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蒲甘王朝】 蒲甘王朝,是西元十一世紀初緬人阿奴律陀(AnawraThe)建立的王朝(一○四四~一二八七)。
蒲甘(Pagan)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流的乾燥區城,其國北界南詔,東有撣族,西南有驃族,更南有猛族轄境。
阿奴律陀建佛塔,修水利,振興農業,國勢漸盛。
時薩爾溫江下游西岸,有得楞族(Talaings,即猛族)所建之直通王國(Theton)奉小乘佛教。
阿奴律陀遺使求取彿法,遭其王摩奴訶(Manuha)凌辱而返,阿奴律陀大怒,親率大軍,攻陷直通城,俘其王並白象三十二頭、經典佛寶,奏凱而還,附近小國咸聞風來歸。
阿奴律陀遂建三藏經樓(TripitakaTaikLibrary)珍藏經典,以巴利文(Pali)漸代梵文為經書之正式文字,小乘佛教漸為人民所宗奉;
又採得楞字體創造緬文,最古之緬文碑銘,其鐫勒年分為一○五八年,即征克直通之後一年,自是緬文、驃文、巴利文、得楞文並行於上緬甸。
阿奴律陀復遠征阿臘干(Arakan),克其地,又出兵助白古(Pegu)擊退來自景邁之老陀族(LaoShans),東侵希臘,北至南詔之大理,與錫南通使,一○七七年阿氏方在軍營,為野牛嚙斃。
歷傳至那羅梯訶波帝(Narathihapate),殺元信使與扈從,又起兵侵金齒,執其酋。
金齒請元助,以全力圖滅南宋,又出師伐日本,元世祖諭緩出兵。
會緬人立砦騰越、永昌間,元遣兵進擊,有牙嵩延之戰(BattleofNgasaunggyan),亦稱「永昌平原之役」,破緬兵,時在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
二十年(一二八三),元兵破江頭城,翌年,復陷太公城,那羅梯訶波帝出奔,後為庶子所弒。
計王朝傳十世,凡二百四十三年。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