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61|回復: 1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8 14:58: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熱


發熱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傷寒脈浮緩。發熱惡寒。無汗煩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主之。


【目】朱肱曰。發熱而惡寒者。屬太陽也。


蓋太陽主氣以溫皮膚分肉。寒氣留於外。皮膚致密。


則寒栗而發熱。宜發其汗。故麻黃、大青龍主之。若溫病。則發熱而不惡寒。風溫。亦灼熱而不惡寒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4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59:32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劉完素曰。潮熱。有時而熱。不失其時。寒熱。寒已而熱。相斷而發。發熱。則無時而熱也。


翕翕發熱。熱在外也。


故與桂枝汗以散之。蒸蒸發熱。熱在內也。


故與調胃承氣下以滌之。發熱屬表。風寒客皮膚。陽氣怫鬱也。


發熱屬裡。陽氣下陷陰中也。


觀其熱所由來而汗下之。若熱先自皮膚發者。邪在外也。


熱先自裡生而發達於表者。邪在裡也。


在表在裡。俱有發熱。邪在半表半裡者。


亦發熱也。


或始自皮膚而漸傳裡熱。或始自內熱而外達於表。蓋邪在表。表熱裡不熱也。


邪在裡。


裡熱甚而達於表也。


在半表半裡。則表裡俱發熱也。


王肯堂曰。凡病鮮有不發熱者。內傷外感。其大關鍵也。


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感。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感惡寒。則近烈火不能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而必解。


外感惡風。乃不禁一切風。內傷惡風。惟惡些小賊風。外感症顯在鼻。故鼻氣不利。壅盛而有聲。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4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59:56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內傷症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感則邪氣有餘。故發言壯厲。先輕而後重。內傷則元氣不足。故出言懶怯。先重而後輕。外感頭痛。常常而痛。內傷頭痛。時止時作。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傷手心熱。手背不熱。東垣辨法大要如此。或有內傷而無外感。或有外感而無內傷。以此辨之。判然矣。


若夫內傷外感兼病者。則其脈症並見而難辨。尤宜細心求之。若顯內症多者。則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顯外症多者。則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解表為急。此又東垣未言之意也。


陳士鐸曰。人病發熱。必先散其邪氣。俟邪氣速去。然後再扶其正氣。則正氣不為邪氣所害。


方用柴胡、荊芥、半夏、黃芩、甘草各一錢煎服。則邪散而身涼。蓋四時不正之氣犯人。必由皮毛而入營衛。今用柴胡、荊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入裡。半夏祛痰。使邪不得挾痰作祟。黃芩使不得挾火作殃。甘草和中。邪既先散。而正氣又不相虧。人肯先服此藥。何至由皮毛以入營衛。入臟腑。至傳經深入哉。一方。柴胡、當歸、山梔、甘草、陳皮各一錢。花粉、白芍各二錢。此方凡肝氣鬱者。一劑即快。不必專治外感也。


治內傷初起者。神效。又方。當歸二錢。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各一錢。陳皮五分。冬月。加麻黃。此方專治傷寒初起者。神效。乘其尚未傳經。可從補正之中。兼用祛邪之品而熱散之也。


蓋初起之邪。尚不敢與正氣相敵。故一補正氣。而邪氣自消。及一傳經。則正氣遁入臟腑不敢與邪相爭。愈補而愈不能出矣。


故一傳經。藥即不可用補。今用桂枝以散熱。或加麻黃以祛寒。寒熱相攻。邪難內入。又有正氣之健以助之。所以一劑而愈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4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0:20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


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目】朱肱曰。此二湯。乃治發熱而微惡寒者也。


張介賓曰。邪氣在表發熱者。表熱裡不熱也。


溫散之。邪氣在裡發熱者。裡熱甚而達於外也。


宜清之。


柯琴曰。熱多。是指發熱。不是內熱。無陽。是陽已虛。而陰不虛。無陽不可發汗。便是仲景法旨。柴胡桂枝湯。乃是仲景佳方。若不頭項強痛。便不須合桂枝矣。


微惡寒。便是寒少。煩疼只在四肢骨節間。比身疼腰痛稍輕。此外症將解而未去之時也。


微嘔。


是喜嘔之兆。支結。是痞滿之始。是在半表半裡矣。


外症微。故取桂枝之半。內症微。故取柴胡之半。雖不及脈。而微弱可知。發熱而煩。則熱多可知。仲景制此輕劑以和解。便見無陽不可發汗。


用麻黃、石膏之誤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4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0:41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目】戴原禮曰。陰經不發熱。惟少陰能發熱。然少陰發熱有二症。初得病。即見少陰症。發熱惡寒。頭不疼。宜麻黃附子細辛湯。若下利清穀。身熱躁擾。裡寒外熱。仲景謂之反發熱。此乃陰盛格陽。宜四逆湯、附子理中湯。蓋陽氣傳陰經而下利者。乃是熱利。陽陷入裡。外所以無熱。


陰氣入陰經而下利者。乃是裡寒自利。寒既在裡為主。則陽氣必客於外。所以反發熱。要知陰症發熱。自是不同。發於陽而發熱者。頭必疼。發於陰而發熱者。頭不疼。此為驗也。


又有汗下後。陰陽不相入。水火不相濟。致余熱未退。不可更用冷藥。內外俱未可妄治。故宜小建中湯。若其人已虛。虛能生熱。宜小建中東加當歸。或四君子東加黃 。或十全大補湯。調其榮衛。虛者。真武湯。


審是熱邪未解。雖經汗下。卻不畏寒。宜竹葉石膏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1:09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王肯堂曰。汗後復發熱。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陰陽不交。及下利發熱者。死。脈陰陽俱盛。熱不止者。死。中風即發熱者。風傷衛也。


傷寒不即發熱者。寒傷營也。


其在少陰厥陰發熱者。謂之反發熱。


惟太陰無發熱之候。


柯琴曰。此太陽症合用桂枝。卻用麻黃之類發汗者。故多亡陽而仍發熱。必主以真武湯也。


鰲按。真武湯。本少陰方。陽亡則內虛寒。故必用此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重汗。而復大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目】朱肱曰。太陽有潮熱乎。仲景大陷胸湯一症。結胸有潮熱者為大結胸。屬太陽也。


樓全善曰。此妄汗下而將轉屬陽明。猶尚未離乎太陽者也。


日晡潮熱。陽明病。然心下者。太陽之位。小腹者。膀胱之室。從心下至小腹痛。是下後熱入水結所致。非胃家實。故不得名為陽明病。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1:29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目】朱肱曰。大抵傷寒八日以上。大發熱者。難治。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1:48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目】方中行曰。傷寒汗不出。得汗即解者。以有風而誤於偏攻。熱反入裡。所以變痞硬嘔吐而下利也。


故用大柴胡合表裡而兩解之。


魏荔彤曰。發熱汗出不解。太陽已傳陽明。二者陽明症也。


夫太陽所感寒邪。入心中作痞硬。


而寒鬱內生之熱邪。作嘔吐而下利。是病全離太陽而入陽明矣。


其不成胃實者。惟心中素有痰飲。


故邪結於彼而成痞硬。胃中自不能復結為實。故是已傳陽明而未全在陽明。未可以承氣下者。故制此方。於下之中。兼升散開破二義。陽明之邪。柴胡驅之於少陽而表解。大黃復通之於大便而裡和。尚何有陽明之症足留乎。所謂兩解之法也。


是不必專言柴胡治少陽。而柴胡之用已神。不必專言胃實方可下。而大黃之用已得矣。


非仲師孰能具此手眼乎。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2:06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目】喻昌曰。丸藥大下。徒傷其中。而不能蕩滌其邪。梔子乾薑。亦溫中散邪法也。


虞摶曰。攻裡不遠寒。用丸藥大下之。寒氣留中可知。心微煩而不懊 。則非吐劑所宜也。


用梔子解煩。倍乾薑以逐內寒而散表熱。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二味成方。而三法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2:31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


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大下後身熱不去。猶帶表症也。


心煩變為心中結痛。是表症仍未解。而裡症已迫也。


在表原屬陰邪久未除。在裡則為陽邪久成鬱。梔子苦寒。治心中成鬱之陽邪。香豉香辛。


治在表未散之陰邪。而此症可愈。其胸中窒者。雖未至於結痛。而窒久必痛也。


亦可早為之計。而仍主此。一法也。


柯琴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外熱未除而心中結痛。雖輕於結胸。而甚於懊 矣。


結胸是水結胸脅。用陷胸湯。水鬱則折之也。


此乃鬱結心中。用梔豉湯。火鬱則發之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3:00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小青龍治水氣者。治在裡久積之陰邪。治風寒者。治胸膈暫鬱之熱邪。程氏謂下寒者類多上熱。一句破的矣。


學人識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3:30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自衄者愈。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麻黃湯主之。


【目】方中行曰。純是寒邪傷營。故脈浮緊。發熱無汗。然寒邪之著營輕微。且兼中風。陽邪變熱上衝。故自衄愈。若脈浮緊。發熱無汗。而身竟疼痛。則寒重風輕。當發汗矣。


其劇者必衄。畢竟少帶中風之陽邪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3:50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目】喻昌曰。服桂枝治風而遺其寒。所以不解而症變。設更下之。邪乘虛入裡。在表之風寒未除。在裡之水飲上逆。故變五苓兩解之法。以茯苓、白朮為主。雖因已誤而去桂枝。不得不用白芍以收陰。甘草、薑、棗以益虛和脾胃也。


魏荔彤曰。太陽傷風。頭項強痛。翕翕發熱而汗出。今汗不出。則中風而兼傷寒矣。


但與桂枝治風不效矣。


復下。更誤矣。


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乃下藥陰寒之氣。挾寒邪作痞。挾風邪作痛。


動積飲而阻閉陽氣。上下不流動故耳。本方專主補土滲濕。使在裡下藥之陰邪先除。然後可治其表邪耳。以表邪雖仍在而輕微。故先以誤下之陰邪入裡為患是急。厥陰所云。先溫其裡。乃攻其表。


亦此義也。


參觀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4:15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張從正曰。白虎湯。但能解熱。不能解表。必惡寒身疼頭痛之表症皆除。但渴而求救於水者。方可與之。


樓英曰。如其人渴欲飲水。與之水果能飲。是表邪已變熱而入之深矣。


再診其脈。已無浮緩浮緊之表脈。再審其症。已無頭身疼痛發熱無汗之表症。即可用白虎湯。但加人參止其燥渴。仍藉辛涼為半表裡之治耳。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5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4:33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


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吐下俱非。致風寒之邪久而變熱。熱又久而結聚在裡。而在裡之氣血亦鬱而生熱。所謂表裡俱熱者也。


內熱盛則外陽疏。時時惡風。若似表症。而大渴云云。俱是一派實熱結裡之象。故不特陽虛之裡當急救陽。即陰消之裡亦當急救陰也。


故仍用人參白虎。兼內清外散之用。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6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5:04:59 | 只看該作者

發熱


【綱】仲景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目】喻昌曰。傷寒之邪。得濕而不行。所以熱瘀身中而發黃。故用外解之法。設泥裡字。


豈有邪在裡而反治表之理哉。熱已發出於外。自與內瘀不同。正當隨熱勢清解其黃。俾不留於肌表間也。


前條熱瘀。故用麻黃。此條發熱。反不用麻黃者。蓋寒濕之症。難於得熱。熱則其熱外出而不內入矣。


所謂於寒濕中求之。不盡泥傷寒定法。此其一征也。


方中行曰。熱發於外。則裡症較輕。故解之以梔子。而和之以甘草。以為退熱之輕劑。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36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4:28 , Processed in 0.40626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