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十二章 學習心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7-4 23:4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3-7-5 12:01 編輯

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十二章 學習心得

 

2013年7月2日星期二晚上7點由術龍老師解惑。

 

原文: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自己對文章的直譯: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說:「起源的地方時間護助的,有利沒有會吉祥順利。」


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有道德學問的人說:「護助者幫忙輔佐,時間此動作的意向輔佐者遵循與服從,人此動作的意向輔佐人誠實。實行誠實想法與意念於遵循服從,並因為還具善良美德的,事情用起源的地方時間護助此,有利沒有會吉祥順利。」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有道德學問的人說:「寫未全所說的話,所說的話未全心思想法,如此就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此心思想法,那未能夠漸漸顯現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有道德學問的人說:「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制定外觀狀態因為完備心思想法,建立制定吉凶所用的符號因為終止狀況不合法的,聯綴言詞與文詞如何因為全他所說的話,更改至交流、往來、交往此因為極端好處與益處,突出的各種姿勢的動作此因為非常微妙不可測的。」


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那改變此深奧啊,乾坤整個的依次排比並且改變制定於那個也。


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乾坤破壞,就不能漸漸顯現改變,改變未能夠漸漸顯現,即乾坤有所選擇差不多停止也。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正確原因顯現至動作的開始者稱呼此方法,顯現至裡面者稱呼此用具,使改變至削減這個稱呼此突發的事件,依例演算至走這個稱呼此交流、往來、交往,行為與動作至籌劃這個時間裡面這個人稱呼這個職業所做的事。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事情本來提到外觀與狀態,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幽深難見,然後起草與編寫眾多、各個他的樣子與模樣表面形態,外觀狀態他的有形體的東西適當與適合,事情因而稱呼這個外觀與狀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實際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並且意識他的了解與領悟交流、往來、交往因為從事他的標準與法則行為規範,綁言詞與文詞如何用判定他的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不祥與災禍,正確原因稱呼此交錯。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十分時間裡面這個幽深難見者正面存在於所用的符號,突出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者懷有含有於言詞與文詞。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使改變至控制這個懷有含有突發的事件,依例演算至從事這個懷有含有於明白與了解。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微妙不可測的到了解與通曉懷有含有於那個人,認可至達到此,非所說的話至可靠不懷疑,懷有含有於遵循規範做或從事。


老師對文章的直譯: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說:「起源的地方時間護助此,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沒有未吉祥、順利。」


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護助者幫忙、輔佐,時間此動作的意向幫忙、輔佐者遵循、服從.人此動作的意向幫忙、輔佐者誠實。實行誠實想法、意念於遵循、服從,再用還具善良美德的,事情用起源的地方時間護助此,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沒有未吉祥、順利。」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寫未全所說的話,所說的話未全心思、想法,如此就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此心思、想法,那未能夠漸漸顯現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制定、訂定外觀、狀態因為完備心思、想法,建立、制訂吉凶所用的符號因為終止狀況不合法的,聯綴、連接言詞、文詞這裡因為全他所說的話,更改至交流、往來、交往此因為極端好處、益處,突出這各種姿勢的動作此因為非常微妙不可測的。」


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那改變此混雜不正的,乾坤整個、全部的依次排比至改變制定、訂定於那裡而已。


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乾坤損傷、破壞,就沒有此漸漸顯現改變,改變未能夠漸漸顯現,即乾坤有所選擇差不多的停止、歇止也。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正確原因表現、顯現到動作的開始、持續稱呼此方法,表現、顯現到裡面者稱呼此才能,物體形態改變到決斷、判斷這稱呼此突發的事件,依例演算、探究到從事這稱呼此交流、往來、交往,全部的、整個的到安排、安置這時間裡面這人稱呼此職業所做的事。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正確原因提到外觀、狀態,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實際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幽深難見,然後起草、編寫眾多、各個他的樣子、模樣表面形態,外觀、狀態他的內容適當、適合,正確原因稱呼此外觀、狀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實際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然後景像、情景此了解、領悟交流、往來、交往因為從事他的標準、法則行為規範,聯綴、連接言詞、文詞如何用判定他的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不祥、災禍,正確原因稱呼此交錯。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十分時間裡面這幽深難見者懷有、含有於吉凶所用的符號,突出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者懷有、含有於言詞、文詞。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物體形態改變到決斷、判斷這懷有、含有於突發的事件.依例演算、探究到從事這懷有、含有於交流、往來、交往。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微妙不可測的到了解、通曉這懷有、含有於那個人,憑記憶並且達到此,非所說的話才可靠、不懷疑,懷有、含有於遵循的規範從事。


學習後的理解:


本篇文章是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的最後一章,寫這篇文章的老師引用易裡面所說的一句話“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來告訴他的學生如何才能得到天地之庇佑,事事順心如意的結果。


想要運用時空這套學術得到幫忙與輔佐者,首先要懂得什麼是遵循與服從,我們運用時間打開空間這套學術,來佈置自己陽宅的格局,無非就是想得到自己所需的劇本,然後去扮演裡面的角色而已,這就是遵循與服從。


前面的文章已經說過,我們的陽宅就是一個聚寶盆,它一直在複製你佈局所呈現給它的訊息在運作,你放入是好的它就會給你好的,相反,你置入的是壞的,它就會一直在複製不好的給你,所以,吉凶好壞都是在我們自己手中掌握的,建造或購買陽宅的是你自己,裡面空間的格局擺設是你自己,不要說是別人給出的設計或建議,但最終是你所認同的,同時你所選擇陽宅空間的格局呼應出了你獨有的劇本,有相似劇本絕對不會有相同的劇情。


相對來說一個人想要得到他人的幫助,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誠實,專業者怎麼說,你就要怎麼去做,不能說人家前面交代給你的事情,後面你還是一樣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錯誤的地方也不去修改,這也就減少了給自己成功的一次機會。

因為一個陽宅正確的格局不會允許有錯誤的人住在裡面,要會產生突發事件讓你離開這個空間,要就是因為你的不遵循服從,不是符合格局應該有的方式,而更動格局回歸到應該屬於你的空間,地理是活的就是這個道理,不然如果惡人住到好的格局裡,豈不是會更加猖狂的做壞事。


做到誠實並且又遵循與服從,說明這個人還具有良善美德的品性,這樣的人加上時空學術程序法則的幫助,也就是陰陽宅的格局佈置,就會產生出貴人來幫助或輔佐你,自然可以做什麼事情都順心如意,千萬不要迷信於“得天佑之”是老天爺會下來幫你,它只是創造出一個運行機制,給符合某一個時間段定義的人一個空間,讓其來展現他的才華,得到應該屬於他的結果,俗話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此原因吧!


易包羅天地之間所有萬象,不是像那些大師寫幾本書或演講幾個小時就能表達清楚的,文章中老師告訴了學生這個道理,因為這套學術需要教的知識太多了,用寫的方式是沒有辦法寫完全的,老師只能是傳授它的學理,然後自己依據學理而深入研究衍變。


用言語的方式一樣也是沒有辦法表達出老師所有的心思與想法,如果不能把老師所講的學術道理融會貫通,就沒有辦法掌握天地運行之法則,不懂它運行的規律法則就會產生依據自己的想法而行事,自然會顯現出一大堆無法解決的困難問題,因為我們只是天地運作機制裡面的一個小小生物而已。


得天佑之的方法是老師在傳授,而不是老天爺在教你,雖然一位專業老師的心思想法不容易了解,但隨著文章書寫程度的深入,再加上口傳心授知識與道理,你的學理應該是一直在累積中,能夠成為專業者的那一天,就說明已經懂了老師的心思想法與程序法則,如果這種方式還沒辦法理解,又如何可以得天佑之呢?


當初流傳出來這套學術的專業者,從炁、體、象、卦、陰陽、雌雄、父母等等制定出完整的一套程序法則,所有的心思都已經融會貫通在裡面,並且從源頭推衍到結尾,所有程序都符合天地定位、澤通氣、水火不相射、雷風相薄的自然法則規律。


因為他制定出來程序法則的正確性,而終止了外面所流傳的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等等很多錯誤的偽學繆論,撰寫出繫辭三百八十四爻的基礎情境的論述,成為能懂之人的資料庫,以此來當作萬千衍變的依據。

佈置格局分為內炁與外炁,一切要運用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三種程序的道理,依據所需佈局達到內外炁相呼應而達成願望,一個專業者必須要懂這些變化的道理,如果只會死搬硬套所學習的程序公式,在遇到一些奇形怪異事情的時候,也就沒有辦法找到正確依據來處理,那就不能稱為是一位合格的專業者。


在這套學術中乾坤二義是易之根源,被廣泛使用,也是最容易讓學易者混淆不清的地方,天、父、時間等等都可稱為乾,地、母、空間等等都可以稱為坤,相同的一種名稱包含了太多的意思在裡面,關鍵要看變化中如何去正確運用。


文章這裡提到乾坤是針對天與地來論述,相對來說是時間與空間的定義,時間的起源是宗廟,宗廟的位移又是產生出挨星與挨星法則與挨星盤的依據,它是時間與空間改變的唯一依據,如果不懂根本沒辦法準確推衍出當運挨星盤,沒有了正確的時間依據,又如何來運用時間打開空間呢?


所以挨星法出現錯誤,時間打開空間,空間呼應時間都是不可能正確的,就像我們做事時會選擇時間,希望用擇日的方式來改變一些不好的事情或達成自己美好的願望,但往往有的時候會事與願違,因為你所選擇的時間是不正確的,沒有進入所需的那個空間怎麼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沒有呈凶就應該很知足了。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從有動念開始,就等於在相對時間打開空間的程序方法,你認為自己有才華,你就要展現出你的能力,不能說做為一個專業者,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說這個我沒遇到過,那個我不懂,這又怎麼能使人信服?

例如說一個人要去做某件事情,突然有一隻小鳥從頭上掉下來,懂的人就能從這個突發的訊息來判斷這件事情的吉凶,如果不懂運用萬物形態的改變來當作推衍的依據,又怎麼能去從事幫助改變別人的劇本,連你自己的吉凶都是未知,他人的吉凶有豈能通曉。


在地球這個大空間裡,所有萬事萬物都有其外觀與狀態,並有其一定的歸屬性與作用性,室內的電視、冰箱、空調、魚缸等等,室外的路燈、信號塔、大樹、河流等等都是編寫你劇本內容的其中條件,它的裡面隱含著奧妙與深奧的道理,這也是易裡面一再提起“象”的真正原因,只有懂了所有萬事萬物的外觀與狀態,以及它的歸屬性與作用性,自己才能編寫出更多的情境劇本。


易裡面的三百八十四爻論述只是一個種類,一切的情境都是因為時間在尋找空間或時間更動空間而呈現,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動爻而產生,實際是時間與空間一直在改變而造就出的這些情境劇本,所有一切都是以三交一往來程序,來推衍出物體形態的改變所帶給我們的吉與凶,這其中也能顯現出一位專業者的水準,學習與運用這套學術依靠的不只是記憶力,一切要依據它源、理、義、法、竅的學理而達到程序的靈活運用,這樣的專業者才不愧是高超不平凡的神人。

 

評分

參與人數 2學術 -2 貢獻 +3000 銀幣 0 金幣 +8450 龍幣 +200 學習 +500 收起 理由
巨蟹龍 文曲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聽課時間錯誤,文中出現簡字、錯字。.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7:49 , Processed in 0.2656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