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44|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代神醫扁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6 08:35: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代神醫扁鵲

 

【2002年06月06日】扁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記載的古代醫學家,為其立傳者是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列傳》中精彩地記述了扁鵲如何為神人慧眼所識而得其真傳的事跡。

 

《史記.扁鵲列傳》這樣寫道,「捨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從這兒可以看出長桑君遇扁鵲並非偶然之事,二人均非等閒之輩,何以見得?

 

「扁鵲獨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也就是說二人都知道對方非同一般,長桑君住扁鵲開的客棧或許是因其早已有意傳之醫術之故。

 

在長桑君觀察扁鵲長達十餘年後,年邁之時,決定傳與扁鵲醫術,可這醫術卻非同小可,它不是現代人所能接受的。

 

長桑君「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

 

長桑君從懷中取出藥給予扁鵲,告訴扁鵲,用未沾及地面的水服用此藥,三十天後,可看見隱秘之物。並將所有的秘方書籍授與扁鵲。

 

扁鵲依他的話服藥三十天後,「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這時,扁鵲能看見牆那邊的人,已具有透視物體的特異功能。

 

當用此功能看病時,能透視人的五臟六腑,並知道病症在那一臟腑。

 

自此,扁鵲開始在齊國或趙國行醫,以「診脈」為名。因此,可以當之無愧地說扁鵲是中醫脈學的「祖師爺」。


由此可知,扁鵲的醫術並不是因飽讀醫書而得來的,而是由神人用藥將其天目打開,使他具有透視人體的特異功能,授與秘方書籍才有的。

 

為何說是「神人」傳與扁鵲醫術呢?因為當長桑君交代完事後,就「忽然不見,殆非人也。」

 

只有「神仙」或「得道之人」方可遁入另外空間,一個常人是沒有這功能的。

 

所以說扁鵲是「神醫」也就不足為奇了。

 

具有神仙本領的人難道不是神醫嗎?

【原文】扁鵲者,勃海郡鄚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時為人捨長。捨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洩。」

 

扁鵲曰:「敬諾。」

 

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

 

忽然不見,殆非人也。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

 

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為醫或在齊,或在趙。

 

在趙者名扁鵲。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武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6-6 08:36:12 | 只看該作者

【2002年06月10日】《史記》中記述了扁鵲慧眼識病三勸齊桓侯的故事。

 

齊桓侯沒有理會扁鵲的忠言勸告,等省悟過來時,為時已晚。

 

有一次,扁鵲路過齊國,齊桓侯以客接待扁鵲,進入朝庭見面,扁鵲一見面就說:「君有疾在皮膚表面,如果不治就會嚴重。」

 

桓侯說:「我沒有病。」

 

扁鵲出去後,桓侯對左右人說:「這位要錢的醫生,沒病說成有病。」

 

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你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療就會嚴重。」

 

桓侯說:「寡人沒病。」

 

扁鵲出去後,桓侯很不高興。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你的病已到了腸胃間,不治療會更嚴重。」

 

桓侯不理他。

 

扁鵲出去,桓侯又不高興。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一望見桓侯就退而離去。

 

桓侯差人去問原因。

 

扁鵲說:「如果疾病位置在皮膚,湯熨一下就可以治好;

 

進到血脈,用針石也可以治好;

 

進到腸胃,用酒醪方法也可以治好;

 

但進入骨髓,就無可奈何了。

 

現在桓侯的病已進到骨髓,我是沒有辦法了。」

 

過了五天,桓侯真的病了,派人去召扁鵲來,扁鵲已經離開齊國。

 

桓侯便死掉了。

原文: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

 

桓侯曰:「寡人無疾。」

 

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

 

桓侯曰:「寡人無疾。」

 

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閒,不治將深。」

 

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

 

桓侯使人問其故。

 

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

 

桓侯遂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6-6 08:36:34 | 只看該作者

【2002年06月13日】編者的話: 從《史記.扁鵲列傳》記載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病人昏迷的狀態下,其元神離體經歷被扁鵲預知到了,而且病人還知曉到了未來。


晉昭公時公族勢力弱,大夫勢力強,當時專管國事政務的大夫叫趙簡子。

 

有一天趙簡子生病了,昏迷五天不省人事,諸位大夫都很害怕,於是召扁鵲進宮替趙簡子診病。

 

扁鵲進去看病出來後,董安問趙簡子病情,扁鵲說:「這是血脈不順的病,好治療,不足為奇呀!

 

從前,秦穆公也得過此病,七天後才甦醒。

 

甦醒當天告訴公孫支與子輿這兩位秦國大夫說:『我去到先帝的地方,實在愉悅,所以去這麼多天是去學東西。

 

先帝告訴我:晉國將會大亂,五世都不安寧。

 

其後會成為霸國,可惜未老就會過逝。

 

他的兒子會下令,使國內男女無差別待遇。』」

 

公孫支記下這段話,但將之藏起來,暗中形成秦國政策。

 

大家都知道晉獻公時的大亂,晉文公的霸氣,而晉襄公打敗秦國軍隊於餚地,返國後就縱淫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但是今天主君的病和秦穆公不同,要不了三天一定甦醒,甦醒後一定有話要說。」


二天半後趙簡子醒過來了,告訴諸位大夫說:「我去到先帝的地方,實在愉悅,和眾神到鈞天去遊玩,天樂處處飄,和夏商週三代音樂不同,聲音令人動心。

 

我看到有一頭熊想撲我,先帝命令我去射它,我一箭就射中熊,熊被我射死。

 

又有一頭羆走過來,我又拿箭射它,又射中羆,羆也死了。

 

先帝很高興,賜給我二個笥,都有把手。

 

我看見兒子站在先帝的旁邊,先帝又給屬我一頭翟犬,對我說:『這是賜給你褒揚你的雄壯。』

 

先帝又告訴我說:『晉國會世代衰弱下去,過七世就會亡國(註:史上的確歷經晉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靜公七世就亡國了)。

 

有一位嬴姓的人(註:即秦始皇嬴政)將在范魁之西的地方大敗周國,但是他的國家也不會長久。』」

 

董安於是將這段語記錄了下來。

 

並把扁鵲在簡子昏迷時講的話告訴簡子,簡子於是賜扁鵲四萬畝田地。


從《史記.扁鵲列傳》記載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病人昏迷的狀態下,其元神離體經歷被扁鵲預知到了,而且病人還知曉到了未來。

 

【原文】摘自《史記.扁鵲列傳》:


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強而公族弱,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

 

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

 

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學也。

 

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

 

其後將霸,未老而死。

 

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

 

「公孫支書而藏之,秦策於是出。

 

夫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餚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閒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簡子寤,語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心。

 

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有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

 

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

 

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經晉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靜公七世就亡國)。

 

嬴姓將大敗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董安於受言,書而藏之。

 

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6-6 08:36:58 | 只看該作者

【2002年06月21日】扁鵲來到虢國。

 

虢國太子正好逝世(註:虢國後來改稱郭國,春秋時有郭公,此處應指郭太子),扁鵲來到虢國皇宮門下,問喜好方術的中庶子說:「太子得了什麼病,國中治穰過於紅事?」

 

中庶子回答說:「太子的病是血氣不暢通,氣血交錯無法排泄,於是暴發成病,又中要害。

 

他的精神又不能止住邪氣,邪氣畜積太多而不得排泄,所以產生陽緩陰急的病,而暴斃。」

 

扁鵲問:「死了多久啦?」回答說:「從清晨到現在。」

 

扁鵲又問:「已入殮了嗎?」

 

回曰:「還沒,死亡還沒半天,不可入殮。」

 

扁鵲說:「請你去秉告,說我是齊國勃海的秦越人,家住在鄭州,未曾來拜訪過。

 

聽說太子不幸逝世,我能夠使他活起來。」

 

中庶子說:「先生的話很荒誕呀?

 

你怎麼說可以使太子活起來呢!

 

我曾聽說上古時候,有一位名醫叫俞跗,不用湯液醴灑來治病,專門用石針和按摩方法來調理,在毒病的患處用藥物去熨帖,很快就治好了。

 

若是五臟的疾病,就用刀割開皮膚和肌肉,將脈和筋結起來,清除病瘤,按摩膏荒穴。

 

遇到漠病,就清除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氣易形骸。

 

先生的方法如果是這樣,那麼太子就能復活了;如果不是這樣而能使太子復活,我是不會去秉告的。」


扁鵲歎息道:「你的方法真是以管窺天,小看我了。

 

我的方法不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就能說出病症。

 

只要聽疾病的狀況,就可以得到結論。

 

任何疾病都會顯現於外在環境,不會有差錯。

 

先生你以為我的話不誠實,不然就試一下我進去診斷太子,只要聽他的耳鳴聲,看他的鼻漲,循著他的兩股到陰部,若是還有溫度就可以救活了。」

 

中庶子聽了扁鵲的話,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遂進去將扁鵲的話報告虢國國君。


虢國國君聽了大吃一驚,趕快出來見扁鵲,說:「我久仰先生之名,然而未能前往拜訪。

 

先生今天路過我小國,實在有幸,這是我這個偏國寡臣的福氣。

 

有先生則小兒能活,無先生則小兒就要埋在溝壑了,從此長眠地下不會活過來了。」

 

話還沒說完,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魂精失態,痛哭流涕,淚水一直掛在睫毛上,悲痛不能自止,整個臉都變了。


扁鵲說:「太子的病稱為『屍』。

 

是因為陽入於陰中,脈氣纏繞著胃,經絡打結,無法下到三焦、膀胱,所以陽脈下墜,陰脈上竄,百會之氣閉塞不通暢,陰氣往上而陽氣內行,下到腹部就不往上,上到頭部就不發散出去,上有絕陽的經絡,下有破陰的赤脈,破陰絕陽,形色廢而脈絡亂,所以身體就像死了的樣子。

 

其實太子並未死呀。

 

因為以陽入陰,陰氣挭住膽髒的氣可以活下來,以陰入陽,就會死。

 

這些都是五臟氣由下往上衝時而暴作的現象。

 

良醫看得出來,庸醫疑惑而看不出來。」


扁鵲便叫弟子子陽磨針砥石,針灸太陰、少陰、厥陰、太陽、少陽、陽明等處以及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等穴。

 

過了一會兒,太子甦醒過來。

 

又叫弟子子豹用灸術熨穴道,使溫暖的藥氣入肉五分,另用謂藥一併煎煮,交替熨兩肋脅下。


太子坐了起來,調理陰陽之氣,服用湯藥二旬後整個人回復以前的模樣。

 

從此天下人都知道扁鵲能把死人治活。

 

扁鵲說:「我不是能把死人治活,而是這個人本來就還沒死,我只是能使他再起來罷了。」


(編譯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6-6 08:37:26 | 只看該作者

【2002年11月19日】秦武王有病,召請名聞天下的扁鵲來給他治療。

 

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給扁鵲,請求扁鵲予以治療。

 

可是,秦武王的左右近臣趕忙出來勸阻,說什麼大王的病處於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鵲未必能治好。

 

萬一出了差錯,大王會耳不聰,目不明。

 

扁鵲聽了,大發脾氣,把治病用的砭石一摔,對秦武王說:「君王既然跟懂得醫理的人商量治病,卻又讓不懂醫理的人從中作梗,假使你也這樣來治理國政,那你此舉必會亡國!」

 

秦武王聽了只好讓扁鵲治病。


<後記>扁鵲此行惹來殺身之禍。秦太醫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鵲,頓生忌妒之心,使人暗下毒手,殺害了扁鵲。

 

對此,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列傳》中深表痛惜之情:「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 。


千百年來,「神醫」扁鵲深為百姓所愛戴和崇敬。

 

在他曾行醫經過的共約四千里的路途上,歷代百姓為他建陵墓、立碑石、築廟宇、朝香火。在伏道村扁鵲廟的牆上,有這樣一首詩,概括了他的一生:

昔為捨長時,方伎未可錄。


一遇長桑君,古今皆歎服。


天地為至仁,既死不能復。


先生妙藥石,起虢效何速!


日月為至明,覆盆不能燭。


先生具正眼,毫釐窺肺腹。


誰知造物者,禍福相倚伏。


平生活人手,反受庸醫辱。


千年廟前水,猶學上池綠。


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原文】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君以告扁鵲。

 

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選自《戰國策·秦策》)


(參考資料:《史記·扁鵲列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6-6 08:37:51 | 只看該作者

【2002年11月25日】神醫扁鵲的真實姓名是秦越人,他是史書中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古代名醫。

 

為他立傳的是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列傳》中記載了扁鵲的醫術得自長桑君的真傳,他因服用神藥而具有隔牆看物、透視人體的特異功能。

 

書中還錄有三個醫案:

 

他通過切脈診斷出趙簡子的疾病;通過問診、切脈明瞭虢太子的病情,最後「起死回生」虢太子;

 

他通過望診明察齊桓侯的病情的進展。

 

除了《史記》外,《戰國策》、《韓非子》、《韓詩外傳》、《列子》等書中對扁鵲的事跡也有零星的記載。

 

在《列子·湯問篇》中講了關於扁鵲的另一樁醫案。

 

扁鵲為病人實行麻醉術,然後開胸,為病人換心。

 

魯國的公扈和趙國的齊嬰生了病,都去請扁鵲給他們醫治。

 

扁鵲精心為他們進行了診治,很快,二人的病被治癒了。


扁鵲對公扈和齊嬰說:「你們所得的病,都是因為外邪入侵從而影響了臟腑的功能所造成的,所以用藥物或針石就能治好。

 

但是,你們倆都患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疾病,隨著你們身體的生長,它們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

 

不如我現在就給你們治療,你們覺得如何?」

 

二人聽完扁鵲的話,都非常詫異,忙問道:「我們倒想先聽一聽這是什麼樣的病。」

 

於是扁鵲對他們說:「公扈的自我意志強,可是勇氣不足,因此足智多謀,但優柔寡斷;

 

齊嬰的自我意志弱,可是有勇氣,因此不善於出謀劃策,但獨斷專行。

 

如果能把你倆的心交換一下,那你們兩個人就很完善了。」

 

二人覺得有道理,願意讓扁鵲施治。

 

於是扁鵲就讓他們喝下麻醉藥酒,公扈和齊嬰昏迷了三天。

 

在他們處於麻醉狀態時,扁鵲給他們進行了開胸手術,取出他們的心臟,相互交換後再放回各自的胸腔,然後再敷上神藥,傷口癒合得完好如初。

 

二人辭別神醫扁鵲,各自回家。


沒料到,這換心的結果是公扈回到了齊嬰家,與齊嬰的妻兒同住,而齊嬰的妻兒卻不認識他;

 

齊嬰去到了公扈的家,與公扈的妻兒一起生活,而公扈的妻子同樣也不認識他。

 

於是兩家人因此打起了官司,並請求神醫扁鵲能夠給予說明。

 

待扁鵲講明了事由,這場官司才得以平息。


這大概是歷史上首例有記錄的換心手術,足見扁鵲醫術之高明。

 

他同時開創了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並且被公認為是中醫脈學的祖師爺。

<原文>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

 

扁鵲治之。

 

既同愈。

 

謂公扈齊嬰曰: 「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藥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

 

二人曰:「願先聞其驗。」

 

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

 

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於慮而傷於專。

 

若換汝之心,則均於 善矣。」

 

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 如初。

 

二人辭歸。

 

於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識。

 

齊嬰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

 

二室因相與訟,求辨於扁鵲。

 

扁鵲辨其所由,訟乃已。(《列子·湯問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9 04:36 , Processed in 0.3593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