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常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4 09:4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常州

 

常州,乃為府名,隋置常州,尋改為毗陵郡,唐仍曰常州;

 

宋曰常州毗陵郡;

 

元稱常州路;

 

明為常州府;

 

清仍其舊,屬江蘇省治。

 

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谿、江陰、靖江八縣。

 

民國之後,廢府存縣,並併陽湖縣地入武進。

 

金匱入無錫,而以荊豁入宜興。

 

武進始置於晉,梁廢。

 

故城在今治西北,唐復置,即今治。

 

浩與陽湖並為常州府治。

 

地瀕運河,京滬鐵道經之,水陸交通利便,商務稱盛。

 

陽湖在武進之東,以近陽山得名,而縣以湖名,清析武進地置陽湖。

 

無錫在吳縣之西北,地有錫山,惠山之支脈也。

 

周秦間產錫,漢興錫竭,乃置無錫縣。

 

新莽時錫復出,遂易名為有錫。

 

東漢順帝時,錫又竭,定仍名無錫。

 

地瀕太湖邊,亦在京滬線上,工商繁盛。

 

湖邊有黿頭渚,遙望之島嶼隱現,約七十有二。

 

眺望湖中小箕山,輕嵐翠島,綠樹紅牆,附近有梅園,植梅八千餘株。

 

清析無鍚縣地置金匱,並置常州府下,今已無存。

 

宜興古吳之荊豁地也。

 

秦為陽羨縣。

 

谿受金陵宣歙之水,東西亙百里以入於震澤,塗泥下濕之墟,榛莽彌望,以荊名谿,與泰伯墟偪介,泰伯逃荊,著在史冊。

 

清雍正初析宜興地在荊谿以南者為荊谿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西元九七六),改義興為宜興縣。

 

元、明仍之。

 

清因舊制,但置荊谿,並隸常州。

 

宜興以陶器著名。

 

江陰踞長江之險,大江自京口委折而南,浩溔澎湃,勢益壯,越數百里,聚為澄江之區,築有臺。

 

明末清初,孤城抗清八十三日,忠靈殉難者十萬有奇,對日抗戰中殉國烈士,亦復不少。

 

南城有先總統蔣公所題忠義之邦巨額。

 

江陰為古延陵邑,吳季札封耕於延陵。

 

楚考烈王封黃歇為春申君,以此為其采邑。

 

秦屬會稽郡。

 

梁敬帝太平元年(五五六),置江陰郡。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二六),入隸常州。

 

明太祖為吳王時(一三六四),改連洋洲,尋復為江陰州,清仍其舊,民國因之。

 

靖江在泰興縣東南,位在長江之北與江陰隔江相望。

 

常州府屬各縣江陰處於捋長江咽喉之地,瀕江多山,不獲耕種之利,畏潦畏早,其他縣治多為濱湖之區,皆為魚米之鄉。

 

(鄭子政)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88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9:2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