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辟土地 樹藝百穀──神農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2 16:41:0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辟土地 樹藝百穀──神農氏


 

種禾採粒 五穀豐足


自從女媧離去之後,各國的君長也相繼離去,其子孫承接了祖上的封地繼續治理。

 

中原無主,眾人就推舉莫壞,莫壞說:「我哪裡有這種威德統治中原啊!

 

但我聽說我的祖先祝融氏有一支子孫住在厲山,稱為少典,就是少典國的國君。

 

少典娶安登為妃,生有兩個兒子,長子生於姜水之上,故姓姜名軌;次子叫勖。

 

姜軌生來就認識百穀,所以人民稱他為神農氏。

 

如果能找到他治理天下,那就再好不過了。」

 

眾人聽了都歡呼雀躍,馬上四出察訪神農。

 

當時神農正在伊水之濱嘗試百穀。

 

他發現這些穀物的顆粒有大有小,口味也有甜有淡,去殼和水煮食,能暖人胃腸,療餓止饑。

 

可惜一年只得一熟,更兼風雨與鳥獸的破壞,所以數量極少。

 

還有一種顆粒特別細小的,滋味卻異常甘甜適口,土人告訴他這就是當年倉頡造字時天上降下的「粟」。

 

神農豁然明白這是天賜瑞草予人活命的啊!

 

若廣為種植,人民就有穀可食了。

 

神農立即造耕田的器具,然後親自下田教給人民耕種的方法:

 

先將田地的土翻鬆濕潤,再將穀物的種子浸泡使之發芽,然後按天時四季的劃分,根據土地之高低走勢,依百穀的性味相宜而植;

 

插苗時要有行有矩,便於穀苗均勻吸收水分和陽光;

 

穀苗在成長中要不斷地天天施予灌溉和保護,以免乾旱和鳥獸的破壞;

 

至成熟收割之時,穀粒要經過晾曬與去殼,就能煮食或儲存了。

 

人民都很相信神農的話,就跟著他在田地裡辛勤地勞動,嘗試種植九種穀物,有栗、秫、玉米、稻、麻、大豆、小豆、大麥和小麥。

 

等到秋天來臨的時候,九種穀物終於成熟了,沉甸甸的果實擠滿田隴,大人小孩都為之歡呼奔忙:

 

收割、晾曬、脫粒、曬穀、去殼、儲藏……

 

當白花花的米煮成香噴噴的飯時,人民方知種禾採粒之美勝於他物。自此人民樂於躬耕勞動,春種秋收,五穀豐足,農事大興遍於天下矣。神農就在當地築了一座城來篩選和儲藏穀種,名曰「穀城」。

 

西南地區的夏天氣候非常炎熱,煮熟的飯若是隔一夜吃不完,第二天就會生出一種漿水來,喝起來很甜。

 

西南的人民紛紛效法煮飯聚漿而飲,有人攜此漿進城獻給神農,神農嘗了說:「此漿能通血脈,暖腸胃,御風寒霧瘴,養肝扶脾,咽下皆僦於面,就叫它酒吧。」

 

此後四方人民皆知造酒,東南的人拌以椰子、桑椹;西北之人拌以葡萄、麥菽,但是都不懂得濾渣,也沒有酒曲輔之發酵調味。

 

莫壞與眾人四處查訪神農,終於來到伊水之濱,神農卻不願為帝,拄著竹杖逃進了溫地山中,莫壞與眾人緊隨不捨,神農無奈只得與眾人出山西行。

 

當時的溫地山地處西北,山中林木茂密,小樹的枝幹都有兩人合抱那麼粗,大樹的主幹就達到十人合抱那麼大,盤根錯節枝絛相連,荊棘籐蔓遍地生根,已經不是人力所能砍伐的了;

 

不計其數的毒蛇猛獸藏匿林中不時傷人,深為禍患;

 

更兼其林大木多,近處的水份都被吸收了去,禾苗穀物不得雨露,都難以成活。

 

神農就命人縱火焚燒此林,頓時烈焰綿延千里,經年不熄,土焦石爛川竭山崩,害人之毒物燒死很多,西北從此也成了一片沙漠。

 

神農即帝位,承火德。

 

「本草」與「醫方」

 

神農見人民因病而痛苦,就在草木中採集能治病的藥物,為了分辨草藥的藥性和功用,神農親自咀嚼吞嚥百草,並將它們在人體中的反應記錄下來,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神農也曾經在一日之內中毒七十餘次。

 

最後共尋得三百六十五種藥物,然後再根據病的症狀對症下藥。

 

以一種草治一種病的叫做「本草」,以幾種草治一種病的叫做「醫方」,自此醫道立而人無病夭之苦。

 

神農治理日久,民風樸厚萬國雍和。

 

神農造出簡單的度量數以便人民交易。

 

制分錢斤兩以令人知輕重;

 

制分寸丈尺以令人知短長;

 

制升斗斤石令人知多少;

 

制什佰千萬令人知損益。

 

然後列廛(民房地)於國,日中而市,人民聚貨交易,各得其所而歸,這就是醫農商技等行業的由來。

 

神農見夜間人民沒有光明難於做事,就觀察哪些草木有肥膏的,將肥膏舂絞出來曰「油」,撮草為芯臥在油中,燃之則光明如日,用來祭祀和迎接親友,人民覺得祥瑞,於是尊稱神農為「炎帝」。

 

神農觀百獸之中,牛力大耐久而且易於馴服,就製造鐵犁繫於牛後,一人扶犁,讓它幫人耕地。

 

神農造五弦之琴,按宮、商、角、徵、羽,合五行之義;又燒土作匡,兩面蒙以皮革,敲打起來咚、咚作響,名曰「鼓」。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2 02:04 , Processed in 0.29687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