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序曲和前奏曲】 序曲(英文作Overture,法文作Ouverture,德文作Ouvertuere),是指放在歌劇、神劇或舞蹈組曲前面,一段由器樂演奏的音樂。
其源始於蒙特威爾第(C.MonteRverdi,西元一五六七~一六四三年)在其歌劇奧非歐的楔子(Prologue)中,以一段快速的展技曲代替原來是白話而沒有音樂的小引而來。
到十七世紀,序曲分為兩種主要的類型。
一是由法人呂利(J.B.Lully,一六三二~一六八七)領導的法國式序曲,主要結構是慢(附點音符節奏)、快(賦格式)、慢(反覆前段)三部分構成。
另外是南方義大利人史卡拉蒂(A.Scarlatti,一六六○~一七二五)所領導的義大利式序曲,又稱交響曲(Sinfonia),其結構已近似於後來的奏鳴曲式,但主題及連接較自由。
十八世紀古典樂派興起,序曲即被奏鳴曲式取代。
其出現也都變成單獨演奏的樂曲,如布拉姆斯的大學節日序曲等。
前奏曲(英文作Prelude,義文作Preludio,法文作Prélude,德文作Praeludium),是放在另外一首樂曲前面,作為引導或鞏固調性的曲子,沒有固定的形式。
巴哈四十八首前奏曲與賦格中,其前奏曲多是類似展技曲、幻想曲、創意曲,或小賦格的小曲。
後來蕭邦、史可里亞賓及德布西的前奏曲,已與名稱不符,成為獨立而形式自由的獨奏曲了。
(錢南章)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