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形色外診簡摩】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1:15 | 只看該作者

察色真訣篇

 

(出《靈樞?五色篇》) 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

 

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

 

其色部承襲者,雖病甚,不死也。

 

(承襲者,色與部相生也,如水部見木色之類。

 

上部骨起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1:25 | 只看該作者

察色真訣篇

 

《千金方》曰:凡人分部骨陷起者,必有病生。

 

膽少陽為肝之部,小腸太陽為心之部,胃陽明為脾之部,大腸陽明為肺之部,俠膀胱並太陽為腎之部,若當其處陷者,必死。

 

臟氣通於內,外部亦隨而應之。

 

沉濁為內,浮清為外。

 

若色從外走內者,病從外生,部處起。

 

若色從內出外者,病從內生,部處陷。

 

內病,前治陰,後治陽;外病,前治陽,後治陰也。

 

按:所稱五陽之部,不知在面部何處,與前圖說,似有合有不合。

 

若依前圖說分之:膽少陽肝部,即鼻莖也;小腸太陽心部,即山根連目兩 以下也;胃陽明脾部,即鼻準也;膀胱太陽腎部,即環口也;大腸陽明肺部,似指闕中,非人中也,如此則理有可通,而事有可據矣。

 

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部也。

 

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色從內部走外部者,其病從內走外。

 

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上分部內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1:33 | 只看該作者

察色真訣篇

 

凡色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即內部外部之謂也。)

 

其色上銳,首空(上聲。)

 

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左為左,右為右。

 

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其色上行者,病益甚。

 

其色下行如云徹散者,病方已。

 

(此所謂上為逆,下為從也,端滿者,謂人之生也,本有五色之分,其本來正色滿面者,不為病也,有邪則獨見其邪色,或聚或散而不能端滿矣,則有色所起之部,與所指之部矣,所謂別鄉也。

 

華佗謂面目俱等者不病,不等則病矣。

 

謂其色獨見,異於他部也。

 

故察色以其起大如拇指者為準。

 

上分部上下左右。)

 

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痛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

 

故相(去聲。)

 

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

 

色明不粗,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

 

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上浮沉澤夭摶散新故。)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謂心部先見腎色,次腎部自見其色也,余臟同此。)

 

男子色(指黑色承腎來,)在於面王,為首腹痛,(首腹,大腹。)

 

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 陰之屬也。

 

女子色在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摶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暴食而即出不潔,所謂回風入咽旋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1:40 | 只看該作者

察色真訣篇

 

凡色青黑赤白黃,(此特提五色者,以上文是專指黑色也。)

 

皆端滿,有別鄉。

 

別鄉赤者,其色赤,(作亦非。)

 

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月。

 

(原作不日,注者謂不日即愈,或曰不日即死,皆非也。

 

此承女子來,但非腎之黑色,故特筆敘之,讀者遂迷,不識其實蒙上文矣。)

 

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

 

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其色粗以明,沉夭者為甚。

 

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即痰也,)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

 

(上二節形應及主病大義。)

 

按:凡診面色,以遠望而乍視之,為能得其真。

 

華佗謂人面之色,但改其常者,即為病矣。

 

其改常也,往往終日相對之人不覺,而久別乍見者,心竊驚異之矣。

 

又相法,必須天明初起,未盥未食之時,此即診脈,必以平旦之義,在無病之人則然。

 

若病臥於床者,其色脈終日如常,固時時可診也,第須問其曾食與否而已,食入胃氣乍旺,陽明之脈氣乍充,光澤必盛也,然久病即此亦可占胃氣之生死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1:51 | 只看該作者

察色真訣篇

 

又按:端滿別鄉,上向下向,走內走外,與上編所謂榮未交,及厥陰少陰脈爭見等語,乃察色之本,不可不考也。

 

端滿即本來正色之滿面者,華佗所謂面目俱等者不病也。

 

若邪色至於面目俱等,豈得謂之無病耶。

 

別鄉,即邪色所在之部,異於他部者,故曰別鄉。

 

赤者,是其色赤大如榆莢也,以赤為例,他可知矣。

 

上下內外,察其所起與其所向,以占病之淺深吉凶也。

 

榮即色榮顴骨之榮,謂淺露於膚也,指初起之部言。

 

交者,謂色滿於本部,而又溢於他部,如色起於顴,溢於頰,而復交於顴之類,如此則色必環繞於目、於鼻、於口、於耳矣,故謂即入門戶井灶之事也。

 

爭見者,彼部復有色起與此部相應也。

 

故部位不可不詳,而色之所起所向,不可不察也。

 

若不識此,即不能以色決病矣。

 

至於所謂色者,隱隱於皮膚之下,若隱若見者也。

 

其浮於皮上者非也,或塵垢所著,或風日所暴,或燥膚之將起白屑而未退者,過在浮肌,而無與於五內也。

 

又有為穢惡之氣所沖者,亦由陽氣不足也。

 

又凡色氣退散,必先退出於皮上而散也。

 

故曰積神於心,以知往今,屬意勿去,乃知新故,恐其誤以將散為方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2:11 | 只看該作者

五色吉凶通義篇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一作炭色。)

 

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

 

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故色見青如草滋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 者死,赤如 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鉗;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裹字最妙,凡真色皆根於皮裡,其深含於皮裡者,正色也。

 

由皮裡而暴露於皮外者,病色,死色也。

 

其薄散而僅浮於皮上者,浮游之氣不根臟腑,無關吉凶者也,直謂之垢而已。

 

上《素問》。)

 

夫五色有光,明亮是也;五色有體,潤澤是也。

 

光者無形,為陽主氣;體者有象,為陰主血。

 

氣血俱亡,其色沉晦,經所謂草滋、枳實、 、 血、枯骨五者是也。

 

氣血尚存,其色光明潤澤,經所謂翠羽、雞冠、蟹腹、豕膏、鳥羽五者是也。

 

然此五色雖為可生,終屬一臟獨亢,病也,非平也。

 

平人五臟既和,其一臟之色,必待其王而始榮於外。

 

其榮於外也,稟胃氣而出於皮毛之間,胃氣色黃,皮毛色白,故云如縞裹。

 

如縞裹者,朦朧光澤,雖有形影,猶未燦然,內因氣血無乖,陰陽不爭,五臟無偏勝故也。

 

苟或不然,五臟衰敗,其見色也,昔之朦朧者,一變而為獨亢;昔之光明者,一變而為沉濁;昔之潤澤者,一變而為枯槁;甚至沉濁枯槁,合而為夭,是光體俱無,陰陽氣血俱絕矣。

 

不死又何待乎。

 

按:此篇之義,與前篇微有不同,前指分部所起之邪色,此指滿面自有之本色也。

 

邪色起於別鄉,大如榆莢,無論青黃赤白黑,皆有所主之病,有凶無吉者也。

 

本色端滿於面,無有分部,而專以色之夭澤辨吉凶者也。

 

一重在部上,一重在色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2:19 | 只看該作者

色診面色應病類

 

《內經》面部五色應病總述篇 是故聖人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

 

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薄澤為風,沖濁為痹,沉濁為內,浮澤為外。

 

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也。

 

(上論五色所主之病。

 

經曰:大氣入臟,腹痛下淫,謂周身元氣皆內陷也,故可以知死,不可以致生。)

 

何以知皮肉氣血筋骨之病也?曰: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膚。

 

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

 

營氣霈然者,病在血脈。

 

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

 

耳焦枯如受塵垢者,病在骨。

 

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 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

 

五臟各有次舍,故五色之見於明堂,以候五臟之氣,左右高下,各如其度也。

 

五痿者,生於大熱也。

 

肺熱者,色白而毛敗。

 

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

 

肝熱者,色蒼而爪枯。

 

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

 

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上論五臟病色。)

 

色以應日,脈以應月,色之與脈,當參相應。

 

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

 

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當浮大而散;色黃,其脈當中緩而大;色白,其脈當浮澀而短;色黑,其脈當沉濡而滑。

 

此所謂五色之與脈參相應者也,其不應者病矣。

 

假令色青,其脈浮澀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有故病,五臟發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曰:征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征其脈不奪,其色奪者,久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

 

肝與腎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

 

五色先見黑白,壘(即 字。)

 

發死。

 

(按:此浮濡而芤,陽虛陰散,所謂脾氣去胃,外歸陽明也。)

 

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謂疹筋。

 

腹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上論色脈相應。

 

按:此脈數字,似當作急字解,謂緊斂急引而不舒和也。

 

見,謂挺鼓於皮上也,此寒氣深痼於筋中也,故曰疹筋,白黑色見,是寒涼清肅之氣,內連肝臟,剋制生陽之氣化,不得宣發也。)

 

溺黃赤,安臥者,黃膽。

 

已食如飢者,胃疸。

 

目黃者,黃膽。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

 

(巢氏云:身面發黃,舌下大脈起青黑色,舌強不能言者,名曰噤黃,心脾二臟瘀熱所為也。

 

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者,名曰急黃。

 

有得病即身面發黃者;有初不知是黃,死後乃身面黃者,其候得病即發熱心戰者是也。)

 

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

 

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

 

(錢仲陽云:目直視而腮赤,肝心俱熱,明日午間,預防驚搐,即此節義。

 

上雜論疸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2:35 | 只看該作者

五臟風證並諸風肥瘦寒熱形色篇

 

(《內經》、《中藏經》、《巢氏》。)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 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甲乙》無嚇字。)

 

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仲景曰:風溫為病,難以言,又曰:言遲者風也。)

 

診在口,其色赤。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

 

嗌干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腎風之伏,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腎風者,面 龐然,壅害於言。

 

又面腫曰風。

 

肌恐顴字、頤字或耳字之訛,俟考。)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 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頸為陽明經脈所盛。)

 

首風之狀,(新沐中風也,然頭風不盡因新沐,經特舉其大意耳,後仿此。)

 

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漏風之狀,(飲酒中風。)

 

或多汗,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泄風之狀,(林億云:當作內風。

 

竊疑內風當是與泄風形證相近,抑或內風即泄風,故不別出。)

 

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上漬句與末句,疑有誤倒。)

 

風者百病之長也,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衰食飲,其熱也消肌肉,使人 栗而不能食,故名曰寒熱。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 。

 

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 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癘者,有榮氣熱 ,其氣不清,故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

 

風寒客於脈而不去,(脈風成為癘,)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

 

(一名大風,詳長刺節論。

 

又《脈經》曰:脈從尺邪入陽明者,大風也,寒熱,是其脈必洪長而外鼓也。)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各入其門戶,則為偏風。

 

(上《素問》。)

 

心風之狀,汗自出,而好偃仰臥,不可轉側,言語狂妄。

 

若唇正赤者生,宜於心俞灸之。

 

若唇面或青,或黃,或白,或黑,其色不定,眼 動不休者,心絕也,五六日死。

 

肝風之狀,青色圍目連額上,但坐不得倨僂者,可治,宜於肝俞灸之。

 

若喘而目直視,唇面俱青者死。

 

脾風之狀,一身通黃,腹大而滿,不嗜食,四肢不收持。

 

(巢論:有吐咸汁。)

 

若手足未青,面黃者,可治。

 

不然(巢論云:手足青。)

 

即死,宜於脾俞灸之。

 

腎風之狀,但倨坐,而腰腳重痛也。

 

視其腰下,未生黃點者,(巢論云:如餅粢大,)可治。

 

不然(巢論云:若齒黃赤,鬢發直,頭面土色者,不可治。)

 

即死,宜於腎俞灸之。

 

肺風之狀,胸中氣滿,冒昧,汗出,鼻不聞香臭,喘而不得臥者可治。

 

(巢論云:視目下,鼻上下兩邊,下行至口,色白可治。)

 

若失血及妄語者,(巢論云:若色黃為肺已傷,化為血。)

 

七八日死,宜於肺俞灸之。

 

(上《中藏經》。)

 

凡中風,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

 

又心脾俱中風,則舌強不能言。

 

肝腎俱中風,則手足不遂。

 

(上巢氏。

 

按:小兒臍風與急慢驚風診法,似當依此例察其面目,以決其生死。)

 

按:百病皆有色診,而前篇之末,獨系疸癲,此篇更專述風證者,以風為百病之長,而疸與癲為急病也。

 

凡急病五色之吉凶生死,皆可取例於此。

 

若必欲備載百病色診,則《內經》及百家所述繁矣,不勝錄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2:52 | 只看該作者

《千金》面部五色入門戶井灶及五臟卒死吉凶篇

 

(出《千金方》、《翼方》) 夫為醫者,雖善於脈候,而不知察於色氣,終為未盡要妙也。

 

故善為醫者,必須明於五色,乃可以決死生,定狐疑。

 

凡病患面色入門戶為凶,不入為吉。

 

白色見沖眉上者,肺有病,入闕庭者,夏死。

 

黃色見鼻上者,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

 

青色見人中者,肝有病,入目者秋死。

 

黑色見顴上者,腎有病,入耳者,六月死。

 

赤色見頤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

 

所謂門戶:闕庭,肺門戶;目,肝門戶;耳,腎門戶;口,心脾門戶。

 

若有色氣入者,皆死。

 

(入者,蔓延連合之義也。

 

《素問》謂之交。)

 

凡病患有赤白青黑四氣,不問大小,在年上者,病甚也,惟黃色得愈。

 

年上在鼻上兩目間如下,(如,而古通。)

 

黑氣細如繩,發四墓及兩顴上者死。

 

四墓在兩眉坐直上至發際,左為父墓,右為母墓,從口吻下極頤為下墓。

 

於此四墓上觀四時氣:春見青氣,節盡死;夏見赤氣,節盡死:長夏秋見白氣,節盡死;冬見黑氣,節盡死。

 

春見黃氣,暴死,見白氣至秋死,或立夏死;夏見白氣,暴死,見黑氣,至冬死,或夏至死;秋見青氣,暴死,見赤氣,節盡死,或至夏死,或冬至死;冬見赤氣,暴死,見黃氣,至長夏死,或春分死。

 

(見本氣及來克之氣,皆節盡死,或至其節死,或至其勝死。

 

見所克之氣,皆暴死,何者。

 

一為自病,為不勝;一為所勝,所謂反侮,本氣敗也。)

 

凡病患黃色入鼻,從口入井灶,百日死。

 

井在鼻孔上曲中是,灶在口吻兩旁上一寸是。

 

年上有黑色橫度者,不出百日死。

 

天中從發際兩墓皆發黑色者,三年死。

 

若顴上發黑色應之者,二百日死矣。

 

天中當鼻直上至發際是也。

 

目下有黑色橫度年上者,不出三十日死。

 

黑色入口應天中者,不出一年死。

 

(《脈經》云:病患黑色出天中,下至年上顴上者死。)

 

天中發黑色,年上命門上並黃色者,半好半惡也,以天中為主,五年內死。

 

天中發黑色,法三年內死,所以然者,有二處得生,故五年死。

 

(相法,以耳前為命門,兩眉之間為命宮。)

 

天中發黑色,兩顴上發赤色應之者,不出六十日兵死。

 

若年上發赤色應之者,不出三十日死。

 

若命門上發赤色應之者,不出百日市死,婦人產死兵死同。

 

青色如針在目下,春死,或甲乙日死。

 

(相法,婦人目下青黯者,克丈夫。)

 

黃色入目匝四邊,戊己日死。

 

赤色從眉衝下入目,五日死,或丙丁日死。

 

赤色入口,三日死,遠期丙丁日死。

 

黑色在左右眉上,一日死,或壬癸日死。

 

若白色亦死,或庚辛日,或二三日死。

 

黑色從天中及年上入目,三日死,或壬癸日,或百日,半年死。

 

黑色準上行,或入目,壬癸日死,遠期二十日死。

 

若入耳鼻,三日死。

 

(準,鼻端也。

 

行,謂在壽上、年上無定。)

 

黑色橫兩顴入鼻,一年死。

 

黑色如拇指在眉上,不出一年暴死,一云三年。

 

(前云黑色在左右眉上,一日死,當是指病甚者,此指無病者與。)

 

黑色從眉繞目死。

 

赤色在口兩旁死。

 

黑色如深漆繞口,或白色,皆死。

 

病患面失精光,如土色,不飲食者,四日死。

 

病患及健人面色忽如馬肝,望之如青,近之如黑,必卒死。

 

赤色如馬,黑色如烏,見面死。

 

(原注,口兩旁,左名烏,右名馬,非。)

 

肝病少愈而卒死者,青白色大如拇指 點見顏頰上,此必卒死。

 

凡人肝前病,目則為之無色。

 

若肝前死,目則為之脫精。

 

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

 

看應增損,斟酌賒促,賒則不出四百日內,促則旬日之間。

 

心病少愈而卒死者,赤黑色黯點如博棋,見顏,度年上,此必卒死。

 

凡人心前病,則口為之開張。

 

若心前死,則面色枯黑,語聲不轉。

 

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

 

看應增損,斟酌賒促,賒則不出四百日內,促則不出旬日之間。

 

脾病少愈而卒死者,青黑如拇指 點,見顏頰上,此必卒死。

 

凡人脾前病,唇則焦枯無潤。

 

若脾前死,唇則干,青白,漸縮急,齒噤不開。

 

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

 

看色濃薄,決判賒促,賒則不盈四百日內,促則不出旬日之間。

 

肺病少愈而卒死者,赤黑如拇指 點,見顏頰上,此必卒死。

 

凡人肺前病,鼻則為之孔開焦枯。

 

若肺前死,鼻則為之梁折孔閉,青黑色。

 

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

 

看色淺深,斟酌賒促,遠不出一年,促不延時月。

 

腎病少愈而卒死者,黃黑色 點如拇指,應耳,此必卒死。

 

凡人腎前病,耳則為之焦枯。

 

若腎前死,耳則為之 黑焦癖。

 

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

 

看應增損;斟酌賒促,賒則不出四百日內,促則不出旬日之間。

 

凡五臟吉凶之色,見於分部。

 

肝病者,順順而見青白入目,必死,不出其年。

 

若年上不應,三年之內禍必至也。

 

心病者, 而見赤黑入口,必死,不出其年,名曰行尸。

 

若年上無應,三年之內,病必死也。

 

脾病者,霏霏而見黑黃入唇,不出其年,若年上不應,三年之內,禍必至也。

 

肺病者,順順而見赤白入鼻,必病,不出其年,若年上不應,三年之內,禍必應也。

 

腎病者,其人天中等分發色不正,此是陰陽官位。

 

相法,若不遭官事,即應死也。

 

面目黃黑,連耳左右,年四十以上,百日死。

 

若偏在一邊,最凶,必死。

 

兩邊有,年上無,三年之內禍必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3:00 | 只看該作者

面部五色吉凶雜述篇

 

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

 

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必兼濕也。)

 

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

 

其目正圓者, ,不治。

 

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小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金匱要略》。)

 

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面無光,牙齒黑者死。

 

面色黑,目直視惡風者死。

 

面色黑,脅滿不能反側者死。

 

面色蒼黑,卒腫者死。

 

(上《中藏經》。)

 

赤色見於耳目及顴頰者,死在五日中。

 

(顴頰一作額,)黑色出於額上發際,下直、鼻脊、兩顴上者,亦死在五日中。

 

黑色起耳目鼻上,漸入於口者,死。

 

(謂起於耳,或目,或鼻,漸入於口。)

 

病患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鼻口,死在三日中。

 

肝病皮白,肺之日庚辛死。

 

心病目黑,腎之日壬癸死。

 

脾病唇青,肝之日甲乙死。

 

肺病頰赤目腫。

 

心之日丙丁死。

 

腎病面腫唇黃,脾之日戊己死。

 

(上《脈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3:10 | 只看該作者

面目五色生克篇

 

按:面主氣,主陽,主六腑。

 

目主血,主陰,主五臟。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素問》。)

 

春面色青,目色赤,新病可療,至夏愈。

 

(此面色生目色也。)

 

夏面色赤,目色黃,新病可療,至季夏愈。

 

季夏面色黃,目色白,新病可療,至秋愈。

 

秋面色白,目色黑,新病可療,至冬愈。

 

冬面色黑,目色青,新病可療,至春愈。

 

論曰:此四時王相本色見,故療之必愈。

 

夫五臟應五行,若有病,則因其時,色見於面目,亦猶灼龜於裡,吉凶之兆形於表也。

 

病患本色青,欲如青玉之澤,有光潤者佳,面色不欲如青藍之色。

 

若面白目青,是謂亂常,以飲酒過多,當風,邪風入肺,絡於膽,膽氣妄泄,故令目青,雖云天救,不可復生矣。

 

(《脈經》、《千金方》,並作面黃目青,此面色克目色也。)

 

病患本色赤,欲如雞冠之澤,有光潤者佳,面色不欲赤如赭土。

 

若面赤目白,憂恚思慮,心氣內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槨,不過十日死。

 

病患本色黃,欲如牛黃之澤,有光潤者佳,不欲黃如灶中黃土。

 

若面青目黃者,五日死。

 

病患著床,心痛氣短,脾竭內傷。

 

百日復愈,欲起彷徨。

 

因坐於地,其立倚床。

 

能治此者,是謂神良。

 

病患本色白,欲如璧玉之澤,有光潤者佳,面色不欲如白堊。

 

若面白目黑,(疑當作青。)

 

無復生理也。

 

此謂酣飲過度,榮華已去,血脈空索,雖遇岐伯,無如之何。

 

(《脈經》無酣飲過度句。)

 

病患本色黑,欲如重漆之澤,有光潤者佳,面色不欲如炭色。

 

若面黑目白,八日死,腎氣內傷也。

 

(《脈經》無「也」字,下有「病因留積」四字,以例推之,目白當作目赤。)

 

病患面黃目青者不死,青如草滋死。

 

病患面黃目赤者不死,赤如 血死。

 

病患面黃目白者不死,白如枯骨死。

 

病患面黃目黑者不死,黑如 死。

 

病患面目俱等者不死。

 

(俱等,謂不改其常,無一部之獨異也。

 

上《千金翼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3:26 | 只看該作者

傷寒面部五色應證篇

 

凡看傷寒必先察色,然後切脈問證,參合以決死生吉凶。

 

夫色有青黃赤白黑,見於面部皮膚之上,其氣有如亂絲亂髮之狀隱於皮裡也。

 

蓋五臟有五色,六經有六色,皆見於面,以應五行。

 

相生者吉,相克者凶。

 

滋榮者生,枯夭者死。

 

自準頭、年壽、命宮、法令、人中皆有氣色,其滋潤而明亮者吉,暗而枯燥者凶也。

 

又當分四時生克之理而通察之。

 

茲略具五色傷寒之要者,列於下以備覽。

 

(此《準繩》。

 

陶節庵同。)

 

青色屬木,主風,主寒,主痛,乃足厥陰肝經之色也。

 

凡面青唇青者,陰極也。

 

若舌卷囊縮者,急宜溫之。

 

如夾陰傷寒,小腹痛,則面青也。

 

《內經》曰:青如翠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

 

青而黑,青而紅,相生者生;如青白而枯燥者,相克乃死也。

 

脾病見青氣,多難治。

 

赤色屬火主熱,乃手少陰心經之色,在傷寒見之,而有三陽一陰之分。

 

如足太陽屬水,寒則本黑,熱則紅也。

 

經曰: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鬱在表,汗不徹故也,當發其汗。

 

若脈浮數,表熱汗不出者,面色紅赤而光彩也。

 

經言陽明病,面合赤色者,不可攻之。

 

合者通也,謂表邪未解,不可攻裡也。

 

若陽明內實,惡熱不惡寒,或蒸蒸發熱,或日晡潮熱,大便秘結,譫語面赤者,此實熱在裡,可攻之也。

 

如表裡俱熱,口燥舌乾飲水,脈洪面赤,裡未實者,且未可下,宜人參白虎湯和之。

 

如少陽經熱在半表半裡,面紅脈弦者,宜小柴胡湯和之,不可下也。

 

經言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赤者,四逆東加蔥白主之。

 

此陰寒內極,逼其浮火上行於面,故發赤色,非熱也。

 

若不細察,誤投涼劑即死矣。

 

又夾陰傷寒,虛陽上泛,亦面赤也,但足冷脈沉者是。

 

又煩躁面赤,足冷脈沉,不能飲水者,此陰極也,宜溫之。

 

若久病虛人,午後面兩頰顴赤者,此陰火也,不可作傷寒治之。

 

然三陽之氣皆會於頭額,其從額上至巔頂絡腦後者,太陽也;從額至鼻下於面者,陽明也;從頭角下耳中耳之前後者,少陽也;但有紅氣或赤腫者,以此部分別之。

 

蓋大頭傷寒證,正要知此部分也。

 

《內經》言:心熱顏先赤,脾熱鼻先赤,肝熱左頰先赤,肺熱右頰先赤,腎熱頤先赤。

 

若赤而青,赤而黃,為相生則吉;如赤而黑,為相克則凶。

 

蓋印堂準頭有赤氣,枯夭者死,明潤者生也。

 

如肺病見赤氣則難治。

 

黃色屬土,主濕,乃足太陰脾經之色。

 

黃如橘子明者熱也,黃如熏黃而暗者濕也。

 

凡黃而白,黃而紅,相生則吉;若黃而青,相克者凶也。

 

若準頭年壽印堂有黃氣明潤者,病退而有喜兆也,若枯燥而夭者死。

 

凡病欲愈,目 黃也。

 

長夏見黃白則吉,若黃而青則凶也。

 

白色屬肺金,主氣血不足也,乃手太陰肺經之色,肝病見之,難治。

 

凡年壽印堂白而枯夭者凶,白而光潤者吉,若白而黑,白而黃,相生皆吉;白而赤,相克即凶矣,凡傷寒面白無神者,發汗過多,或脫血所致也。

 

黑色屬水,主寒,主痛,乃足少陰腎經之色。

 

(血因寒而瘀敗之色。)

 

凡黑而白,黑而青,相生則吉;黑而黃,相克則凶。

 

若準頭、年壽、印堂黑氣枯夭者死,黑中明潤者生也。

 

黑氣自魚尾相牽入太陰者死。

 

黑氣自法令、人中入口者死。

 

耳目口鼻黑氣枯夭者死。

 

凡面、準頭、命宮明潤者生,枯暗者死。

 

若心病見黑氣在額者死也。

 

華佗曰:凡病患面色相等者吉,不相等凶。

 

又曰:聲色心性但一改常即死矣,此其大略也。

 

(上《準繩》。)

 

青而黑者多寒痛,青而白者主虛風也。

 

厥陰熱厥,(血熱而壅滯,氣迫塞而不得通。)

 

亦有唇面爪甲青紫而脈伏者,然細察之,其脈必附骨有力也。

 

(以下五條出張石頑,凡已見《準繩》者刪去,以免繁復。)

 

面赤多熱,而有表裡虛實之殊。

 

太陽證頭痛發熱,喘而面赤者,為表證。

 

陽明腑實,汗多而面赤者,為裡證。

 

陰盛格陽,與夾陰傷寒,發熱頭病,面赤足冷,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亦有浮盛有力,按之弦細,或數道不聚,起伏甚小,治宜以辛溫重藥,加沉墜之品,大劑急服,使藥力直趨下焦,略佐以清肅上焦,使浮陽內合也。)

 

為虛陽上泛。

 

傷寒壞病,汗下過多,元氣耗散,微陽失守,皆面赤戴陽,(此宜溫固收攝,並宜滋潤,不可辛烈。)

 

並宜溫補下元。

 

按:陰盛格陽與陰虛陽越判然兩途,前人每統以陰病立論,混施溫補,誤人不少。

 

面黃主濕,黃而明者兼熱,黃而暗者兼寒,黃而帶赤者為病欲愈,黃白不榮而多蟹爪紋者,為蟲積。

 

黃而浮澤者為內傷蓄血;黃黑而粗槁者為食積。

 

黃而青黑者,脾胃衰極,為木勝土而木無制也。

 

(是久病血敗也。

 

黃乃血水相合之色。

 

以黃之深淺,辨血之濃薄;以黃之明暗,定血之死活。)

 

白主氣虛。

 

(語與《準繩》同,不俱錄。)

 

黑主腎衰。

 

傷寒顏帶青黑,為陰寒之色。

 

若久病焦黑者,又為腎熱也。

 

神庭黑色如指者,陰晦之色見於正陽之位,卒死之兆。

 

面慘不光,傷寒也。

 

面光不慘,傷風也。

 

面如錦紋,陽毒也。

 

面垢如油,喘促多汗,足陽明中 也。

 

面垢生塵,洒然毛聳,手少陰中暑也。

 

(上張石頑。)

 

青主驚,青而脫色,驚恐也。

 

青而赤者為肝火,青赤而晦滯者為鬱火。

 

(以下五條出《脈如》。

 

凡已見上兩篇者,刪節免復。)

 

赤色主熱。

 

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游移不定,此陰證戴陽,必下利清穀,必小便清白或淡黃,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

 

雖煩躁發熱而渴欲飲水,卻不欲咽。

 

肌雖大熱而按之不熱,且兩足必冷。

 

又有面赤煩躁,遍舌生瘡生刺,斂縮如荔枝狀,或痰涎涌盛,喘急,小便頻數,口乾引飲,兩唇焦裂,喉間如煙火上衝,兩足心如烙,脈洪數無倫,按之有力,捫其身烙手,此腎虛火不歸原所致,證最難辨;但病由內傷,其來以漸,是乃干柴烈火,不戢自焚者也。

 

若面赤,目脈赤,身熱足寒,頭熱而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也,寒濕風邪,內傷於筋,亦有熱病筋燥而急者。

 

黃色屬脾,主濕熱食積。

 

黃而枯 者,胃中有火;黃而色淡,胃氣虛也。

 

(面目黃而小便短澀者為疸,小便自利,少腹硬痛,為蓄血發黃,宜下其瘀。)

 

白色屬肺,主氣血虛寒,縱有虛火,斷無實熱。

 

白而青,氣血寒凝;白而肥,有痰,白而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

 

黑色屬腎,主寒痛,青黑為陰寒;焦黑齒槁,為腎熱。

 

凡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3:33 | 只看該作者

溫病面部五色應證篇

 

《內經?刺熱論》專論赤色所見部位,以決五臟吉凶,已錄入面部首篇。

 

又熱病順逆色證,已錄入形部順逆篇,茲不復贅,以省繁文。

 

天地不外燥濕,病亦不外燥濕,色亦不外燥濕。

 

燥屬天氣,色多有光而浮;濕屬地氣,色多有體而晦。

 

(光體義見前察色真訣篇。)

 

風燥寒燥,由外搏來,主收斂,收斂則急,面多繃急而光潔。

 

燥搏津液,痰飲外溢於面,色多紅潤而浮,夾濕多紅潤而晦。

 

燥邪化熱,色多干紅,苗竅干澀,多煩渴,甚則變枯而青黑。

 

枯而青黑則真陰虧極,而色無光體矣。

 

寒濕內生,色必滯暗,變黃變黑,皆沉晦不明。

 

濕兼風,色潤而浮,多自汗。

 

濕與暑合,與熱合,或濕土鬱蒸之溫邪,三者皆由口鼻吸入,三焦主蒸散,蒸散則緩,面色多松緩垢晦,甚者濁邪由內蒸而外溢,如油膩煙熏者然。

 

若由濕化燥,則又晦而且干,晦而干則濕邪未去,真陰又虧,色由無光而無體矣。

 

經言色見部位內應臟腑,外辨病證之說,不可枚舉,亦不能盡拘。

 

所當權於其大,以燥濕二字為綱,以兼風、兼寒、兼暑、化火、未化火為權衡,以色中之光體為神氣,大道不外是矣。

 

(《醫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3:45 | 只看該作者

雜病面部五色應證篇

 

青色出於太陰太陽,(兩額,左為太陽,右為太陰。)

 

及魚尾正面口角,如大青藍葉,怪惡之狀者,肝氣絕,主死。

 

若如翠羽柏皮者,只是肝邪,有驚病、風病、目病之屬。

 

(以下五條出徐春甫《古今醫統》。)

 

紅色見於口唇,及三陰三陽上下,如馬肝之色,死血之狀者,心氣絕,主死。

 

若如橘紅馬尾色者,只是心病,有怔忡,驚悸,夜臥不寧等證。

 

白色見於鼻準及正面,如枯骨及擦殘汗粉者,為肺絕,丙丁日死。

 

若如膩粉、梅花、白綿者,只是肺邪,咳嗽之病,有孝服之憂。

 

黃色見於鼻,干燥如土偶之形,為脾氣絕,主死。

 

若如桂花,雜以黑暈,只是脾病,飲食不快,四肢怠惰,妻外家之累。

 

黑色見於耳葉廓內外,命門懸壁,如污水煙煤之狀,為腎氣絕,即死。

 

若如蜘蛛網眼,鳥羽之澤者,只是腎虛,火邪乘水之病。

 

肺主氣,氣虛則色白。

 

腎屬水,水涸則面黧。

 

青為怒氣傷肝,赤為心火炎上。

 

萎黃者內傷脾胃,紫濁者外感客邪。

 

惟悴黯黑,必悒鬱而神傷;消瘦淡黃,乃久病而體憊。

 

山根明亮,須知欲愈之 ;環口黧黑,休治已絕之腎。

 

(張三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3:56 | 只看該作者

雜病面部五色應證篇

 

面黑為陰寒,面青為風寒。

 

青而黑,主風,主寒,主痛。

 

黃而白,為濕,為寒,為熱,為氣不調。

 

青而白,為風,為氣滯,為寒,為痛也。

 

大抵黑氣見於面,為病最凶。

 

若暗中有光,準頭年壽亮而滋潤者生,枯夭者死。

 

(王宇泰。)

 

黃屬脾胃。

 

若黃而肥盛,胃中有痰濕也。

 

黃而枯 ,胃中有火也。

 

黃而色淡,胃中本虛也。

 

黃而色黯,津液久耗也。

 

黃為中央之色,其虛實寒熱之機,又當以飲食便溺消息之。

 

白屬肺。

 

白而薄澤,肺胃之充也。

 

肥白而按之綿軟,氣虛有痰也。

 

白而消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

 

白而夭然不澤,爪甲色淡,肺胃虛寒也。

 

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脈,氣虛不能統血也;若兼爪甲色青,則為陰寒之證矣。

 

白為氣虛之象,縱有失血發熱,皆為虛火,斷無實熱之理。

 

蒼黑屬肝與腎。

 

蒼而理粗,筋骨勞 也。

 

蒼而枯槁,營血之涸也。

 

黑而肥澤,骨髓之充也。

 

黑而瘦削,陰火內戕也。

 

蒼黑為下焦氣旺,雖犯風寒,亦必蘊為邪熱,絕少虛寒之候。

 

赤屬心主三焦。

 

深赤色堅,素稟多火也。

 

赤而 堅,營血之充也。

 

微赤而鮮,氣虛有火也。

 

赤而索澤,血虛火旺也。

 

赤為火炎之色,只慮津枯血竭,亦無虛寒之患。

 

大抵火形之人,從未有肥盛多濕者,即有痰嗽,亦燥氣耳。

 

(石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4:06 | 只看該作者

雜病面部五色應證篇

 

色貴明潤,不欲沉夭。

 

凡暴感客邪之病,不妨昏濁壅滯。

 

病久氣虛,只宜瘦削清 。

 

若病邪方銳,而清白少神。

 

虛羸久困,而嫵媚鮮澤,咸非正色。

 

五色之中,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

 

唯黃色見於面目,而不至索澤者,皆為向愈之候。

 

若眼胞上下如煙煤者,寒痰也。

 

眼黑頰赤者,熱痰也。

 

眼黑而行步艱難,呻吟者,骨節疼痛,痰飲入骨也。

 

眼黑而面帶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

 

病患見黃色,光澤為有胃氣,干黃者是津液之槁。

 

目睛黃者,非癉即衄。

 

目黃大煩為病進。

 

(《三昧》。

 

仲景云:脈和,其人大煩。

 

目重,瞼內際黃者,為欲解也。

 

不得遽指為病進。)

 

面目色同為順,色異為逆。

 

同者謂其如常而未改也,異者謂其一部獨異於常也。

 

面色夭然不澤,其脈空虛,為奪血。

 

傷寒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顴見青氣者死。

 

黃兼青紫,脈芤者,瘀血在胃,或脅內有塊。

 

面上多白點,是蟲積。

 

面色青黃白不常,及有如蟹爪路,一黃一白者,主食積。

 

(亦有白斑如錢大。

 

暈滿額面者。)

 

目睛黃者,酒疸;面黃白及腫連眼胞者,穀疸,其人必心下痞;面黑者,女勞疸,一曰黑疸。

 

明堂眼下青色,多欲勞傷,精神不爽,即夜未睡。

 

(李士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4:19 | 只看該作者

色診目色應病類

 

目部內應臟腑部位篇

 

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

 

目者肝之官也。

 

肝開竅於目,目藏精於肝。

 

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

 

欲知堅固,視目大小。

 

目下果大,其膽乃橫。

 

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據此是下胞屬脾也,予歷診亦以下屬脾,上屬胃為合。)

 

足少陽之筋結於目 ,為外維。

 

其病也,頸維筋急,從左之右,右目不開。

 

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

 

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

 

其病也,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

 

手太陽之筋,屬目外 。

 

手少陽之筋,屬目外 。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 , 急不能卒視。

 

手少陰之脈,系目系。

 

其病目黃,脅痛,掌中熱痛。

 

手太陽之脈,至目銳 ,其支者至目內 。

 

其病目黃。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

 

其病目黃,目似脫,項似拔。

 

手少陽之脈,至目銳 。

 

其病目銳 痛。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

 

其支者復至目銳 後。

 

其病目銳 痛。

 

足厥陰之脈,連目系,從目系下頰裡。

 

足陽明有夾鼻入於面者,屬口對入系目本。

 

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病苦頭目痛。

 

入陰出陽,交於銳 ,陽氣盛則 目,陰氣絕則瞑目。

 

(絕,極也。

 

謂不交於陽也。)

 

足陽明胃脈,上至目內 。

 

陰蹺之脈,合太陽、陽蹺而上行,至於目內 ,故目內 痛者,取之陰蹺。

 

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 始。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上並出《內經》。)

 

首尾赤 屬心,滿眼白睛屬肺,其烏睛圓大屬肝,其上下肉胞屬脾,而中間一點黑瞳如漆者,腎實主之。

 

(楊仁齋。)

 

黑珠屬肝,白珠屬肺,瞳人屬腎,大角屬大腸,小角屬小腸,(大外小內。)

 

上胞屬脾,下胞屬胃。

 

(夏禹鑄。

 

按:其赤絡屬於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4:27 | 只看該作者

目胞形色應證篇

 

凡已見面目五色生克篇、門戶井灶篇者,不復重具,以省繁文,當與前後諸篇參看。

 

蹺脈氣不榮,則目不合。

 

(以下出《內經》。)

 

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凡上下胞壅起者,皆脾胃有濕。)

 

眼胞上下如煙煤者,寒痰也。

 

(以下出李士材。)

 

目下灰色為寒飲,眼黑頰赤為熱痰。

 

眼黑而行走艱難,呻吟者,寒濕入骨也。

 

眼黑而面赤如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

 

眼上下有青色暈者,多欲勞傷,精神不爽,即夜未睡。

 

面黃白及腫連眼胞者,穀疸,其人必心下痞。

 

大 破爛,肺有風也。

 

小 破爛,心有熱也。

 

上胞腫,脾傷也。

 

下胞青色,胃有寒也。

 

脾間積熱,及宿食不消,則生偷針。

 

按:小兒目胞微腫者常也,以其乳食,胃中濕氣當盛也;若腫甚者,中有停滯也。

 

壯年目胞腫不退者,是生而脾氣不足,常受肝制,其人多怒而少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4:37 | 只看該作者

目睛形色應證篇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

 

按:凡病雖劇,而兩眼有神,顧盼靈活者吉,以目為五臟十二經之精氣所發見也。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

 

邪中其精,其精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歧,視歧見兩物。

 

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

 

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

 

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傳而睛明也。

 

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4:45 | 只看該作者

目睛形色應證篇

 

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

 

少陽終者,耳聾,目HT 絕系。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暈,目暈者死。

 

(目正圓者, ,不治。)

 

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

 

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骨槁肉脫,氣喘目陷,目不見人,即死,能見人,至其所不勝之時而死。)

 

腎脈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

 

(《千金方》曰:人有風疹,必多眼昏,先攻其風,其暗自愈。)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視,耳閉不可聽。

 

(氣脫者目不明,脫陰者目盲,熱病目不明者死,髓海不足,腦轉耳鳴脛酸,目無所見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

 

目黃,爪甲上黃者,黃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05 , Processed in 0.4375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