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論輯義】

 關閉 [複製鏈接]
261#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8:4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傷寒有熱。少腹滿。是蓄血於下焦。若熱蓄津液不通。則小便不利。 其熱不蓄津液。

 

而蓄血不行。 小便自利者。

 

乃為蓄血。當與桃仁承氣湯。抵當湯下之。

 

然此無身黃屎黑。 又無喜忘發狂。是未至於甚。故不可余 峻之藥也。

 

可與抵當丸。小可下之 也。

 

〔柯〕有熱。即表證仍在。 抵當丸方水蛭(二十個熬○周。吳。作二十個。豬脂熬黑。) 桃仁(二十 五個去皮尖○玉函。外台。成本。三十個。 千金。二十二個。翼。有熬字)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玉函。二十五個 。)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

 

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時當下血。若不下 者更服。(千金。作上四味。 為末。蜜和合。分為四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2#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8:5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柯〕小其制。

 

而丸以緩之。

 

方變湯為丸。然名雖丸也。

 

猶煮湯焉。

 

〔張〕 煮而連滓服之。

 

與大陷胸同意。 陶弘景云。

 

 時者。

 

周時也。

 

從今旦至明旦。 太陽病小便利者。

 

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

 

必苦裡急也。

 

(病源。 作太陽病。小便不利者。

 

為多飲水。心下必悸云云。

 

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3#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9:0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飲水多。

 

而小便自利者。

 

則水不內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匱 要略曰。

 

食少飲多。水停心下。 甚者則悸。飲水多而小便不利。則水蓄於內而不行。必苦裡急也。

 

〔錢〕水 寒傷胃。停蓄不及即行。必令心下悸動。心下者。

 

胃之部分也。

 

悸者。

 

水滿 胃中。氣至不得流通。

 

而動惕也。

 

〔程〕若小便少。

 

而欲得水者。

 

此渴。 熱在下焦。屬五苓散證。強而與之。

 

縱不格拒。

 

而水積不行。必裡作急滿也 。〔汪〕常器之云。

 

可茯苓甘草湯。 又豬苓湯。推常氏之意。小便利者。

 

用茯苓甘草湯。小便少者。

 

豬苓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4#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9:18 | 只看該作者

卷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問曰。

 

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

 

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 曰結胸也。

 

何謂臟結。答曰。

 

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 白苔滑者難治。(玉函。作其脈寸口浮。關上自沉。時時下利云云。

 

作時小 便不利。陽脈浮。關上細沉而緊。張錫駒本。胎。作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5#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9:3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汪〕此言結胸病狀與臟結。雖相似而各別。夫結胸臟結。何以云太陽病。 以二者皆太陽病誤下所致也。

 

蓋結胸病。始因誤下。

 

而傷其上焦之陽。陽氣既傷。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 。上結於胸。按之則痛者。

 

胸中實也。

 

寸浮關沉者。

 

邪氣相結。

 

而為實之診 也。

 

若臟結病。則不然。其始亦因誤下。

 

而傷其中焦之陰。陰血既傷。 則風寒之邪。

 

亦乘虛而入。內結於臟。狀如結胸者。

 

以臟氣不平。逆於心下 故也。

 

飲食如故者。

 

胸無邪阻。

 

而胃中空也。

 

時時下利者。

 

臟虛邪結。不能 運化。胃中之水穀。不泌別不釐清。因偏滲於大腸。

 

而作利也。

 

寸浮關沉者 。結胸脈也。

 

今診關脈。兼得小細緊者。

 

則是臟虛。

 

而風寒之邪內結可知。 舌上白苔者。

 

經云。

 

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今者苔滑。則是舌濕潤而冷也。

 

此系誤下太過。

 

而變成臟寒之證。故難治也。

 

按結胸證。其人本胃中挾食。 下之太早。則食不能去。外邪反入。結於胸中。

 

以故按之則痛。不能飲食。 臟結證。其人胃中本無食。下之太過。則臟虛邪入。冷積於腸。所以狀如結 胸。按之不痛。能飲食。時下利。舌上苔滑。

 

此非真寒證。乃過下之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6#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9:39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魏〕人知仲景辨結胸非臟結為論。不知仲景正謂 臟結與痞有相類。

 

而與結胸實不同耳。蓋結胸者。

 

陽邪也。

 

痞與臟結。陰邪 也。

 

痞則尚有陽浮於上。臟結則上下俱無陽獨陰矣。

 

陰氣內滿。四逆湯證之 對也。

 

金鑒曰。

 

案此條舌上白苔滑者難治句。前人舊注。皆單指臟結而言。未見明 晰。誤人不少。蓋舌苔白滑。 即結胸證具。

 

亦是假實。舌苔干黃。雖臟結證具。每伏真熱。臟結陰邪。白 滑為順。尚可溫散。結胸陽邪。見此為逆。不堪攻下。故為難治。由此可知 。著書立論。必須躬親體驗。真知灼見。方有濟於用。若徒就紙上陳言。牽 強附會。

 

又何異案圖索驥耶。○案金鑒此說。未知於經旨如何。然系於實驗 。故附於此。 案汪注。結胸傷上焦之陽氣。臟結傷中焦之陰氣。於理未允。 案胎。錫駒作苔。原於龐氏總病論。知是胎本苔字。從肉作胎。與胚胎之胎 。義自別。

 

又聖惠方。載本經文。

 

亦並作苔。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原注]一云。

 

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 苔滑者。

 

不可攻也。

 

(不往來寒熱。脈經。作寒而不熱。苔滑。巢源。作不 胎。龐氏。胎。作苔。錫駒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09:5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柯〕結胸。是陽邪之陷。尚有陽症見於外。故脈雖沉緊。有可下之理。臟 結。是積漸凝結而為陰。五臟之陽已竭也。

 

外無煩躁潮熱之陽。舌無黃黑芒 刺之苔。雖有硬滿之症。慎不可攻。理中四逆輩溫之。

 

尚有可生之義。 案臟結。補亡論。王朝奉刺關元穴。非也。

 

汪氏云。

 

宜用艾灸之。

 

蘊要曰。

 

灸氣海關元穴。宜人參三白湯。 加乾薑。寒甚者加附子。全生集曰。

 

灸關元。與茱萸四逆加附子湯。

 

以上宜 撰用。準繩曰。

 

王朝奉服小柴胡湯。 其已云不往來寒熱。何用小柴胡湯。是甚謬矣。

 

金鑒。程知云。

 

經於臟結白 苔滑者。

 

只言難治。未嘗言不可治也。

 

只言臟結無熱。舌苔滑者。

 

不可攻。 未嘗言臟結有熱。舌苔不滑者。

 

亦不可攻也。

 

意者。

 

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之 證。必有和解其熱。溫散其寒之法。俾內邪潛消。外邪漸解者。

 

斯則良工之 苦心乎。

 

○汪氏云。

 

臟結本無可下之證。成注云。

 

於法當下者。

 

誤。集注。 潘氏曰。

 

案文義。若臟結有陽證。

 

亦屬可攻。

 

此說亦恐不必矣。

 

○案反字。 對結胸煩躁而言。 病發於陽。

 

而反下之。

 

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

 

而反下之。

 

([原注]一 作汗出。)因作痞也。

 

所以成結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

 

(成本。痞下。無 也字。玉函同。病上。冠夫字。下而反下之。

 

千金翼。作而反汗之。

 

痞。巢 源。作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0:05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成〕云發熱惡寒者。

 

發於陽也。

 

而反下之。

 

則表中陽邪入裡。結於胸中。 為結胸。無熱惡寒者。

 

發於陰也。

 

而反下之。

 

表中之陰入裡。結於心下為痞 。〔錢〕發於陽者。

 

邪在陽經之謂也。

 

發於陰者。

 

邪在陰經之謂也。

 

反下之 者。

 

不當下而下也。

 

兩反下之。

 

其義迥別。一則以表邪未解。

 

而曰反下。一 則以始終不可下。

 

而曰反下也。

 

因者。

 

因誤下之虛也。

 

結胸則言熱入者。

 

以 發熱惡寒。表邪未解。誤下則熱邪乘虛陷入。

 

而為結胸。 以熱邪實於裡。故以大小陷胸攻之。

 

痞不言熱入者。

 

蓋陰病本屬無陽。一誤 下之。

 

則陽氣愈虛。陰邪愈盛。客氣上逆。即因之而為痞硬。

 

如甘草半夏生 薑三瀉心湯證是也。

 

末句但言下早為結胸之故。

 

而不及痞者。

 

以邪在陽經而 未解。邪猶在表。若早下之。

 

則裡虛而邪熱陷入。致成結胸。若表邪已解而 下之。

 

自無變逆之患。故以下早為嫌。至於邪入陰經之證。本無可下之理。 陰經雖有急下之條。

 

亦皆由熱邪傳裡。非陰經本病也。

 

除此以外。其可反下 之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0:15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程〕發於陽者。

 

從發熱惡寒而來。否則熱多寒少者。

 

下則表熱陷入。為膻 中之陽所格。兩陽相搏。是為結胸。 結胸為實邪。發於陰者。

 

從無熱惡寒而來。否亦寒多熱少者。

 

下則虛邪上逆 。

 

亦為膻中之陽所拒。陰陽互結。 是為痞。痞為虛邪。〔張〕病發於陽者。

 

太陽表證誤下。邪結於胸也。

 

病發 於陰者。

 

皆是內挾痰飲。外感風寒。 中氣先傷。所以汗下不解。

 

而心下痞也。

 

或言中風為陽邪。傷寒為陰邪。( 方喻金鑒。皆然。)安有風傷衛氣。 氣受傷而反變為結胸。寒傷營血。血受傷而反成痞之理。復有誤認直中陰寒 之陰。下早變成痞者。

 

則陰寒本無實熱。何得有下早之變。設陰結陰躁。

 

而 誤下之。

 

立變危逆。恐不至於成痞停日。待變而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0:4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案發於陽。發於陰。成氏程氏錢氏。皆原於太陽上編第八條之義。然所謂陰 。非少陰直中之謂。但是寒邪有餘。後世所謂挾陰之證。若果直中純陰。則 下之有不立斃者乎。

 

張氏所論。雖似於經旨未明切。

 

而驗之病者。

 

往往有如此者。

 

故並采而錄之。

 

張兼善駁成氏。

 

以陰陽為表裡。柯氏亦以為 外內。周氏則云。

 

發於陰者。

 

洵是陰證。但是陽經傳入之邪。皆不可從也。

 

總病論曰。

 

發熱惡寒。為發於陽。誤下則為結胸。無熱惡寒。為發於陰。誤 下則為痞氣。○案成注原於此。 病源候論。結胸者。

 

謂熱毒結聚於心胸也。

 

否則。心下滿也。

 

按之自軟。但 氣痞耳。不可復下也。

 

又痞者。

 

塞也。

 

言腑臟痞塞。不宣通也。

 

釋名曰 。 痞也。

 

氣痞結也。

 

說文。徐曰。

 

痞。病結也。

 

直指方曰。

 

乾上坤下。其卦為 否。陽隔陰而不降。陰為陽而不升。

 

此否之所以痞而不通也。

 

傷寒百問經絡 圖曰。

 

但滿而不痛者為痞。任人揉按。手不占護。按之且快意。 結胸者。

 

項亦強。

 

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玉函。千金翼。項 上。有其字 。玉函。脈經。 作痙。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0:49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成〕結胸病項強者。

 

為邪結胸中。胸膈結滿。心下緊實。但能仰而不能俯 。是項強也。

 

〔程〕夫從胸上結硬。

 

而勢連甚於下者。

 

大陷胸湯。不容移易 矣。

 

若從胸上結硬。

 

而勢連甚於上者。

 

緩急之形既殊。則湯丸之制稍異。結 胸而至項亦強。

 

如柔痙狀。

 

如邪液布滿胸中。升而上阻。更不容一毫正液。 和養其筋脈矣。

 

胸邪至此。 緊逼較甚。下之則和去邪液。即所以和正液也。

 

改大陷胸湯。為大陷胸丸。 峻治而行以緩。得建瓴之勢。

 

而復與邪相當。是其法也。

 

〔柯〕頭不痛而項 猶強。不惡寒而頭汗出。故如柔痙狀。 大陷胸丸方大黃(半斤) 葶藶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 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 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

 

一宿乃下。

 

如不下 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白蜜二合。玉函。千金。並翼外台。作一兩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2#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1:0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錢〕大黃芒硝甘遂。即大陷胸湯。白蜜一合。

 

亦即十棗湯中之大棗十枚也 。增入葶藶杏仁者。

 

蓋以胸為肺之所處。膻中為氣之海。上通於肺而為呼吸 。邪結胸膈。硬滿而痛。氣道阻塞。則有少氣躁煩。水結胸脅之害。故用葶 藶甘遂。

 

以逐水瀉肺。杏仁以利肺下氣也。

 

所用不過一彈丸。劑雖大而用實 小也。

 

和之以白蜜。藥雖峻而佐則緩也。

 

豈如承氣陷胸湯之人行十裡二十裡 之迅速哉。

 

吳氏曰。

 

 

凡云丸者。

 

皆大彈丸。煮化而和滓服之也。

 

後抵當丸理中丸同。

 

凡 云彈丸及雞子黃者以四十梧桐子準之。

 

(案出本草序例。) 千金方秘澀門。本方不用甘遂。蜜丸如梧子大。服七丸。名練中丸。主宿食 不消。大便難。肘後方。名承氣丸。龐氏總病論曰。

 

虛弱家。不耐大陷胸湯 。即以大陷胸丸下之。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則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1:1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喻〕胸既結矣。

 

本當下以開其結。然脈浮大。則表邪未盡。下之。

 

是令其 結而又結也。

 

所以主死。

 

此見一誤不堪再誤也。

 

張兼善曰。

 

脈浮大。心下雖結。其表邪尚多。未全結也。

 

若輒下之。

 

重虛其 裡。外邪復聚。

 

而必死矣。

 

柴胡加桂枝乾薑湯。

 

以和解之。

 

案汪氏引補亡論。常器之云。

 

可與增損理中丸。

 

如未效。用黃連巴豆。搗如 泥。封臍上。灼艾灸熱漸效。 此蓋臟結治法。恐與此條證。不相涉也。

 

汪氏以為不可用。是矣。

 

案方氏錢氏程氏。

 

以大為虛脈。恐非是也。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玉函。煩。作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4#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1:2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喻〕亦字承上。〔成〕結胸證悉具。邪結已深也。

 

煩躁者。

 

正氣散亂也。

 

邪氣勝正。病者必死。〔程〕 此時下之則死。不下亦死。唯從前失下。至於如此。須玩一悉字。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 。微盜汗出。

 

而反惡寒者。

 

表未解也。

 

醫反下之。

 

動數變遲。膈內拒痛。([原注]一云。

 

頭痛即眩。 )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 心中懊 。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若不結胸。但 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膈內拒痛。玉函。 脈經。千金翼。作頭痛即眩。客氣。外台。作客熱。余處。玉函。脈經。作 其余。全書。脫處字。劑。脈經。千金翼。作齊。黃下。成本。有也字。袁 表沈際飛本脈經。有屬柴胡梔子湯六字。金鑒云。

 

數則為虛句。疑是衍文。 是也。

 

心下因硬。程本。作心中因硬。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5#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1:35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成〕動數。皆陽脈也。

 

當責邪在表。睡而汗出者。

 

謂之盜汗。為邪氣在半 表半裡。則不惡寒。

 

此頭痛發熱。微盜汗出。反惡寒者。

 

表未解也。

 

當發其 汗。醫反下之。

 

虛其胃氣。表邪乘虛則陷。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 脈。邪氣內陷。動數之脈。所以變遲。

 

而浮脈獨不變者。

 

以邪結胸中。上焦 陽結。脈不得而沉也。

 

客氣者。

 

外邪乘胃中空虛入裡。結於胸膈。膈中拒痛者。

 

客氣動膈也。

 

金匱 要略曰。

 

短氣不足以息者。

 

實也。

 

短氣躁煩。心中懊 。皆邪熱為實。陽氣內陷。氣不得通於膈。壅於心下。 為硬滿而痛。成結胸也。

 

與大陷胸湯。

 

以下結熱。若胃中空虛。陽氣內陷。 不結於胸膈。下入於胃中者。

 

遍身汗出。則為熱越。不能發黃。若但頭汗出 。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者。

 

熱不得越。必發黃也。

 

〔方〕太陽之脈本 浮。動數者。

 

欲傳也。

 

浮則為風四句。承上文以釋其義。頭痛至表未解也。

 

言前證。然太陽本自汗。

 

而言微盜汗。本惡寒而言反惡寒者。

 

稽久而然也。

 

醫反下之。

 

至大陷胸湯主之。

 

言誤治之變。與救變之治。膈。 心胸之間也。

 

拒。格拒也。

 

言邪氣入膈。膈氣與邪氣。相格拒而為痛也。

 

空 虛。言真氣與食氣。皆因下而致虧損也。

 

客氣。邪氣也。

 

陽氣。客氣之別名 也。

 

以本外邪。故曰客氣。

 

以邪本風。故曰陽氣。裡虛而陷入。故曰內陷。 〔汪〕夫曰膈內。曰心中。 曰心下。皆胸之分也。

 

名曰結胸。其邪實陷於胃。胃中真氣虛。斯陽邪從而 陷入於胸。作結硬之形也。

 

補亡論。 常器之云。

 

發黃者。

 

與茵陳蒿湯。煎茵陳濃汁。調五苓散。

 

亦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1:4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錢氏云。

 

表未解。乃桂枝湯證也。

 

竊疑當是柴胡桂枝湯證。

 

又云。

 

動數之脈 。變遲之後。陽邪已陷。豈尚有浮脈乎。

 

必無浮脈再見之理矣。

 

明理論曰。

 

傷寒盜汗。非若雜病者之責其陽虛而已。是由邪在半表半裡使然 也。

 

何者。

 

若邪氣一切在表於衛。則自汗出。

 

此則邪氣侵行於裡。外連於表 邪。及睡則衛氣行於裡。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

 

而為盜汗。

 

亦非若自 汗有為之虛者。

 

有為之實者。

 

其於盜汗。悉當和表而已。 案客氣。外台。作客熱。知是陽氣。乃陽熱之邪氣也。

 

案證治準繩。載朱震亨說云。

 

胃中空虛。短氣煩躁。虛之甚矣。

 

豈可迅攻之 乎。

 

以梔子豉湯。吐胸中之邪而可也。

 

錢氏則稱朱氏不善讀書者。

 

因歷舉七 條。

 

以辨其誤。可謂至當矣。

 

文繁。今省之。

 

大陷胸湯方大黃(六兩去皮○千金。及翼。無去皮二字。)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千金。及翼。外台。一上。 有末字。成本。脫匕字。) 上三味。

 

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 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1:5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成〕大黃謂之將軍。

 

以苦蕩滌。芒硝一名硝石。

 

以其咸能軟硬。夫間有遂 。

 

以通水也。

 

甘遂。若夫間之遂。 其氣可以直達透結。陷胸三物為允。(〔汪〕案甘遂。若夫間之遂。考周禮 。

 

凡治野。夫間有遂。注云。

 

自一夫至千夫之田。為遂。溝洫澮所以通水於 川。遂者。

 

通水之道也。

 

廣深各三尺曰遂。則是甘遂。乃通水之要藥。 陷胸湯中。

 

以之為君。乃知結胸證。非但實熱。

 

此系水邪結於心下故也。

 

○ 案周禮。遂人。上地夫一廛。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鄭玄注云。

 

遂溝。皆所以通水於川也。

 

遂深二尺。溝倍之。

 

〔錢〕大黃六兩。漢之六 兩。即宋之一兩六錢二分。李時珍云。

 

古之一升。今之二合半。約即今之一 甌也。

 

每服一甌。約大黃五錢外。 結胸惡症。理亦宜然。未為太過。況快利止後服乎。

 

明理論曰。

 

胸為高邪。陷下以平之。

 

故治結胸。曰陷胸湯。利藥中此為 劑 。傷寒錯惡。結胸為甚。非此湯則不能通利。大而數少。取其迅疾。分解結 邪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8#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2:0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柯琴方論曰。

 

 

以上二方。比大承氣更峻。治水腫痢疾之初起者甚捷。然必視 其人之壯實者施之。

 

如平素虛弱。

 

或病後不任攻伐者。

 

當念虛虛之禍。 玉函。

 

又大陷胸湯方。桂枝四兩。甘遂四兩。大棗十二枚。栝蔞實一枚。去 皮。人參四兩。上五味。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胸中無堅 。勿服之。

 

古方選注曰。

 

栝蔞。陷胸中之痰。甘遂。陷經隧之水。

 

以桂枝回 護經氣。

 

以人參奠安裡氣。仍以大棗泄營。徐徐縱熱下行。得成陷下清化之 功。○案此方。大陷胸湯證。

 

而兼裡虛者。

 

宜用也。

 

故附載於此。

 

又案亦見 活人書。分兩少異。 千金翼陷胸湯。主胸中心下結堅。食飲不消方。甘遂。大黃。各一兩。栝蔞 。甘草。各一兩。黃連六兩。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千金。無甘遂。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大陷胸湯主之。

 

(脈沉而緊。玉函。作其脈浮緊。石硬者。

 

玉函。脈經。千金翼。作如石堅 。) 〔程〕結胸一證。雖曰陽邪陷入。然陰陽二字。從虛實寒熱上區別。非從中 風傷寒上區別。表熱盛實。轉入胃腑。則為陽明證。表熱盛實。不轉入胃腑 。

 

而陷入膈。則為結胸證。故不必誤下始成。傷寒六七日。有竟成結胸者。

 

以熱已成實。

 

而填塞在胸也。

 

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硬。知邪熱聚於此一處 矣。

 

不因下而成結胸者。

 

必其人胸有燥邪。

 

以失汗而表邪合之。

 

遂成裡實。

 

此處之緊脈。從痛得之。

 

不作寒斷。〔魏〕六七日之久。表寒不解。

 

而內熱大盛。於是寒邪能變熱於 裡。

 

在胃則為傳陽明。

 

在胸則為結胸矣。

 

入胃則為胃實。入胸則為胸實。實 者邪熱已盛而實也。

 

〔兼〕下早結胸。事之常。熱實結胸。事之變。所入之 因不同其證治則一理而已。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

 

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

 

此 為水結在胸脅也。

 

但頭微汗出者。

 

大陷胸湯主之。

 

(玉函。無也但二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2:2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喻〕治結胸之證。取用陷胸之法者。

 

以外邪挾內飲。摶結胸間。未全入於 裡也。

 

若十余日熱結在裡則是無形之邪熱蘊結。必不定在胸上。加以往來寒 熱。仍兼半表。當用大柴胡湯。

 

以兩解表裡之熱邪。於陷胸之義無取矣。

 

無 大熱。與上文熱實互意。內陷之邪。但結胸間。表裡之熱。反不熾盛。是為 水飲結在胸脅。其人頭有微汗。乃邪結在高。

 

而陽氣不能下達之明征。

 

此則 主用大陷胸湯。允為的對也。

 

後人反謂結胸之外。復有水結胸一證。(案活 人書。另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可笑極矣。

 

〔程〕熱盡入裡。表無大熱矣。

 

無大熱。更無往來之寒可知。〔錢〕若是水飲必不與熱邪並結。則大陷胸方 中。何必有逐水利痰之甘遂乎。

 

可謂一言破惑。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 ([原注]一云。

 

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

 

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湯主之。

 

(所。玉函。無。千金翼。作如。千金。作日晡有小潮熱 。心胸大煩。從心下云云。

 

蓋原於短劇文。內台方議。所下。補發字。總病 。所。作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15:12:35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喻〕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熱。少腹硬滿。證與陽明頗同。但小有潮熱。 則不似陽明大熱。從心上至少腹手不可近。則陽明又不似此大痛。因是辨其 為太陽結胸。兼陽明內實也。

 

緣誤汗復誤下。重傷津液。不大便而燥渴潮熱 。雖太陽陽明。

 

亦屬下證。但痰飲內結。必用陷胸湯。由胸脅以及胃腸。蕩 滌始無余。若但下腸胃結熱。反遺胸上痰飲。則非法矣。

 

〔錢〕日晡。未申 之時也。

 

所者。

 

即書云多歷年所之所也。

 

邪從太陽誤入陽明。故從心上至少 腹。無少空隙。皆硬滿而痛。至手不可近也。

 

案證治準繩。朱震亨云。

 

汗下之後。表裡俱虛矣。

 

不大便五六日。可見津液 之耗。今雖有硬痛。

 

而可以迅攻之乎。

 

調胃承氣。緩取之乎。

 

此乃與前用梔 子豉湯之見同矣。

 

皆坐不熟經旨而已。 案舌上燥干而渴。與臟結之舌上滑白。大分別處。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小陷胸湯主之。

 

(玉函。病。 作者。

 

滑下。無者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4:29 , Processed in 0.21875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