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雜病總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9 03:0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雜病總論


雜病總論


病之發也,有因外感內傷,前已詳論之矣。


至於雜症,不過氣血痰食鬱五者而已。


然五者之中,惟氣血為甚。


蓋人有陰陽,即為氣血,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


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


然而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氣,凡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得受氣。


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其所以統攝一身,環流不息者,全賴元氣為之主持。


元氣者,先天之氣,命門之主也。


衛氣者,後天之氣,生命之原也。


元氣為衛氣之母,母能益子,子賴穀氣之津以養生。


故元氣衰,則營衛之氣皆有不充矣。


夫血生於心,統於脾,藏於肝,布於肺,泄於腎,灌溉一身,為七竅之靈,四肢之用。


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二便得以調暢。


然血為氣化,亦能助氣,故一氣一血,相為表裡也。


痰飲一症,內經止有積飲之說,本無痰症之名。


蓋痰涎之化,本由中氣衰弱,水穀入胃,不能盡化,留而為痰,使脾強胃健則隨食隨化,皆成津液,焉能成痰。


故肥人多痰者,因中氣不能健運所致。


經云:形盛氣虛,此之謂也。


若實痰者,或因風因熱因濕因寒,郁結於臟腑經絡之間,血氣不能通達,凝而為痰。


祛其外感,而痰自消也。


內經之不言痰者,正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


經云:人以水穀為本,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又曰: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蓋五味入口,臟受於胃,游溢精氣,散布於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此五臟各歸所喜也。


凡人偶食生冷油濁之物,積滯於腸胃之間,此邪氣之實也。


若食入即脹,或胸脅作痛者,乃中氣不旺之故也。


蓋脾胃為倉廩之官,職司化食,脾胃強壯者,即滯亦易化。


如其不能化者,皆由脾胃之虛也。


郁病者,滯而不通之義也。


經言五郁者,乃五行之化,氣運有乖,則五郁之病生焉。


滑氏曰:木性本條達,火性本發揚,土性本沖和,金性本整肅,水性本流通。


五者一有所郁,斯失其性矣。


至於情志之郁,不過憂思怒三者而已。


蓋憂則氣聚,思則氣結,怒則氣逆也。


初病宜順宜開,若郁久則傷及中宮,神志日消,心脾日耗,非補不可也。


余謂痰食鬱三者,總由氣血不調之故。


若氣血和平,則神魂安靜,膚腠固密,外來之邪無隙可乘,內生之郁無由而起。


即使寒溫不測,世事無常,或外犯客邪,或內為郁病,只宜祛其外感,調其郁氣則安矣,寧有大病之足慮哉!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30577&pid=633775&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8:52 , Processed in 0.07812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