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
若一服譫語止,(趙本有「者」字)更莫復服。
亡津液胃燥,大便硬而譫語,雖無大熱內結,亦須與小承氣湯和其胃氣。
得一服譫語止,則胃燥以潤,更莫復與承氣湯,以本無實熱故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趙本無「失」字)氣者,更服一升;
若不轉失氣,(趙本作「轉氣者」)勿更與之。
明日(趙本有「又」字)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若脈沉實者,內實者也,則可下;
若脈滑疾,為裡熱未實,則未可下,先與小承氣湯和之。
湯入腹中轉失氣者,中有燥屎,可更與小承氣湯一升以除之;
若不轉失氣者,是無燥屎,不可更與小承氣湯。
至明日邪氣傳時,脈得沉實緊牢之類,是裡實也;
反得微澀者,裡氣大虛也。
若大便利後,脈微澀者,止為裡虛而猶可,此不曾大便,脈反微澀,是正氣內衰,為邪氣所勝,故云難治。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譫語潮熱為胃熱,當消穀引食;
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而胃中實也。
若能食者,胃中虛熱,雖硬不得為有燥屎。
雜病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
傷寒則胃實熱甚者,不能食,胃中虛熱甚者能食,與雜病為異也。
(醫統本有「與」字)大承氣湯以下燥屎,逐結熱。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7026&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