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人格障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9 09:5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人格障礙

 

拼音

 

réngézhàngài

 

英文參考

 

personalitydisorders

 

概述

 

人格障礙(personality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顯著偏離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為模式,對環境適應不良,常影響其社會功能,甚至與社會發生沖突,給自己或社會造成惡果。

 

人格障礙常開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

 

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

 

人格障礙有時與精神疾病有相似之處或易于發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態。

 

嚴重軀體疾病,傷殘,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災難性生活體驗之后發生的人格特征偏離,應列入相應疾病的人格改變。

 

兒童少年期的行為異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離尚不影響其社會功能時,暫不診斷為人格障礙。

 

關于人格障礙流行學研究較少,一般認為某些機構如監袱、福利部門中的發病率高;

 

Langer和Michael認為最低社會經濟階層的發生率較最高層大三倍;

 

Leightons則認為社會秩序混亂地區的發生率較安全地區的總發生率大三倍。

 

人格障礙的特征

 

人格障礙從童年或少年期開始,并持續終生的顯著偏離常態的人格,其一般特征有:①有紊亂不定的心理特點和與人難以相處的人際關系。

 

例如,偏執懷疑、自我愛戀、被動性侵犯等。

 

②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難都歸咎于命運和別人的錯誤,把社會和外界對自己不利的條件都看作是不正應該的,而對自己的缺點卻無所覺察,也不改正。

 

③認為自己對別人不負任何責任,對不道德的行為沒有罪惡感,對傷害別人的行為不后悔,對自己的一切行為都執意的偏袒與辯護。

 

④在任何環境中都猜疑、仇視和偏頗的看法。

 

具有人格障礙的人,由于其內心體驗背離生活常情,外在行為違反社會準則,所以經常給社會和他人造成損失,給自己帶來痛苦。

 

人格障礙概念的由來

 

無論是醫療、教育或懲罰措施都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這類偏離常態的內心體驗及行為模式。

 

與精神疾病不同,后者是病理心理的表現;

 

前者則是長期的個體心理特征的異常發展。

 

原來人格發展正常,成年以后由于社會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格異常,稱為人格改變,不屬于人格性人格綜合癥,也不屬于人格障礙。

 

此概念由來已久,幾經變遷。

 

英國普里查德首先提出悖行狂,用來指智力及推理沒有缺陷,但沖動不能自制、情感及行為違背社會規范的各種情況;

 

德國科赫提出精神病質低劣人格,用來指沒有精神病或智力低下,但行為異常、不近人情的情況。

 

德國著名精神病學家E.克雷佩林在其《精神病學》教科書第八版(1913)中,首次引用了這一概念,改稱為"精神病質人格"。

 

中國也有譯為:"精神病態人格"或"病態人格"者。

 

德國施奈德提出,克雷佩林書中所說的病態人格,只描述了因人格異常而危害社會的情況,沒有包括只給自己帶來損失及痛苦的人格異常。

 

例如以過分消極被動或過分退縮內向為特征的人格異常。

 

據此,施奈德提出"異常人格",用來包括所有危及社會和危及本人的各種情況。

 

中國亦有將異常人格譯為"變態人格"者。

 

國際上采用"人格障礙",以取代許多早期術語。

 

人格障礙的類型

 

根據人格障礙者的不同表現,可將人格障礙分為不同類型。

 

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將其分為偏執型、情感型、分裂型、暴發型、強迫型、癔癥型、無力型、反社會型或不合群型等。

 

病因病理病機

 

迄今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是在素質基礎是在素質基礎上受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

 

一、遺傳因素:家系調查資料提示先證者親屬中人格障礙的發生率與血緣關系呈正比,血緣關系越近,發生率越高。

 

雙生子與寄養子調查結果都支持遺傳因素起一定作用的觀點,但家庭、社會環境及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視。

 

二、腦發育因素:研究發現情緒不穩定型性格障礙的人有較多的神經系統軟體征,神經心理學測驗也提示輕微腦功能損害。

 

腦電圖顯示與年齡不相符的不成熟型,Williams發現常有攻擊行為的男人中,57%具有異常腦電圖,且多表現在前顳區,他認為問題可能在肉狀態激活系統或邊緣系統。

 

三、環境因素:在人格障礙的形成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兒童的大腦發育未成熟,有較大可塑性,強烈的精神刺激會給兒童的個性發育帶來嚴重影響,不合理教養可導致人格的病態發展,缺乏家庭正確教養或父母的愛記是發生人格障礙的重要原因。

 

Patridge強調病態社會的不良影響,他認為健康的社會是避免發生精神破裂的屏障,惡劣的社會風尚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均可影響兒童的心身健康,與人格障礙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臨床表現

 

一、偏執型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偏執為主要特點。

 

表現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懷疑他人忠誠,過分警惕與防衛;

 

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將周圍發生的事件解釋為“陰謀”、不符合現實的先占觀念;

 

過分自負,認為自己正確,將挫折和失敗歸咎于他人;

 

容易產生病理性嫉妒;

 

對挫折和拒絕特別敏感,不能諒解別人,長期耿耿于懷,常與人發生爭執或沉湎于訴訟,人際關系不良。

 

二、分裂樣人格障礙:以觀念,外貌和行為奇特,人際關系有明顯缺陷和情感冷淡為主要特點。

 

對喜事缺乏愉快感,對人冷淡,對生活缺乏熱情和興趣,孤獨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與人來往,因此也較少與人發生沖突。

 

三、沖動型人格障礙:又稱暴發型或攻擊型的人格障礙。

 

以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的沖動性為主要特點。

 

發作沒有先兆,不考慮后果,不能自控,易與他人發生沖突。

 

發作之后能認識不對,間歇期一般表現正常。

 

四、強迫型人格障礙:以要求嚴格和完美為主要特點。

 

希望遵循一種他所熟悉的常規,認為萬無一失,無法適應新的變更。

 

缺乏想象,不會利用時機,做事過分謹慎與刻板,事先反復計劃,事后反復檢查,不厭其煩。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也是其特點之一。

 

五、表演型人格障礙:以高度的自我中心、過分情感化和用夸張的言語和行為吸引注意為主要特點。

 

情感浮淺,易受暗示。

 

六、悖德型人格障礙:又稱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范為主要特點。

 

這種人感情冷淡,對人缺乏同情,漠不關心,缺乏正常的人間愛;

 

易激惹,常發生沖動性行為;

 

即使給別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內疚,缺乏罪惡感;

 

因此常發生不負責任的行為,甚至是違法亂紀的行為,雖屢受懲罰,也不易接受教訓,屢教不改。

 

臨床表現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引用:http://big5.wiki8.com/rengezhangai_2152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1: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