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禮注疏 卷一】
不筮月者,《夏小正》云:「二月綏多士女,冠子取妻時也。」
既有常月,故不筮也。
云「冠必筮日於廟門者,重以成人之禮成子孫也」者,案《冠義》云:「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
敬冠事,所以重禮。」
是筮日為重禮之事也。
《冠義》又云:「古者重冠。
重冠,故行之於廟。
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
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
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是成人之禮成子孫也。
此經唯論父子、兄弟,不言祖孫。
鄭兼言孫者,家事統於尊,若祖在則為冠主,故兼孫也。
云「廟謂禰廟」者,案《昏禮》行事皆直云廟,《記》云「凡行事,受諸禰廟」,此經亦直云廟,故知亦於禰廟也。
然《儀禮》之內單言廟者,皆是禰廟,若非禰廟,則以廟名別之。
故《聘禮》云:「賓朝服問卿,卿受於祖廟。」
又受聘在始祖廟,即云「不腆先君之祧」,是不言於廟,舉祖祧以別之也。
士於廟,若天子、諸侯冠,在始祖之廟。
是以襄九年季武子云「以先君之祧處之」,祧則與《聘禮》先君之祧謂遷主所藏始祖同也。
若然,服虔注以祧為曾祖者,以其公還及衛,冠於衛成公之廟。
服註:「成公,衛曾祖。」
故以祧為曾祖廟。
時不冠於衛之始祖,以非已廟故也。
無大夫冠禮,若幼而冠者,與士同在禰廟也。
云「不於堂者,嫌蓍龜之靈由廟神」者,此據經冠在廟堂,此蓍筮在門外,不同處,故以廟決堂。
以蓍自有靈,知吉凶不假廟神,故云嫌蓍龜之靈由廟神也。
案《天府職》云:「季冬,陳玉,以貞來歲之美惡。」
注云:「問歲之美惡,謂問於龜。」
凡卜筮者,實問於鬼神,龜筮能出其卦兆之佔耳。
若然,卜筮實問七八九六之鬼神,故以六玉禮耳。
而龜筮直能出其卦兆之佔,似無靈者,各有所對。
若以蓍龜對生數、成數之鬼神,則蓍龜直能出卦兆,不得有神。
若以卦對生成之鬼神,則蓍龜亦自有神。
是以《易。
繫辭》云「蓍之德圓而神」,又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善於蓍龜。」
又郭璞云:「上有蔭叢蓍,下有千齡蔡。」
凡蟲之智,莫善於龜;
凡草之靈,莫善於蓍。
蓍、龜自有靈也。
若蓍自有神,不假廟神也。
不於寢門筮者,一取成人之禮成子孫,二兼取鬼神之謀。
故《易。繫辭》云「人謀鬼謀」,鄭注云:「鬼謀,謂謀卜筮於廟門。」
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