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18:19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篪】
篪,為一古老之管樂器,也有寫作?
、、,或箎,但箎(音虎)為巨竹而非樂器篪,故常為人所誤寫。
又大篪也有稱作沂(音銀)或?
者。
至於篪之來源,詩經傳注引世本云:「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
又引譙周古史考云:「古有塤篪尚矣。周幽王時暴辛公善塤,蘇成公善篪,記者因以為作,謬矣。」
呂氏春秋古樂篇又有載帝嚳曾命有倕氏作鐘鼓塤篪篇等樂器,故篪究為誰創製。
甚難確定,可能史前即有,根據古篪推想,最初可能兩端皆閉,而僅一吹孔開於中間,以後再慢慢在兩邊增加音孔。
爾雅釋樂郭注云:「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名曰翹,寸三分,橫吹之;小者尺二寸。」
陳暘樂書云:「篪之為器,有底之笛也。」
明代朱載堉所見之古銅?
,可能為周代之物,當時已有六音孔,連吹孔共七孔;
至漢時,又有八孔、九孔、十孔者,從三禮圖中之附圖看,知吹孔已不在中央而移至一邊,這在發音上已有改進;
至唐代又有義嘴篪之產生;
宋代篪之種類頗多,後經元、明而至清代,音孔自四前一後一底孔,而至五前一後,有底之篪漸演進似笛而為無底者。
篪根據其吹口之位置及形式,可分為四類:一、中吹式:如古銅?
及律呂精義中之大篪、小篪。
二、偏吹式:臺灣嘉義鄒族山胞之一種類篪樂器,吹口偏離中央,但左右管面及兩端,均有音孔。
三、邊吹式:宋、元、明、清之篪,吹口向上靠一邊,音孔則均在另一邊。
四、義嘴式:吹口部分裝有義嘴,與管身垂直,一吹即響。
韓國之篪則可能是由此種篪演變而來,無義嘴而有一短管與管身垂直相接。
篪為竹製,塤為土製,二者之材料及形狀雖皆不同,但古篪與塤,均為閉端吹奏樂器,故音色類似,齊奏時非常諧和,故詩經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之句,後世又作兄弟和睦之喻。
現在因篪之演奏效果,不若笛佳,故僅用於孔廟祭祀樂。
(莊本立)見圖1(明朱載堉律呂精義中之古篪)見圖2(大清會典中之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