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馬鈴薯】
【名稱】:馬鈴薯
【類別】:植物知識
【內容】:1785年,法國鬧糧荒。
一位名叫法爾孟契那的藥劑師把馬鈴薯引種到法國,想以此來解決饑荒問題。
但當時許多法國人以為它有毒,不願栽種。
於是國王路易十六就讓皇后把馬鈴薯的花插在頭上作裝飾;
在皇宮花園裏也栽種馬鈴薯。
霎時間,栽種馬鈴薯風靡全國,馬鈴薯花竟成了最時髦、最高貴的標誌,馬鈴薯也因此得到了一個漂亮的名字——地下蘋果。
馬鈴薯原產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區和智利的沿海山地。
從前,印第安人把它作為主要食物,還給它起名叫“爸爸”。
1536年,西班牙水手把馬鈴薯從秘魯引種到歐洲;
1565年傳到英國愛爾蘭,成為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17世紀傳入中國。
馬鈴薯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作一年生栽培。
地上莖稍帶三角形,有毛,葉為互生的奇數羽狀複葉,花有白、紫、粉紅等色,我們平時吃的馬鈴薯是它的地下塊莖,而不是根。
馬鈴薯性喜寒冷和高燥,在高溫季節栽種,容易染病毒而退化。
我國東北黑龍江一帶,氣候寒冷,與原產地條件近似,所以生長良好,畝產很高。
馬鈴薯發芽時,在芽的周圍產生有毒的龍葵素,不能食用。
它的皮含有葉綠素,暴露在陽光下會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品質。
據測定,馬鈴薯的營養價值是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
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為蔬菜之冠。
歐洲許多地區把馬鈴薯當作主食,有“第三麵包”之稱。
馬鈴薯還被稱為“萬能作物”。
它可制澱粉、酒精、糊精、葡萄糖,也可製造橡膠、電影膠片、人造絲、香水等數十種工業品。
近年來,人類在馬鈴薯品種培育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匈牙利育種家花了20年時間,育成了生吃的馬鈴薯品種,它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不低於牛肉,且不用煮,不用炒,去皮就可吃。
羅馬尼亞育種家成功地培育出高產馬鈴薯,人們特地為他豎立了一座馬鈴薯紀念碑,表彰他對人類作出的貢獻。
【序號】:761
引用:http://tw.18dao.net/%E7%99%BE%E7 ... C%E9%88%B4%E8%96%A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