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理百科,懸棺遺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7 23:5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地理百科,懸棺遺址

 

懸棺遺址位於仙水岩一帶。
 

仙水岩諸峰峭拔陡險,岩壁光滑平展,岩腳下便是瀘溪河。
 

臨水懸崖絕壁上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岩洞,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岩墓懸棺,其葬位高度為20-50米。
 

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羅棋佈,從瀘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隱約望見洞口或釘木樁,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
 

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
 

直到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籃和雲梯進洞、才將這個謎解開,考古工作者入洞後,對懸棺葬進行了科學清理,出土了大批遺物,其葬制盛行崖洞合葬和群葬。
 

在水岩、仙岩、仙女岩、穀子岩等處,每處都有十幾座到數十座不等幾種類型。
 

其中如十二號墓,洞寬50余米,墓室規模巨大,內置十副棺木,顯然是大家族幾代人的聚葬之所,懸棺棺具形制有扁圓形、圓筒形、長方形、頂蓋式和屋脊形等幾種,多用巨木刳割挖穿而成,木料多為楠木。
 

隨葬品多用仿銅禮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忌用金屬器皿。
 

貴溪懸棺是武夷山地區懸棺葬的代表,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古越人的古老葬俗,且是行于中國長江以南許多省區以及臺灣和一些太平洋島嶼的懸棺葬的起源。
 

這裡懸棺數量多,隨葬品豐富,其科學研究價值之巨大,素為海內外學者矚目。
 

離水面高達幾十米的懸棺在古代是如何安放進去的?

 

這個問題曾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興趣,一時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

 

現在,您在仙水岩就可以欣賞到按其中一說而舉行的模擬懸棺安放表演。
 

引用: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8078.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天梁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6: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