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宋代驛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4 06:2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宋代驛傳

 

兩宋驛政,名目繁多,有驛、傳、馬遞鋪、急遞鋪、步遞、斥堠舖、擺鋪及水遞鋪等名稱。

 

驛傳源自漢唐,乃全國性規制,凡皇帝詔命、地方奉表、邊境軍情或盜匪文字,均可依法入遞。

 

惟宋制已倍於舊制,約七、八十里一驛。

 

宋代郵鋪,遠宗漢郵,沿主要驛道,視地方衝僻及業務繁簡,遍設全國各地。

 

馬遞鋪最急,日行五百里,急遞日行四百里,無馬遞者,急遞亦日行五百里。

 

步遞最緩,得兼送私家書簡。

 

三者並稱為「省遞」,或並存,或分設,並無嚴格規定。

 

南宋又有斥堠、擺鋪及水遞之名,純為防金人而設。

 

兩宋驛鋪,中央總轄於兵部駕部,地方歸州縣長官兼領,另置巡轄使臣,周行督導。

 

仁宗時頒嘉祐驛令七十四條,首開驛令先河。

 

凡支驛入遞、咸以驛符、驛牌或驛券為據。

 

宋代驛政特色有三:一為太祖建隆二年(西元九六一),以軍卒代百姓為驛夫。

 

二為確立鋪制規模。

 

三為驛鋪項目多,先後並存,職權效用,混淆不清,致官吏得以玩法,兵卒藉以怠荒,郵弊叢生。

 

宋代之積弱不振,由此亦可見一般。

 

(彭瀛添)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8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23:19 , Processed in 0.15625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