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亨利萊力】 亨利萊力(HenryRidley,西元一八五五~一九五六年),是馳名國際的植物學家,也是馬來西亞橡膠業的拓荒者,被譽為馬來西亞「橡膠之父」。
一八五五年誕生於英國的西哈林(WestHarling)地方,從小對植物就具有濃烈的興趣。
牛津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倫敦植物園,那時他已醉心研究植物。
一八八八年,萊力東來新加坡,任植物園主任。
任職期間,繼續熱帶花草樹木的鑽研。
他也常到馬來半島及印尼島各地,廣搜博採植物標木,潛心研究,寫了許多專著,享譽士林。
萊力對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豐功偉績,便是為新馬橡膠的栽植,作了不可磨滅的頁獻。
自萊力任植物園主任後,便努力橡膠的試種與試驗,成績斐然。
可是直至十九世紀末葉,一般種植家仍未認識到橡膠的高度經濟價值,不敢大規模投資栽種。
萊力力勸他人植膠,並保證這種新興企業必有厚利可圖,可是卻遭致冷嘲熱諷。
萊力也發明了鯡骨形的割膠法。
這種方法不僅可延續橡膠樹的生機,也可取得較充足的膠液,迄今仍被沿用。
二十世紀初,隨著汽車的逐漸廣泛使用,輪胎的需求極殷。
由於植膠可賺取厚利,很多人都投資種植,馬來半島於是便出現了無數的大小膠園,而橡膠也從此成為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
萊力淡泊名利,樂天知命,直至一九五六年才逝世,享壽一百零一歲。
(崔貴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1 |