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塤】 塤,也可寫作壎,是一種古老而原始的土類樂器,它可能由果殼、蟲癭等給予啟示,首先有殼類哨狀樂器,然後再有石製及土製之原始塤產生,在陝西曾發現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塤,可證明在伏羲之前,即早有這種樂器存在。
此外,在河南、山西等地,也有許多陶塤發現。
原始型的塤,最初僅有一個吹孔,而後逐一增加音孔,到商代後期,已有五個音孔,根據爾雅釋的註解,知周代之塤係燒土而成,有大如鵝卵,小如子的兩種形式,均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五音孔及一吹孔),到漢代時已有六音孔,宋代有七音孔,清代有八音孔的(大塤,音叫),近年莊本立更改進為八音孔及十六音孔半音塤。
製塤的材料,有果殼、蟲癭、葫蘆、石塊、獸骨、白陶、灰陶、硬木,及瓷土等。
雖然塑膠也可製塤,但無瓷質之堅硬密緻和藝術典雅。
塤之外形有球形、長球形、橄欖形、尖卵形、圓卵形、桃形、秤錘形等。
外表由粗糙的石面、陶土,而漸光滑,進而有饕餮圖案花紋雕刻作裝飾,有銘文作紀念,有塗油漆或上釉彩使光澤,有繪蟠龍花卉或浮雕者,自簡陋而漸趨於藝術。
塤之音高隨大小而不同,原始型者較小而音高,像e2、f2、#c3,商代的骨塤,其音域自g2至#a3,有十度之廣,除可吹五聲音階外,七音及半音也可由不同的配孔予以吹出,後來之雅塤、頌塤,使高低音能調和配合。
清代之黃鐘塤#f1及大呂塤g1,則相差半音。
現代之塤,則有C、D、E、F、G、A等各種調性,俾便演奏。
塤之音色優美,尤能表達高雅、清麗、柔和、悲壯、淒涼等樂曲之特色,體積不大而便於攜帶;
其造型、色彩、圖案、雕刻等,也是陶瓷藝術而可供欣賞。
塤之音域雖然不廣,但可用許多大小和音高不同的塤,來延伸其音域,同時也可以重奏和合奏。
塤的吹奏技巧與簫、笛類似,口風之俯仰緩急與滑音變化,為塤之一大特色,此外,頓音、顫音,吟猱,及滾音等,也均能從塤上奏出。
過去流傳下來的塤譜,多屬詩經和大成樂章等雅樂譜,或棠湖塤譜類之詞曲譜,近年來始有表達各種技巧之新曲,俾能顯出塤之特色。
西洋有一種土製的樂器,名Ocarina,或譯作「洋塤」,像番薯而有吹嘴,雖然容易吹奏,但以嘴唇控制口風之各種技巧,卻無法表演,且同樣音高之中國塤,其體積較小而藝術。
原始形態之塤類樂器,在亞洲、非洲、南美等地均有,大概是由果殼等演變而成。
在亞洲以卵球形者為多,由中國影響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近年亦深受歐美人士喜愛而傳往西方大陸;
長茄形者則多在澳洲、紐西蘭、印尼等地使用;
匏殼形者在亞洲的中國、日本,非洲的烏干達、南非,及南美洲等地均有;
有吹嘴之塑形型者,分布更廣,因已成為玩偶,不論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均有;
至於洋塤,則以歐洲、美洲為多,日本近年也有製造,我國也有多種標本。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