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2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杏林漫步: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6 08:5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杏林漫步: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

 

【2009年05月17日】中醫對於人生命產生的看法與西醫有相當大的不同。

 

西醫認為人的生成是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在輸卵管結合成受精卵,再分裂成胚胎,在母親的子宮裡發育,經過懷胎十月,最後呱呱落地。

 

然而,中醫的看法更為廣泛,《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

 

《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有什麼根據嗎?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意思是說,人雖然出生於「地」,但是人的生命來源於「天」,而且人是經由「天地合氣」所生成的,也就是說,人是「天」與「地」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黃帝內經》的《靈樞‧天年》篇對人的生成有更具體的說明,黃帝問岐伯人的生成是以什麼為基礎?

 

什麼是生命生與死的關鍵呢?

 

岐伯回答說:「人是以父精與母血為基礎,「元神」是生命生與死的關鍵;

 

失掉了「元神」,人就會死亡;

 

有了「元神」,人才能生成。」

 

岐伯又進一步解釋人的生成過程說:「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血氣和順、營衛通暢、五臟生成,還必須要有「元神」藏於心,魂與魄皆要齊全。」

 

所以中醫對人的形成與西醫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中醫認為人除了要擁有「有形」的身體,還必須具備「無形」的氣、神、魂、魄,而且「元神」對人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人的組成包含「天的成分」與「地的成分」


《黃帝內經》認為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所以人的組成中就包含「天的成分」與「地的成分」,「天」屬於無形,「地」屬於有形:


(1)「地的成分」:是人後天在「地」所產生「有形」的身體,這部分與西醫所講的相同,包括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眼睛看得到的部分。


(2)「天的成分」:是人先天在「天」所產生「無形」的成分,這部分是西醫無法研究的,包括神、魂、魄、氣、命門,眼睛看不到的部分。

 


中醫與西醫大不同


「有形」與「無形」是以人的肉眼作為判斷標準。

 

「有形」是肉眼看得到的,而「無形」則是肉眼看不見的。

 

為什麼中醫《黃帝內經》會講到肉眼看不到「無形」的部分,而西醫卻無法去研究它呢?

 

這牽涉到兩種醫學本質的不同,西醫屬於「實證醫學」,大部分用肉眼研究「有形」的部分,雖然有些儀器已可研究「無形」的部分,但還是很有限。

 

然而,中醫屬於「神傳醫學」,是神「上帝」所傳,如黃帝、岐伯與「神醫」扁鵲、華佗等「醫道」的傳人都有「天目」功能,具備透視人體的能力,所以能看到一般常人所不能看到人體「無形」的部分,例如氣的走向、經絡的存在、神、魂、魄、命門等。

 

這些都是中醫精華的部分,是非常有價值的;

 

但是現代中醫用科學方法不能去研究它,反而視它為糟粕,實令人惋惜。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武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6-6 08:56:30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05月18日】《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合氣」所形成的,依據道家的說法,「天」與「地」都屬於「神」,所以也可說人是「神」所創造出來的。

 

在遠古東方,有盤古開天闢地與女媧造人的傳說;

 

在遠古西方,有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話,倒底這些神話傳說的真實性如何?

 

對今日接受科學教育的人類有什麼啟發的意義呢?東西方「神造人」的傳說


在東方,有盤古開天闢地與女媧造人的神話。

 

根據傳說,宇宙是由「盤古之神」所創造的,宇宙開創之時,呈現渾沌的狀態,就像雞蛋一樣,盤古就生在當中。

 

宇宙慢慢的生成了,輕清的氣流向上升,變成了天;

 

濕重的氣流往下沉,變成了地。同時也生成了天地之間的萬物,包括山川樹木、鳥獸蟲魚等。

 

當有了天地、萬物之後,「女媧之神」就用黃土和水,運用法力神通,依照自己的模樣捏出了一個個小泥人,這就是女媧造人。


在西方,有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話。根據聖經《創世記》,

 

第一日上帝創造光,稱光為晝,稱暗為夜;

 

第二日造出空氣,稱空氣為天;第三日分出地與海,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並讓地長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結果子的樹木;

 

第四日造了兩個大光,大光管晝,小光管夜,又造出眾星;

 

第五日造出魚和鳥;第六日造出野獸、牲畜、昆蟲,並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造男造女,事就這樣成了。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到第七日就休息了。

 


達爾文「演化論」說人是動物進化來的


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於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認為所有生物物種均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的。

 

達爾文認為,人只不過是生物演化的一小部分,與其它的生物一樣,都可以追溯到物種相近的起源。因此,許多現代人相信演化論,認為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


近年來達爾文的演化論受到部分學者的質疑,認為演化論實際上缺乏嚴格的科學論證,而是因為符合了當時反對神學的哲學思潮,才受到了認可和推崇,並且逐漸發展成為盲目的主義崇拜。


今日科學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無法全面進入「無形」的世界,對無窮無盡的宇宙認知還是非常有限,只能在有限的「有形」世界中研究。

 

當我們看到浩瀚無垠的宇宙,而科學無法有效探究時,就必須瞭解到人類的渺小與科學的侷限性。

 

若從宇宙看地球,地球就像一粒小沙子。做科學觀察或實驗,當證據不足時,所做推論就不能成立;

 

這就像達爾文的演化論,所做的觀察還是缺乏強有力的證據。


愛因斯坦對宗教的看法值得現代人省思


愛因斯坦被認為是近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宗教的看法很值得現代人省思。


愛因斯坦說:「有些人認為宗教不合乎科學道理。我是一個研究科學的人,我深切地知道,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不存在。

 

所以,現代人對於「神話」應予以尊重或予以保留,而不應全盤否定,因為不能證明的不能表示不存在,況且遠古的時空背景與現今相差甚大。


西方許多頂尖的科學家都是相信神的,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實驗室研究科學,星期日則到教堂作禮拜信仰神學。

 

許多歐美一流大學除了理、工、醫、農專研科學的學院,還設有神學院研究神學。

 

所以科學與神學是可以並行而不悖的,因為科學主要是研究「有形」的世界,而神學則是研究「無形」的世界。


老子《道德經》說人是「宇宙四大」之一


老子《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經》說宇宙有道、天、地、人「四大」,人是其中之一;

 

意思是說,人的地位崇高,遠高於萬物(包括動物)。


老子為什麼要特別提到人是「宇宙四大」之一呢?

 

因為只有人可以經由修煉修成「真人」(俗稱神仙),動物是不能修煉的。

 

人是「萬物之靈」,怎麼可以自我貶低,稱人是動物演化來的。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擁有「善良的心」,就是「先天的我」,是來源於天國。

 

縱使作惡多端的人,有時也會良心發現,改邪歸正。

 

但是人為什麼又會有不好的行為呢?

 

是因為人有後天所形成不好的思想。


結語


東西方古文化對人的產生都有相似的看法。

 

《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道德經》說人是宇宙「四大」之一,東方有盤古創世與女媧造人的傳說,西方有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話。

 

現代人因為道德的大滑坡,善良與純潔的「先天的我」被後天不好的思想所埋沒,所以才會相信「人是動物進化來的」假說。

 

人應該自我覺醒,重視道德,擺脫後天不好的思想,積極找回真正「先天的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9 16:46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