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歷代名塔】 塔,是佛教所特有的建築物,梵語stupa,音譯浮圖、功德聚等,寶塔從平地凌空而起,使人見之突然驚其非凡而開智慧。
佛塔十三層,其他次之。
塔在印度以奉藏佛舍利及佛物如髮等。
後世由於佛教之傳播而有供養高僧之遺身及佛經者,稱真身塔、法身塔等,或叢葬僧徒的普同塔。
又佛與塔通稱為寶,故云寶塔。
中國之有佛塔的最早記載,是在漢明帝崩後,葬於洛陽北郊出的顯節陵,陵內建有浮圖。
現存最古老的寶塔。
有孫權在建業所造的舍利塔,即今金華城永福寺後的萬佛塔;
河南登封嵩嶽寺塔,建於北魏正光年間(西元五二0~五二七年),塔為十二角十五層,磚築,二層以上,層層相接,整個造形輪廓呈尖椎形,顯得徐緩流暢而優雅,每層短簷用磚逐漸向外挑出,遠望呈現重疊的圓圜形,整個塔身的裝飾如塔基座上半窗下的石獸雕刻,窗與門的蔥花形拱,柱頭的倒垂蓮瓣都是用磚砌成的,這是建築工程的奇蹟,亦為國內現存磚塔中之最古者。
隋文帝仁壽年間詔二十八州起塔,是我國普建舍利塔之始。
今存南京棲霞寺的舍利塔,乃建於隋文帝仁壽元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六0一~六二一),歷二十載始竣工,為黑灰大理石所造,八角五層,由第二層以上,每面有佛像二尊,雕工細緻,其隋、唐寫實作風。
天台山國清寺塔,隋文帝開皇十八年(五九八)敕為智顗禪師所建,大業元年(六0五)賜國清寺額,塔亦名國清寺塔,在今浙江省天台山腰,該塔為磚造,六角九級,今所存者,係宋代重建,規模依舊。
唐代對寶塔建築盛極一時,寶塔平面多為四角形,記載上有不少木塔,但少實例存留。
磚塔與石塔存在的卻很多。
大雁塔,可稱慈恩塔,在西安慈恩寺,為唐永徽三年(六五二)所造。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塔基平面各一百四十尺,塔五級,高一百八十尺,每層之中心皆有舍利。
上層石室中有唐太宗所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為褚遂良的手筆,現有的大雁塔是經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又經五代長興年間及明、清二代的修補,高約二百尺,七級,磚築,仿木造形式,平面四方形,每面皆有拱形窗,表面還用磚砌成柱和橫額,大雁塔的造形,勁健安定,線條簡練,是屬於壯美類型的建築。
玄奘塔,在西安西南約五十里處的興教寺。
唐玄奘三藏於麟德二年(六六五)入滅,總章二年(六六九)唐高宗敕令建四角磚塔五層以為紀念,塔基層高約七十尺,方為十七尺七寸,在設計上亦仿木構的形式,每層有形式上斗拱承擔漸次推出的,微向內彎的簷,由第二層起,其高與寬皆依比例縮減,每層外表皆有磚砌的柱。
分割每面為三個間隔,柱上有一斗三升的斗拱,每層橫線距離頗高,有疏朗莊嚴的氣象。
唐末,主要的名塔計有開封繁塔、杭州保俶塔、江蘇吳縣的虎丘斜塔、昆明的東西塔。
宋代的塔存世極多,宋塔在南方者。
皆顯出活潑巧麗的風格,如鎮江雙塔寺的雙塔,為八角七層磚築,建於宋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
蘇州城內報恩寺之白寺塔,相傳為梁代物,南宋紹興年間重建,八角九層,簷角翹起,造形優美玲瓏,是江南寶塔的典型作品。
此外,倘有杭州六和塔、開封鐵塔、牛首山之辟支佛塔,皆極有名。
華北的宋塔,有一種實際簡潔的作風,北平天寧寺塔是其代表作品。
天寧寺塔建於北平廣安門西北天寧寺內,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內貯舍利二十顆,八角十三層,從基座到塔身有佛龕數千,基座為中國臺榭的形式,皆加以精細的雕飾。
此外,東北興安白塔,與山西應縣佛宮寺之木塔,都甚馳譽。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一0五六),底層每面一百四十尺,全高二百三十尺,八角五層六檐,內部等分為十層,第一層安釋迦牟尼佛塑像,塑像頂上有華麗的藻井,四周厚磚壁二重,繪有精美的壁畫,此外純為木質架構,運用了柱、梁、枋、斗拱及斜撐逐層結構而成一個穩定整體,經歷千年的風雨、地震而屹立如故,實中國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
元代和清代,由於信奉西藏的密教,塔的規制,逐漸發展為具有蒙、藏色彩的白塔式。
明代回教興盛,故佛塔亦染有回教色彩。
五臺山塔院寺的白搭是元世祖時,尼泊爾工藝建築家阿尼哥所建。
北平黃寺喇嘛塔,建於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係紀念班禪三世而興建,全為白大理石建造,塔表除有裝飾浮雕外,並刻有班禪事蹟,石塔除中央主塔外,四角另有四小塔,塔前並列有一建造精美的牌坊。
見圖1(山西佛宮寺八角五層木塔)見圖2(山西五臺山中臺大塔院寺白塔)(仁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