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養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2 12:1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養老

 

拼音

 

yǎnglǎo

 

英文參考

 

providefortheaged;

 

Yanglao(SI6)

 

概述

 

養老,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屬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郄穴。

 

位于前臂伸側,腕后1寸,以掌向胸時,當尺骨莖突橈側緣上方之骨縫中。

 

另說“陽谷后一寸五分”(《循經考穴編》廣注):“去陽谷一寸二分,行向外”(《針灸集成》)。

 

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手背支的吻合支,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及腕靜脈網。

 

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臑痛等。

 

直刺0.5-0.8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

 

養老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取法

 

1.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的橈側緣上,與尺骨小頭最高點平齊的骨縫中是穴。

 

2.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上;

 

然后掌心轉向胸部,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是穴。

 

穴位解剖

 

養老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前臂筋膜、前臂骨間膜。

 

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腕靜脈網。

 

分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手背支的吻合支。

 

皮膚由前臂后皮神經分布。

 

皮下組織內除此神經外,有貴要靜脈和頭靜脈的起始行經。

 

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指伸肌腱和小指伸肌腱之間經過,穿經其深面的骨間背側動、靜脈及神經,而達橈、尺骨下端骨間膜。

 

腕背側(動脈)網位于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背面。

 

由橈、尺動脈的腕背支、骨間掌側和骨間背側動脈的末端組成。

 

特異性

 

手太陽經之郄穴。

 

功用

 

清頭明目,舒筋活絡。

 

主治病癥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腦血管病后遺癥,肩臂部神經痛;

 

2.運動系統疾病:急性腰扭傷,落枕;

 

3.其它:近視眼。

 

刺灸法

 

刺法:向上斜刺0.5~0.8寸,手腕酸麻,可向肩時放散。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

 

養老配肩髃,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肩、背肘疼痛。

 

養老配風池,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主治頭痛,面痛。

 

文獻摘要

 

《甲乙經》:肩痛欲折,養老主之。

 

《銅人》:治目視不明。

 

《圖翼》:張仲文傳灸治仙法,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艱難,及筋攣,腳痹不可屈伸。

 

研究進展

 

落枕針刺用強刺激手法,左病右取,右病取左,囑患者活動頸部。

 

也有針刺后用點按和法,按摩頸部疼痛點。

 

急性腰扭傷針刺一側養老穴,囑患者活動腰部。

 

引用:http://big5.wiki8.com/yanglao_408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8 04:26 , Processed in 0.2031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