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音樂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7 06:37: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音樂學

 

音樂學(Musicology)這名詞,源於法文的Musicologie,是指音樂的學術研究,相當於德文的MusikWissenschaft(音樂科學)。

 

過去強調對音樂的研究,要像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那樣,應有同樣嚴謹和精確的標準。

 

現在更認為它必須包括一切可能想像到的音樂項目之研討,也可說是有系統的音樂知識之整體。

 

係運用科學方法去研究,或用哲理去思考,並以理性去對音樂藝術之事實、進展,及與人之關係等,予以系統化。

 

音樂學的範圍可分三類:一、歷史性的音樂學:這是關於音樂史方面的,如音樂通史、音樂斷代史、樂器史、樂譜史、樂理史、樂曲種類史、音樂哲學史、考古音樂學、音樂家傳等。

 

二、比較性的音樂學:即今之民族音樂學,它是屬於民俗音樂與非西方音樂之研究。

 

三、體系性的音樂學:它包括各種獨立性的研究,像音響學、音樂生理學、音樂心理學、音樂美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教育學,及有關旋律、節奏、和聲、對位等理論。

 

但也有人把音樂學分為:實用理論與科學理論兩大類,前者包括:基礎學理、和聲學、對位法、作曲法、伴奏法、曲式學、配器法、指揮法等;

 

後者則包括:音響學、音樂史、民族音樂學、音樂美學等各種科學理論。

 

也有人認為音樂學是作學術性研究的方法,為音樂學者所運用及接受訓練不可缺少的。

 

古代希臘時期的畢塔哥拉斯(Pythagoras),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可說是歐洲古代的音樂學家。

 

惟中古時期,歐洲音樂偏重於宗教性的教堂音樂,適應實用而較少作精深之研究,直到西元十七世紀,德人普林茲(Printz),及義人龐登比(Bontempi),先後有音樂史方面之著作發表,十八世紀時又有義人彭耐德(Bonnet)、馬替尼(Martini)、英人郝金士(Hawkins)、波尼(Burney)等人之著作問世。

 

到十九世紀時,治音樂史者更多,著名的有比人費迪士(Fetis)、奧人安勃羅斯(Ambros)、德人呂曼(Riemann)、法人羅蘭(Rolland)等。

 

同時由於自然科學之發達,音樂科學也隨之進步,像音樂學方面的德人赫姆霍茲(Helmholtz)、英人艾里斯(Ellis),心理學方面的德人史通普(Stumpf),比較音樂方面的洪波斯特(Hornbostel)等。

 

至於我國漢代的京房,宋代的陳暘、蔡元定,明代的朱載堉,近人王光祈等人,也均為音樂學家,均有許多貢獻。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91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2:05 , Processed in 0.07909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