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中醫學理論研究包括文獻研究、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三個方面。
中醫文獻彙集著歷代醫家的辛勤探索和研究成果,是從事中醫科學研究的基本素材,也是發展中醫學的階梯。
因此,我們要重視文獻研究,特別是專題文獻研究,努力探驪索珠,繼承前人的學術經驗,並使之更加系統化,為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奠定基礎。
實驗研究是指實驗觀察和模型實驗觀察而言。
實驗研究是證明和發展科學知識的有效手段,是產生新理論的基礎和源泉。
中醫理論的實驗研究必須在堅持中醫特色的同時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化手段,賦予中醫學理論以現代科學內涵,才能不斷地發展中醫學理論,在動物實驗中應堅持整體性設計、動態觀察、系統性分析的原則,把宏觀綜合與微觀分析密切地結合起來。
時刻追蹤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注意從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受體學說、免疫網路學說等方面去探索可能的結合點,根據中醫理論從病因、病機、治則等多方面去研究和創造病證結合的動物模型,以促進中醫理論實驗研究的提高和發展。
臨床研究包括自然觀察研究和試驗觀察研究兩個方面,就中醫理論來說,後者較前者更為重要。
臨床研究的任務在於:①繼承當代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把經驗轉化為理論,豐富中醫學理論;
②發現和研究臨床實踐中所遇到和提出的現有理論難以回答甚至與之相悖的現象和問題,並給予假定性的解釋,不斷地為實驗研究提出新的課題;
③驗證實驗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的真理性。
實驗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創新,通過實驗所獲得的新的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在於它是否能指導臨床實踐。
實踐是任何理論的真理性,從而也是評價其進步性的惟一的、最高的客觀標準。
因此,中醫學理論研究必須堅持聯繫實際的原則,重視臨床研究,即理論的應用研究。
迄今,中醫學理論研究雖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這些成績與時代的要求還相去甚遠。
科學研究需要徹底依附於傳統,但突破性的成功又在於與之決裂。
面對現代生命科學的飛速發展,必須改變和更新自己的傳統觀念和習慣,既植根於傳統之中,又敢於打破舊的傳統而獲得新知,加速發展中醫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