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大學●四川大學】 清末推行新學制,四川設有仕學館、藏文學堂及存古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四年)八月,川督錫良奉旨改仕學館為四川法政學堂,分官、紳兩班。
存古學堂則於宣統三年(一九一一)接收尊經、錦江兩書院書版,並徵募舊籍圖書,稱極盛焉。
藏文學堂於民國元年改為四川省城官立方言學堂,旋改為四川省語文專門學校。
其後名稱,屢有變易。
至十六年,以四川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四川公立外語專門學校、四川國學專門學校,與其他專門學校合為公立四川大學。
至前清優級師範學校,民初改為四川高等師範學校。
三年,改為國立高等師範學校。
十三年,議改大學,兼收大學預科男女生。
十四年六月,議定名稱為成都大學,然未實行。
翌年,高師部學生與大學部學生發生糾紛,遂畫大學部學生另設成都大學。
高師部亦於十六年六月,改為成都師範大學。
十八年,正式成立。
惟三大學院系重複,師儒既苦不足,經費亦感不充。
民國十七年五月,前大學院據旅滬川人呈,訓令四川省教育廳,將所有專上學校合併成立四川大學。
惟以川局變動無常,未能遵辦。
二十年九月,四川省政府始組織整理大學委員會,從事三大合併及整理工作,於十一月九日,正式成立國立四川大學,文、法、教育三學院設於皇城,理學院設於南較場。
民國二十一年二月,中央簡任王兆榮為四川大學校長,三月二日到校接事。
二十四年八月,王氏辭職以後,由任鴻雋繼任,兩氏蓽路藍縷,奠定基礎,任氏對理、農兩學院的設備,力謀充實,貢獻尤多。
二十六年秋,任氏辭職。
校務由文學院院長張頤暫行代理、嗣中央以四川大學在戰時地位重要,於二十七年冬,簡任程天放為校長。
二十八年春,因日機屢次襲蓉,為免意外犧牲,於四月間呈准教育部,將文、理、法三學院疏遷至峨眉縣。
六月中開始運輸,同時進行修繕工作。
校本部及文法兩院設於伏虎寺、教職員宿舍設於報國寺、理學院設於寶寧寺及萬行莊、新生院設於鞠漕之將軍府,並增設理科研究所。
二十九年,增設師範學院九系,創辦川大附中及附小。
延攬名師,加強教學,成就甚偉。
民國三十二年一月,程校長奉調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以後,中央簡任黃季陸為校長。
川大在峨眉四年,環境幽雅,惟氣候潮濕,易生疾病,兼以交通不便,故時有遷回成都之議。
而抗戰後期,日敵空軍銳勢受挫,黃校長應各方之請求,經校務會議決議,全都遷蓉,學生千餘人;
教職員眷屬亦千餘人,圖書二十餘萬冊,他物亦多,僅歷時兩月就緒,於三月十八日在蓉上課。
黃校長為建立一有規模的大學,對川大訂有三長遠的建校計畫:一:建校時期,重點在立規模,二、治校時期,重點在立制度;
三、宏揚學術時期,重點在充實內容。
成都新校址在成都東門外錦江南岸,土地平坦,早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照計畫興工,先行建築圖書、化學、數理三館。
雖材料艱難,終告竣工,其他建築則暫行中止。
遷蓉後,投考學生劇增,為應大後方建設需要,創立工學院,初設土木、水利、航空各系,繼設電機、機絨、化工等系,經費自籌,後得四川兵工廠及白藥廠為實習工廠,航空系得空軍當局之助,有各型飛機二十餘架,為他校所無。
並首設夜校,有文、法、商各科系,學生達千餘人,成效卓著。
添設師範學院第二部,新增之經費,多賴地方人士熱心捐助及地方政府之協力。
先總統蔣公允將川省欠糧三十萬石撥為建校經費,但僅用及仁壽縣之五萬石而已。
校方人事,任用人員悉依其才能,教員聘任必經過聘任委員會,升級必經過審定委員會。
教授試聘期一年,續聘期二年,如再繼聘,即發永久聘書,並切實施行七年休假一年制,凡留校服務學生,必須成績優良者。
在大陸淪陷前,川大已由千餘人之大學,發展成為八千左右學生之大學,居全國首位,校舍為堅固美觀的宮殿式樓房。
民國三十五年,一年間所置科學儀器,以自籌經費結匯,即達七萬五千美元之鉅。
人數、建築、設備與國內任何大學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
惜大陸淪陷,宏揚學術時期,充實內容目的,未能達成。
惜哉!
(黃大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