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祭祀圈】 地方社區居民基於對天地神鬼共同祭祀所形成的義務性祭祀組織。
祭祀圈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社祭,藉由舉行共同祭祀以維持里社的凝聚力。
祭祀圈通常以一個角頭、一個或數個村莊、一個鄉鎮為範圍,範圍大小顯示出不同的層級。
在鄉鎮範圍內有不同層級的祭祀圈結構,也有鄉鎮並沒有全鄉鎮性的祭祀圈。
這種層級性結構(hierarchicalstructure)建構出臺灣漢人社會地域組織的基礎樣貌。
祭祀圈是傳統臺灣漢人社會相當具有主導性的力量,自從日治時期日本學者岡田謙用來探討臺北士林的村落社會,並指出祭祀圈與市場圈和通婚圈有很大關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學者對臺灣地方社會的研究,也有類似探討,例如美國學者桑高仁(StevenSangren)以地域性的祭典組織(territorialcult)一詞,說明桃園大溪的公眾祭祀,為地方社會文化系統的運作。
此外也有以廟宇社區、慶典組織、街坊祭典組織做為研究用詞,皆印證祭祀圈在臺灣社會實際存在。
祭祀圈以社區共同祭祀地方公廟所供奉的主神為主要象徵,作為一境之主,神祇藉著祂的神力及五營兵將的協助,維護地方的平安;
地方民眾在神誕日舉行千秋聖誕祭典並遶境巡行,以祈求合境平安。
共同祭祀並依歲時習俗,年初向神祈求平安,年末向神祈謝平安,七月普度,八月演出土地公戲等,各地的祭祀活動大同小異。
居民在地方頭人(負責廟宇興建與管理)的帶領下,以卜選頭家、爐主的方式負責一年當中的祭祀,以收丁口錢的方式收集祭祀費用,並有角頭輪祀的方式,以及神明會、轎班會、曲館、武館等地方性組織,來維持共同祭祀,目的是要營造社區的共同意識與集體情感。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