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墨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00:0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墨經

 

墨經,亦稱墨辯,是墨子一書中的一部分,墨經內含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四篇,共一百八十四條經,每條經又各有一條經說。

 

經文代表看法,對應的經說則為對經文的解釋,經文、經說及其相互間的關係,都有很嚴謹的推理過程。

 

墨經涉及的領域很廣,其中有相當進步的力學、幾何學,與光學的知識。

 

墨經所載,語簡義奧,累代輾轉傳錄,文字偽奪很多。

 

近代孫詒讓墨子閒詁、梁啟超墨經校釋、譚戒甫墨經易解、李漁叔墨辯新注等書問世,乃稍可讀。

 

墨經對「力」的說明是從對重力的認識而來。

 

另從桔、秤桿的經驗中,墨經裏已有相當完整的槓桿定律。

 

從墨經對輪軸、斜面的敘述,可了解在當時已有反作用力的觀念;

 

對於物體在水中浮沈的原理,也有很精闢的敘述;

 

對自然界的運動現象,墨經也提出相當性的概念,並將時間和運動的概念作相當正確的聯繫。

 

許多觀念的提出,就當時的水準來看,已是很進步的。

 

墨經對幾何學中的平、直、點、圓、方的觀念也有說明;

 

並提到時空的概念,對時空的連續性、集合原理都有研究。

 

在光學方面,墨經亦有相當高度的成就。

 

對投影和成像的原理,都有很詳盡的論述。

 

在投影的論述中,正確地分析投影的生成與消失,而反對當時一般人認為運動物體的投影是隨著物體運動而消失的錯誤看法;

 

又對半影與半影的生成,及「月魄」現象的成因加以分析,光源與物體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時,影子的大小亦隨著變化的現象予以詳盡的闡釋。

 

此外,墨經對針孔成像和平面鏡的成像也有非常正確的說明。

 

春秋戰國時,國人已會用銅錫合金製成凹面鏡以會聚陽光取火,墨經對凹面鏡曾作很深入的探究,已能說明當物體在球心之外,會形成縮小的倒立實像,以及物體在凹鏡焦點內形成正立放大的虛象等成像的性質。

 

對凸鏡成像的記載,則不十分正確。

 

從墨經對力學與光學知識的記載中,可知墨經對這些自然現象已有很深刻的認識,並且還可能經過實驗求證的過程獲得這些成果。

 

墨經記載著豐富而進步的力學、幾何學、光學的知識,是一部科技史方面的重要著作。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41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6:3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