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佛教石刻藝術】 發源於印度的佛教文化,傳到中國後,得到中國文化的滋潤,在藝術方面大放異彩。
世人皆知中國佛教藝術是世界整個佛教藝術的主流。
而中國佛教藝術的石刻部分,又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語云「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用這句話來形容佛教石刻藝術,在整個佛教藝術中的地位,是非常恰當的。
中國的佛教石刻藝術,一開始就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在北魏時期所開鑿的幾處石窟造像,竟成了中國佛教石刻藝術的精華,繼南北朝之後,歷經隋唐,以至於宋,雖是一貫的發展而來,也可說是一貫的衰退下來。
僅在唐代奇峰突出,那只是天龍山的唯美派,以及產生了純中國風格的造像式樣。
佛教石刻藝術發展至晚唐,已成強弩之末。
宋以後這股始自北魏的造像熱潮乃歸於靜寂。
北朝元魏統一中國北部後,想藉佛教的統攝力以鞏固其政權,更由於當時的高僧大德及時進言,促使北魏文帝不惜動用國力,首在山西大同雲岡開窟造像。
迨孝文帝遷都洛陽,在龍門再次大規模的開窟造像。
中國佛教石刻造像,自北魏開其端以迄宋,前後約八百年間,在大陸各地開窟造像,雕造了難以數計的佛龕、佛像。
近來經各專家的探勘,發現在中國大陸各地的石刻造像自西而東,如新疆、甘肅、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廣西、四川、雲南等省。
都有鑿造,其規模有大有小,其時間有先有後,其藝術有精有粗。
其中當以大同雲岡與洛陽龍門石刻為代表。
佛教傳來中國之初,同時也將西域(阿富汗、健陀羅)與印度開窟造像的知識帶進中國。
爾後胡僧來中國傳法,中國僧人去西方求經,也曾將開窟造像的知識與技法繼續傳到中國來。
經過長時間的灌輸,終於在北魏文成帝時接納高僧曇曜的建議,開始動用國力開鑿雲岡石窟。
當時開窟造像技法與形制,有取法健陀羅者,亦有取法中印度者,從佛的面型風格來看,可能延請西方或印度的匠師參入工作。
再從爾後各代造像水準皆不及此來看,更可證明此一事實。
茲將北魏石刻造像分述如下:一、雲岡石刻北魏元明帝篤信佛法,太武帝則因醉心道教而廢滅佛法。
至文成帝時再興佛教,乃在大同以西三十華里處之武州山,開鑿石窟寺,時在興安二年(西元四五三)。
魏書釋老志:「初,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於路,御馬前啣曜衣,時以為馬識善人。
皇后奉以師禮。
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
鑴造佛像,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
高僧傳:「釋曇曜,未詳何許人也,少出家,攝行堅貞,風鑒開約。
以魏和平中,任北臺昭元統,綏輯僧眾,妙得其心。
住恆安石窟之適樂寺,即魏帝之所造也。
去恆安西北三十里,武州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鑴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岩。
龕之大者,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餘人,面則鑴像,窮諸巧麗。
龕則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里。」
雲岡石窟共分三區:東部為第一區,自第一窟至第四窟;
中部為第二區,自第五窟至第十三窟;
西部為第三區,自第十四窟至第二十窟,著名的曇曜五窟,即此區的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
曇雲五窟中,每窟都有一尊高五丈多的大佛。
據說造像之初,是文成帝為了要紀念前代五位皇帝而開此五窟並造大佛五尊,以代表五位皇帝。
魏書釋老志載有「高宗文成帝踐位,詔有司為石像。
在興光元年秋,於五大寺內,為太祖以下五帝,鑴釋迦立像五尊,各長一丈六尺,皆用赤金二萬五千斤。」
五窟現狀,分記於下:(一)第十六窟:橢圓形,東西寬約二十九尺,南北深約二十八尺。
本尊立佛高四十尺,依接後壁立蓮花座上,妙相莊嚴,頗為壯觀。
周圍之壁,大小佛龕櫛比,龕間雕滿化佛。
(二)第十七窟:亦為橢圓形,廣闊約四十五尺,本尊立佛記左右兩侍菩薩,壁間亦布滿大小佛龕與化佛。
(三)第十八窟:橢圓形,東西寬約五十四尺,南北深約三十三尺。
本尊高約四十五尺,左右侍高約二十五尺。
壁間刻滿佛龕與化佛,中有魏太和十三年(四八九)追刻造像銘。
另有比丘尼惠定造釋迦、多寶、彌勒三尊,佛面妙好,衣覆兩肩,衣紋細緻勻稱,異於第二十窟,乃受中印度笈多式之影響。
(四)第十九窟:分中洞與左右二洞。
中洞東西寬約六十二尺,南北深約三十六尺,本尊為坐佛,高約四十五尺,左右侍高約十二尺,壁間刻滿化佛。
左洞寬二十五尺,深約十四尺,高約二十八尺,本尊乃高約二十五尺之倚佛,左右侍高約十五尺立像,壁間遍刻化佛。
右洞寬約二十五尺,深約二十五尺,本尊高約二十三尺,左右侍已毀,壁間遍刻化佛。
(五)第二十窟:前室已崩潰,本尊釋迦大坐佛,自頂及膝高約三十三尺,左右侍為立像,僅存左侍。
此窟乃北魏造像中最雄偉者,亦是中國佛教石刻中,最傑出者,也是受笈多式影響的作品。
二、龍門石刻龍門石刻在洛陽南二十五里處的伊闕。
該處伊水北流,兩山夾岸對峙,形如門闕。
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初,即開始在伊水西岸岩壁之上,開始開窟造像,據龍門保管所的統計,現有窟一千三百五十二個,龕七百八十五個,東岸多是唐窟,現有七大窟與一些零星小窟。
根據史料及造像銘文可知,龍門開窟,最遲是在太和年間;
北魏晚期,是龍門造像最盛時期。
以後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都曾在前代已完或未完的洞窟中續有雕造,新開洞窟極少。
到唐代貞觀以後,龍門又逐漸成為皇室與貴族造像的場所,盛唐以後才沉寂下來。
龍門北魏造像,如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魏家洞、石窟寺等,都是開窟較早並具有代表性的洞窟。
茲將其現況分記於下:(一)古陽洞:深約十三.五公尺,高約十一.一○公尺,寬約六.九公尺。
中間本尊,原來是佛像,因被道士改塑成老君像,故又稱老君洞。
近年剝落泥衣,顯現原來佛形。
本尊有兩侍尚完好。
左右兩壁的主要部位,有計畫的列刻三排大型佛龕,每列都是對稱的四個佛龕,南壁最下列只有兩龕,可能是未按照原計畫施工之故。
佛龕中的造像,有釋迦坐佛、交腳彌勒佛、釋迦多寶對坐佛等。
後來又在兩大佛龕及上部,加刻了許多化佛。
古陽洞中的佛龕,大多有造像銘,從這些造像人的身分來看,都是北魏貴族,如1.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為已死的兒妻造像銘,2.比丘慧成(孝文帝堂兄)的造像銘,3.北海王元詳(孝文帝的兄弟)造像銘,4.孝文帝之母高氏造像銘,5.廣川王賀蘭汗妃侯氏造像銘(孝文帝的從叔母),6.安全王的造像銘(是孝文帝的親信),7.元洪略的造像銘(樂陵王思譽之子),8.楊大眼的造像銘等。
茲將有記年的造像銘四則記之於下:1.丘穆陵亮夫人造像銘,定為太和十九年,2.比丘慧成為文始平公造像銘,是太和二十三,3.孫秋生等二百餘人造像記,始於太和七年,到景明二年(五○一)五月二十七日造訖,4.比丘法生造像記,是景明四年。
(二)賓陽洞:在古陽洞開窟以後,北魏皇室又在龍門進行更大規模的造像活動。
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景明初,世宗詔太長秋卿白整,準代京靈岩寺,於洛南伊闕山,為高祖父皇太后,營石窟二所。
初建之時,窟頂去地一百三十尺,至正始二年(五○五)中,始出山二十三尺,至太長秋卿王質謂:「斬山太高,費功難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
永平年間,中尹劉騰。
奏為世宗復造石窟一,凡為三所。
從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五○○~五二三)元月以前,用工八十萬二千三百六十六。」
從以上之記載,可知北魏皇室在龍門開窟的年代、規模,以及所耗費的人力。
再就斬去山壁的高度尺寸以及三窟的結構,可以確定就是現存的賓陽三洞。
但北魏時期三窟並未完全完成,一直到唐貞觀十五年(六四一),魏王泰為皇后長孫造像,才完成左右兩窟的主要雕刻。
賓陽三洞的中洞,是馬蹄形,窟深約十一公尺,寬十一.一公尺,高九.三公尺。
本尊釋迦坐像,左右有二弟子與二菩薩立像。
窟左右又各造一佛二菩薩立像。
壁間釋以華麗的背光、頭光及浮雕羅漢像。
窟頂作穹形,中間飾以重瓣大蓮花,蓮花四週有八樂伎與二供養人。
洞窟前壁,浮雕自下而上區分四層,門兩側上部是維摩變;
第二層是須達多太子與薩埵那太子的本生經變;
第三層是舉世聞名的「帝后禮佛圖」兩面對稱的浮雕。
(三)蓮花洞:寬六.一五公尺,高六.二公尺,深九.六公尺。
窟內造像銘最早之年代是正光二年。
本尊是高五.三公尺釋迦立像,旁有二弟子二菩薩立像,高二.二公尺。
壁間雕有許多小龕,形式各異。
窟頂中央有六飛天環繞的大蓮花,蓮花洞即因此而得名。
龍門北魏石刻,另有魏字洞與火燒洞的力士。
石窟寺中供養人的浮雕,以及路洞東魏時期的供養人與維摩變、降魔變等浮雕,都不可忽視。
龍門唐代造像,以奉先寺為代表,其餘為潛溪寺菩薩立像、敬善寺摩崖三佛、獅子洞造像、雙洞、萬佛洞、惠簡洞、西山極南洞、東山擂鼓臺、看經寺等造像。
中國佛教石雕造像,除以上所舉雲岡、龍門兩處外,尚有其他著名石刻。
如北魏遷都前在河南鞏縣所開的石窟,該處石刻無論規模與形制均與雲岡、龍門一脈相連。
中國佛教石雕造像,多在北朝元魏所統轄之領域內,南朝雖亦有造像,皆屬寺朝供像。
在規模上,因無山岩可用,故無法開鑿大規模造像。
(董夢梅)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