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
發熱
夫翕翕然而熱者,表熱也。
有蒸蒸而熱者,裡熱也。
其屬表者,風寒客於皮膚,邪氣怫鬱於外,表熱而裡不熱也。
其屬裡者,陽氣下陷,入於陰中,裡熱甚而達表也。
其在半表半裡者,以表熱未罷,邪氣傳裡,裡未作實,則表裡俱熱,而但輕於純在裡也。
太陰、厥陰皆不發熱。
惟少陰反有發熱之證,或其脈沉,或下利,手足冷為異耳。
雖然,傷寒發熱,病之常也。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汗後復發熱,脈燥疾,下利者,皆不易治,其可例視之乎?
太陽病,發熱頭疼,惡寒有汗,桂枝湯;
惡寒無汗,麻黃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此為實,急下之,大承氣湯;
脈浮數者,大柴胡湯。
陽明病,發熱汗出,脈浮數實者,調胃承氣湯;
脈浮,桂枝湯;
汗多者,胃汁乾,急下之,大承氣湯。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五苓散;
脈浮而大,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表裡俱見,五苓散。
少陽發熱,脈弦細而嘔,小柴胡湯。
少陰反發熱,有二病: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
下利厥逆,裡寒外熱,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
脈浮,熱甚,反灸之,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四逆湯。
脈浮大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四逆湯;
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黃芩湯。
脈浮,發熱,無汗而渴,表未解也,小柴胡東加人參栝蔞湯;
壯熱,頭痛,心中煩者,梔子黃芩湯。
汗下後有熱,大汗則損氣,損氣則陽微,故脈虛而惡寒。
大下則傷血,血傷則陰弱,故脈澀而發熱。
誤汗,誤下皆有此耳。
且陰以陽為主,陽以陰為根,下之,亡陰矣。
陰無所主,邪氣搏之,血虛乃發熱也。
太陽病,發汗,遂發熱惡寒,小柴胡湯;
蒸蒸而熱者,屬胃,調胃承氣湯。
下後陰弱而發熱,是為內熱,葶藶苦酒湯。
若脈浮,則汗之,麻黃湯;
脈實,則下之,大柴胡湯。
大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梔子豉湯。
發汗,又復下之,惡寒發熱,無休止時,小建中湯。
傷寒,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
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梔子豉湯。
瘥後勞復,發熱,小柴胡湯;
脈浮者,當汗解,柴胡桂枝湯;
脈沉者,當下解,調胃承氣湯。
下利,腹反痞滿者,生薑瀉心湯;
小便不利,麥門冬湯。
食復,發熱,梔子豉東加大黃。
病後虛羸,微熱不去者,竹葉石膏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5%AD%E6%9B%B8/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4810&pid=689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