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疑古史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0 23:3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1 08:37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疑古史學

 

研究近代中國史學的發展,有所謂信古、疑古、考古與釋古等派別。

 

疑古派又可名之曰記載考證派,胡適、錢玄同、顧頡剛等是這一派的健將。

 

古史辨一書是疑古派的重要著作,顧頡剛是主編人。

 

後來胡適退出這一派。

 

說到疑古史學,由來已久,我國歷史悠久,典籍浩繁,偽書之作,代所難免;

 

疑經疑史,自唐宋以來,漸成風氣。

 

在學術研究上言,這是值得提倡的。

 

顧氏在古史辨第一冊的自序裏有云:「古史古書之偽,自唐以後書籍流通,學者聞見廣博,早已致疑;如唐之劉知幾、柳宗元,宋之司馬光、歐陽修、鄭樵、朱熹、葉適,明之宋濂、梅鷟、胡應麟,清之顧炎武、胡渭、毛奇齡、姚際恆、閻若璩、萬斯大、萬斯同、袁枚、崔述等人都是。」

 

他對傅說中的遠古史,建立了一個假設:「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發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統恰是一個反背。」

 

這就是他提倡疑古史學的中心論點。

 

疑古派研究的史料祗限於記載的書本,其研究方法雖不出史實的考證,然不免帶有主觀的成見,其研究範圍僅及於秦漢以前的古史以及若干部文學著作。

 

其成績不免消極的破壞多於積極的建設,古史辨所刊文字即在反覆辯論「偽史」,曾風行一時,未幾,遭受到批評。

 

對疑古派提出修正意見的是考古派,初期的代表者是王國維。

 

他是將甲骨學由文字學演進到史學的第一人。

 

他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如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吾、獫狁考等都是考古學及上古史之作。

 

以地下材料與紙上材料相結合,以考證古史的真相,建設真的古史;

 

自比疑古派祗限記載的書本為史料來對史實作考證,較多貢獻,自不待言。

 

(宋晞)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2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6:58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