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0 21:35 編輯
【史學●鹿寮遺址】
鹿寮遺址地處大肚台地西側山腰緩坡面,鹿寮聚落東側,鹿寮國中北方。
遺址行政隸屬上屬於台中縣(註1)沙鹿鎮(註2)鹿寮里。
海拔高度介於25至45公尺間,面積約11萬平方公尺,經緯度座標為東經120度33分41秒,北緯24度14分55秒。
此遺址為1972-73年何傳坤先生在濁大計劃進行時發現,1995年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項下學者會勘,2000年至2001年間則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再次進行發掘研究。
遺址保存狀況除部分受耕作、興建房舍破壞外,其餘保存尚好,由甘蔗田灌溉水圳及房屋工程所挖出之斷面可見文化層及貝塚。
遺址文化層距地表約20致70公分深處,厚約20公分。
早期出土遺物包括黑色泥質陶、紅褐色細砂陶、灰褐色泥質陶,,除黑色泥質陶未見器型外,其餘器型皆以罐型器為主。
石器方面有打製斧鋤形器、石錘,另外還出現貝塚遺跡與貝殼、獸骨等生態遺留。
而近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之發掘則有相當豐碩的成果,出土遺跡包括灰坑、貝塚及俯身葬一具,遺物方面除陶片外,更有許多鐵製器具,如鐵刀、矛頭、箭頭、鑿、釘、鐵質縫衣針,以及骨簪、骨箭頭、骨針、骨飾等各種骨器,還發現大量作為裝飾品的玻璃珠與玉髓珠。
由文化遺物的內容來看,鹿寮遺址只有單一文化層,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
根據碳14測得的數據,遺址年代約為距今1010至420年前。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5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