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吐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18 18: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吐蛔

 

又 肝鬱不舒。理進苦辛。佐以酸味者。恐其過剛也。

 

仿食穀則嘔例。

 

人參 茯苓 吳萸 半夏 川連 烏梅

 

又 瘧來得汗。陰分之邪已透陽經。第痰嘔雖未減。青綠形色亦不至。最屬可喜。舌心白苔未淨。舌邊漸紅。而神倦困憊。清邪佐以輔正。一定成法。

 

人參 半夏 茯苓 枳實汁 乾薑 川連

 

又 食入欲嘔。心中溫溫液液。痰沫味鹹。脊背上下引痛。腎虛水液上泛為涎。督脈不司約束。

 

議用真武撤其水寒之逆。二服後接服。

 

人參 半夏 茯苓 桂枝 煨薑 南棗

 

又 別後寒熱三次。較之前發減半。但身動言語。氣衝。涌痰吐逆。四肢常冷。寒熱。汗出時四肢反熱。此陽衰胃虛。陰濁上乘。以致清氣無以轉舒。議以胃中虛。客氣上逆為噫氣嘔吐者。可與旋覆代赭湯。仍佐通陽以制飲逆。加白芍附子。

 

又 鎮逆方雖小效。究是強制之法。凡痰飲都是濁陰所化。陽氣不振。勢必再熾。仲景謂飲邪當以溫藥和之。前方劫胃水以蘇陽。亦是此意。議用理中湯。減甘草之守。仍加薑附以通陽。

 

並入草果以醒脾。二服後接用。

 

人參 乾薑 半夏 生白朮 附子 生白芍王 脈沉弦。腹痛嘔吐。鼻煤舌絳。面帶青晦色。夏秋伏暑發熱。非冬月。乃誤表禁食。胃氣受傷。

 

致肝木上乾胃土。蛔蟲上出。遂成重病。常有厥逆之慮。擬進泄肝和胃。得痛止嘔緩。冀有轉機。

 

川椒 川連 烏梅 乾薑 人參 茯苓生白芍 川楝子程 大病後。胃氣極傷。肝木乘土。蛔欲透膈。脘脅陣痛。是土衰木克。古人以狐惑蟲厥。都以胃虛少穀為訓。

 

安胃丸 人參川椒烏梅湯化送二錢。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5:16 , Processed in 0.0839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