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龍峒孔廟】 臺北市的孔廟,因位於大同區大龍峒而得名。
三殿落成、神位陞座於1931年,1992年經內政部指定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
每年孔子誕辰恭行釋奠禮,由臺北市長擔任正獻官,總統並特派掌管國家禮儀的內政部長代表總統上香,為國家重要的祭禮。
臺北第一座孔廟原建成於1881年,為「臺北府儒學」學宮建築的一部分,稱為城內文廟,日治後於1907年被日人拆除。
臺北士紳為延續儒學傳統,捐錢捐地重建於今址,並組織崇聖會以宏揚聖道。
1970年這座民間所捐建的孔廟,由初建者後裔辜振甫與陳錫慶代表全體捐獻者呈獻給國家,經行政院核交臺北市政府,由民政局於1972年7月成立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接管。
2006年於儀門東側增設弘道祠,增祀首位本地鄉賢陳維英。
大龍峒孔廟整體建築分三期興建:第一期(1925-1931年)完成大成殿、東西兩廡、儀門及崇聖祠,由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建造,大成殿內構造奇巧的八角藻井展現獨特匠藝;
殿外水車堵生動的「四聘」交趾陶作品,出自廈門名師洪坤福門系;
精巧的立體九龍透雕孔子神主,則為鹿港名雕刻師李松林等人作品。
第二期(1935-1939年)櫺星門、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改聘王樹發(王益順的姪子)續建。
此起彼落的燕尾脊屋頂,讓孔廟充滿閩南建築風情。
第三期(1955-1956年)明倫堂建於臺灣光復後,由前考試院院長賈景德發起,聘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臺的福州建築師盧毓駿設計,建築樣式以中國古典樣式的屋頂,配以西洋水泥仿漢白玉立面二樓欄杆、綠色櫺窗及梅花圖騰的簷下裝飾。
臺灣各地孔廟釋奠禮樂佾原承清制,1968年臺北孔廟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背景下,由中央政府主導「祭孔禮樂改進」,以明制為基準改進釋奠禮的音樂、舞蹈、服飾,經3年試辦後推展至全臺各地孔廟,形成特有的釋奠文化圈;
1982年8月28日在美國舊金山金門公園(GoldenGatePark)首屆舉辦海外祭孔大典,即是以臺北祭孔禮樂為藍本。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