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觀世音菩薩】 佛教菩薩之一,臺灣民間最受崇拜的神祇之一,成為民間信仰的俗神。
又稱觀世音、觀自在、南海古佛、觀音大士、圓通教主、觀音佛祖。
臺灣一般信眾大都稱觀音媽、佛祖媽,或簡稱佛祖。
觀音信仰源出於佛教,《法華經‧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慈悲應化的願力,深入民心;
中國宋代的《香山寶卷》記載觀音信仰與妙善公主的傳說關聯。
臺灣寺廟中觀音的形象,主要有送子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多樣化造形。
在臺灣民俗中,焦面大士鬼王也是觀世音的化身,媽祖則是觀世音的一滴血所化,均顯示觀世音深受民間愛戴,因而衍生傳說附會的情形;
觀音信仰中的石觀音與水流觀音也和民俗密切相關。
觀世音信仰在臺灣經常轉化為民間佛教的形態,民間有許多觀音廟被稱為「巖仔」,街市中的觀音廟稱為「觀音亭」,其他如主祀觀世音的齋堂,均屬於這種類型。
民家的神明廳上常懸掛「觀音媽聯」(又稱「觀音彩仔」)」,上繪觀世音、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司命灶君等「家堂五神」的畫像,觀世音被安置於最上層以示尊崇,這也是「家家觀世音」說法的由來。
觀世音左右通常奉祀善才與龍女,或者同祀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
民間以農曆2月19日為觀世音誕生日,6月19日為觀世音得道日,9月19日為觀世音出家日。
臺灣重要的觀音廟有艋舺龍山寺、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大溪蓮座山觀音寺、龜山壽山巖觀音寺、清水紫雲巖、鹿港龍山寺、白河火山碧雲寺、阿蓮超峰寺等。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