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拜斗】 拜斗是道教獨有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應稱為「朝真禮斗」。
俗話說:「佛無科斗,道不放焰口」,其他宗教沒有拜斗的科儀。
拜斗淵源很早,始創於漢朝時張道陵天師,根據《北斗經》記載:「永漢元年正月初七日太上老君昇玉局座授張天師『北斗延生秘訣』。」
相傳斗為「天樞」,是神人的主宰。
漢代霍光曾經禮斗,三國的孔明也曾禳星。
道教認為人之生死魂魄的來源與歸宿均在「斗府」,所以人懷胎第一個月稱為「胞」,第二個月稱為「胎」,第三個月稱為「魂」,第四個月稱為「魄」,都是受斗極陶魂鑄魄之功,人死後亦歸宿於北斗,所以人死可喻為「星沉北斗」,斗就是人的本命元辰。
斗分成南斗與北斗。
北斗共有九顆,稱之為九星;
七星明顯,二星隱蔽,又稱北斗七星:貪狼星、祿存星、廉貞星、破軍星、巨門星、文曲星、武曲星;
二隱星為「輔星」及「弼星」。
參加拜斗就是朝拜自己的本命元辰,可使元辰光彩,祛災趨福,祈求平安。
拜斗是一種極為神聖且玄奧之儀式,需延請高功法師主持,俗云「步罡踏斗」即喻拜斗。
拜斗時需準備六項物品:斗、米、尺、秤、刀、鏡子,以上六項就是代表宇宙、萬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啟建拜斗有幾個時候,欣逢主神聖誕時,啟建慶成或齋醮時,每逢初一、十五按期禮斗,還有最重要的農曆九月初一到初九日,因逢南、北斗星君下降及圓明道姥天尊聖誕,因此有九皇斗之稱。
參加拜斗時,先將家丁口的姓名生辰八字向主辦宮廟登記,禮斗時沐浴齋戒,準備鮮花、五果到宮廟參拜。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2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