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特殊教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7:1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特殊教育

 

日治時期以身心特殊之兒童為對象的教育,包括感化教育與視聽障者教育。

 

感化教育以不良少年的感化教養為目的,其唯一的教育機關為1909年(明治42年)由本願寺臺北別院捐款而成立的財團法人臺北成德學院。

 

1922年(大正11年)臺灣總督府解散原成德學院,新設公立的感化院,並沿用原名,稱為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1934年(昭和9年)改稱臺灣總督府少年教護院。

 

視聽障者的教育機關有臺北、臺南兩所盲啞學校。

 

臺南盲啞學校設於1922年,其前身是清末1893年(光緒19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Campbell)在臺南自宅開設的訓瞽堂,教授視障者聖書、點字、算術及手藝等。

 

1900年臺南縣(註1)以縣令規定臺南慈惠院附設教育部,繼承甘為霖的事業。

 

1905年發布「臺南慈惠院盲生教育規程」,分設普通科五年、技藝科三年,教授學生修身、國語、算術、體操、唱歌,以及按摩術。

 

1922年在臺南設州立的盲啞學校,對視聽障者實施普通教育,並教授生活所須之技藝,修業年限普通科六年以內、技藝科五年以內,視必要可加設三年以內的專修科。

 

臺北盲啞學校成立於1928年,其前身是大稻埕日本人醫師木村謹吾於1917年設置的木村盲啞教育所,1920年改為私立盲啞學校,1928年由臺北州新設州立臺北盲啞學校接手,校長仍由木村謹吾擔任。

 

學校分設盲生部及啞生部,分置普通科(6年)、技藝科(2-5年)及專修科(2-3年)。

 

根據1944年的統計,當年在學學生共有346人,主要是臺灣人。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1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3:07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