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管狀旋截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7:1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管狀旋截器

 

管狀旋截器,又稱為管狀穿截技術,是目前考古界慣用的一個專有名詞。

 

有關此一技術的研究,最早見於鹿野忠雄對東部「管狀穿截器文化」的研究。

 

鹿野忠雄先生認為,此一技術應該存在於臺灣史前的「金石並用時期」,是以金屬器進行環形切鋸的技術。

 

但是由於在相關遺址中至今並未尋獲金屬器的疑存,所以目前臺灣考古學界對此採保留的態度。

 

此一技術普遍見於台灣東部的史前玉石工業之中,以圓管狀工具切鋸出圓形空洞。

 

該技術在台灣的使用,除了帶圓孔玉石(如手鐲)之外,多以圓柱形玉石核心為判斷的依據。

 

而一般所謂的管狀穿截技術,是採用「竹管」、「琢玉砂」為基本的材料,將琢玉砂置於岩材之上,再以人工(或機械裝置)直接加壓竹管施力於琢玉砂之上並轉動,以竹管碾轉帶動琢玉砂,以間接施力的方式進行對岩材的磨蝕,其目的是對岩材磨蝕出一個管狀穿孔。

 

對於「管狀旋截器」一詞的使用,筆者覺得有必要再更進一步加以討論。

 

首先,「管狀旋截器」不是一個「器物」,而此一名詞以「器」名之,或有不妥,所以建議以「技術」代替,以資區別;

 

其次,「管狀旋截」應被視為一種技術「叢集」(complex),而且應為廣泛稱呼下的名詞。

 

而劉益昌先生提出以「圓形切鋸」一詞暫代「管狀旋截」,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目前泛稱的「管狀旋截」,其名詞背後具有特定的工具、程序、與結果;

 

但是很明顯的,管狀旋截作為一種特殊的技術現象,絕對不只有一種工具組合及技術、方式,而可能有許多的方式、技術、及工具組合。

 

一般推測的工具及技術,可視為一項合理的、可成立的方式;

 

但是史前卑南玉器工業卻可能不是用此一特定的旋截方式、工具組合,而呈現出不同的痕跡。

 

所以若用現存的名詞指涉造成台灣史前遺物的技術,可能需要考慮:1.該名詞背後應具有更廣泛的技術集合;

 

2.現存名詞的指涉內涵可能並非是造成台灣史前遺物的技術。

 

若未對此兩點做出精確的認知,對史前卑南管狀旋截器的認識將無法避免存在錯誤的認知。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41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3:07 , Processed in 0.0624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