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09:1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蠶書】
我國蠶絲發明最早,但專書著述甚少,漢劉安著淮南子始有蠶經,後世不傳,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中有種桑柘篇,偏重於桑樹栽培,養蠶記述不多。
至宋代始有蠶書之專作,迄今仍刊行於世。
蠶書作者秦觀(西元一○四九~一一○○年),字少游,高郵人,與蘇東坡同時,乃宋代大文學家。
全書包括序言結語在內,九百餘字。
卷首云:「予閒居,婦善蠶,從婦論蠶,作蠶書。」
又云:「予游濟河之間,見蠶者豫事時作,一婦不蠶,比屋詈之,故知兗人可為蠶師。今予所書,有與吳中蠶家不同者,皆得之兗人也。」
蠶書內容,共有十段,即種變、食時、制居、化治、錢眼、鎖星、添梯、車、禱神、戒治是也。
書中術語,不但與江南蠶家有出入,與現今養蠶繅絲用語,則相去更遠。
例如種變,即今之浴種,貯種至催青之作業。
食時,即收蟻、給桑、眠期,齡期至熟蠶之作業。
制居,即擴座、分箔、除沙、蠶具至上簇採繭之作業。
化治,即煮繭、索緒、集緒至繅絲添緒之作業。
錢眼、鎖星、添梯等,即過去農村家庭手工繅絲使用之木製絲車上,所裝備之集緒大錢,環繩鼓輪,及控制絲氐竹?
上絲絞幅度之竹片。
車,即繅絲時所用之小木框絲?
禱神,即蠶種開始催青之日,焚香、殺、設醴、禱告天駟先蠶、苑窳婦人、寓氏公主等蠶神,以求佑護蠶作豐收也。
最後一段為戒治,乃秦觀藉于闐國艱苦養蠶之實例,勗勉國人應珍惜蠶絲,教導蠶絲,以發揚光大蠶絲,並哀蠶對世人有功,而犧牲奉獻也。
(尹良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