯。

若病人脈浮大而緊駃,此是三品之中最惡脈也。


脈或沉細而駃者,此脈正與浮大而緊者同是惡脈。


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治亦不異,但當消息以意耳。


其形尚可,而手腳未及至弱,數日之中,氣上便終,如此之脈,往往有人得之,無一存者。


急服竹瀝湯,日服一劑,切要湯勢常令相及,勿令半日之中空無湯也。


此湯竹汁多服之,若不極熱。


輙停在胸心,更為人患。


每服當使極熱,若服竹瀝湯得下者,必佳也。


若已服三劑竹瀝湯,病及脈勢未折,而若腹脹滿,可以大鱉甲湯下之。


湯勢盡而不得下,可以丸藥助湯令得下,下後更服竹瀝湯,趣令脈勢折,氣息料理便停,得服三十二物八風散佳。


又初得病便摩野葛膏,日再,頑痺腳弱都愈,乃止。


若服竹瀝湯,脈勢折如未病時,氣力轉勝,腳故未能行,體力充足,然後漸微行步。


病重者,差後半年,始能扶人行耳。


既覺脈及體內差,但當勤服八風散,勿以腳未能行,輕加餘療,餘療未必得益,更生諸惡,失此諸療也。


猥人邊亦勿行野葛膏。


有人聞竹瀝湯,即云恐傷腰腳者,即勿與療。


宜知此法。


人無受入性者,不可醫故也。


不為疑者說,此之謂也。


竹瀝湯有三首,輕者服前方,重者次第服後方,此風毒乃相注易病人,宜將空缺服小金牙散,以少許塗鼻孔耳門,病困人及新亡人喜易人,強健人宜將服之,亦以塗耳鼻,乃可臨近亡人及視疾者,絳囊帶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此散毒,服宜從少始。


(金牙散方在第十二卷中。)、病人唯宜服赤小豆飲,冬服側子金牙酒。


續命湯療風毒病初得,似天行毒病,而脈浮緩,終不變駃。


此不療或數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識人,或發黃,或發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爛,或腿膝穿漏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續命湯一劑,須服葛根湯、麻黃湯下之。


若故不折,更與續命湯兩、三劑必差。


此病太急,令湯勢相接,不可使半日闕湯,即便殺人。


又第一竹瀝湯,療兩腳痺弱,或轉筋,皮肉不仁,脹起如腫,按之不陷,心中惡,不欲食,或患冷方。


甘草三兩(炙)、秦艽一兩、葛根一兩、附子二枚(炮)、黃芩一兩、麻黃一兩(去節)、防己一兩、杏仁五十枚、防風一兩半、升麻一兩、茯苓三兩、細辛一兩、竹瀝五升、桂心一兩、乾薑一兩。


右十五味,切,以水七升,合竹瀝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


忌海藻、菘菜、豬肉、醋物、生菜、生蔥。


(《翼方》無茯苓、杏仁,有白朮。)、又第二大竹瀝湯,療卒中風,口吃不能語言,四肢緩縱,偏痺攣急痛風,經五藏恍惚,恚怒無常,手足不隨方。


竹瀝一斗四升、獨活二兩、芍藥二兩、桂心一兩、防風二兩、麻黃一兩(去節)、白朮二兩、葛根二兩、生薑三兩、茵芋二兩、細辛二兩、茯苓三兩、防己一兩、烏頭一枚(炮)、人參一兩、石膏一兩、黃芩二兩、芎藭二兩、甘草二兩(炙)。


右十九味,切,以竹瀝煮取四升,分六服,先未汗者取汗,一狀相當即服。


忌同。


(《翼方》無白朮。)又第三竹瀝湯,療風毒入人五內,短氣,心下煩熱,手足煩疼,四肢不舉,皮肉不仁,口噤不能語方。


當歸二兩、防風三兩、生薑八兩、白朮三兩、人參二兩、黃芩二兩、芎藭二兩、細辛二兩、桂心二兩、茯苓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秦艽三兩、葛根五兩、升麻二兩、麻黃二兩(去節)、蜀椒一兩(汗)。


右十七味,切,以甘竹汁一斗九升,煮取四升,分五服。


忌同。


(《翼方》有芍藥、茯神、防己、通草、無茯苓、黃芩、芎藭、升麻、蜀椒、麻黃、生薑。並出第七卷中。)《千金翼》療腳氣,常作穀白皮粥防之法,即不發方。


穀白皮(切)五升(炙,勿取斑者,有毒)。


右一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七升,去滓,煮米粥常食之。


(出第十六卷中。)、崔氏療腳氣,夏月須食瓜及瓜飲子方。


生瓜一枚(去蒂四破,以水五升煮令爛,去滓)、白朮二兩、生薑一兩。


右三味,切二物,以前汁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禁食桃李、雀肉等。


(生瓜,恐是木瓜。出第六卷中。)又療腳氣,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者方。


服紫雪,強人服如兩棗大,弱者減之,和水服,當利熱毒,若經服石發熱毒悶者,服之如神,勝三黃湯十劑。


(《備急》同。)、又若冷脹毒悶方。


服金牙散,以湯如桃李許,和散如棗核大服。


卒患取利及吐者,一服四分匕,用之若神,良。


(《備急》同。並出第九卷中。)《必效》療腳氣方。


蒼耳子五升、赤小豆二升、鹽一斤。


右三味,以水一石五斗,緩火煎取五、六斗,去滓,別貯。


取受斗半,鐺於前泥四麪,開一畔入火處,鐺內著所煎汁,用浸腳。


纔令沒踝,鐺下微著炭火,常令溫溫。


如汁漸盡不沒踝,續續添使沒。


浸時仍於蜜房中牀前,遮閉為垂,腳恐風不能久坐之,仰臥亦得。


連夜浸之彌佳。浸經三日外,其欲食飲常苦饑,便食,任食。


此一劑藥汁盡必差。


不過用半汁,即可。


覺漸可一日,兩日食一頓,生豬肉鱠大精。


此方甚效。


又方取上好椒,未經蒸者,取三大斗,分為兩袋。


袋以布作,長八寸。


椒須滿實,勿使虛,即以醋漿水三大升,鹽一大升,內在漿中,即煮椒袋,可經十餘沸即止。


其鐺釜底,仍微著火勿使冷。


又取冷醋漿一大升,安貯盆中,即取前件袋一枚,內於冷漿盆裡。


患人於牀上坐垂腳牀下,盆安地上,將兩腳踏盆中熱袋上,其椒袋冷熱令可忍。


覺椒袋如冷,即換取釜中熱袋,還準前盆中以腳踏之。


如冷還於舊釜中,以火溫使熱,更互用之。


其牀前可垂氈席到地,勿使風吹腳,如兩腳至膝以來,牽風如蟲行頭項,及四肢身體,總於,腹中如雷鳴,氣下即休踏椒袋,得汗間覺心氣悶,可取冷飯吃二、三口,以鹿脯下,勿食豬羊肉魚及臭穢,又不得食粳米。


如須和羹,可以蘇和,兼生薑合皮吃,麪餅、蒜蔥、醬豉、醋等並得食。


踏袋得汗已,後覺微利,勿怪之,此是病狀通洩之候。


若不差,隔日三日二回,取舊湯袋依前法踏之,得汗還止。


覺腹中緩空能食,起即停。

如未覺損,終而複始,以差為度。


白桑葉膏服之,亦可不相妨。


又方白堪桑葉切細,取大斗一石。


如無葉,即取軟條,還細銼取一石。


以清水一石五斗,於一釜中,和上件一石白桑椹葉,即火煮使常沸。


其湯可有五斗許,即濾卻葉更煎,可有二斗以來,移於鐺中,又煎取三升以下,二升以上,似稠餳即止。


每旦空腹服一匙,至日晚又服一匙。


如嘔不能下,可和羹和粥和食,能吃不嘔。


能服一七日以上,即覺四肢通暢,下洩氣。


洩氣以後,兩腳腫勿怪,此得藥力,是病差候。


此法已經療五六十人以上,異種神效。


又方大半夏三兩(凈削去皮)、生薑汁三升。


右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盡,每日一劑,三劑必好。


禁羊肉、餳。


此方梁公家出,方始有本,奇異神效。


(並出第三卷中。)蘇恭云︰凡患腳氣,每旦早食任意飽,午後少食,日晚不食彌佳。


如饑可食豉粥,若瞑不消,及吃難消之物,致霍亂轉筋,十不一活。


若晚食不消,欲致霍亂者方。


高良薑一兩(打碎)。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盡,即消。


待極饑,乃食一碗薄粥,其藥唯極飲之良。


若卒無高良薑,取母薑一兩,切之,以清酒一升,煮令極沸,並滓飲之,雖不及高良薑,亦大驗。


又若已覺著腳氣,宜服此方。


蒜三升(去心,切,熬令黃色)、桃仁一升(去皮尖雙仁,熬令紫色)、豉一大升(熬令香)。


右三味,合和,生絹袋盛,以美酒一斗漬之,夏月三日,冬月七日,初服半升,漸加至二升,量增減,若盡更著五升美酒漬飲之,加椒一、二合尤妙。


又方香豉一升,小便一升,和漬少時,令有稠色,去滓,平旦空腹服,三日一停,三日複作,服以差為度。


又紫雪,療腳氣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及解諸石草熱藥毒發,邪熱卒黃等,瘴疫毒癘,卒死溫瘧,五尸五注,心腹諸疾,絞刺切痛,蠱毒鬼魅,野道熱毒,小兒驚癇,百病最良方。


黃金百兩、寒水石三斤、石膏三斤、磁石三斤、滑石三斤、玄參一斤、羚羊角五兩(屑)、犀角五兩(屑)、升麻一升、沉香五兩、丁子香一兩、青木香五兩、甘草八兩(炙)。


右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斗,去滓。


後內八物。煮取一斗五升,去滓。


取消石四升,芒消亦可,用朴消精者十斤,投汁中,微炭上煎。


柳木箄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內成研朱砂三兩,細研麝香當門子五分,內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


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當利熱毒;


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以意節之,合得一劑,支十年許用大神妙。


不用餘論腳氣病經,服石藥發熱毒悶者,服之如神。


水和四分,服勝三黃湯十劑。


以後依舊方用麝香丸,下腳氣,或熱脹曾用,不如金牙散良。


忌海藻、菘菜、生血物等。


又金牙散方,此方並要。


金牙(研)、曾青(研)、礜石(研,泥裹燒半日)、丹砂(研)、雄黃(研)、朴消(研)、寒水石(研)、代赭(研)、、龍骨(研)、犀角(屑)、獺肝(炙)、顴骨(炙)、狸骨(炙)、巴豆(去心皮,熬)、大黃、野葛皮(炙)各三分、牛黃(別入)、麝香(別入)、升麻、桂心、附子(生用去皮)、鬼臼、鬼督郵、黃環、鳶根(本草有鳶尾此云鳶根,即是用鳶尾之根也)、青木香、牡蠣(熬)、蘇合香(研,別入)、常山、茯苓、黃耆、知母、龍膽各二分、露蜂房、玉支、草(一本作茵芋)、鬼箭羽、徐長卿、石長生、蜀漆、當歸、桔梗、白薇各一分、蜈蚣二枚(炙)、蜴晰一枚(炙)、芫青(炙)、地膽(炙)、亭長(炙)、各三十九枚、椒四十九枚(汗)。


右四十九味,合搗為散,以湯如桃李許,和散三分匕,或如棗核服之。


常患者日再服,平患取利、吐者,服四分匕。


若以絳袋裹方寸匕、三匕帶之,辟諸惡厲。


忌食生冷、蘆筍、生蔥菜、豬肉、冷水、醋物、陳臭、生血等物。


合藥用臘月王相日,勿令穢污風見之,以臘紙裹得二年用,此藥能冷熱,能虛實,說其功效,卒不盡矣。


凡服藥散酒丸等。但所服者眾,蒙效者寡。


或五藏證候不同,七情有所乘舛,分兩參差,冷熱有異。


故陶隱居云︰醫者,意也。


古之所謂良醫,蓋以其意量而得其節,是知療病者皆意出當時,不可以舊方醫療。


今之人或異於此,病勢少與,方題似便,即以和合病機,未察診候宜然,大同小異,致令乘舛,寔取危殆如之何。


又云︰代無良醫,枉死者半。


此之一言,深可悲也。


凡患腳氣者,雖苦虛羸,不得多服補藥,服之臚脹,非瀉不差,但益虛羸也。


唯冬月得用補藥,如冬月仍患氣不除者,亦不得服。


可斟酌此。


大者患氣,尋常須微利,但不得大利益虛耳。


凡腳頑至冬,則定者多。


所以然,冬腎王,王則不受邪,所以腰腳得利也。


凡此有五種,冷腳氣、熱腳氣、平平腳氣、大虛腳氣、大實腳氣。


或患變作五者,冷者專瀉,亦兼療風毒,尋趁腳氣,乃似傷寒,參差危殆。


深須曉識。若不通摶,不如不為金牙散,功少大猛,就中姑息,兼療諸病,蠱毒注忤,鬼魅野道,肺痿骨蒸,傳尸相易,為第一藥。


用物既多斟酌,用悉要者乃為施功。


少合之須得真好法,得差不要盡劑用之。


(並出第一卷中。)、《近效》療腳氣方。


附子五兩(炮)、甘草五兩(大炙)。


右二味,並細銼,以水五斗,煎取二斗半,置盆中。


以版子闊三寸許,橫湯上共水麪平,腳踏版上,以湯將腳,水冷即休。


此湯得四、五度用,腳氣永除。


此方極驗。


又桑煎,療水、肺氣、癰腫、兼風氣方。


桑條二兩(亦用)。


右一味,細銼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大合,如欲得多造,準此增加。


先熬令香,然後煎,每服肚空吃,或如茶湯,或羹粥,每服半大升。


亦無禁忌。


又本方云︰桑枝平,不冷不熱,可以常服。


療遍體風癢乾燥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七氣眼暈,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悅耳目,令人光澤,兼療口乾。


《仙經》云︰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


(出抱朴子。)桑枝(細切)一小升。


右一味,熬令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大升,一日服盡,無問食前後,此服只依前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53:00 | 只看該作者

腳氣不隨方五首

 

崔氏側子酒,療腳氣不隨方。


側子四兩(炮)、生石斛八兩(碎)、磁石八兩、獨活三兩、秦艽三兩、甘草三兩(炙)、紫蘇莖一握、前胡四兩、防風三兩、茯苓八兩、黃芩三兩、五味子四兩、防己三兩、桂心二兩、丹參三兩、蜀椒二兩(出汗)、山茱萸四兩、芎藭二兩、細辛二兩、當歸三兩、白朮四兩、乾薑三兩、薏苡仁一升三合。


右二十三味,薄切,絹袋貯。


以漬酒四升,浸五日,一服四合,日再,細細加至八、九合,溫飲。


慎生冷、豬肉、蒜、麪。


其中間覺熱渴,得飲豉酒,豉仍須蒸暴之。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蔥、生菜及醋等物。


又煮散方地骨皮十二分、麻黃六分(去節)、杏仁八分(去皮尖兩仁)、防己二十分、黃芩十分、羚羊角(屑)八兩、茯苓十二分、澤瀉六分、細辛五分、薏苡仁二十分、石斛二十分、人參六分、白朮十分、大黃六分、磁石二十分、丹參十分、犀角八分(屑)、蒺藜子十二分、甘草十分(炙)、桂心六分、生薑十二分、前胡八分。


右二十二味,搗,以粗葛篩度攪使極調,三兩為一劑,以後藥汁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日服一劑,以小便利為度。


忌海藻、菘菜、生蔥菜、桃李、雀肉、醋等物。


又小飲子法(用煮前散。)大棗五枚(擘)、桑根白皮五兩、白前二兩、橘皮二分。


右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將煮前散,慎如藥法。


又若腳氣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張仲景八味丸方。


乾地黃八兩、澤瀉四兩、附子二兩(炮)、薯蕷四兩、茯苓三兩、桂心三兩、牡丹三兩(去心)、山茱萸五兩。


右八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仍灸三里、絕骨。


若腳數轉筋,灸承山。


若腳脛內稍不仁,灸三陰交。


忌豬肉、冷水、生蔥、醋物、蕪荑。


又腳氣雖差,至冬季間,常須服側子酒方。


側子二兩(炮)、乾薑二兩、石斛八兩、丹參三兩、牛膝二兩、甘草二兩(炙)、防風三兩、乾地黃四兩、芎藭二兩、當歸三兩、桂心三兩、五味子三兩、白朮二兩、秦艽三兩、防己二兩、椒二兩(汗)、獨活三兩、山茱萸四兩、細辛二兩、黃芩二兩、茯苓四兩、附子一兩(炮)。


右二十二味,切,絹袋貯,以酒三斗五升浸,秋冬七日,春夏五日,一服四合,日二,細細加之,以知為度,得食羊鹿獐肉,雞亦得食。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蕪荑、酢物。(並出第六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4:55:05 | 只看該作者

風毒腳弱痺方六首

 

《千金》療惡風毒氣,腳弱無力,頑痺,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氣衝心,有人病者,但一病相當即服。


第一服此麻黃湯,次服第二、第三、第四方。


麻黃一兩(去節)、防風二兩、大棗二十枚(擘)、當歸二兩、茯苓三兩、升麻二兩、芎藭二兩、白朮二兩、芍藥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黃芩二兩、桂心二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心)、甘草二兩(炙)。


右十四味,切,以水九升,清酒二升,合煮取二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覆令小汗粉之,莫令見風。


忌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酢物。


第二服獨活湯方。


獨活四兩、乾地黃三兩、芍藥二兩、葛根一兩、桂心二兩、生薑五兩、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


右八味,切,以水八升,清酒二升,合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犯之一世不愈。


忌同。


腳弱特忌食瓠子、蕺菜。


第三服兼補厚朴湯,並治諸氣咳嗽逆氣嘔吐方。


吳茱萸一升(一方用三兩)、半夏七兩(洗)、乾地黃二兩、生薑一斤、芎藭二兩、桂心二兩、厚朴二兩(炙)、芍藥二兩、當歸二兩、人參二兩、黃耆三兩、甘草三兩(炙)。


右十二味,切,以水二斗,煮豬蹄一具,取一斗二升,去上肥,內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


忌同。


又第四服風引獨活湯兼補方。


獨活四兩、人參二兩、附子一兩(炮)、大豆二升、桂心二兩、防風二兩、芍藥二兩、當歸二兩、茯苓三兩、黃耆二兩、乾薑二兩、甘草三兩(炙)、升麻一兩半。


右十三味,切,以水九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分四服,相去二十里久。


忌同。又療腳弱神驗,防風湯方。


防風三兩、獨活二兩、黃芩二兩、茵芋二兩、葛根二兩、芎藭二兩、細辛一兩、蜀椒一兩(出汗)、防己一兩、桂心一兩、芍藥二兩、麻黃一兩(去節)、石膏一兩(碎)、生薑三兩、烏頭二枚(炮)、茯苓三兩、甘草二兩。


右十七味,切,以竹瀝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六服,一日一夜服盡,其間可常作赤小豆飲。


有人腳弱,先常服竹瀝湯四劑,未覺增損,作此方後,覺得力。


云︰脈沉細駛,風在內者,作此湯也。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生菜、醋物。


又越婢湯,療風痺腳弱方。


麻黃六兩(去節)、石膏半斤(碎)、白朮四兩、大附子一枚(炮)、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擘)、甘草二兩(炙)。


右七味,切,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三服,覆取汗。


一方用附子二枚。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此仲景方,本云越婢加朮湯,又無附子。胡洽云︰若惡風者,加附子一枚︰多冷痰者,加白朮。並出第七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14:26 | 只看該作者

大小續命湯中風方二首

 

唐侍郎大續命湯,主手足攣急及不隨,此方療苦腳氣上,又中風四肢壯熱如火攣急,或縱不隨,氣衝胸中方。


當歸二兩、芎藭一兩、桂心一兩、麻黃二兩(去節)、芍藥一兩、石膏一兩、生薑三兩、人參一兩、防風二兩、黃芩一兩、杏仁四十枚、甘草一兩(炙)。


右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深師同。)又小續命湯,療中毒風,口不能言,咽中如塞,或緩或急,身體不自收,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方。


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一兩(炙)、桂心一兩、石膏二兩、芎藭二兩、乾薑二分、黃芩一兩、當歸二分、杏仁二十枚。


右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薄取汗,莫見風。


不差複作,禁如藥法。並療久失聲,上氣嘔逆,麪目腫皆愈。


服湯已,多體虛,宜兼補。


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32:27 | 只看該作者

不仁不能行方三首

 

《千金》風引湯,療兩腳疼痺腫,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方。


麻黃二兩(去節)、吳茱萸一兩、獨活二兩、秦艽一兩、石膏二兩、杏仁六十枚、白朮三兩、茯苓二兩、桂心一兩、人參一兩、細辛一兩、乾薑一兩(碎)、防風一兩、防己一兩、芎藭一兩、甘草一兩(炙)、附子一兩(炮)。


右十七味,切,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佳。


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桃李、雀肉、醋等物。


又小風引湯,主中風腰腳疼痛弱者方。


獨活二兩、防風二兩、當歸二兩、茯苓三兩、大豆二升、人參三兩、乾薑二兩、附子一枚(炮)、生石斛二兩、甘草二兩(炙)。


右十味,切,以水九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服別如人行十里久。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醋等。


(一方無乾薑、石斛,有桂心,黃耆。)又金牙側子酒,療風濕痺不仁,弱不能行,常用古方,今新出。


側子(炮)、牛膝、丹參、山茱萸、蒴藋根、杜仲(去皮,炙)、、石斛各四分、防風、乾薑、椒(汗)、細辛、獨活、秦艽、桂心、芎藭、當歸、白朮、茵芋(炙)各三分、五加皮五分、薏苡仁一升(碎)。


右二十味,並細切,絹袋盛,清酒四、五升,漬五、六宿,初服三合,日再服,稍加,以知為度。


患目昏頭旋者彌精。


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桃李、雀肉等。(方中無金牙,未詳其名。並出第七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39:57 | 只看該作者

因腳氣續生諸病方四首

 

《千金》云︰雖患腳氣,不防乳動石發,皆須服壓石藥療之。


夫因腳氣續生諸病者,則以餘藥對之。


或大小便不利,則以豬苓、茯苓及諸利小便藥療之。


大便極堅者,則用五柔麻人等丸療之,遍體腫滿成水病者,則取療水方中諸療水之藥療之。


餘皆仿此,更無拘忌。


(出第七卷中。)又豬苓散,主虛滿通身腫,利三焦通水道方。


茯苓、葶藶(熬)、人參、防風、澤瀉、甘草(炙)、桂心、白朮、狼毒、椒目、乾薑各三分、赤小豆二合、大戟二分、蓯蓉二分半、豬苓三分、女萎三合(熬)、五味子三分。


右十七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老小一錢匕,以小便利為度。


忌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醋等物。


又茯苓丸,主水脹。


(甄權為安康公處得差方。)茯苓、白朮、椒目各四分、葶藶六分(熬)、澤瀉、防己各五分、赤小豆、前胡、芫花(熬)、桂心各三分、甘遂十二分、芒消五分。


右十二味,搗末,蜜和丸如梧子,湯服五丸,日一,稍加,以知為度。


忌桃李、雀肉、生蔥、醋物。


(並出第二十一卷中。)又淮南五柔丸,療秘澀及澼。


飲食不生肌膚,虛損不足,三焦不調,和榮衛,利腑藏,補三焦方。葶藶(熬)各一兩、前胡二兩、半夏(洗)、蓯蓉、芍藥、茯苓、細辛、當歸、大黃一斤(熬三斗半下)。


右九味,搗篩,蜜和搗萬杵,食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服。


忌羊肉、餳、生菜、醋物。


(一方有黃芩。)又麻人丸,療大便堅,小便利,而不渴方。


麻子人一升、枳實八兩(炙)、杏仁一升、芍藥八兩、大黃一斤、厚朴一尺(炙)。右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五丸,日三,加至十丸。


一本芍藥六兩。(此本仲景《傷寒論》脾約丸方,《肘後》無杏仁。並出第十五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44: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5 15:46 編輯

大法春秋宜服散湯方六首(《千金》但云宜服散,此又兼湯煎。)

 

《千金》八風散,療風虛,面青黑土色,不見日月光,腳氣痺弱,準經面青黑主腎,不見日月光主肝,補腎治肝方。


蓯蓉八分、烏頭二分(炮)、鐘乳四分(研)、薯蕷四分、續斷四分、黃耆四分、麥門冬四分(去心)、五味子二分、澤瀉四分、遠志皮四分(去心)、菟絲子十四分(酒漬)、細辛四分、龍膽草四分、秦艽四分、石韋四分(去毛)、柏子人四分、牛膝四分、杜仲四分、菖蒲四分、蛇牀子四分、山茱萸四分、防風四分、白朮四分、乾薑四分、乾地黃四分、茯苓四分、附子五分(炮)、甘草五分(炙)、石斛六分、天雄六分(炮)、萆薢四分、人參五分、菊花十二分。


右三十三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加至二匕。


又大八風散,療諸緩風濕痺腳弱方。


巴戟天二分(去心)、芎藭一分、附子三分(炮)、黃耆二分、白斂二分、桂心二分、細辛二分、桔梗二分、人參二分、芍藥二分、牛膝四分、薯蕷二分、菊花二分、萎蕤二分、秦艽二分、鳥啄四分、牡荊子二分、天雄二分(炮)、蓯蓉一分、萆薢二分、茯苓四分、遠志四分(去心)、山茱萸二分、黃芩二分、石斛二分、白朮二分、菖蒲四分、礜石二分(裹燒半日)、厚朴二分(炙)、龍膽草一分、蜀椒二分(汗)、五味子二分。


右三十二味,搗篩,溫酒服半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取令微覺為度。


(一本有甘草、乾薑、無芍藥、牛膝。)又凡腳氣之疾,皆 由氣實而死,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


故腳氣之人,皆不得大補,亦不可大瀉,終不得畏虛,故預止湯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療,世間大有病人,親朋故友遠來問疾,其人曾不經一事,未讀一方,自騁了了,詐作明能,談說異端,或言是虛,或言是實,或云是風,或云是蠱,或道是水,或云是痰,紛紜謬說,種種不同,破壞病人心意,莫知孰是,遷延未定,時不待人,欻然致禍,各自散走。


是故大須好人及好名醫,識疾深淺,探頤方書,博覽古今,是事明解者看病,不爾大誤人事。


竅悲其如此者眾,故一一顯析,具述病之由狀,令來世病者讀之,以自防備也。


但有一狀。


憂恚積思,喜怒悲歡,複隨風濕結氣,咳時嘔吐食以變,大小便不利,時洩利重,下溺血,上氣吐下,乍寒乍熱,臥不安席,小便赤黃,時時惡夢,夢與死人共食飲,入塚神室,魂飛魄散。


筋極則傷肝,傷肝則腰背相引,難可俯仰。


氣極則傷肺,傷肺則小便有血,目不明。


髓極則陰痿不起,住而不卒。


骨極則傷腎,傷腎則短氣,不可久立,陰疼惡寒,甚者卵縮,陰下生瘡,濕癢搔之不欲止汁出。


此皆為腎病。甚者多遭風毒,四肢頑痺,手足浮種,名曰腳弱,一名腳氣,醫所不療,此皆主之方。


天門冬三斗半(去心,搗壓取令汁盡)、獐骨一具(碎,以水一石,煮取五斗,澄清)、枸杞根(切)、三斗半(淨洗,水兩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澄清)、酥三升(煉)、生地黃(切)、三斗半(搗壓如天門冬法)、白蜜三升(煉)。


右六味,並大斗,銅器中,微火先煎門冬,地黃汁減半,乃合煎取大十二斗,下後散藥煎,取一斗,內銅器中重釜煎,令隱掌可丸,平旦空腹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稍加至五十丸,擇四時王相日合之。


散藥如左;茯苓、柏子人、桂心、白朮、萎蕤、菖蒲、遠志(去心)、、澤瀉、薯蕷、人參、石斛、牛膝、杜仲、細辛、蔓荊子、獨活、枳實(炙)、、芎藭、黃耆、蓯蓉、續斷、狗脊(黑者)、萆薢、白芷、巴戟、五加皮、覆盆子、橘皮、胡麻人、大豆黃卷各二兩、甘草六兩(炙)、薏苡仁一升、蜀椒一兩(汗)、阿膠十兩(炙)、鹿角膠五兩(炙)、大棗一百枚(煮作膏)、石南二兩、茯神二兩。


右三十八味,搗,絹下篩,內煎中,有牛髓、鹿髓各加三升大佳。


小便澀,去柏子人,加秦艽二兩、乾地黃六兩。


陰痿失精,去萎蕤,加五味子二兩。


頭風去柏子人,加菊花二兩、防風二兩。


小便利,陰氣弱,去細辛、防風,加山茱萸二兩。


腹中冷,去防風,加乾薑二兩。

無他疾,依方合之。


凡此煎至九月下旬采藥,立冬日合而服之,至五月上旬止。


若十二月臘日合者,經夏至七月下旬即服之。


若停經夏不壞,當於舍北陰處入地深六尺,填沙置藥,沙中上加少土覆之,即經夏不壞也。


女人先患熱者得服,冷者勿服。


又大鱉甲湯,療腳弱風毒,攣痺氣上,及傷寒惡風溫毒,及山水瘴氣熱毒,四肢痺弱方。


鱉甲二兩(炙)、防風一兩、麻黃一兩(去節)、白朮一兩、吳茱萸五合、知母一兩、升麻一兩、大棗二十枚(擘)、貝齒七枚(燒)、茯苓一兩、橘皮一兩、芎藭一兩、杏仁一兩、犀角半兩(屑)、生薑三兩、人參一兩、赤小豆三合、青木香半兩、麝香三銖(研)、羚羊角一分(屑)、麥門冬一兩(去心)、大黃一兩半、薤白十四枚、烏頭七枚(炮)、石膏一兩(碎)、雄黃二分(研)、半夏一兩(洗)、當歸一兩、萎蕤一兩、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


右三十一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分六服,相去十里久,得下止。

一方用大黃二分,畏下可用一分也。


一方用羚羊角二分,毒盛可用三分也。


忌海藻、菘菜、莧菜、桃李、雀肉、醋物、羊肉、餳等。


(一方有山茱萸,《翼方》無知母、升麻、橘皮、芎藭、當歸、萎蕤。)又小鱉甲湯,療身體虛脹如微腫,胸心痞滿,有氣壯熱,少腹厚重,兩腳弱方。


鱉甲三兩(炙)、升麻三兩、黃芩三兩、麻黃三兩(去節)、羚羊角三兩(屑)、前胡四兩、桂心三兩、烏梅二七枚(擘)、杏仁三兩、薤白二十一莖。


右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服,此常用。


若體強壯須利者,加大黃二兩。


忌莧菜、生蔥。


又療風虛腳弱,手足拘急攣疼,痺不能行動,腳趺腫上膝,少腹堅如繩約,氣息常如憂患,不能食飲者,皆由五勞七傷,腎氣不足,受風濕故也,宜服內補石斛秦艽散方。


石斛四分、秦艽五分、山茱萸三分、蜀椒二分(汗)、五味子二分、麻黃三分(去節)、桔梗三分、前胡三分、白芷二分、白朮二分、附子(炮)、獨活、天門冬(去心)、桂心各四分、烏頭五分(炮)、人參五分、天雄四分(炮)、、乾薑五分、防風五分、細辛三分、杜仲五分、莽草三分(炙)、當歸五分。


右二十三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不知加至二匕。


虛人三建皆炮,實人亦可生用。


風氣者,本因腎虛,既得病後,毒氣外滿,則灸洩其氣,內滿則藥馳之,當其救急,理必如此。


至於風消退,四體虛弱,餘毒未除,不可便止,宜服此散,推陳致新,極為良妙。


此既人情可解者,無可疑焉。


忌桃李、雀肉、豬肉、冷水、生蔥、生菜、鯉魚。(並出第七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47:08 | 只看該作者

腳氣嘔逆不下食方二首

 

文仲瓜飲,療腳氣,嘔逆不得食方。


生瓜一枚(四破,水九升,煮取五升。去滓)、白朮四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二兩。


右四味,切,三物,內瓜汁中。


煮取二升,去滓,溫分三服。


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


(生瓜恐是木瓜。出第九卷中。)《延年》茯苓飲,主腳氣腫,氣急上氣,心悶熱煩,嘔逆不下食方。


茯苓三兩、紫蘇葉三兩、杏仁三兩、橘皮三兩、升麻三兩、柴胡三兩、生薑四兩、犀角二兩(屑)、檳榔十二枚(並皮子碎)。


右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里久。


忌醋物。(出第十九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48:57 | 只看該作者

腳氣疼不仁方二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氣,與血氣相搏,正氣與邪氣交擊,而正氣不宜散,故疼痛。


邪在膚腠,血氣則澀,澀則皮膚厚,搔之如隔衣物不覺知,名為不仁也。


出第十三卷中。


蘇恭療初患腳足皮膚舒緩,足上不仁,膝下疼痛,眉眼動,左脅下氣,每飽食即發,膈上熱,臍下冷,心虛陰汗且疼,兼補煮散方。


黃耆、人參、獨活、芎藭、防風、當歸、桂心、萆薢、防己各六兩、茯苓、白朮、丹參各八兩、附子(生用)、甘草(炙)各四兩、杏仁(去皮尖)、生地黃、生薑、磁石二十分(碎如小豆)。


右十八味,並切,分之為三十服,服別以生薑二兩,生地黃一兩,杏仁十四枚,碎,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布絞去滓,一服之。


常以日晚或夜中服之,不妨公事。


如逆嘔者,加半夏一兩,如前加減法。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醋物、羊肉、蕪荑及餳。


三日以後,並無禁忌。又側子酒,主腳氣,春夏發,入秋腫消氣定,但苦腳弱,不能屈伸,足上不仁,手指脹悶,不得屈伸,四肢腰頸背皆廢者,服此酒方。


側子(生用)、乾薑各五兩(生者良)、丹參、牛膝各六兩、金牙(碎,綿裹)、磁石(如上)、生石斛各一斤(乾用八兩)、石南(炙)、獨活六兩(炙)、、萆薢、生茱萸、生地黃各十兩(乾者用八兩)、防風、茯苓各四兩、五加皮、薏苡仁各一兩、茵芋(炙)、椒各兩(汗)、桂心、天雄(生用)、人參、芎藭、當歸、白朮、細辛各二兩。


右二十五味,切,絹袋貯,清酒六、七斗,漬之七日,成一服一小盞,日二、三服,量 性多少稍加,以痺為度。


若婦人服,去石南。


丈夫苦冷,著孔公孽鐘乳等,多至一、二斤,少至七、八兩。


服此酒時,須隨病內外灸三兩處,以洩氣。


忌豬肉、冷水、醋物、生蔥、桃李、雀肉、生菜、蕪荑等。(並出第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5:54:45 | 只看該作者

腳氣衝心煩悶方二十二首

 

《廣濟》療腳氣衝心悶,洗腳漬湯方。


糜穰一石(內釜中)。


右一味,多煮取濃汁,去滓,內椒目一斗,更煎十餘沸,漬腳三、兩度。


如冷溫漬洗,差止。


無所忌。


又療腳氣急上衝心悶欲死者方。


檳榔三顆(細末)、生薑汁三合、童子小便二升(新者,不須暖)。


右三味,攪頓服,須臾即氣退。


若未全差,更服最桂,利三、兩行。


無所忌。


又療腳氣心煩悶,氣急臥不安方。


半夏一升(湯洗去滑)、生薑八兩、桂心三兩、檳榔一兩半(末)。


右四味,切,以水八升,煮減半,內檳榔仁末,煎取二升八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五、六里進一服,微利為度。


又療腳氣攻心悶,腹脹氣急欲死者方。


吳茱萸三升、木瓜(切)二合、檳榔二十顆(碎)、竹葉(切)、二升。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快利即差。


忌生菜、熟麪、蕎麥、蒜等物。


右療腎虛風,腳氣衝心,疝氣下墜,小便數,膝冷腰疼,時時心悶,氣急欲絕,四肢無力,射干丸方。


射干六分、昆布八分(洗)、通草四分、犀角六分(屑)、杏仁一分(去皮尖,熬)、漢防己八分、茯苓六分、青木香八分、旋複花四分、白頭翁四分、獨活六分、葶藶子八分(熬)。


右十二味,搗篩,蜜和丸梧子,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不利,空腹服,煮檳榔、桑根皮下更佳,忌生菜、熱麪、蕎麥、蒜、炙肉、粘膩、醋物。


(並出第一卷中。)、崔氏旋復花湯,療腳氣衝心欲死者,服之救病困急,此方最先。


旋復花二兩、犀角二兩(屑)、紫蘇莖一握、桂心一兩、赤茯苓三兩、橘皮二兩、生薑三兩、前胡四兩、乾棗七枚(擘)、白前一兩、香豉七合(綿裹、文仲用一升)。


右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四合。


分三服,相去十里久,以下氣小便利為度。


忌生蔥、酢物。


又治腳氣,痺不仁,兩腳緩弱,腳腫無力,重者少腹氣滿,胸中痞塞,見食即嘔,或兩手大拇指不遂,或兩腳大拇指不遂,或小便澀,第一療氣滿嘔逆不下食,旋復飲子方。


旋復花二兩、橘皮二兩、生薑三兩、紫蘇莖一握、茯苓三兩、香豉一升(綿裹)、大棗十枚(擘)。


右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四合,分三服,服別相去十里久,日一劑,凡服五劑,上氣即下。


小便澀者,加桑根白皮四兩。


慎生冷、豬肉、蒜、麪、魚、粘食。


如其服此飲二、三劑氣下訖,即須服大犀角湯,第一方十四味者是也。


服當小便利為度。


如其胸膈中氣滿者,加半夏四兩,湯洗。


待腹內氣和,腳腫欲消,皮膚猶如隔帛者,宜服屑角麻黃湯一、二劑,五日後然服之。


忌生蔥、醋物。


又大犀角湯,療腳氣毒衝心變成水,身體遍腫,悶絕死者方。


犀角二兩(屑)、桑根白皮四兩、白朮二兩、桂心二兩、香豉一升、防己二兩、紫蘇一握、前胡四兩、橘皮三兩、黃芩三兩、茯苓三兩、大棗十枚(擘)、生薑一兩。


右十三味,切,以水九升,浸一宿,煮取二升七合,或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以下氣利小便為度。


忌酢物、桃李、雀肉、生蔥等。


又屑角麻黃湯方。


屑角二兩(屑)、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一兩(炙)、茯苓二兩、防己二兩、黃芩一兩、石膏三兩、附子一兩(炮)、白朮一兩、芎藭一兩、防風一兩、當歸一兩、生薑三分、細辛一兩、桂心一兩。


右十五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訖,取汁八升,下諸藥,煎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服訖覆取汗。


待三、四日後,若其皮膚不仁差即停,不差宜更服之,不得過三劑即差。


差訖腳中無力者,宜服獨活屑角湯二、三劑即愈。


又獨活犀角湯獨活三兩、犀角二兩(屑)、石斛二兩(先煮)、丹參二兩、側子一兩(炮)、防風二兩、防己二兩、芎藭二兩、生薑三兩、當歸二兩、芍藥三兩、茯苓四兩、桂心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右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服,相去十里久。


服訖任臥,不須取汗。


凡服三、二劑,隔五日一服。


初服此藥,覺腹內氣散,兩腳有力,行動無防,或可即停。


又可常服香豉酒,灸三里穴、絕骨各三百壯。


又香豉酒方取香豉一斗,以酒三斗,浸三日,取飲任性多少,利即減之,不利任性。


其中用橘皮、生薑調適香味,任意服,盡複作,以差為度。


(並出第六卷中。)、文仲療腳氣心煩不下食方。


牛乳一小升、杏仁四十九枚、橘皮一分(切)、生薑一兩(切)。


右四味,合煎取八合,空心頓服令盡。


虛人或微利,亦無苦。


有人服驗。


(《備急》同。)又毒氣攻心欲死者,方與蘇徐木瓜二物相加減用。


吳茱萸四升、淡竹葉(切)一升。


右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分五服,兼主上氣腫滿。


蘇恭云︰大駃,比加檳榔仁四十枚(末之),更快於本方。


《備急》同。


徐王用尋常氣滿,日服一劑,檳榔七枚(合皮碎),橘皮一兩,厚朴(炙)、吳茱萸各三兩,生薑四兩、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


此湯性溫,去冷脹,亦蘇家之法。


(《備急》同。)又若毒氣攻心,手足脈絕,此亦難濟,不得已作此湯,十愈七、八方。


(《千金》云︰治腳氣入腹,因悶欲死,腹脹茱萸湯方。)吳茱萸六升、木瓜二枚(切)。


右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或以吐汗便活。


蘇恭云︰服得活甚易,但鑽擊(一作急),少時熱悶耳。


此方是為起死,是高麗老師方,與徐王方相似,故應神妙。


《備急》、《千金》、蘇、徐同。


方云︰無木瓜,可取吳茱萸一色,煮服。


又方加青木香三兩,犀角二兩(屑)。


亦云此湯起死人。


又腳氣冷毒悶,心下堅,背膊痛,上氣欲死者方。


吳茱萸三升、檳榔四十枚、青木香二兩、犀角三兩(屑)、半夏八兩(湯洗)、生薑六兩。


右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大效。


破毒氣尤良。


(《備急》同。)又腳氣入腹心悶者方濃煮大豆汁飲一大升,不止更飲,大驗。


《備急》同。又療腳氣入心,悶絕欲死者。


半夏三兩(洗,切)、生薑汁二升半。


右二味,內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極效。


忌羊肉、餳。


(《備急》 同。並出第九卷中。)蘇恭云︰若風熱輕,但毒氣入胃,唯心悶煩,索水灑胸面,乾嘔好叫喚,欲斷絕者,服此犀角湯效方。


犀角(屑)、青木香、羚羊角(屑)、人參、竹茹、沉香、射干各二兩、麥門冬(去心)、茯苓各三兩、麝香、雞舌香各二兩、石膏八兩(碎,綿裹)。


右十二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二合,分四服,相去六七里,晚再服。


如覺眼明心悟,若強人作三服。


此謂救死,已試大驗。


若嘔逆不下食,水漿即吐出者,加半夏四兩(洗),生薑二兩,橘皮一兩,加水一升半,煮取二升三合。


忌五辛、羊肉、餳、醋物。


(唐侍中同。出第一卷中。)《近效》救腳氣衝心,此方甚效。


檳榔六顆。右一味,搗篩,取童子小便半升,微溫和末,強半頓服,如一炊久不轉動,更取半準前服令盡,得通即好,甚良。


又療腳氣,抬肩喘,並腳氣衝心方。


烏豆二斗。


右一味,以水五大斗,煮,斟酌有一斗半即休,分嚮兩故瓷瓮中,以兩腳各於一瓮中浸,遣人從膝嚮下捋之,捋百遍以來。


如無瓷瓮,取故瓦瓮不滲者亦得。


極重不過更浸一度必差。


(房給事用極效。)又加減青木香丸方。


昆侖青木香六分、大腹檳榔七分、桂心四分、芍藥六分、枳實七分(炙)、大黃十分。


右六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以酒若飲任性服十五丸,日二服,稍稍加,至大便微微通軟為度。


忌生蔥。


已前方療一切腳氣發,上衝秘悶,有所不快,即服三、兩日,取宣通。


亦療卒心痛,腰腎間冷膿,水服亦佳。


(吳升方。)、又療腳氣上衝心狂亂悶者方。


赤茯苓十二分、漢防己八兩、芍藥十分、檳榔仁十二分、甘草八分(炙)、郁李仁十分、枳實八分(炙)、春著大黃十四分、冬著牛膝十二分。


右九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清酒服十五丸,日再服,漸加至二十丸,以微通洩為度。


利多減丸,冬則去大黃加牛膝。


若體中虛弱,去大黃加牛膝服亦得。


其藥皆須州土上好者,惡藥服無益。


忌海藻、菘菜、酢物、生冷、油膩、雜肉、熱麪、新炊飯及陳臭難消之物,一切勿食。


又療腳氣衝心,肺氣氣急,及水氣臥不得,立驗方。


葶藶子四分(好者,熬令紫色)、杏仁四分、甘草四分(炙)、海蛤四分(別研如麪)、郁李仁四分、漢防己五分、吳茱萸二分、檳榔仁六分、大黃七分。


右九味,搗篩為散,合研令調和,取蒸餅中棗膏二分,去皮,攪和白蜜少許,更於日中搗一千二百杵方止,空腹一服十五丸如梧子,漸漸加至下洩為度。


服良久待丸散後可食。


忌海藻、菘菜。


又準前狀常服方。


白蒺子一升,(炒去刺)、五味子八分、牛膝八分、杏仁一升、枳實八分(炙)、甘草五分(擘破,炙)、人參八分,(不用亦得、車前子二兩、桑根白皮一兩、通草一兩。)右十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一服十五丸,漸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亦得酒飲任情服。


良久待散可食。


忌海藻、菘菜、牛肉、熱麪。(潘玢侍御襄誠錄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00:35 | 只看該作者

嶺南瘴氣腳氣酒湯散方一十三首

 

《千金》夫腳氣之疾,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疼痺,或兩脛腫滿,行起屈弱,或上入少腹不仁,或時冷時熱,小便秘澀,喘息氣衝喉,氣急欲死,食嘔不下,氣上逆者,皆其候也。


若先覺此證,先與犀角旋復花湯方。


犀角三兩(屑)、旋復花二兩、橘皮三兩、茯苓二兩、大棗二十枚(擘)、香豉一升、紫蘇莖一握、生薑三兩。


右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服之以氣下小便利為度。


如其不下,服後大犀角湯。


忌醋物。


(崔氏名小犀角湯。《備急》同。)又大犀角湯方犀角二兩(屑)、旋復花二兩、白朮二兩、桂心二兩、防己二兩、黃芩二兩、生薑三兩、香豉一升(綿裹)、橘皮三兩、茯苓三兩、前胡四兩、桑根白皮四兩、紫蘇莖一握、大棗十枚(擘)。


右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取下氣為度。


若得氣下,小便利,腳腫即消,能食。


若服湯訖不下,氣急不定,仍服後湯。


忌桃李、雀肉、生蔥、醋物。


(以上二方並出崔氏,文仲同。)又方甘草二兩(炙)、犀角二兩(屑)、防風二兩、桂心三兩、杏仁二兩、獨活二兩、防己二兩、石膏四兩、芎藭二兩、麻黃三兩(去節)、生薑三兩、白朮二兩、當歸二兩、羚羊角二兩(屑)、黃芩一兩。


右十五味,切,以水二斗,先煮麻黃取八升汁,下藥煎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十里久。


三服訖,覆取汗,五日後更服一劑,取汗同前。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蔥。


又療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脛腫,骨疼者方。


取萆麻葉,切,搗,蒸,薄裹之,日二、三易即消。


萆麻子似牛萆蟲,故名萆麻也。


若冬月無萆麻,取蒴藋根搗碎,和酒糟三分,根一分,合蒸熟,及熱封裹腫上如前法,日二即消。


亦治不仁頑痺。又若腫已入,至少腹脹,小便澀少者方。


取烏特牛尿一升一服,日再服,取消乃止。


(《翼方》云︰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浮結乃服之。)又若腫已消,仍有此候者,急服此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半夏一兩(洗)、生薑五兩、射干二兩、獨活三兩、犀角一兩(屑)、羚羊角一兩(屑)、青木香一兩、橘皮一兩、杏仁一兩、人參二兩、升麻一兩、吳茱萸一升、茯苓二兩、防己二兩、前胡二兩、枳實二兩(炙)。


右十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四升,分五服,相去二十里久,中間進少粥,以助胃氣。


此湯兩日服一劑,取病氣退乃止,以意消息之。


若熱盛喘煩者,加石膏六兩、生麥門冬一升去心,去吳茱萸。


若心下堅,加鱉甲一兩炙。


忌羊肉、醋物、餳、莧菜。


(以上三方出蘇長史。並出第七卷中。)又大金牙酒,療瘴癘毒氣中人,風冷濕痺,口喎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攣,歷節腫痛,甚者少腹不仁,名曰腳氣,無所不療方。


金牙一斤、側子三兩(炮)、附子三兩(炮)、天雄三兩(炮)、人參二兩、蓯蓉三兩、茯苓二兩、獨活半斤、當歸三兩、白朮三兩、防風三兩、黃耆三兩、薯蕷三兩、細辛三兩、桂心三兩、茵芋二兩、石南三兩、芎藭三兩、地骨皮三兩、五加皮三兩、磁石十兩、丹參五兩、杜仲三兩、萆薢三兩、牛膝五兩、狗脊三兩、萎蕤三兩、薏苡仁一升、白芷三兩、麥門冬一升、生石斛八兩、厚朴三兩(炙)、枳實三兩、桔梗三兩、生地黃(切)二升、蒴藋四兩、黃芩三兩、遠志三兩(去心)、荊子三兩。


右三十九味,切,以酒八斗,漬七日,溫服一合,日四、五夜一。


石藥細研如粉,別絹袋盛,共藥同漬。


藥力和善,主療極多。


凡是風虛,四體小覺有風痾者,皆須將服之,無不療者。


服者一依方合之,不得輒信人大言浪有加減也。


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桃李、雀肉、蕪荑等。


(並出第七卷中。)又小金牙散,療南方瘴癘疫氣,腳弱,風邪鬼注方。


金牙五分、牛黃一分、天雄二分、萆薢二分、黃芩二分、麝香二分、蜀椒(汗)二分、由跋二分、雄黃二分、朱砂二分、烏頭二分、細辛三分、萎蕤三分、桂心二分、莽草二分、犀角二分、乾薑三分、黃連四分、蜈蚣一枚(長六寸者炙)。


右十九味,搗篩,合牛黃,麝香搗三千杵,溫酒服錢五匕,日三夜二,以知為度。


絳囊盛帶,男左女右,一方寸匕,省病問孝不避。


夜行塗鼻人中,晨昏霧露亦塗之。


忌豬肉、冷水、生血物、生菜等。


(出第十二卷中。)《延年》療得嶺南瘴氣,熱煩短氣,心悶氣欲絕方。


香豉一升、梔子十四枚(擘)、升麻二兩。


右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為三服,即定也。


又嶺南瘴氣面腳腫,乍寒乍熱似瘧狀,腳腫氣上,心悶咳嗽,攤緩頑痺方。


大麻人一兩(綿裹)、升麻一兩、射干一兩、菖蒲一兩、甘草一兩(炙)、麻黃一兩(去節)、大黃一兩(別浸)、豉三合(綿裹)、芒消半兩。


右九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乃內芒消,分三服,微利一二行薢毒熱。


忌羊肉、餳、海藻、菘菜。


(並出第十九卷中。)蘇、唐豉酒,若能常飲此酒,極利腰腳,嶺南常服此酒必佳,乃卑濕處亦準此。


又恐有腳氣似著,即宜服之方。


香豉三升、美酒香者一斗。


右二味,先取香豉三升,三蒸三暴乾,內一斗酒中。


漬三宿,便可飲,隨人多少,用滓薄腳良。


又方大豆新者一斗(九蒸九暴)。


右一味,以美酒三斗,漬三宿,便可隨性多少,飲盡複作,常服甚佳。


又方香豉三升、犀角八兩(末之)。


右二味,其豉如前,用一生絹袋貯,用好美酒九升,漬之五日許,其犀角末散著袋外,每服常攪令犀角味入酒中。


服三合,量性增減,日三服。


其酒夏月勿作,多恐壞。


可用此方︰豉三合,橘皮、生薑、蔥細切、任意調和,先熬油令香,次下諸物熬熟,以綿裹內鐺中,著酒,任意性飲之。(並出上卷中。)


右迪功郎充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張寔校勘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卷第十八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07:00 | 只看該作者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十九卷目錄(腳氣下一十六門)

 

腳氣腫滿方二十九首


腳氣腫滿小便澀方三首


腳氣上氣方五首


腳氣心腹脹急方四首


腳氣寒熱湯酒方一十首


腳氣痺弱方七首


腳氣痺攣方二首


風偏枯方二首


(從風偏枯以下五門,並兼療腳氣,及風等相類)、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方五首


風不仁方三首


風濕痺方四首


風濕方九首


許仁則療腳氣方三首


論陰陽表裡灸法三十七首


灸用火善惡補瀉法一首


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


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十九卷


宋朝散大夫守光祿卿直秘閣判登聞簡院上護軍臣林億等上進


新安後學程衍道敬通父訂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12:55 | 只看該作者

腳氣腫滿方二十九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氣,搏於腎經。


腎主水,今為邪所搏,則腎氣不能宣通水液,水液不傳於小腸,致水氣擁溢 腑藏,浸漬皮膚,故腫滿也。


(出第十三卷中。)、《千金翼》溫腎湯,主腰脊膝腳浮腫不隨方。


茯苓、乾薑、澤瀉各二兩、桂心三兩。


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


忌酢物、生蔥。


又療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脛腫,骨疼者方。


烏牛尿一服一升,日二服,腫消止。


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乳結乃服之。


又方生豬肝一具,細切,以淡蒜齏食之令盡。


若不盡者,分再食之。


(並出第十六卷中。)崔氏療腳氣遍身腫方。


大豆二大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豆)、桑根白皮一握(切)、檳榔二七枚(碎)、茯苓二兩(切)。


右四味,將三物以前豆汁浸經宿,煮取二升,絞去滓,添酒二合內藥中,隨多少服之。


忌酢物。


(《救急》同。)、又療遍身腫,小便澀者,用麻豆方主之,療腳腫氣。


烏豆一斗(水四斗,煮取一斗半,去豆)、桑根白皮(切)五升、大麻子二升(熬,研碎)。


右三味,以豆汁內藥,煎取六升,一服一升,日二服,三日令盡。


又方烏頭五升、桑根白皮(切)四升(二物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去滓)、大麻子人一升(熬)、橘皮二兩、升麻二兩、杏仁二兩、豬苓二兩、丹參三兩、生薑二兩(切)。


右九味,切,將七物內前桑皮、豆汁中,煮取四升,朝二服,相去如三食久。


藥消進食,食消又更進二服。


(此二方並唐尚書送。)又療腳氣,及腰腎膀胱宿水及痰飲,桃花散方。


收桃花陰乾,量取一大升,但隨虛滿,不須按捺,搗為散,紗羅下之,溫清酒和,一服令盡,通利為度,空腹服之。


須臾當轉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總瀉盡。


若中間覺饑虛,進少許軟飯及糜粥,極安穩,不似轉藥,虛人廢朝謁,但覺腰腳輕快,使人踴躍,食味倍佳;


腳先腫者,一宿頓消,如囊中貯物傾卻相似。


又無毒,易將息。


唯忌胡蒜、豬肉。


三月內腹虛,大都消息。


慎生冷、酸滑、五辛、酒麪及粘食、肥膩。


四、五日外,諸食複常。


又余見古方論云︰腳氣但腫不悶,經服利藥,法令人渴,但腫,縱不服利藥,亦遣人渴,宜利方。


取大麻子熬令香,和水研,取一大升,別以三大升水煮一大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內麻汁,更煎三、五沸,渴即飲之,冷熱任取。


安穩。


饑時啖豆亦佳。


而利小便,止渴消腫,大良。


穀葉及桑白皮熬炙為飲,飲之亦良。


腫盛力弱不堪大藥者,取牛乳一小升,烏牛尿一小升,無烏牛尿 用黃者亦得,和調分三服,相去十里久,小便大利,腳腫即頓消。


若一劑不除,隔一、二日更服。


氣力好者依前服,羸弱者每日平旦唯一服六、七合,以差乃止。


忌雜肉。


(並出第六卷中。)、文仲大麻子酒方,療腳氣上,腳腫小腹痺。


大麻子一升碎研,清酒三升漬三宿,溫服隨性。


兼療頭風,補益。


此一方傳用大良。


(《備急》同。)又療腳氣滿,小便少者方。


檳榔四十枚(切)、大豆三升、桑根白皮(切)二升。


右三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間粥亦得。


若冷脹,加吳茱萸二升、生薑二兩,用亦良。


(《備急》同。)又療腳氣,非冷非熱,老人弱人脹滿者方。


檳榔殼汁中,或茶飲中,豉汁中,服檳榔仁散方寸匕,利甚快穩良。


(《備急》同。)、又腳氣滿方。


大豆一升,以水四升,煮之令熟,去滓,取桑根白皮切一大升,和豆汁重煎之,厚薄如酪,布絞去滓,空腹日再。


(《備急》同。)又徐王枳實散,宜春秋服,消腫利小便,兼補,療風虛泠脹不能食方。


枳實半斤(炙)、桂心一斤、茯苓、白朮各五兩。


右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匕。


忌生蔥、酢物、桃李、雀肉等。


(《備急》同。)又手腳酸痛,兼微腫方。


烏麻五升(微熬,碎之)。


右一味,以酒一升,漬一宿,隨多少飲之,盡更作,大佳。


(《備急》同。)又若身腫氣攻心者方。


生豬肉去脂,以漿水洗,於兩板中壓去汁,細切作膾,蒜齏啖之,日二頓。


下氣 除風。


此方外國法。


(《備急》同。)、又捋腳方。


搗烏麻碎,水煮漬捋大驗。


又方水煮杉木浸捋腳,去腫滿,大驗。


(《備急》同。)、又腳洪腫方。


取小豆一升,和穀楮心一握熟者,吃三、二升即差。


如湯沃雪良。


此二方經用效。


(《備急》同。並出第九卷中。)《救急》療風水毒氣,遍身腫方。


穀楮白皮三兩、橘皮一兩、桑根白皮五兩(東引者)、紫蘇、生薑各四兩、大豆二小升。


右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大升,絞去滓,分為四服。


其藥並須暖,不過三劑必當差。


百日來唯禁大酢。


(出第七卷中。)、《必效》主腳氣數發,通身滿,防氣急者方。


取大麻子一升碎,以小便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蘇、唐、徐同。出第三卷中。)蘇恭療下焦冷,腫滿胸塞,吐,不下食者,兼去溫毒方。


防己、芍藥各二兩、枳實(炙)、獨活、防風、桂心各三兩、生薑八兩、葛根三兩、半夏一升(洗)。


右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作四服,相去八、九里久,中間食少粥。


一方無防己、枳實、加附子二兩炮,餘依本方。


忌羊肉、餳、生蔥。


(出上卷中。)、唐侍中療苦腳氣攻心,此方甚散腫氣,極驗。


大檳榔七枚(合子碎)、生薑各二兩、橘皮、吳茱萸、紫蘇、木瓜各一兩。


右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分再服。


忌如藥法。


又葶藶丸,療水氣及腳並虛腫方。


葶藶子七分(生用)、牽牛子、澤漆葉、海藻(洗去咸,炙)、昆布(如上炙)、桑根白皮(炙)、甘遂(熬)、椒目、郁李仁各三分(去皮)、桂心一分。


右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五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


其藥用桑白皮切五合,赤小豆一合,通草一兩切,水二升,煮取一升下藥。


忌生蔥。(出下卷中。)、蕭亮療腳氣腫盛,因生瘡積年不差,膿血長流,依狀是風毒氣,為冬間服藥酒擁滯,散在腠理,宜服此方。


療風癢及舊癬疥百病,輕腰腳,兼通大腸,療肺中熱毒氣方。


漏蘆、葳蕤、烏蛇脯(炙)各二十四分、枳實十二分(炙)、秦艽九分、苦參一斤(搗去筋脈取粉)、漢防己八分、玄參二十二分、乾麥門冬十二分(去心)、、白朮、黃耆各十二分、大黃二十四分、黃芩八分。


右十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四十丸,日再,漸加至五十丸,無問食前食後服,酒浸藥下之。


又方牛蒡根(切)二大升、枳實八兩(炙)、磁石一斤、薏苡仁一升、玄參六兩、烏蛇脯六兩(炙)、生地黃(切)二大升、烏豆(小粒者)一大升。


右八味,細切,絹袋盛,以好無灰酒一大斗,浸經三日,任性多少,將以下前藥。


又洗方漏蘆一大升、白斂五兩、甘草三兩(炙)、蒺藜子、槐白皮、五加根皮各一大升。


右六味,切,以水二大斗,煮取六升,內芒消半大升,癢即洗。


其湯微溫如人體,如瘡熱濕布上。


忌海藻、菘菜。


又解風毒入腰腳暴悶痛飲子方。


生犀角(屑)、蜀升麻、黃芩、乾藍、漢防己、枳實(炙)各二兩、漏蘆三兩(炙)、、白斂一兩、梔子仁十個、甘草(元闕分量)。


右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三合,絞去滓,分溫三服,不問食前後。


忌海藻、菘菜、酢。


(此方忌酢,恐更有茯苓。)又方。


取前方加大黃三兩,梔子四十顆,取軟白布剪作三、二十筒孔,內藥汁中浸濕,傅瘡上,乾即換。


《近效》療腳氣,兩腳腫滿,暴破衝心,眾醫不差方。


小便三升、黍三斤。


右二味,相和,煮三、五沸,將浸腳、日三、四度,極神效。


其藥於水盆中盛,下著火暖之,如池瓮法。


周回泥塞,然後浸腳,捋使汗出,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16:15 | 只看該作者

腳氣腫滿小便澀方三首

 

蘇恭防己湯,主通身體滿,小便澀,上氣上,下痰水,不能食,食則脹者方。


桑白皮五兩、大豆五升(以水二斗,並桑白皮煮取一斗,去滓)、防己、橘皮、赤茯苓、麻黃(去節)各三兩、生薑五兩、旋復花一兩、杏仁八十枚、紫蘇莖葉二兩(切)。


右十味,切,以前件藥汁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力弱者分為五服,相去六、七里久微覆當大汗,小便利腫氣消下。


冷多加茱萸四兩,熱多加玄參四兩。


忌酢物。


又腫滿小便少者湯方。


檳榔三十枚(合子碎)、大豆三升、桑根白皮二升、生薑一斤(合皮)。


右四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半,去滓,分為六、七服,各相去十里久,再服。


小便當利,腫即消。


瘦弱不能忍者,時複以少粥止之。


又紫蘇湯方。


紫蘇莖一兩、甘草(炙)、橘皮各一兩半、生薑三兩、檳榔五枚。


右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相去十里久。


若能長服之,永令氣消下。


忌海藻、菘菜。(並出上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16:17:48 | 只看該作者

腳氣上氣方五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氣,初從腳上,後轉入腹,而乘於氣,故上氣也。


(出第十三卷中。)張文仲硇砂牛膝三物散,療腳氣上氣方。


硇砂、牛膝、細辛各三兩。


右藥為散,酒和服方寸匕,日再。


經四、五服即效。


此方敕賜慕容寶節將軍,服者云神效。


蘇恭《腳氣方》云是婆羅門法。


(《備急》、《必效》同。)、又腳氣上氣入腹腫方。


野椒根(除上皮細銼)一升。


右一味,以酒二升,投安瓶中,泥頭煻火,燒得一沸,然後溫服一盞,甚效。


唯忌冷肥物,其餘不禁。


(並出第九卷中。)蘇恭腳氣散,主腳弱上氣,痺滿不能食,常服方。


牛膝、硇砂、細辛、丹參、白朮、郁李仁各三兩(去皮)。


右六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主脹腫下氣,春秋冬三月時得服,夏熱不可服。


春秋冬消腫利小便,兼補,療風虛冷脹不能食。


忌桃李、雀肉、生菜。


(出上卷中。)唐療上氣,檳榔湯方。


檳榔二七枚、杏仁四七枚(去皮尖,搗)。


右二味,以小便一大升,煮取半升,分為二服,相去五、六里許。


此方甚下氣,一日一服之佳。


如腹中欲須利,檳榔並子捶碎,如前煮取汁服之,即快利也。


又風引湯,療痺滿上氣,遍身脹,膝疼,並去風濕痛方。


大豆三升、附子三兩(炮)、、枳實(炙)、澤瀉、橘皮各四兩、甘草(炙)、茯苓、防風各二兩。


右八味,切,以水二斗,酒二升,煮大豆取一斗,去滓,內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劑腫消,去大豆,澤瀉,更服三劑差。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並出上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9:46 , Processed in 0.31248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