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蒲葵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4 09:2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蒲葵子

 

拼音

 

púkuízǐ

 

拼音名

 

PúKuíZǐ

 

別名

 

葵樹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蒲葵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vistonachinensis(Jacq.)R.Br.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原形態

 

蒲葵,喬木,高達20m。

 

葉闊腎狀扇形,直徑達lm以上,掌狀深裂至中部,裂片線狀披針形,基部闊4-4.5cm,先端長漸尖,2深裂,其分裂部分下垂,長達50cm;

 

葉柄長達2m,下部兩側有逆刺。

 

花序呈圓錐狀,粗壯,長約lm,總梗上有6-7個佛焰苞,約6個分枝花序,長達35cm,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個佛焰苞,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小花枝長10-20cm。

 

花小,兩性,黃綠色,長約2mm;

 

萼片3,覆瓦狀排列;

 

花冠約2倍長于花萼,3裂幾達基部;

 

雄蕊6,花絲合生成一環并貼生于花冠基部;

 

子房由3個近分離的心皮組成,3室。

 

核果橢圓形,狀如橄欖,長1.8-2.2cm,徑1-1.2cm,黑褐色。

 

種子橢圓形,長1.5cm,直徑0.9cm。

 

花期4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栽于庭園或宅旁,本種在廣東新會縣栽培較多。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南部。

 

化學成份

 

種子含酚類,還原糖,鞣質,三酰甘油(triglyceride),氨基酸:賴氨酸(lysine)、絲氨酸(ser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酪氨酸(tyrosine)、纈氨酸(val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vlanine),糖,維生素C即抗壞血酸(ascorbicacid)。

 

果殼與核仁的油主要含油酸(ole-icacid)。

 

藥理作用

 

對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蒲葵子醇提取物對蛋白激酶C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隨劑量增加作用增強,40μm/ml和100μg/ml的抑制率分別為56.2%和66.6%。

 

已知蛋白激酶C的抑制劑對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提示蒲葵予的抗癌活性可能與此有關。

 

性味

 

味甘;

 

苦;

 

性平;

 

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

 

軟堅散結。

 

主慢性肝炎;

 

癥瘕積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引用:http://big5.wiki8.com/pukuizi_7803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7 02:0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